酸碱双功能论文-金佩

酸碱双功能论文-金佩

导读:本文包含了酸碱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葡萄糖,5-羟甲基糠醛,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酸碱双功能

酸碱双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金佩[1](2018)在《酸碱双功能UiO-66型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葡萄糖生成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糖类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目前被认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缓解能源紧张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是一种多用途的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能够通过后续转化衍生出众多化学品,这些化学品被广泛用于燃料、生物制药、农药、活性剂和塑料等多个领域。催化反应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以糖类为原料制备5-HMF的关键,其中,新型、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是催化反应体系的核心。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其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大比表面积、结构可裁剪以及含有不饱和金属位点的特点,且同时具备了固体催化剂的易于回收再生、对设备腐蚀小等优点,在催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旨在制备一系列酸碱双功能UiO-66型固体催化剂用于催化葡萄糖制备5-HMF,通过调控材料的酸碱活性位点、优化催化反应体系来提高5-HMF的产率。通过系统的表征对催化剂的形貌、孔隙结构、化学组成、热稳定性以及酸碱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催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催化体系以及5-HMF产率的影响,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酸碱双功能化UiO-66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转化葡萄糖生成5-HMF的研究。Zr~(4+)为金属离子,2-氨基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通过调制水热法(Modulated Hydrothermal,MHT)合成含有氨基官能团的UiO-66材料,再利用1,3-丙磺酸内酯对其进行改性,合成酸碱双功能的UiO-66型系列催化剂。通过在DMSO溶剂体系中催化葡萄糖生成5-HMF来评估催化剂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酸性和碱性活性中心对葡萄糖的转化过程具有协同作用,得到5-HMF产率高达48.2%。(2)一步水热法合成UiO-66-NH_2-SO_3H催化剂及其催化葡萄糖制备5-HMF的研究。Zr~(4+)为金属离子,2-磺酸基对苯二甲酸单钠、2-氨基对苯二甲酸分别为酸性和碱性有机配体,利用MHT法一步合成具有酸碱双功能的MOFs催化剂,并通过改变酸碱有机配体的用量实现催化剂酸碱度的可控调节。系统讨论了葡萄糖生成5-HMF催化反应体系和产物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催化剂内部的碱性活性位点主要作用于葡萄糖异构化过程,而酸性位点主要参与果糖脱水反应。在最优化反应条件下,生成的5-HMF产率达49.7%。(3)氮化碳载UiO-66-NH_2-SO_3H酸碱双功能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转化葡萄糖生成5-HMF的研究。为解决催化剂颗粒团聚、催化活性低问题,通过MHT法将酸碱双功能UiO-66-NH_2-SO_3H负载于接枝多巴胺改性的C_3N_4@PDA表面合成UiO-66-NH_2-SO_3H/C_3N_4@PDA复合催化剂。对复合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并将酸碱双功能的复合催化剂用于催化葡萄糖转化生成5-HMF的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UiO-66-NH_2-SO_3H系列催化剂有了明显的提升,5-HMF产率达64.9%。(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23)

