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论文_于兆臻,黄建雨,周赞民,李晓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造影,核磁共振成像,靶向,粒子,高分子,纳米,敏感。

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论文文献综述

于兆臻,黄建雨,周赞民,李晓伟[1](2019)在《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发展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无辐射、无损伤、高分辨等优势,普遍应用于临床医学。然而,临床医学发现某些组织和肿瘤的弛豫时间相互重迭,导致诊断困难。造影剂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比度,改善了成像质量,显着降低了误诊。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综述了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现状,特别是T_1模式锰基造影剂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赵书芬[2](2019)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患者5例,对其治疗护理措施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轻度渗漏者采用了局部敷七叶皂甙钠药膏、湿敷等护理措施,2例重度渗漏者采用了局部敷七叶皂甙钠药膏、湿热敷、患侧抬高等措施;所有患者的渗漏部位均及时消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发生原因,在积极预防的同时,加强规范化技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能有效地减少核磁共振成像增强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率;当造影剂渗漏发生时及时妥当地采用处理措施,有助于迅速减轻患者的渗漏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4期)

程丽坤,钱伟桥,丁云,胡爱国[3](2018)在《一种高稳定性钆类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基于氮氧化二乙烯叁胺五乙酸(DTPA)二异丙胺双酰胺的钆配合物,兼具高弛豫率和高稳定性。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谱图确认了氮氧化配体及对应的钆配合物的结构,并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得其配位稳定性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此配合物的水合常数为3,弛豫率(16.39mM~(-1)·s~(-1))达到商用造影剂的3倍,稳定性优于商用造影剂Gd-DTPA-BMA(Omniscan~)且表现出良好的成像效果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具有投入临床应用的巨大潜力。(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吕诗,龙光宇[4](2017)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7年7月本院7例行MRI增强检查出现造影剂渗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病人男4例,女3例;年龄8岁~81岁;2例为重度渗漏,5例为轻度渗漏。7例病人采用局部冷敷、湿敷、局部镇痛、局部理疗、患侧抬高、抗凝治疗等措施。7例病人消肿及时,疗效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MRI增强检查造影剂渗漏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发生。(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7年36期)

潘博[5](2016)在《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造影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刚开展的成像技术,现已成为重要的医学影像诊断手段,而核磁共振对比增强造影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磁共振信号对比程度的药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对病灶的检出与定性,治疗效果的评估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使原有图像更为清晰、病变显示信息增多以外,还可以改变分子结构及药物性质,使功能成像及肿瘤靶向性成像得以实现。本文从对比增强造影剂的原理、种类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最新的一些对比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与展望。(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30期)

郝士婧,熊儒琳,程丽坤,胡爱国[6](2016)在《一类具有高水合常数的钆类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类具有高水合常数(q)的钆类造影剂,该类配合物由金属钆与含有2个氮氧化基团和4个羧酸基团的有机配体组成,具有高水合常数的特点。通过核磁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荧光寿命分析检测配合物的q值在3左右。该类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r1)为8.5~10.1(mM)-1·s-1,约为商用造影剂二乙叁胺五乙酸合钆(Gd-DTPA)的3倍。细胞实验证实该类造影剂具有很低的细胞毒性,这在临床应用中是非常关键的。该类配合物具有合成简便、弛豫率高以及毒性低等特点,为制备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造影剂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刘瑞清,梁爽,江存,徐祖顺,徐海波[7](2016)在《含钆温度敏感高分子核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的制备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一种新型可聚合型含钆单体,在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存在下,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一步制备了含钆温度敏感的高分子微球.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微球呈单分散性;动态光散射测试表明高分子微球的平均水合粒径约260 nm,呈现很窄的粒径分布;当温度从25℃升到45℃时,其粒径减小约60 nm,表明含钆高分子微球具有较好的温度敏感性.体外MRI测试表明,所得高分子微球的体外弛豫率为8.01(mmol/L)-1S-1(3 T),能有效的增强MRI信号,具有优良的MRI造影功能.上述结果表明,所得微球作为一种多功能MRI造影剂,在生物医学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瑞清,梁爽,江存,徐祖顺,徐海波[8](2016)在《温度和pH敏感高分子含钆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度敏感单体,以甲基丙烯酸为p H敏感单体,与叁丙烯酸菲洛啉钆进行无皂乳液聚合,一步合成了具有温度和pH敏感的高分子含钆核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TPRPP).动态光散射测试结果表明,TPRPP的粒径随温度或p H值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体外MRI测试结果表明,TPRPP的横向弛豫时间(T_1)的加权弛豫率约为11.3 L/(mmol·s),为临床造影剂Magnevist~的2.6倍.体内MRI结果表明,TPRPP在肝和脾中具有明显的正增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TPRPP是一种优异的多功能MRI造影剂,具有极大的临床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杨昕仪,汤才志,周治国,杨仕平[9](2014)在《叶酸修饰的具有靶向功能的Mn_3O_4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出Mn3O4纳米粒子,再利用正硅酸四乙酯(TEOS)包硅改善其水溶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入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使纳米粒子表面接入大量氨基,最后再连接增加磁性纳米粒子生物相容性的有机分子聚乙二醇(PEG)和靶向分子叶酸(FA),得到Mn3O4靶向造影剂.体外实验表明,该造影剂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并对宫颈癌细胞具有较好的磁共振增强成像效果以及主动靶向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4年04期)

