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华:水文化视域下儒道哲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

肖冬华:水文化视域下儒道哲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

摘 要:水文化视域下儒家哲学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彰显出不同色彩。自然观上,同为以水为源,儒家敬流水以体自然之道,道家观静水以体自然之道;社会观上,同为以水为喻,儒家敬流水以得有为经世之法,道家观静水以获无为而治之方;历史观上,同为以水为鉴,儒家敬流水而尚变,道家观静水而尚不变;人生观上,同为以水为师,儒家敬流水以求夏川般进取之人生,道家观静水以慕秋潭般静美之人生;价值观上,同为以水比德,儒家敬流水以贵刚强不息之精神,道家观静水以重至柔至弱之品格。

关键词:儒道;水文化;比较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凝结出了儒家哲学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为儒家哲学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埋下了不同底色,使儒道哲学思想彰显出了不同的色彩。自然观层面,同为以水为源,儒家敬流水以体自然之道,道家观静水以体自然之道;社会观层面,同为以水为喻,儒家敬流水以得有为经世之法,道家观静水以获无为而治之方;历史观层面,同为以水为鉴,儒家敬流水而尚变,道家观静水而尚不变;人生观层面,同为以水为师,儒家敬流水以求夏川般进取之人生,道家观静水以慕秋潭般静美之人生;价值观层面,同为以水比德,儒家敬流水以贵刚强不息之精神,道家观静水以重至柔至弱之品格。在水文化的滋养下,同源而异流的儒道哲学思想交相辉映,共同演绎出了异彩纷呈、辩证相彰的哲学华篇,深远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世界。

一、以水为源:儒道自然观比较

在自然观层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敬流水以体自然之道,从对流水的敬悟中探得了自然万物之本原及其发展规律。孔子对流水持之以敬,常敬伫江边观东流之水。《孟子》载:“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1]136《荀子》道:“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2]355孔子敬之于流水,何取于流水?作为儒家哲学思想创始人,孔子怀着对流水之敬发出了对自然万物本原及其规律的追问并在东流之水中寻得了答案。首先,关于自然万物的本原,孔子认为自然万物源之于流水。当子贡问孔子为何每临大水必观焉时,孔子正观于东流之水,答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2]355。流动之水,遍与诸生,哺育滋养自然万物。孔子通过这句话阐发了流水是自然万物之源、诸生之宗,自然万物源于流水、依于流水的哲学认知。其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不仅从对流水的敬悟中探得了自然万物的本原,而且还在对流水的敬悟中获得了对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现象及过程的认知。孔子曰:“夫水”,“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2]356孔子观察奔流不息的万千江川,发现自然诸生都如流水一样处于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水“洸洸乎不淈尽”,即水由源头而出;“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即水从源头流到上游;“主量必平”,即水从上游流到下游;“其万折也必东”,即水流最终向着东边前进的趋势和归途。孔子从对流水的观察中认识到,自然万物都如同万千江川一样,从起点到终点不断地运动发展。再次,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对流水的敬悟中获得了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孔子在观察江川奔流的现象时不仅看到了江川运动变化的过程,还洞察到了隐藏其中的自然规律。孔子讲:“夫水”,“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2]356“其流也埤下”,即水自高处向低处流,存在着高差,形成了水流动力学机制;“必循其理”,即要遵循内在的自然规律。孔子指出,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都如同水流一样,背后蕴含着起支配作用的自然规律。由此,孔子通过对流动之水的深度敬仰和细致观察,探索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发现了自然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实现了体物敬道。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是观静水以体自然之道,在对静水的审视中寻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及其特征,形成了以静水为源的自然观。首先,道家认为,静水是自然之道的载体。道家自然观,虽同于儒家以水为载体,但对儒家以流动之水为载体的主张予以弃之,实则主张以静水为载体。道家鼻祖老子和庄子就是从静水中发现了自然之道。老子观静幽之渊水,讲道:“渊兮似万物之宗”[3]17。庄子同观静渊之水,更明确地指出:“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4]120老子与庄子都认为,自然之道,即自然万物的本原,就居藏于静谧幽深的潭渊之水中。自然之道无重无色无声无形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闻不到,但无时无刻不以静寂幽深之渊水为承载,通过沉静之水表现出来。其次,静水作为自然之道的承载,赋予了自然之道虚静的实质和基本特征。“渊虚而静,不与物杂,道之体也。惟虚也,故群实之所归。惟静也,故群动之所属。”[5]22自然之道依托于潭渊之水,具有和潭渊静水一样的虚静特征,静寂无声、幽虚深寥。再次,道家认为,静水作为自然之道的承载,于无形和静虚之中生发和滋养了自然万物。老子讲:“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36静谧的潭渊之水,如同自然万物的本原,生发了自然万物,为利于自然万物。此外,道家认为,静水承载着自然万物之根本,不仅于无形和静虚之中生发滋养自然万物,还在无形和静虚中支配着自然万物的运行和发展。《阴符经》讲道:“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6]自然之道,本性如静水般清静,藏于无形却统摄自然万物之运化,使自然万物循道而行,天地二气流行,于是日往月来,月往日来,寒往暑来,暑往寒来,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二、以水为喻:儒道社会观比较