宋金玲,于贵阳,李玺,杨胥微,张文祥[2](2018)在《镁铝酸碱双功能氧化物催化剂上醇胺氧化耦合合成亚胺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胺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由于具有不饱和C=N双键,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氮源,用于一系列含氮衍生物的合成.目前合成亚胺的工艺路线主要是通过羰基化合物和一级胺在强酸条件下缩合;与该路线相比,醇和胺在空气或氧气存在条件下耦合是一条更为绿色的工艺路线,其副产物只有水产生.目前的报道表明,一些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催化剂,如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表现出一定催化性能,但很少关注表面酸碱性质对该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本工作中,我们尝试将具有酸碱双功能性质的Mg-Al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该反应中,考察了Mg/Al比、焙烧温度和后处理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g/Al=3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NH_3-TPD和CO_2-TPD显示,随着镁含量的增加,样品表面碱性中心的数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Mg/Al=3的样品表面酸、碱总量最大,而且该样品表面弱碱中心数量也最多;我们通过焙烧和探针分子吸附等后处理手段进一步调控了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质,初步结果表明在酸碱中心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催化醇和胺的氧化耦合反应;其中弱碱性位可能是活化醇的主要活性中心,而醇的氧化是该反应的速控步骤,因此可以推测表面弱碱中心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冯丽娜,彭松松,岳明波[3](2017)在《酸碱双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乙醇转丁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椰壳活性碳为载体,通过浸渍负载碱性前驱体硝酸钾、焙烧的方法制备了椰壳活性碳固体超强碱,并考察其对乙醇脱水缩合制备丁醇的催化性能。通过XRD,IR,氮气吸附等温线,CO2/NH3-TPD,吡啶红外,EDXS等方法对制备的椰壳活性碳固体超强碱进行表征。XRD与IR表明活性碳有利于硝酸钾的分解1,使其在较低温度下就可分解。氮气吸附等温线表明硝酸钾分解没有改变活性碳的结构。CO2-TPD和NH3-TPD结果表明硝酸钾的分解不但产生强碱性,而且还生成了酸性位。吡啶红外表征证实了所产生的酸性基本以L酸为主。这可能是由于载体表面的碳原子和硝酸钾反应之后,活性碳内部酸性位点暴露造成的。特别的是材料的酸性强度也随着硝酸钾的负载量增加而增加。该材料这种酸碱双功能中的酸性有利于醇脱氢制备乙醛,而碱性有利于醛缩合制备丁醛,进而加氢得到丁醇2。在催化乙醇转丁醇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硝酸钾的负载量为10wt%,焙烧温度为800℃时,乙醇的转化率可达45.3%,丁醇的选择性达到27.6%。(本文来源于《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会场:MOFs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期刊2017-10-24)

王科伟,贾治芳[4](2017)在《基于超交联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及在有机串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交联微孔有机聚合物(Hypercrosslinked Polymers,HCPs)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合成固体催化剂的理想材料。近年来,本课题组也利用HCPs开发了一些非均相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HCPs是一种优秀的催化剂载体。基于这些研究和有机反应需求,本文合成了一种具有空心微球结构的酸碱双功能催化剂HCP–A–B。该催化剂以超交联聚合物为载体,通过简单的Friedel–Crafts等有机反应使酸碱位点固定在空心球的壳层。由于该催化剂具有空心球结构,因此在实现酸碱催化功能的同时,还避免了粒子间相互酸碱中和而导致的活性降低。所得催化剂通过在水解-Henry反应中的应用,证明了该催化剂在有机溶剂和水介质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借助于该催化剂的高水热稳定性,首次发展了一个水辅助的二氢吡喃开环/羟醛缩合/脱水串联反应,合成了一类重要的合成中间体-环己烯酮衍生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期刊2017-10-10)

