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论文_杨雪

导读:本文包含了克罗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克罗,黑格尔,美学,相异,历史,唯物史观,哲学。

克罗齐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1](2019)在《浅论黑格尔与克罗齐精神哲学的不同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的去评判或者解读黑格尔和克罗齐的精神哲学,首要是对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前者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承认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的不断发展过程;后者则是在继承前者绝对精神基础上承认事物的本质是人的主观意识,万事万物都是虚拟、不存在的。同时,历史和哲学之间同一且没有规律,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偶然主观认识。本文将力图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黑格尔和克罗齐,进一步厘清二者对于精神哲学的不同认识。(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12期)

孙国梁[2](2019)在《克罗齐美学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接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表现主义美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演进,而克罗齐便是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关于艺术独立性、精神哲学、直觉即表现的美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启发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是在中西不同社会、文化、学科等背景下相互碰撞、交流、渗透的结果,在当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反思过去中西交流过程中中国美学发展所带来的启迪,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为当下美学的继续前行提供一种借鉴。“五四运动”之后,克罗齐美学思想逐渐涌入中国,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种美学思想断断续续直接影响了国内胡梦华、滕固、林语堂、梁宗岱、邓以蛰、朱光潜等,本文从以下七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历史事实出发,论述了克罗齐美学思想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对人的发现”和“表现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然后梳理了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评介、翻译和争论的状况。第二章分析了滕固在克罗齐“直觉”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关于艺术“内经验”的主张和提倡“现代人中心生命”即文化建设。第叁章首先考察了林语堂前期思想中隐藏着克氏美学的因子,之后由于时代、个人因素,林语堂接受传播克氏美学,借此批评当时文学界的不良现象,回归到传统中国的“性灵”观,建立起一种追求“活的个性”和“生活的艺术”的“融合观”。第四章先论述了梁宗岱具有深厚的中学知识体系,重视艺术传达的工具,然后叙述了梁以“意境”理解克氏“直觉”,再论述了梁弥补了克氏对艺术传达工具的片面看法。第五章论述了邓以蛰对克氏“精神哲学”的吸收,使中国本土固有的“书画理论”成为弥补克氏学说在“书画理论”方面的缺失,还论述了克氏“历史复活”观对邓“境遇观”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朱光潜在克氏美学的启发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影响下,从以“直觉”为特征的审美活动、艺术创作论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叁方面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美学。第七章从正反两面出发,论述了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接受、转化、疏远的本质原因和这种接受状况对当下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4-01)

薛方圆[3](2019)在《克罗齐论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一书中,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批判关系作了一个基本总结。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最大贡献即"活东西",在于其成功地确立了"对立面统一"的原理;但黑格尔哲学中也存在着对这一原理的滥用和误置,将对立统一的相反辩证法运用于对相异概念的分析中,从而走向了他自己哲学中的"死东西"。基于此,克罗齐指出事物之间只存在"度"的相异关系,两种对立的观念在逻辑深层上是一种理论的互补,希望以相异辩证法涵盖黑格尔的相反辩证法。但是,在批判改造黑格尔哲学和拯救其辩证法合理内核方面,马克思要比新黑格尔主义更科学和更合理。(本文来源于《武陵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洛尔娜·克罗齐,梁小曼[4](2019)在《[加]洛尔娜·克罗齐诗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诗刊》期刊2019年01期)

简圣宇[5](2018)在《略论克罗齐《美学原理》所提“直觉”观——基于问题导向的“文本研读”实践系列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是欧洲传统美学在向当代多元化美学发生代际转换过程中的一个异数,他与当时其他欧洲的形而上学美学谱系的学者一样,试图用精细化的分析将审美发生过程中的"直觉"、"知觉"和"知识"等概念截然区分开来。作为"科研反哺本科教学"的教学改革尝试,科研项目组力图在对该书开展的"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术敏感度和批判思维。(本文来源于《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含[6](2018)在《克罗齐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齐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都受黑格尔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自然有相似之处。因研究的结果有所不同,从而走向不同的历史哲学阵营。他们继承并批判着黑格尔哲学的思想内容,各自创立了各自的理论王国。其中因克罗齐研究过马克思的着作,他的思想也有马克思的痕迹。虽然受到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但也不妨碍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克罗齐被认为是分析的历史哲学开创者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在历史哲学的关系上对克罗齐与马克思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思考和探(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22期)

张作成[7](2018)在《论克罗齐历史书写中的“当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齐的历史书写实践系统地体现了他的历史观:一切历史都是自由的历史。克罗齐在历史书写中的"当代性"体现为其中蕴含的叁项论证:批判帕斯夸莱·维拉里等人对那不勒斯历史的实证主义解释,将那不勒斯认同纳入统一之后的意大利国家认同轨道;从自由史观出发书写意大利史,表达对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抗议;反思破坏欧洲自由制度的非理性主义力量,论证伦理道德观念进步是历史进步的核心。自由史观、以伦理道德为内核的进步史观、批判根据自然因素解释人类历史的实证主义,是把握克罗齐的历史书写实践的核心线索。历史学研究贯穿于克罗齐的学术生涯始终,尽管体现出唯心主义、绝对化的倾向,但是,克罗齐对意大利与欧洲如何应对法西斯主义挑战,以及如何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等迫切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专业的史学分析。(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王利红[8](2018)在《克罗齐的“真历史”与“假历史”——一份病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风格独具的学者,克罗齐特别擅长运用精准而富有表现力的概念表达其历史哲学思想,而差异辩证法是理解克罗齐进行概念区分时最重要的方法。克罗齐对真历史和假历史的区分,就是差异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克罗齐在对假历史的主张和观点进行逐一反驳和批判(即病理学分析)之后,把假历史作为真历史的必由阶段和必经之路纳入真历史的行程之中。由此可见,克罗齐对假历史的病理学分析,其目的从来不是要消灭它们,而是提醒研究者关注它们的存在,并把它们作为真历史的永远可以纳入其精神发展的消极或辩证阶段,并最终实现真假历史的辩证统一。而这也正是克罗齐关于真假历史论述的精彩和独到之处。(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问题》期刊2018年05期)

