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液萃取管,包括萃取管本体、顶盖、辅助搅拌机构、通液管、管盖、排液管、排液筒机构和圆盘底座,所述顶盖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的顶端;所述辅助搅拌机构滑动连接在顶盖的中端,辅助搅拌机构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萃取管本体的内部;所述萃取管本体底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管的一端管口。本实用新型其内部设有辅助搅拌机构,可以对萃取的溶液进行搅拌分层处理,而无需利用机械震荡装置,使用较为便捷,且在进行搅拌分层后,可以通过辅助搅拌机构控制排液筒机构进行分层萃取液的排放,且可以通过排液筒机构控制排液的速度与排液的体积,使用便捷,功能丰富,实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液液萃取管,包括萃取管本体(1)、顶盖(2)、辅助搅拌机构(3)、通液管(4)、管盖(5)、排液管(6)、排液筒机构(7)和圆盘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的顶端;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滑动连接在顶盖(2)的中端,辅助搅拌机构(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的内部;所述萃取管本体(1)底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管(6)的一端管口,排液管(6)的另一端管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筒机构(7)顶端的中间;所述排液筒机构(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圆盘底座(8)上;所述萃取管本体(1)的管面的下端固定连接通液管(4)的一端管口,通液管(4)的另一端管口通过螺纹连接管盖(5)。
设计方案
1.一种液液萃取管,包括萃取管本体(1)、顶盖(2)、辅助搅拌机构(3)、通液管(4)、管盖(5)、排液管(6)、排液筒机构(7)和圆盘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的顶端;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滑动连接在顶盖(2)的中端,辅助搅拌机构(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的内部;所述萃取管本体(1)底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管(6)的一端管口,排液管(6)的另一端管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筒机构(7)顶端的中间;所述排液筒机构(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圆盘底座(8)上;所述萃取管本体(1)的管面的下端固定连接通液管(4)的一端管口,通液管(4)的另一端管口通过螺纹连接管盖(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包括内橡胶密封环(2-1)、圆环形盖体(2-2)、外橡胶密封环(2-3)和挡环(2-4);所述圆环形盖体(2-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连接内橡胶密封环(2-1)和挡环(2-4);所述外橡胶密封环(2-3)固定连接在圆环形盖体(2-2)的底面上;所述外橡胶密封环(2-3)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顶端的内侧;所述挡环(2-4)的底面与萃取管本体(1)的顶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包括转动块(3-1)、搅拌轴(3-2)、搅拌叶轮(3-3)和顶杆(3-4);所述转动块(3-1)固定连接在搅拌轴(3-2)的上端,搅拌轴(3-2)的中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内橡胶密封环(2-1)内,搅拌轴(3-2)的下端固定连接搅拌叶轮(3-3);所述搅拌叶轮(3-3)转动连接在内橡胶密封环(2-1)的内侧,搅拌轴(3-2)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杆(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4)的轴线与排液管(6)的轴线共线,顶杆(3-4)的直径为排液管(6)的直径的四分之一,顶杆(3-4)的长度为排液管(6)长度的二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筒机构(7)包括排液筒本体(7-1)、压盘(7-2)、矩形滑杆(7-3)、压缩弹簧(7-4)、矩形收缩管(7-5)和出液管(7-6);所述排液管(6)的下端管口密封固定连接在排液筒本体(7-1)顶面的进液口内;所述压盘(7-2)间隙配合连接在排液筒本体(7-1)的内部;所述矩形滑杆(7-3)的上端固定连接压盘(7-2),矩形滑杆(7-3)的下端滑动配合连接在矩形收缩管(7-5)内,矩形滑杆(7-3)的底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4)的一端,压缩弹簧(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矩形收缩管(7-5)内部的底面上,矩形收缩管(7-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排液筒本体(7-1)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排液筒本体(7-1)的筒面上设有出液通孔,出液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出液管(7-6);出液通孔位于压盘(7-2)的下端,出液通孔位于矩形收缩管(7-5)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孔与矩形收缩管(7-5)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压盘(7-2)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管本体(1)为透明玻璃管,萃取管本体(1)上设有刻度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萃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液萃取管。