张国梁[5](2017)在《Cs-P酸碱双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粘合剂、絮凝剂、涂料、纺织、制革、制药、造纸和高吸水性树脂等领域。醋酸甲酯和甲醛经过羟醛缩合反应一步法合成丙烯酸甲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合成工艺。此外,随着现代煤化工的快速发展,甲醇和醋酸产能出现严重过剩,开发新的下游产品和拉长化工产业链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因此对该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和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该工艺工业化的关键课题,本论文针对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及反应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s-P/γ-Al2O3酸碱双功能催化剂。通过XRD、XPS、SEM、TEM、FT-IR和N2吸脱附等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结构及表面活性中心分布状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Cs-P/γ-Al2O3酸碱双功能催化剂是一种介孔材料;Cs、P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形成磷酸盐、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等多种磷酸盐结构。催化剂表面的酸碱特性决定催化剂的活性,通过CO2/NH3-TPD对催化剂的酸碱性进行表征,发现P可有效调控催化剂表面的酸碱特性,随着P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酸碱强度降低。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对Cs-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评价,考察负载量、载体和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10%Cs-5%P/γ-Al2O3催化剂在550℃焙烧后表现较好的催化活性,丙烯酸甲酯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44.3%和94%。(2)利用响应面法(RSM)对催化反应工艺参数进行合理优化。构建丙烯酸甲酯收率与反应温度、酯醛比和反应时间之间响应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用于分析各因素及其交互关系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精密度,可用于对反应参数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预测。(3)通过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对Cs-P/γ-Al2O3催化剂改性,评价结果显示Cs-P-W/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表征结果表明Cs-P-W/γ-Al2O3催化剂表面形成的CsW2O6结构促进了醋酸甲酯与甲醛反应,同时CsW2O6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Cs-P-W/γ-Al2O3催化剂经过长周期的寿命评价,累计反应1600h,再生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表现出较好的循环使用性。(4)对优化后的催化剂进行公斤级放大制备,并在120L/d移动床反应装置上进行放大实验,为中试放大实验做准备。(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于春奇[6](2016)在《酸碱双功能介孔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MCM-41问世以来,有序介孔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催化领域中,介孔材料由于本身的结构特性是多相催化剂的理想载体。为了连续催化多步反应,人们尝试着将不同的活性位点同时引入到介孔材料中,这样可以使之成为多功能催化剂。然而,在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为了有效催化串联反应,避免酸碱的中和,催化活性位点必须在空间上进行分离。本文以聚苯乙烯球和CTAB作为双模板,采用两步共缩聚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双壳层中空介孔SiO_2双功能催化剂,聚苯乙烯球作为核模板产生中空结构,CTAB则作为共模板引导壳壁上介孔的形成。同时,双壳层结构的设计使得酸性位点和碱性位点可以位于两个不同的壳层上,实现了酸碱活性位点的空间分离。中空结构的引入增大了介孔SiO_2的比表面积,缩短了反应物和产物进出催化剂的路径。然后,利用XRD、FT-IR光谱、氮气吸附脱附、差热-热重、固体核磁共振、SEM和TEM等对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介孔SiO_2球具有规则的中空结构,壳壁是由两个相邻的介孔壳组成,并且作为酸性催化中心的Al2O3和作为碱性催化中心的氨丙基被成功地引入到了介孔壳中。在合成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催化剂以及只含铝和只含氨的单功能催化剂。为了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以所合成的介孔SiO_2作为催化剂,在110℃下催化苯甲醛二甲缩醛与氰乙酸乙酯的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串联催化反应,并且对水在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催化结果表明,只有双功能催化剂才能有效催化酸碱串联反应,而水的加入将促进酸催化反应的进行,但是对碱催化的反应影响不大。在上述条件下,催化剂Al-SiO_2@SiO_2-NH2-25的催化活性最高,反应20 min后,苯甲醛二甲缩醛完全转化为苯甲醛;反应40 min后,最终产物的收率达到了97.1%。催化剂流失实验及重复利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同时,以双功能介孔SiO_2作为催化剂,在90℃和N2保护的条件下,对苯甲醛二甲缩醛与硝基甲烷之间的Deacetalization-Henry串联催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催化剂Al-SiO_2@SiO_2-NH2-25的催化活性最高,反应14 h后,反应物的转化率几乎达到了100%,并且没有生成中间产物。(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7-01)

陈丽凤,安哲,宋红艳,何静[7](2016)在《多相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催化Aza-Michael-Henry反应合成喹啉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喹啉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药学、染料等领域。串联反应~([1])从简单的原料出发经过连续反应构建复杂分子是一种高效合成目标产物的方法。酸碱协同催化剂~([2])由于酸碱协同作用,与单中心催化剂相比,可催化更多类型的串联反应,并提高反应的催化效率,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以介孔载体表面硅羟基作为酸中心,载体表面固载手性胺作为碱中心的多相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催化邻氨基苯甲醛和硝基烯烃的Aza-Micheal-Henry不对称串联反应合成喹啉化合物。在2-氨基苯甲醛和β-硝基苯乙烯的Aza-Micheal-Henry串联反应中,3-硝基-1,2-双氢喹啉化合物的产率和ee值分别可达85%和99%。通过与均相碱催化体系及表面羟基屏蔽后多相催化剂对比,证明了羟基作为酸中心与固定化手性碱中心之间的酸碱协同作用。通过与未脱模板剂多相催化剂催化效果对比,证明了碱中心处于内孔壁比外孔壁更有利于提高反应的不对称选择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叁分会:绿色化学》期刊2016-07-01)