杨昕仪[10](2014)在《四氧化叁锰纳米粒子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磁共振成像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影像检査技术,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的一种新型的医学影像技术。为了解决磁共振成像中配合物造影剂的成像时间相对较短,以及单功能造影剂在疾病和肿瘤诊断中的局限性,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设计并制备出新的具有靶向功能纳米结构造影剂以增加在造影剂在肿瘤细胞或组织中的存留时间;2)设计并制备出具有乃造影功能,且兼乃造影功能的双模式功能的纳米造影剂应用于生物系统成像中。1.叶酸修饰的具有靶向功能的Mn304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通过高温热解方法生成外面包覆有油胺的四氧化叁锰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粒径均一,分散性较好。然后我们通过反向微乳液法合成了包硅的四氧化叁锰纳米粒子,我们合成的包硅四氧化叁锰纳米粒子通过TEM得知,粒径均一,而我们所合成的Mn304@Si02-FA纳米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形貌、溶解性及稳定性,随着材料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很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依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与现有的氧化锰造影剂相比,Mn304@Si02-FA纳米造影剂具有相对较高的纵向弛豫率:在0.5T磁场下,n为0'.52mM s"1,在3.0T磁场下,n为0.484最后,Mn304@Si02-FA纳米造影剂在细胞环境中和活体中均可以进行良好的T、磁共振成像,而且无论在细胞内还是在活体内均无明显毒性,通过在细胞层次的K磁共振成像测试和细胞内锰离子的定量数据及在活体各器官中锰离子的定量数据均证明了Mn304@Si02-FA纳米造影剂对具有叶酸高FAR表达的肿瘤细胞(HeLa细胞)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作用,进而体现了材料的选择性检测的优势。2.镝配合物修饰的Mn30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7Vr2双模式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本部分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T、造影功能,且兼Ti造影功能的双模式造影剂Mn304@mSi02@DTPA-Dy,首先,运用高温热解法制备出油溶性的四氧化叁锰纳米粒子;然后,利用介孔二氧化硅包覆纳米粒子表面,使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拥有了大量的氨基,便于进一步功能化镝配合物分子,通过氨基将镝配合物(Dy-DTPA)标记到纳米粒子表面,使得材料同时具有了进行Ti及Ti造影的潜能,对其进行T、Ti双模式磁共振成像,我们设想的合成的Mn304@mSi02@DTPA-Dy纳米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水溶性及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良好。在0.5T条件下,Mnj04@mSi02@DTPA-Dy纳米造影剂在水溶液及细胞中均能进行乃及7?双模式成像。(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4-03-10)

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出现造影剂渗漏的患者5例,对其治疗护理措施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中3例轻度渗漏者采用了局部敷七叶皂甙钠药膏、湿敷等护理措施,2例重度渗漏者采用了局部敷七叶皂甙钠药膏、湿热敷、患侧抬高等措施;所有患者的渗漏部位均及时消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发生原因,在积极预防的同时,加强规范化技术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能有效地减少核磁共振成像增强造影剂渗漏的发生率;当造影剂渗漏发生时及时妥当地采用处理措施,有助于迅速减轻患者的渗漏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论文参考文献

[1].于兆臻,黄建雨,周赞民,李晓伟.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发展现状[J].山东化工.2019

[2].赵书芬.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程丽坤,钱伟桥,丁云,胡爱国.一种高稳定性钆类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吕诗,龙光宇.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7

[5].潘博.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增强造影剂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6].郝士婧,熊儒琳,程丽坤,胡爱国.一类具有高水合常数的钆类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刘瑞清,梁爽,江存,徐祖顺,徐海波.含钆温度敏感高分子核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的制备及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6

[8].刘瑞清,梁爽,江存,徐祖顺,徐海波.温度和pH敏感高分子含钆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合成及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

[9].杨昕仪,汤才志,周治国,杨仕平.叶酸修饰的具有靶向功能的Mn_3O_4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4

[10].杨昕仪.四氧化叁锰纳米粒子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核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d)是Magnevist、Gd6-PSMA-PEGNPs与...纳米粒子在3T磁场条件下弛豫率以及核...双模造影剂乳液和水的核磁共振成像图...单核细胞的Dle和荧光成像图(a)不加M...胃癌细胞与AuNC@SiO2-NH2共培育...利用标记(a)和未标记(b)的纳米粒子分别...

标签:;  ;  ;  ;  ;  ;  ;  

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论文_于兆臻,黄建雨,周赞民,李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