在社会观层面,实则和自然观一致,儒家敬流水以体社会之道,从对流水的敬悟中洞悉了社会的运行及其发展规律,提出了有为经世的仁政治世观。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同于孔子,喜观流水,在观察流动之水的过程中看到船只行驶的现象深受启迪,阐发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370。就舟船行之于流水的现象,荀子着眼于流水与舟船这两大因素,将二者视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进一步通过对流水与舟船相互作用和运动的观察,发现流水与舟船这一对矛盾体中,流水居于主要和主导的地位,舟船居于次要和被制约的地位。在舟船行于江流的矛盾运动中,流水由于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发挥而表现出了载舟和覆舟两种功能和效果,因此要解决好舟行于流水的问题必须认识清楚流水这一矛盾体的主要方面,抓住这一主要方面。荀子借舟船行于流水的现象来喻指社会的主要结构和运行发展规律。“水”如同“庶人”,即百姓民众;“舟”如同“君”,即君主,“庶人”和“君主”如同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构成社会的主要结构。“载舟”,实际上是讲“君子”和“庶人”组成的传统社会结构的平衡;“覆舟”,实际上是讲“君子”和“庶人”组成的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由此,荀子指出,要维持传统社会结构的平衡,防止社会的瓦解,需要抓住“君子”和“庶人”这对矛盾运动中的主要方面——民众,要坚持民本社会思想,实施有为经世的仁政治世方略。“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1]118只有实施有为经世的仁政治世方略,对百姓施以仁爱之心,对社会施以仁政之法,才符合社会运行之道,才能维持社会平衡,促进社会发展。这样,儒家成功地通过敬流水实现了对社会之道的体认,揭示了社会的运行及其发展规律。

与儒家不同,道家则观之于静水,将社会之道譬之于静水,提出了循虚静之道无为而治的社会治世观。道家通过对静水的观察认识到,社会的存在和运行同自然一样,都如水般以清静虚无为本,遵循虚静之道。老子观静渊之水,讲:“清静为天下正。”[3]237老子指出,像水一样清静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老学家对此做出过分析:“虚者冲漠之谓,静者寂怕之谓,冲漠寂怕者,乃动植之根本也。且无者有之本,静者躁之君,动之极也,必归乎静,有之穷也,必复乎无。草木之根重,静处下,则长生。花叶轻,动居上,则凋落。物尚如斯,何况人乎。故圣人举喻,使民息爱欲之心,归乎虚静之本”[7]425。静虚之道不仅是自然界万物的根本,同时也是社会运行发展的根本,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治理同大自然有着一样的规律,应遵循整个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通行法则——虚静之道,使百姓遵守持静之道,回归虚静之本。对于如何使社会归于虚静之本,道家垂青于无为而治的实现路径。老子具体地阐述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298老子对儒家以仁义礼乐有为经世的方法绝而弃之,主张向静水学习,遵循虚静的社会运行之道,以无为的思想和方法来治理国家与社会。圣人无为,百姓会自我化育;圣人好静,百姓会自然富足;圣人无欲,百姓就会自然淳朴,这样就实现了无为而治。

三、以水为鉴:儒道历史观比较

历史观层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敬流水以尚变,形成了以流水为鉴的历史观。看待历史,应以敬为本,只有坚持本于敬的态度,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深藏的历史规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正是本之于敬,在观察川江流动奔涌的过程中进行着历史的沉思,获得了历史的鉴戒。《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103“逝”,即过往的历史和时间;“斯”,即奔流的川水;“逝者如斯夫”,即过往的历史和时间就如同东逝之川水一般;“不舍昼夜”,即夜以继日、昼夜不停的奔流。孔子从东流之逝川中获得了强烈的历史感,形成了对历史尚变规律的认知。首先,川水是奔流逝去的,以此为鉴,孔子认识到历史不是静止不变,历史就像这川水一样总是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其次,奔流的川水前进的方向是东方,由此为鉴,孔子看到了历史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有着必然的趋势,应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行,任何阻挡历史进步的人或行为都将注定失败;再者,川水总是向东永不停息地奔流,没有丝毫之间断,鉴之于此,孔子敏锐地认识到历史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道体之本然,遵循历史尚变之规律而为,人们可以把握历史规律继而预见未来,正如孔子所述,“虽百世,可知也”[8]18。