背景技术
在化学分析领域,液液萃取是一种重要的萃取手段,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液液萃取时需要分液操作。但是传统的液液萃取管仅具有盛装液体的作用,而不具备其他功能,且在萃取分离时不便于控制分层溶液排出的速度与排出量,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液萃取管,其内部设有辅助搅拌机构,可以对萃取的溶液进行搅拌分层处理,而无需利用机械震荡装置,使用较为便捷,且在进行搅拌分层后,可以通过辅助搅拌机构控制排液筒机构进行分层萃取液的排放,且可以通过排液筒机构控制排液的速度与排液的体积,使用便捷,功能丰富,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液萃取管,包括萃取管本体、顶盖、辅助搅拌机构、通液管、管盖、排液管、排液筒机构和圆盘底座,所述顶盖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的顶端;所述辅助搅拌机构滑动连接在顶盖的中端,辅助搅拌机构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萃取管本体的内部;所述萃取管本体底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管的一端管口,排液管的另一端管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筒机构顶端的中间;所述排液筒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圆盘底座上;所述萃取管本体的管面的下端固定连接通液管的一端管口,通液管的另一端管口通过螺纹连接管盖。
所述顶盖包括内橡胶密封环、圆环形盖体、外橡胶密封环和挡环;所述圆环形盖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连接内橡胶密封环和挡环;所述外橡胶密封环固定连接在圆环形盖体的底面上;所述外橡胶密封环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顶端的内侧;所述挡环的底面与萃取管本体的顶面贴合。
所述辅助搅拌机构包括转动块、搅拌轴、搅拌叶轮和顶杆;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在搅拌轴的上端,搅拌轴的中端滑动配合连接在,搅拌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转动连接在内橡胶密封环的内侧,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杆。
所述顶杆的轴线与排液管的轴线共线,顶杆的直径为排液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顶杆的长度为排液管长度的二倍。
所述排液筒机构包括排液筒本体、压盘、矩形滑杆、压缩弹簧、矩形收缩管和出液管;所述排液管的下端管口密封固定连接在排液筒本体顶面的进液口内;所述压盘间隙配合连接在排液筒本体的内部;所述矩形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压盘,矩形滑杆的下端滑动配合连接在矩形收缩管内,矩形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的一端,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矩形收缩管内部的底面上,矩形收缩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排液筒本体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排液筒本体的筒面上设有出液通孔,出液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出液管;出液通孔位于压盘的下端,出液通孔位于矩形收缩管的上端。
所述出液通孔与矩形收缩管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压盘的高度。
所述萃取管本体为透明玻璃管,萃取管本体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其内部设有辅助搅拌机构,可以对萃取的溶液进行搅拌分层处理,而无需利用机械震荡装置,使用较为便捷,且在进行搅拌分层后,可以通过辅助搅拌机构控制排液筒机构进行分层萃取液的排放,且可以通过排液筒机构控制排液的速度与排液的体积,且其底部还设有圆盘底座8,使其无需放置在试管架上,使用便捷,功能丰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萃取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辅助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排液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排液筒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萃取管本体1;顶盖2;内橡胶密封环2-1;圆环形盖体2-2;外橡胶密封环2-3;挡环2-4;辅助搅拌机构3;转动块3-1;搅拌轴3-2;搅拌叶轮3-3;顶杆3-4;通液管4;管盖5;排液管6;排液筒机构7;排液筒本体7-1;压盘7-2;矩形滑杆7-3;压缩弹簧7-4;矩形收缩管7-5;出液管7-6;圆盘底座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
