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二指肠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肿瘤,切除术,胰腺,恶性肿瘤,休克,胃蛋白酶,特异性。
十二指肠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和,李晓云,李疆,汤守元,李新明[1](2019)在《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4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病例45例,均为湖北省内镜外科协作组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集的病例,统计计划局部切除病例的最终治疗方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5例病人中,9例肿瘤位于球部,26例位于十二指肠降部,4例肿瘤位于水平部,6例肿瘤位于空肠起始端。45例病人术前评估可行局部切除的病例全部完成病灶局部完整切除,17例开腹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3例于机器人辅助下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14例于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6例完全内镜下切除,内镜切除腹腔镜修补双镜联合手术5例。严重并发症2例,均为降部肿瘤,1例降部中下段肿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腹腔出血、切口叁级愈合,经两次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1例降部中上段肿瘤术后出现胰腺创面出血,缝扎止血。结论在内镜技术支持下,十二指肠肿瘤行局部切除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式,难以简单通过肿块大小或部位而限定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标准。(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杜智铖,陈昆仑,王瑄,陆旭,李仁锋[2](2019)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重度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与肿瘤短期复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重度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治疗,并分析术后重度出血与患者PD术后短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手术的5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重度出血的危险因素,统计术后6个月内肿瘤复发的例数。结果 560例患者中共有54例发生术后重度出血(9.64%),其中在院死亡6例(11.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糖尿病史、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术后胆漏、胰漏是PD术后重度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胆漏与胰漏是PD术后重度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633、3.046,95%CI分别为1.473~9.113、1.447~6.419,均P<0.05)。术后重度出血组短期复发率(41.03%)高于非重度出血组(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3,P=0.003)。结论 PD术后重度出血与术后胆漏、胰漏有关;PD患者术后重度出血与术后恶性肿瘤短期复发有关,需重视术后出血的预防。(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王金湖,茅君卿,蔡嘉斌,贺敏,李民驹[3](2019)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在儿童胰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儿童胰头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在儿童胰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胰头肿瘤患儿11例,其中胰母细胞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7例。6例以腹部包块就诊,3例主诉腹痛查B超发现,1例超声检查偶然发现,1例因黄疸就诊。11例患儿均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根据术后病理及术中所见,部分患儿联合术后化疗。结果 11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4例患儿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胰腺空肠吻合术,其中1例加行十二指肠降部部分切除术+端端吻合术;5例完整保留十二指肠及胆总管,行胰头肿瘤切除术+胰腺空肠吻合术;2例行胰头肿瘤剜除术。术后1例胰头肿瘤剜除术患儿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经过肠内营养保守治疗治愈。4例胰母细胞瘤患儿均接受化疗,随访27~48个月,1例停化疗6个月后胰腺残端肿瘤复发,再次手术+化疗后随访至今无再次复发;7例实性假乳头状瘤中2例接受化疗,5例患儿未接受化疗,随访30~4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配合合理的化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在儿童胰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刘辰,金凯舟,程合,罗国培,虞先浚[4](2019)在《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肿瘤、壶腹部肿瘤的标准术式,因涉及器官较多、消化道重建难度大、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被认为是腹部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随着近年技术水平的进步及腹腔镜器械的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已得到显着提高。对于顶尖的高容量胰腺外科中心,如通过学习曲线,LPD如今不仅是技术上可行,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优(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易宏锋,时昭红[5](2019)在《NICE分型对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肿瘤性及非肿瘤性鉴别诊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基于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 NBI)观察的国际结直肠分类系统(narrow-band imaging 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endoscopic classification, NICE)对十二指肠乳头占位病变性质的价值。方法:2名有NBI经验医师评估入选的42例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占位的常规内镜下及NBI模式下的图片.根据NICE分类预测占位为肿瘤性或非肿瘤性,以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诊断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占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NICE分类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占位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0.33%、67.67%、85.00%。结论:NICE分型在鉴别十二指肠乳头占位肿瘤性及非肿瘤性方面具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摘要集》期刊2019-09-20)
史雷[6](2019)在《胃乃安胶囊联合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迁移率蛋白族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方式、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应用及精神因素等引起的十二指肠肌层与黏膜层的缺损,且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不断增高趋势,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导致胃出口梗阻、出血、穿孔等现象的产生,进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胃乃安胶囊与奥美拉唑均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药物,其中胃乃安胶囊可发挥宁心安神、补气健脾等功效;奥美拉唑具有抑制胃酸(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彦合,李慧,叶晓谊,李平,张泽[7](2019)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治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9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患者的诊断方法、外科治疗情况、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90例患者中,腺癌57例(63.33%)、恶性间质瘤20例(22.22%)、类癌7例(7.78%)、其他肿瘤6例(6.67%);术前B超检出率为24.39%(10/41),腹部增强CT检出率为53.33%(48/90),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出率为84.00%(21/25),十二指肠镜检出率为90.36%(75/83);90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3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并十二指肠球部肿瘤切除术,18例行姑息短路手术。9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1%(73/90)、55.56%(50/90)、31.11%(28/90)。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与手术方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转移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转移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具有多样的临床表现,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低张造影均为其有效的诊断方法。手术切除是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淋巴转移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杨耀辉[8](2019)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术后发生胰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肿瘤术后发生胰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D的胰腺肿瘤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胰漏分为无胰漏组和胰漏组。通过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对胰漏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发现白蛋白高低、肿瘤性质、淋巴结转移与否与发生胰漏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是否贫血、术前总胆红素、手术时间、术前是否减黄、胰腺质地软硬、手术吻合方式与发生胰漏有一定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前减黄、手术吻合方式及胰腺质地是术后发生胰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治疗胰腺肿瘤术后发生胰漏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捆绑式胰肠吻合及胰腺质地硬可降低术后胰漏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姚佳圆[9](2019)在《47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起源于弥散的神经内分泌组织细胞和肽能神经元,具有高度异质性,常常能够产生可以引起特征性临床综合征的神经内分泌颗粒、激素、生物活性胺、多肽等,表现出不寻常和不可预测的生物学行为,有恶性程度较低的惰性缓慢生长的肿瘤,也有恶性程度高、侵袭性高并远处转移的肿瘤。