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丰德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钢结构以其结构性能好,经济实用,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及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吊装施工是关键环节之一。文章结合某钢结构工程,针对屋盖吊装施工中的难点,阐述了施工的技术措施,确保了钢结构吊装施工的安全性,保证了吊装进度和安装精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屋盖吊装;安全计算;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得到长足发展。钢结构具有结构性能好、经济实用、造型美观等优点,顺应了建筑对能耗以及建筑性能的要求,在国内建筑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复杂工况下安装难度和精度也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在钢结构实际应用中,如何解决屋盖安装的难题,安全、快捷地完成钢结构屋盖的吊装,保证钢屋盖工程的安装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道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关键吊装技术进行总结。
1工程概况
某商业广场位于城市新区,其大型钢结构屋盖座落应该商业裙楼屋面上,钢屋盖下部结构标高为11.30m,上部结构标高为14.70m;纵向最长达到34m,跨度最大达到28m。钢屋盖由五榀“鱼腹式型”钢桁架、钢柱、圈梁及纵、横向钢梁组成。鱼腹式桁架由五种不同的跨度,最大达到34.378m,最小的为17.193m,其结构组成由一根500×300×16的箱型梁、直径273×16的圆管及直径83×5的腹杆。除鱼腹式桁架外的其他构件均为箱型构件,分别为:钢柱(箱型400×300×16)、圈梁(箱型300×250×10)、终横向钢梁(箱型300×300×10),以上箱型构件均为钢板焊接成型构件。
2工程难点分析
由于此屋盖钢结构为设计变更引起的后加构筑物,现场大型塔吊已拆除,且周边无大型起重机械停放位置。为此现场必须考虑一种将构件切割小型化后运至屋面,再利用排架系统进行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屋盖钢结构施工。此方法对今后房屋改造加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钢结构屋盖承重加强型施工技术
3.1脚手架的搭设
裙房-1(下沉式广场)至4层施工脚手采用常规φ48×3.5钢管落地脚手。水平剪刀撑4步设置一道,垂直剪刀撑4跨设置一道。脚手架周围与下沉式广场圈梁进行抱箍,作为连墙件。
首步脚手架步高为1800mm,杆应间隔交叉不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柱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柱受荷载的薄弱截面错开。脚手架与裙房下沉式广场周围的环梁进行抱箍,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连接钢管应尽可能设置在立杆与大小横杆交接处,且必须从第一步横杆开始设置。脚手在外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脚手架外侧每隔4跨必须设置一道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之间,自上而下连续设置,剪刀撑连接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0cm。脚手架扣件力矩应控制在40N•m与65N•m之间。如图1。
图1脚手架搭设平面图
3.2钢结构屋盖吊装脚手架安全稳定计算
3.2.1裙房下沉式广场顶板承载力计算
3.2.1.1下沉式广场承载能力。
经设计确认,裙房下沉式广场活荷载设计值为500kg/m2,计算式可不考虑集中荷载作用。裙房下沉式广场面积为660m2,即下沉式广场可承载力为660m2×0.5t/m2=330t。
3.2.1.2下沉式广场施工荷载
G1:沉重排架荷载。排架纵距1200mm,横距1200mm,面搭设长度为1383m。搭设步距为1800mm,搭设高度为21m。共计搭设12排。横杆总重量为1383×12×3.84=64t,竖杆长度为11760m,重量为11760×3.84=45t,扣件数量约为16238个,重量约为3t。称重排架总重量为45+64+3=112t。
G2:钢结构荷载。钢结构总重量为92t。其中钢柱9根,重量为0.65t。由于钢柱不预先进行施工,因此钢结构重量为92-(9×0.65)=86t。由于钢梁施工按照流水作业进行,即不会产生钢梁同时在下沉式广场上施工的工况。钢梁施工施工数量按照86×0.9=78计算。
G3:施工荷载。按照常规脚手架施工荷载进行计算,即200kg/m2。共计荷载660×0.2=132t。
总荷载为G1+G2+G3=112+78+132=322t<设计荷载330t。因此下沉式广场顶板无需进行额外加固。
3.2.2承重部位脚手架计算
钢梁分为6段,每段长度为6m,重量为1.2t,即钢梁每m重量为200Kg,钢梁下的鱼腹式下悬杆件长度为6m,重量为600kg,即每米重量为100kg。因此钢结构每米重量为200kg+100kg=300kg。计算按照钢结构每m400kg进行(增加100kg/m的安全储备)。换算成混凝土梁即0.4m×0.4m×25KN/m2=400kg。因此承重部分脚手架按照400mm×400mm的混凝土梁进行考虑。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1.0m,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400mm×400mm,梁支撑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60m,立杆的步距h=1.80m,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杆。
3.2.2.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荷载的计算如下:
1)梁自重(KN/m):q1=25.000×0.400×0.600=6.000KN/m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1.000+0.000)×0.400×0.600=0.240KN
均布荷载q=1.20×6.000+1.20×0.000=7.200KN/m;集中荷载P=1.4×0.240=0.336KN
3.2.2.2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649KN.m;最大变形Vmax=2.471mm;最大支座力Qmax=1.608KN;抗弯计算强度f=0.649×106/5080.0=127.75N/mm2(如图2、图3、图4)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均满足要求!