最后,要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实。改革不仅要落实到政策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不能光是“喊喊口号,开开大会”,而是要针对地方实际和以往改革的具体实践,把上级的政策指示摸清吃透,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口号回应口号的状况出现。必须始终保持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党赋予的任务踏实干好的心态,把改革事业扎扎实实地悟透、干好。

道家则观静水以慕秋潭般静美之人生,形成了以静水为师的人生观。无论是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生目的的确立,还是对实现人生目的路径的明晰,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虽与儒家同为以水为师,然道家不主张师之于流水,而是秉持师之于静水。首先,对于人生的看法,道家从对静水的观察中体会到,人生不应如夏川般进取,而当如秋天之渊潭一般。老子讲:“居善地,心善渊”[3]36。老子认为人生当如渊潭一样静美深沉。庄子也讲:“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4]54。庄子认同老子的看法,人生不能以流潦为师,当以止水为师,当如止水般清静澄美。其次,对于人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地,道家观于止水,得出人生最终需复归于止水般静虚之状态。老子讲:“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3]74静虚是人生命过程需要返回的原点,人的生命过程要遵循返回本原的规律,懂得人生的这个规律就是明智的。对此,老子进一步指出人生所要复归的这一静虚状态就是复归于婴儿之状态。老子讲:“常德不离,复归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3]141。人生的修行只要守恒德而不离,就会回归到婴儿般安静纯真的状态,实现返璞归真,最终达到人生目的地。再次,对于人生修行的实践方法,道家主张守以静笃。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3]74人生要保持虚静的至极笃定状态,当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保持这样的状态观察万事万物,才可以发现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真正地体道。因而,只有守以静笃,才能实现道家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四、以水为师:儒道人生观比较

人生观层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敬流水以求夏川般进取之人生,形成了以流水为师的人生观。无论是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生目标的树立,还是对实现人生目标方法的获得,无不师之于流水。在对人生的看法上,孔子喜欢观察夏川之流水,从中认识人的自我,思考人的一生。孔子敬伫流川之上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之慨叹鉴照出的不仅是儒家的历史观,同时也映照出了儒家对人生的看法。人的一生正如东逝之流水,向东奔去不复回,因而人生的旅途是短暂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超越时间的规定性。故而,儒家强调要珍惜如夏川逝水般的人生时光,“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9]。在人生的目标上,出于对人生如夏川之流水般逝去的强烈时间意识,儒家指出人生应当如夏川流水般树立高远的理想和目标。孟子讲:“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1]231这段载述阐明了儒家哲人的人生理想,指出人应当像夏川流水一样,明其“志”,即树立目标和追求,要成为成章达道的君子,立志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丈夫。对于如何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孟子也从夏川流水之中习得了进取的方法。“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1]136孟子认为,要成章达道,成为君子,必须向夏川流水学习,盈科而行。积极进取,不畏艰险,战胜困难,不懈奋斗,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人生目标的实现途径。

较之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则观静水以尚不变,形成了以静水为鉴的历史观。老子观静渊之水,指出:“渊兮,似万物之宗”[3]17。静渊之水,作为万物之宗,也是历史之宗。道家从静渊之水中获得鉴戒,认为历史的发展遵循静虚之道而行。老子讲:“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3]64也就是说,历史从古至今,从源起到终结,都是按照虚静之道而发展。由此,道家提出了守静致虚、反对变革变法的历史方法论。《道德真经传序》载:“文王观大《易》九六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察大《易》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统之以大。”[7]110道家并不认同儒家尚变的社会历史观,认为守静不变才是统之以大的方法。反之,如果不守之以静,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伤败;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惑。”[5]312在道家看来,历史的发展给予了深刻的鉴戒,如果在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屡次实施变法,将会使偌大的国家社会陷于惑乱之态。

药物成瘾涉及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和调质系统的功能紊乱。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DA系统可能是强迫性用药的重要分子基础,近年来,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eCB)等神经递质和调质也开始受到关注。