王小雨,覃会优[9](2018)在《克罗齐美学视域下《山海经》审美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罗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朱光潜为代表被引进,从而引发美学的崭新变革,为中国美学投入新鲜的血液。克罗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及其现代文化的审美意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审美意识,还是克罗齐的审美意识都是以"情感"或"表现"形成了具有投射和呈现能力的语言符号,同时,借助艺术表现方式及传播手段,得以供人们观赏,从而在艺术长河永久流传。(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8年09期)

张郁乎[10](2018)在《朱光潜前期对康德—克罗齐美学的批评——从《文艺心理学》到《克罗齐哲学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光潜前期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囿于康德—克罗齐的形式主义美学,而毋宁是一个走出康德—克罗齐的影响,反思、批判康德—克罗齐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始于《文艺心理学》(1936),完成于《克罗齐哲学述评》(1948)。《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接受了康德—克罗齐所给出的美感经验原理,但不同意克罗齐对艺术的看法,争论的核心是艺术与实际人生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他试图找到克罗齐错误的艺术观的根源,但并不成功。《克罗齐哲学述评》纠正了《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误会,找到了克罗齐错误的艺术观的根源,同时也打碎了克罗齐唯心主义哲学的根基。他还借对克罗齐哲学的述评,对唯心主义哲学作了一次总检讨,发现唯心主义打破心物二元的企图结果只是一个"惨败"。这一切都为他后期转向马克思主义美学埋下了伏笔。(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8年02期)

克罗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表现主义美学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演进,而克罗齐便是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关于艺术独立性、精神哲学、直觉即表现的美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启发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建设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是在中西不同社会、文化、学科等背景下相互碰撞、交流、渗透的结果,在当今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反思过去中西交流过程中中国美学发展所带来的启迪,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为当下美学的继续前行提供一种借鉴。“五四运动”之后,克罗齐美学思想逐渐涌入中国,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种美学思想断断续续直接影响了国内胡梦华、滕固、林语堂、梁宗岱、邓以蛰、朱光潜等,本文从以下七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从历史事实出发,论述了克罗齐美学思想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对人的发现”和“表现主义盛行”的文化氛围,然后梳理了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评介、翻译和争论的状况。第二章分析了滕固在克罗齐“直觉”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关于艺术“内经验”的主张和提倡“现代人中心生命”即文化建设。第叁章首先考察了林语堂前期思想中隐藏着克氏美学的因子,之后由于时代、个人因素,林语堂接受传播克氏美学,借此批评当时文学界的不良现象,回归到传统中国的“性灵”观,建立起一种追求“活的个性”和“生活的艺术”的“融合观”。第四章先论述了梁宗岱具有深厚的中学知识体系,重视艺术传达的工具,然后叙述了梁以“意境”理解克氏“直觉”,再论述了梁弥补了克氏对艺术传达工具的片面看法。第五章论述了邓以蛰对克氏“精神哲学”的吸收,使中国本土固有的“书画理论”成为弥补克氏学说在“书画理论”方面的缺失,还论述了克氏“历史复活”观对邓“境遇观”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朱光潜在克氏美学的启发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影响下,从以“直觉”为特征的审美活动、艺术创作论和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叁方面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美学。第七章从正反两面出发,论述了克罗齐美学思想在中国接受、转化、疏远的本质原因和这种接受状况对当下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罗齐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雪.浅论黑格尔与克罗齐精神哲学的不同认识[J].作家天地.2019

[2].孙国梁.克罗齐美学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接受研究[D].辽宁大学.2019

[3].薛方圆.克罗齐论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J].武陵学刊.2019

[4].洛尔娜·克罗齐,梁小曼.[加]洛尔娜·克罗齐诗选[J].扬子江诗刊.2019

[5].简圣宇.略论克罗齐《美学原理》所提“直觉”观——基于问题导向的“文本研读”实践系列之二[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8

[6].张含.克罗齐和马克思历史观的比较[J].知识文库.2018

[7].张作成.论克罗齐历史书写中的“当代性”[J].史学理论研究.2018

[8].王利红.克罗齐的“真历史”与“假历史”——一份病理学分析[J].历史教学问题.2018

[9].王小雨,覃会优.克罗齐美学视域下《山海经》审美意识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8

[10].张郁乎.朱光潜前期对康德—克罗齐美学的批评——从《文艺心理学》到《克罗齐哲学述评》[J].中国文学批评.2018

论文知识图

吐哈盆地上含油气系统事件图(据吐哈...已故着名哲学家传略B·克罗齐传略[意...管道与断层、潜在震源区位置中国已故哲学家传略朱光潜传略土着艺术布面装饰画:合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西班牙桑佩...

标签:;  ;  ;  ;  ;  ;  ;  

克罗齐论文_杨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