3.2.2.3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61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R≤8.0KN时,可采用单扣件;8.0KN<R12.0KN时,应采用双扣件;R>12.0KN时,应采用可调托座。
3.2.2.4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包括: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1.61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脚手架钢管的自重N2=1.20×0.116×21.000=2.926KN
N=1.608+2.926=4.534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W—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5.08;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1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
10=k1uh(1)
10=(h+2a)(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63;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1.700;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3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10=1.163×1.700×1.80=3.559m,λ=3559/15.8=225.239,Φ=0.144,σ=4534/(0.144×489)=64.435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10=1.800+2×0.300=2.400m,λ=2400/15.8=151.899,Φ=0.305,σ=4534/(0.305×489)=30.442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10=k1k2(h+2a)(3)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2取值为1.053;公式(3)的计算结果:
10=1.163×1.053×(1.800+2×0.300)=2.939m
λ=2939/15.8=186.021,Φ=0.207;σ=4534/(0.207×489)=44.717N/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f],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4钢屋面安装工艺
本工程钢屋面座落于裙房三层屋面处,其结构底标高为11m,顶标高为14.702m。现钢屋面范围内,从地下一层至三层无任何封闭楼层,呈“通天型”采光井且土建施工已完成,钢屋盖为后加建结构。目前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结合施工蓝图的特点,本工程钢屋盖的构件安装均为散件至现场进行拼装及安装,采用25t汽车吊将所有构件垂直运输至裙房三层屋面上,通过运输小车将构件送至指定位置。现钢屋盖构件施工采用滑移方式及手拉葫芦吊装施工。为满足安装时的滑移平台及安全设施,在采光井内设置满堂普通型脚手架及加强型脚手架,另外在三层裙房屋面处设置滑移用钢支架。如图5。
图5脚手架搭设图
4.1滑移用钢支架设置
滑移用钢支架架身高度为4.067m,长度为6m,位于每榀桁架轴线位置的两侧。钢支架主要材料由14#型钢及其它附属构件组成,自身是稳定的结构体系,底部设置于支撑钢梁上,其荷载由支撑钢梁传至楼面混凝土梁上。
滑移轨道采用20#槽钢作为轨道槽,轨道槽座落于钢支架及加强型脚手架上部。钢支架上轨道槽两侧支撑点间距为400mm,加强型脚手架上轨道槽两侧支撑点间距为600,轨道槽设置时,两侧轨道的底部水平标高应该一致,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防止因轨道槽两侧高差太大,造成上部移动装置的重心不稳定。
4.2起重小车的设置
起重小车为自制构架,采用14#工字钢组成,根据本工程钢构件起重的特点,每部小车的起重量均在1t以内。起重小车上设置一个起重量为2t的手拉葫芦,起重小车在运行前,均先进行相应的试车,根据试车情况是否满足工程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3预埋件的安装