五、以水比德:儒道价值观比较

价值观层面,儒家本着敬水的态度观察奔腾之流水,从中汲取了深厚的伦理智慧,形成了儒家以流水比德的价值观。孔子观东流之水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103之慨,在寄托时光易逝及生命短暂意识的同时也明示着人们要像东流之水一样保持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品德和精神。儒家对以流水比德、习自强不息之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首先,儒家认为,像东流之水自强不息,是顺应规律之为,君子应效法东流之水顺乎天道自强不息的做法。朱熹就曾明确地讲道:“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10]其次,儒家认为,像东流之水自强不息,是体现天道规律的基本精神,儒家将这一基本精神概之以“天德”。王夫之讲:“水之‘不舍昼夜’是他得天德一分刚健处。逝者,天德之化迹也,与水亦有,与人亦有。”[11]逝川不舍昼夜之行,就是天道运化的体现,自强不息就是刚健之天德,人应当像东流之水学习自强不息这一体现天德的基本精神。再次,儒家哲贤还为我们树立了习东流之水自强以不息的榜样。王阳明讲:“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其所以学如不及,至于发愤忘食也。尧舜兢兢业业,成汤日新又新,文王纯亦不已,周公坐以待旦,惜阴之功,宁独大禹为然?”[9]在儒者的心目中,尧舜、大禹、成汤、文王、周公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君子当仰尧、舜、大禹、成汤、文王、周公而习之,涵养东逝之水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愤忘食,终能成功。

儒家敬流水以贵刚强不息之精神,道家则观静水以重至柔至弱之品格,形成了以静水比德的价值观。道家不似儒家那般青睐于奔流不息之川水,而是独钟于清静幽虚之渊水,从中发现了水最可贵的品格,即至柔至弱。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强,弱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3]397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穿透坚硬之物没有能胜过水的,柔胜于刚,弱胜于强。老子将静水之至柔至弱品格称为“恒德”[3]141、“上德”[3]198、“玄德”[3]265,即体现静虚之天道规律的最高境界之德、永恒之德。对于如何涵养柔弱之上德,道家指出,当法之以虚静之水。首先,道家认为,世人当法静渊之水,居之以处下之位。老子讲:“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36上善如水,总是甘愿安静地处于众人所厌恶的低下之处。致虚极,做上善之人,当学习上善之水,居于处下之善地,成就上善之品德。其次,道家认为,世人当法静渊之水,持之以谦虚之态。老子讲:“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3]141,“保此道不欲盈”[3]70。世人当虚怀若谷,甘愿做天下的河谷,不娇纵不自盈不自满,这样德才能充足。再次,道家认为,世人当法静渊之水,为不争之行为。老子讲:“上善若水”,“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3]36。静渊之水具有无争之德,体现了天道无为的规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3]410天道利物而不害物,人道应该是施为而不争夺。所以,对于世人来说,不争之德是符合天意之德,应成其为自古以来世人需要遵循的准则。老子还进一步解释道:“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3]410也就是说,有道德者并不争夺财物据为己有,而是全部用来给予他人利于他人,这样他自己反而越富有。这就是道家以静水为师推崇的柔弱不争之美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党员干部大会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厅新闻宣传中心) .................7-5

参考文献:

[1] 孟轲.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 荀况.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 李耳.道德经[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4] 庄周.庄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5] 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等.《道德经》四帝注[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6] 轩辕黄帝.黄帝阴符经集注(下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93.

[7] 河上公,杜光庭.道德经集释(上册)[M].北京:中国书店,2015.

[8] 孔丘.论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9]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序记说·杂著)[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120.

[10] 朱熹.论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6.

[11]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书(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343.

ComparisonofConfucianismandTaoismundertheBackgroundofwaterculture

XIAO Donghua

(Center of Water Culture Research,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9,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ter culture,Confucianism and Taoism show different colors.As to nature,both of them came from water,but Confucians got the natural law from running water while Taoists got it from static water.As to society,both of them came from water,but Confucians got the law of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running water while Taoists got it from static water.As to history,both of them came from water,but Confucians were inclined to changes after watching running water while Taoists were inclined to few changes after watching static water.As to life,both of them came from water,but Confucians got the pursuit of an enterprising life after watching running water while Taoists got the pursuit of an quiet life after watching static water.As to value,both of them came from water,but Confucians valued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of running water while Taoists valued the gentle character of static water.

Keywords:Confucianism and Taoism;water culture;comparison

收稿日期:2019-02-16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15ZX04)

作者简介:肖冬华(1980-),女,博士,讲师,luluxiao2003@163.com.

文章编号:1674-0076(2019)02-0031-05

标签:;  ;  ;  ;  ;  ;  ;  ;  ;  ;  ;  ;  

肖冬华:水文化视域下儒道哲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