刘慧[8](2016)在《酸碱双功能化MIL-101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锅法串联反应是指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下,加入的反应物连续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这类反应由于不需要分离或纯化中间产物,因此操作简便,产率高,副产物少,具有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一些含有多种催化位点的多相催化剂已经被用于串联反应的研究,其中,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即是其中一类被研究的热点催化剂。MOF材料是近年来在催化领域研究十分广泛的新型多孔固体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道高度有序且孔径可调,而且通过对其金属中心或配体进行预功能化或后合成修饰,可以在MOF中引入多种活性位点,从而用于催化某些有机反应。本论文合成了一种MIL-101(Cr)-NH2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后合成修饰,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后修饰比例的酸碱双功能化MOF催化剂MIL-101-AB-x,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脱缩醛一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效果,发现该催化剂对于脱缩醛-Knoevenagel缩合反应存在最佳后修饰比例(X=0.32),并证明了在该酸碱双功能催化剂中存在质子的迁移,不同后修饰比例的催化剂具有不同催化性质的原因是酸碱效应。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酸碱双功能化MIL-101(Cr)材料的合成及表征在该部分中,我们介绍了MIL-101(Cr)-NO2和MIL-101(Cr)-NH2的合成,利用氨基和1,3-丙磺酸内酯的开环反应对MIL-101(Cr)-NH2进行了后修饰,通过改变1,3.丙磺酸内酯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制备了具有不同后修饰比例的MIL-101-AB-x材料,利用多种表征手段(XRD、IR、TG、NMR等)对合成的MOF材料进行了表征,证明经过后合成修饰过程,MOF材料仍然具有完整的骨架结构,且仍能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热重分析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后修饰的比例通过1H NMR数据计算出。2.酸碱双功能化MIL-101(Cr)材料对脱缩醛-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质研究在该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催化剂MIL-101-AB-x对脱缩醛-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效果,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后修饰比例等条件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发现对于该反应最适宜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最适宜温度为90℃;最佳后修饰比例为x=0.32,在该比例时具有最佳催化效果,当后修饰比例增大时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存在最佳后修饰比例的现象,我.们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设:位阻效应及酸碱效应,通过对比MIL-101-AB-0.52材料在碱处理前后的催化性质以及对碱处理前后材料的XPS数据的分析,最终证明在该催化剂中存在质子的迁移,酸活性位点实际为质子化的氨基而非磺酸,即在MOF中存在两性离子形态,不同后修饰比例的MOF具有不同催化性质的原因是酸碱效应,碱含量随修饰比的增加而减少,因而高修饰比不利于第二步反应,由此合理地解释了存在最佳后修饰比例的现象。过滤实验及循环实验证明该催化剂为多相催化剂,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活性位点的脱落。(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5)

何康[9](2015)在《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纤维素热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碳基替代能源和来源充足的化工原料,其开发利用备受关注。催化热解是有较高转化效率的生物质热转化技术,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对生物质热解形成精细化学品具有定向作用,将催化剂制备成核壳型能有效的减弱酸性和碱性中心的相互影响。本课题首先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不同碳酸钾负载量和焙烧温度K_2CO_3/MgO-SiO_2固体碱催化剂,然后采用水热合成法在固体碱上包覆一层介孔壳层,掺杂ZnCl_2,制备了酸碱双功能催化剂Zn-MS@K_2CO_3/MgO-SiO_2。利用FT-IR、XRD、SEM和BET等方法表征催化剂,并采用Hammett指示剂法和程序升温脱附法分析其酸碱性能,通过热重实验分析了纤维素催化热解的情况。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K_2CO_3/MgO-SiO_2固体碱催化剂为纳米微球,直径在150 nm到250 nm之间,K_2CO_3的负载,使得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晶粒减小,负载量增大,比表面积减小。Zn-MS@K_2CO_3/MgO-SiO_2酸碱双功能催化剂为核壳结构,其直径500nm左右,内核层的碳酸钾负载量和外壳层锌掺杂量均会影响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碳酸钾的负载量越大,锌掺杂量越多,对介孔二氧化硅结构影响越大,比表面积相应有所减小。通过改变内核层碳酸钾的负载量和外壳层锌的掺杂量来调控内外层酸碱性质,实验结果表明,K_2CO_3/MgO-SiO_2固体碱催化剂和酸碱双功能催化剂Zn-MS@K_2CO_3/MgO-SiO_2内层碱核均为弱碱,随着焙烧温度和碳酸钾负载量的增大,总碱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焙烧温度为550℃,负载量为25%时,K_2CO_3/MgO-SiO_2固体碱催化剂总碱达到最大值4.08 mmol/g,Zn-MS@K_2CO_3/MgO-SiO_2催化剂的为2.57mmol/g,外壳酸性层对内核碱量影响明显。当外壳层Si/Zn均为20时,内核层的总碱量越大,外壳层总酸量越小,碳酸钾负载量为25%时,外壳层总酸量达到最小为0.410 mmol/g。当内核层碳酸钾负载量均为25%时,外壳层的总酸量随着锌掺杂量的增大而增大,Si/Zn为10时,总酸量达到最大为0.545mmol/g。锌掺杂量较大时会产生明显的弱酸中心和少量强酸中心。在固体碱和酸碱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纤维素的主要热解阶段温度降低,失重率减小,最小失重率为74.34%。两种催化剂对纤维素的目标产物羟基丙酮均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且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选择性更大,羟基丙酮的含量最大为49.9%,固体碱及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剂的添加会降低维素的表观活化能,最小为142.7kJ·mol~(-1)。纤维素热解主要可用阶段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描述。(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5-11-01)