本工程埋件涉及两方面,一方面为钢柱预埋件,另一方面为梁预埋件。这两种埋件均为后置埋件。
4.4钢柱的安装
钢柱安装前,必须对钢柱柱身四周划出定位轴线,并对钢柱的编号、外形尺寸、连接板的方位等等,进行全面复核。
4.4.1就位:本工程钢柱长度分两种3.652m和3.852m,重量为562kg和906kg。现构件就位由运输小车将钢柱分别运输至滑移钢架的下方。
4.4.2安装:采用设置在钢支架上的起重小车及起重量达到2t的手拉葫芦对钢柱进行起吊,等钢柱完全直立后滑移至埋件位置进行安装,需要注意的是,钢柱起吊时起重小车的轮子应为限位状态,这样可以放置在起重物时车身的稳定性。
4.4.3钢柱的找正:安装时钢柱的安装中心线必须与埋板的十字中心线相吻合,经测量及校正后,直接与预埋件焊接固定。
4.5鱼腹式桁架的安装
4.5.1鱼腹式桁架根据实际施工的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分段,分段后的构件长度及重量一方面应满足现场施工安装,另一方面必须得到设计单位的认可。
4.5.2本工程鱼腹式桁架共分为五榀,桁架的施工顺序依次为:桁架二→桁架一→桁架三→桁架四→桁架五。
4.5.3桁架施工共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流水进行鱼腹式钢梁上弦杆分段施工,吊装采用小车进行杆件水平滑移吊放至指定位置后,采用14#工字钢将钢梁架空,并利用葫芦进行标高调整。完成后小车进行下一段钢梁的平移吊装。相邻钢梁安放就为后进行焊接施工。另一部分为鱼腹式钢梁上弦杆安装完毕后,进行下弦杆件的吊装焊接,杆件水平移动仍采用小车平移,移动至指定位置后,下弦杆通过上弦杆挂钩进行吊装转换,位置调平后,利用脚手钢管做临时搁置点,经复验定位合格后,进行下弦杆与上弦杆及斜杆连接,直至完成整品桁架梁。桁架焊接完成后,可将搁置点进行拆除,使桁架的自身重量由其自身承担。
4.6主梁的安装
主梁的长度为8.4m,重量为764kg。主梁构件运输同钢柱。主梁位于两榀桁架之间,故采用两桁架上的滑移设施对其进行滑移施工。主梁滑移至指定位置后,在主梁的两端设置搁置点以便临时固定。
4.7次梁的安装
次梁的长度为4.2m,重量为382kg,次梁构件运输同钢柱。次梁主要的施工仍采用滑移方式及手拉葫芦起重施工。先在桁架上部设置滑移轨道(20#槽钢),轨道内放置直径100×5的圆管作为滚轴,为防止在滑移过程中产生偏位至钢梁偏移滑出轨道,故在桁架梁的两侧设置限位钢板。次梁滑移到位后,应在其两端焊接转换装置并且在主梁上设置滑移轨道(20#槽钢)轨道内放置直径100×5的圆管作为滚轴,设置的转换装置可作为次梁的另一种滑移装置。在次梁进行滑移时,应先将设置在桁架上的限位板进行割除,再进行滑移动作。为防止在滑移过程中产生偏位至钢梁偏移滑出轨道,故在转换装置上设置限位钢板。
4.8圈梁的安装
本工程圈梁有两种类型,圈梁一和圈梁二,圈梁一的长度为8.4m,重量为840kg,圈梁二的长度为11.3m,重量为2317kg。针对圈梁一的施工则利用已完成的钢柱作为支点,设置起重支架配备起重量为2t的手拉葫芦进行吊装施工。钢柱两侧设置操作脚手架作为平台施工。针对圈梁二的施工则考虑将圈梁二进行分段,分段为3段,每段长度为4m,重量为775kg。在圈梁二的分段点设置支撑平台,利用支撑平台及两侧的钢柱作为支点,设置起重支架配备起重量为2t的手拉葫芦进行施工。
5结语
总之,钢结构屋盖吊装是影响工程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其顺利与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安装工艺流程,精心布置施工方案,结合多方配合和协调。文章阐述了该工程中屋盖钢结构施工总体部署的难点,分析了屋盖钢结构吊装中施工脚手架的搭设以及安全计算问题,阐述了钢屋面安装工艺。从运行情况看,所采用的吊装技术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难点,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大恩.大跨度钢结构屋架安装[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2]袁玥;叶媛.刍议建筑钢结构工程吊装安全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4)
[3]蒋国明;王大伟;张贵廷.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馆钢结构屋盖吊装施工技术[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八届二次年会暨施工技术交流会.2011
[4]徐志洪;李寿奖.大跨度钢结构屋盖吊装施工工艺的力学分析与评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