如图1-7所示,一种液液萃取管,包括萃取管本体1、顶盖2、辅助搅拌机构3、通液管4、管盖5、排液管6、排液筒机构7和圆盘底座8,所述顶盖2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的顶端;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滑动连接在顶盖2的中端,辅助搅拌机构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的内部;所述萃取管本体1底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管6的一端管口,排液管6的另一端管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排液筒机构7顶端的中间;所述排液筒机构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圆盘底座8上;所述萃取管本体1的管面的下端固定连接通液管4的一端管口,通液管4的另一端管口通过螺纹连接管盖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在使用时,可以在顶盖2未扣合在萃取管本体1上时向萃取管本体1的内部投入待萃取的溶液,然后扣合上顶盖2,根据萃取管本体1内部待萃取溶液的体积,调节辅助搅拌机构3,将辅助搅拌机构3的下端插入至待萃取溶液内部,然后通过辅助搅拌机构3对待萃取溶液进行搅拌处理,使得待萃取溶液进行分层,然后可以通过向下压动辅助搅拌机构3,通过辅助搅拌机构3控制排液筒机构7进行排液工作,使得位于分层下端的溶液首先排出,排除后可以通过拧开通液管4上的管盖对另一层溶液进行排出;通过辅助搅拌机构3可以控制排液筒机构7排液的速度和排液量,使用便捷,实用性强;且其可以通过圆盘底座8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无需利用试管架。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7所示,所述顶盖2包括内橡胶密封环2-1、圆环形盖体2-2、外橡胶密封环2-3和挡环2-4;所述圆环形盖体2-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连接内橡胶密封环2-1和挡环2-4;所述外橡胶密封环2-3固定连接在圆环形盖体2-2的底面上;所述外橡胶密封环2-3间隙配合连接在萃取管本体1顶端的内侧;所述挡环2-4的底面与萃取管本体1的顶面贴合。外橡胶密封环2-3的设置,使得顶盖2可以稳定的扣合在萃取管本体1上。
具体实施方式三:
如图1-7所示,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包括转动块3-1、搅拌轴3-2、搅拌叶轮3-3和顶杆3-4;所述转动块3-1固定连接在搅拌轴3-2的上端,搅拌轴3-2的中端滑动配合连接在内橡胶密封环2-1内,搅拌轴3-2的下端固定连接搅拌叶轮3-3;所述搅拌叶轮3-3转动连接在内橡胶密封环2-1的内侧,搅拌轴3-2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杆3-4。所述辅助搅拌机构3在使用时,转动转动块3-1可以带动搅拌轴3-2绕自身轴线进行转动,搅拌轴3-2转动时可以带动搅拌叶轮3-3进行转动,搅拌叶轮3-3转动时可以带动待萃取溶液进行搅拌分层处理,当待萃取溶液分层完成后,可以通过向下压动转动块3-1,使得搅拌轴3-2在内橡胶密封环2-1内向下滑动,搅拌轴3-2带动顶杆3-4穿过排液管6并与排液筒机构7接触,控制排液筒机构7对分层后位于下端的溶液进行排液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四:
如图1-7所示,所述顶杆3-4的轴线与排液管6的轴线共线,顶杆3-4的直径为排液管6的直径的四分之一,顶杆3-4的长度为排液管6长度的二倍。
具体实施方式五:
如图1-7所示,所述排液筒机构7包括排液筒本体7-1、压盘7-2、矩形滑杆7-3、压缩弹簧7-4、矩形收缩管7-5和出液管7-6;所述排液管6的下端管口密封固定连接在排液筒本体7-1顶面的进液口内;所述压盘7-2间隙配合连接在排液筒本体7-1的内部;所述矩形滑杆7-3的上端固定连接压盘7-2,矩形滑杆7-3的下端滑动配合连接在矩形收缩管7-5内,矩形滑杆7-3的底端固定连接压缩弹簧7-4的一端,压缩弹簧7-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矩形收缩管7-5内部的底面上,矩形收缩管7-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排液筒本体7-1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排液筒本体7-1的筒面上设有出液通孔,出液通孔的内侧固定连接出液管7-6;出液通孔位于压盘7-2的下端,出液通孔位于矩形收缩管7-5的上端。所述排液筒机构7在使用时,分层后位于下端的溶液通过排液管6进入至排液筒本体7-1内部后,顶杆3-4穿过排液管6并与压盘7-2接触,顶杆3-4向下压动压盘7-2,压盘7-2向下运动对矩形滑杆7-3产生向下的力,矩形滑杆7-3在矩形收缩管7-5内滑动时对压缩弹簧7-4进行压缩;得压盘7-2向下运动时,分层后位于下端的溶液可以通过出液通孔流入至出液管7-6的内部,并通过出液管7-6流出,而压盘7-2向下的距离可以对漏出的出液通孔的大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排液时的流量,当分层后位于下端的溶液排出后,松开辅助搅拌机构3,压盘7-2可以在压缩弹簧7-4的弹力作用下迅速回至原位,完成排液工作,可精准控制排液量,操作较为便捷。
所述出液通孔与矩形收缩管7-5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压盘7-2的高度。
所述萃取管本体1为透明玻璃管,萃取管本体1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液萃取管,在使用时,可以在顶盖2未扣合在萃取管本体1上时向萃取管本体1的内部投入待萃取的溶液,然后扣合上顶盖2,根据萃取管本体1内部待萃取溶液的体积,调节辅助搅拌机构3,将辅助搅拌机构3的下端插入至待萃取溶液内部,然后通过辅助搅拌机构3对待萃取溶液进行搅拌处理,使得待萃取溶液进行分层,然后可以通过向下压动辅助搅拌机构3,通过辅助搅拌机构3控制排液筒机构7进行排液工作,使得位于分层下端的溶液首先排出,排除后可以通过拧开通液管4上的管盖对另一层溶液进行排出;通过辅助搅拌机构3可以控制排液筒机构7排液的速度和排液量,使用便捷,实用性强;且其可以通过圆盘底座8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无需利用试管架。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5746.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645902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01D 11/04
专利分类号:B01D11/04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四川海润检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海润检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666号C3栋2层
发明人:张丽丽;秦敬波;刘英学;敦萌;陈雪娟;朱帅
第一发明人:张丽丽
当前权利人:四川海润检测有限公司
代理人:贾文健
代理机构:113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张丽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