其具体病因和诱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基因突变、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可能都是高危因素。发生在十二指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duode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d-NENs),属于一类比较罕见的肿瘤。d-NENs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报道,欧洲、北美、日本、韩国、中国等地d-NENs报道较多。大多数d-NENs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明确诊断需结合消化内镜下表现、组织病理学、血清学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做出判断。随着消化内镜检查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以及临床医生和病理学专家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认识的提高,d-NENs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正逐年上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过去常将d-NENs与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归为一类进行研究分析,但是十二指肠与小肠解剖位置的差异,越来越多研究发现d-NENs的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与小肠NENs有明显区别,应对d-NENs单独进行分类进行研究。目前,对d-NENs的认识和理解仅基于个别病例报告和少数单一机构的研究,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程度较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方式存在争议,最佳处理措施尚不明确,预后相关因素尚不清楚。我国对d-NENs的相关研究和报道甚少,认识相对滞后。因此,为了进一步地认识d-NENs,对其规范诊疗并改善预后,有必要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因素。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所收集到的47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进一步为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从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就诊且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与分类、TNM分期、治疗情况、随访时间及预后等方面的特征。应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到47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男女均有发病,其中男性有27例(57.4%),女性有20例(42.6%),发病男女比例为1.35:1,平均年龄为(58.3±8.291)岁(40~69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2.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肿瘤最大直径平均为(15.5±11.08)mm(5~40mm),肿瘤浸润深度多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28/47,59.6%),确诊时已有19例(40.4%)发生转移。47例患者中有G1级25例(53.2%),G2级15例(31.9%),G3级7例(14.9%)。肿瘤TNM分期中I期有20例(42.6%),II期有8例(17.0%),III期有12例(25.5%),IV期有7例(14.9%)。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的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免疫组化指标(Syn、CgA)阳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癌相比,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TNM分期较低(P<0.001),肿瘤最大直径较小(P=0.033)、肿瘤浸润深度较浅(P<0.001)、肿瘤发生转移情况较少(P<0.001)。3.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随访率为45/47(95.7%)。患者总体的6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7.9%、95.7%和88.3%。G3级肿瘤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38.1%。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Syn、CgA阳性率与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无关(P>0.05),而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原发部位、浸润深度、发生转移情况、病理分级、TNM分期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十二指肠NENs的病变部位和病理分级与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均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的异质性肿瘤,男女性均有发病,中老年男性多发,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消化道常见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复杂多样。明确诊断需基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同时需要结合血清学相关标记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手段。2.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高,预后较好,但G3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预后较差;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预后与肿瘤大小、肿瘤原发部位、浸润深度、发生转移情况、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病变部位和病理分级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巍,刘晓宇[10](2019)在《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肿瘤TNM分期和2年生存率,比较不同TNM分期和生存预后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及HSP70水平,分析其围手术期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及HSP70水平与TNM分期和生存预后的关系以及其在患者生存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7 d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及HSP70水平降低(P <0.05)。与Ⅰ期患者比较,Ⅱ、Ⅲ期患者围手术期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及HSP70水平升高(P<0.0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和HSP70水平升高(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和HSP70水平与其TNM分期和生存预后相关(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及HSP70水平预测其生存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结论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治疗后血清胃蛋白酶和HSP70水平降低,且血清胃蛋白酶和HSP70水平与TNM分期和生存预后相关,可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十二指肠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重度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治疗,并分析术后重度出血与患者PD术后短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手术的5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重度出血的危险因素,统计术后6个月内肿瘤复发的例数。结果 560例患者中共有54例发生术后重度出血(9.64%),其中在院死亡6例(11.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糖尿病史、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术后胆漏、胰漏是PD术后重度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胆漏与胰漏是PD术后重度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3.633、3.046,95%CI分别为1.473~9.113、1.447~6.419,均P<0.05)。术后重度出血组短期复发率(41.03%)高于非重度出血组(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3,P=0.003)。结论 PD术后重度出血与术后胆漏、胰漏有关;PD患者术后重度出血与术后恶性肿瘤短期复发有关,需重视术后出血的预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二指肠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邓胜和,李晓云,李疆,汤守元,李新明.内镜辅助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45例[J].临床外科杂志.2019
[2].杜智铖,陈昆仑,王瑄,陆旭,李仁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重度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与肿瘤短期复发的关系[J].河南医学研究.2019
[3].王金湖,茅君卿,蔡嘉斌,贺敏,李民驹.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肿瘤切除术在儿童胰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9
[4].刘辰,金凯舟,程合,罗国培,虞先浚.从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浅谈胰腺肿瘤外科医生的微创之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9
[5].易宏锋,时昭红.NICE分型对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肿瘤性及非肿瘤性鉴别诊断的价值[C].2019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摘要集.2019
[6].史雷.胃乃安胶囊联合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高迁移率蛋白族1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
[7].刘彦合,李慧,叶晓谊,李平,张泽.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9
[8].杨耀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肿瘤术后发生胰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9].姚佳圆.47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郑州大学.2019
[10].王巍,刘晓宇.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