葛同广[10](2015)在《氨基改性的多级结构沸石作为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串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级结构沸石(HSZs)具有晶化的微孔骨架和丰富的介孔孔道,为催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快速的扩散通道,尤其是在有大分子参与的化学过程。因此,本工作基于HSZs对其进行一步有机氨基改性得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酸碱双功能催化剂(HSZs-NH_2)。通过XRD、BET、FE-SEM、SEM、TEM、ICP和CHN元素分析对材料的结构成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苯甲醛与氰基乙酸乙酯的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串联反应中,HSZs-NH_2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经过六次的循环实验,再生后的HSZs-NH_2(0.2)仍可以保持100%的苯甲醛二甲缩醛的转化率与96%的氰基肉桂酸乙酯产率。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氨基改性量,在HSZs-NH_2中至少存在两种形式的氨基,一种具有催化活性(自由的氨基),另外一种几乎没有催化活性(受限制的氨基)。(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期刊2015-10-25)

酸碱双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亚胺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由于具有不饱和C=N双键,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氮源,用于一系列含氮衍生物的合成.目前合成亚胺的工艺路线主要是通过羰基化合物和一级胺在强酸条件下缩合;与该路线相比,醇和胺在空气或氧气存在条件下耦合是一条更为绿色的工艺路线,其副产物只有水产生.目前的报道表明,一些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催化剂,如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表现出一定催化性能,但很少关注表面酸碱性质对该反应性能的影响.在本工作中,我们尝试将具有酸碱双功能性质的Mg-Al复合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该反应中,考察了Mg/Al比、焙烧温度和后处理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g/Al=3的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NH_3-TPD和CO_2-TPD显示,随着镁含量的增加,样品表面碱性中心的数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Mg/Al=3的样品表面酸、碱总量最大,而且该样品表面弱碱中心数量也最多;我们通过焙烧和探针分子吸附等后处理手段进一步调控了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质,初步结果表明在酸碱中心的协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催化醇和胺的氧化耦合反应;其中弱碱性位可能是活化醇的主要活性中心,而醇的氧化是该反应的速控步骤,因此可以推测表面弱碱中心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碱双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金佩.酸碱双功能UiO-66型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葡萄糖生成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8

[2].宋金玲,于贵阳,李玺,杨胥微,张文祥.镁铝酸碱双功能氧化物催化剂上醇胺氧化耦合合成亚胺性能(英文)[J].催化学报.2018

[3].冯丽娜,彭松松,岳明波.酸碱双功能碳材料的制备及催化乙醇转丁醇研究[C].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会场:MOFs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多孔复合材料.2017

[4].王科伟,贾治芳.基于超交联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及在有机串联反应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2017

[5].张国梁.Cs-P酸碱双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工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6].于春奇.酸碱双功能介孔S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陈丽凤,安哲,宋红艳,何静.多相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催化Aza-Michael-Henry反应合成喹啉衍生物[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叁分会:绿色化学.2016

[8].刘慧.酸碱双功能化MIL-101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9].何康.酸碱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纤维素热解中的应用[D].武汉工程大学.2015

[10].葛同广.氨基改性的多级结构沸石作为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串联反应[C].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2015

标签:;  ;  ;  ;  

酸碱双功能论文-金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