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鱼类能量收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鱼类,收支,能量,盐度,因子,淡水,海水。
鱼类能量收支论文文献综述
王书磊,周宇,朱雪梅[1](2012)在《几种因子对鱼类能量收支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温度、盐度、日粮水平、饵料种类、摄食水平、性别、体质量、遗传因子等多种影响因子对鲈、鲤、黄鱼等30余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的能量收支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2012年04期)
谢起浪,刘伟成,冀德伟,陈少波,周志明[2](2010)在《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现状,包括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研究的方法(开放式和封闭式),以及盐度、温度、体重、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等不同因子对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影响,并对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作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4期)
唐启升,孙耀,张波,郭学武,王俊[3](1999)在《4种渤黄海底层经济鱼类的能量收支及其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真鲷、黑鲷、黑鮶和矛尾虎鱼均为渤、黄海近岸海域重要经济鱼种,属底层肉食性鱼类,在该海域有着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研究以玉筋鱼为饵料生物,在保持最大摄食水平和水温为14.7±0.5℃实验条件下,采用室内流水模拟实验法定量测定了其能量收支各组分,分别得到了4种鱼的能量收支分配模式。真鲷:100C=2.28 F+8.99 U+74.57 R+14.16 G;黑鲷:100 C=8.57 F+8.33 U+65.43 R+17.66 G;黑鮶:100 C=4.11F+5.88 U+43.57 R+46.45 G;矛尾FDCC虎鱼:100 C=8.18 F+7.16 U+47.28 R+37.43 G。式中C为食物能,F为排粪能,U为排泄能,R为代谢能,G为生长能。由于真鲷和黑鲷的代谢能分别占了同化能的84.04%和78.75%,生长能则仅分别占15.96%和21.25%,故与其他鱼类相比,真鲷和黑鲷均属于低生长效率、高代谢消耗型鱼类;而黑FDC6和矛尾FDCC虎鱼代谢能分别占同化能的48.40%和55.81%,生长能分别占51.60%和44.19%,与其他鱼类相比,显然属低代谢消耗、高生长效率型鱼类。(本文来源于《海洋水产研究》期刊1999年02期)
王瑁[4](1998)在《海、淡水鱼类能量收支的比较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鱼类能量收支各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子对这些关系的作用是鱼类生物能量学的主要内容,1967年Warren和Davis提出了鱼类生物能量学的基本方程:C=F+U+SDA4RS+RS+G式中的C,F,U,SDARs,Ra,G分别指援食、排粪、(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1998年03期)
鱼类能量收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总结了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现状,包括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研究的方法(开放式和封闭式),以及盐度、温度、体重、日粮水平和饵料种类等不同因子对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影响,并对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作出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鱼类能量收支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书磊,周宇,朱雪梅.几种因子对鱼类能量收支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
[2].谢起浪,刘伟成,冀德伟,陈少波,周志明.海水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唐启升,孙耀,张波,郭学武,王俊.4种渤黄海底层经济鱼类的能量收支及其比较[J].海洋水产研究.1999
[4].王瑁.海、淡水鱼类能量收支的比较综述[J].海洋湖沼通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