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一种新LDPC码的编码OFDM系统性能分析(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贺渊[1](2020)在《深度学习辅助的LDPC-BICM接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移动通信的空口技术方案之一,联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比特交织编码调制(LDPC-BICM,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d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系统凭借强大的纠错能力、逼近香农限的传输性能以及高效灵活的方案实现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目前,LDPC-BICM亟待解决几种典型应用场景带来的严峻挑战,诸如异构系统的脉冲干扰、模拟前端的非线性失真以及多用户引起的同频干扰等。上述典型应用场景的干扰、失真等非理想因素将引起符号间干扰或者子载波间干扰,导致LDPC-BICM接收方案的最大后验(MAP,Maximum a posteriori)解调器在计算对数似然比(LLR,Likelihood Ratio)信息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失配现象,造成解调译码性能的恶化。为应对多元化业务场景和差异化性能需求的挑战,LDPC-BICM系统兼顾传输有效性和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迫切需要借助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手段赋予接收方案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典型应用场景中解调译码性能的目标。围绕深度学习辅助的LDPC-BICM接收方案,论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异构干扰场景中的民用航空移动宽带通信系统,论文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的LDPC-BICM接收方案。考虑纠错编码方案的因素,本文提出基于原型图的外附信息转移(PEXIT,Protograph-based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分析的最优脉冲门限方法,并分析编码调制方案配置参数对最优脉冲门限的影响。已知脉冲消隐操作导致软解调过程的信道条件概率不再满足高斯分布,该方案在脉冲门限优化的基础上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实现基于GMM模型的信道条件概率建模。根据GMM模型建模,本文提出基于GMM模型的MAP解调器达到提升软信息精度的作用。仿真表明,PEXIT分析工具准确计算最优脉冲门限的同时,该方案凭借GMM模型辅助MAP解调器显着提升软解调性能。2)针对非线性效应下的宽带可见光多载波通信系统,论文提出基于深度前馈网络的LDPC-BICM接收方案NN-BICM。面对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双边削波导致MAP解调器的信道条件概率难以给出数学解析式的挑战,该方案采用模型驱动策略巧妙结合深度前馈网络的感知能力和LDPC译码器的推断能力,辅助MAP解调器校正失配的LLR信息。为获得迭代增益,本文在NN-BICM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两种迭代解调译码方案,即译码器反馈到MAP解调器的单涡轮迭代结构和译码器同时反馈到深度前馈网络和MAP解调器的双涡轮迭代结构。实际可见光通信场景中,本文提出适用于NN-BICM方案的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策略。仿真表明,NN-BICM和迭代解调译码方案均能够校正失配的LLR信息,并有效突破非线性效应的译码性能瓶颈和显着提升可达速率。3)针对同频干扰场景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论文提出基于深度序列模型的LDPC-BICM接收方案。考虑到MAP解调器无法准确描述同频干扰影响的信道条件概率,该方案采取模型驱动策略联合深度序列模型和LDPC译码器。单天线场景中,论文分别提出单子载波网络结构和多子载波网络结构两种方案,辅助MAP解调器提升软解调性能。其中,单子载波网络结构利用深度前馈网络表征单子载波的信道条件概率,多子载波网络结构利用深度序列模型表征子载波间相关性影响的信道条件概率。多天线场景中,该方案利用深度序列模型表征空域维度相关性影响的信道条件概率,辅助MAP解调器增强LLR信息的可靠性。此外,论文提出固定训练模式和随机训练模式的差异化训练策略,并分析同频干扰强度、信道状态信息和高斯噪声三方面的鲁棒性影响。仿真表明,深度序列模型能够充分利用频域和空域相关性,进一步提升信道条件概率的表征能力,增强对抗同频干扰的鲁棒性。
杨科[2](2020)在《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中的ICI消除与编码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移动通信现今发展迅速且应用广泛,用户数量也急剧增长。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OFDM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获得较高的频谱利用率,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由于OFDM系统的子载波的频谱相互重叠,这就对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收发端振荡器偏差以及信道带来的频偏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导致载波间干扰(ICI),将使系统性能恶化。为抑制ICI带来的负面影响,ICI自消除方法常被应用到OFDM系统中,该方法复杂度低且效果显着,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另一方面,无速率码是一种码率不固定的信道编码方法,性能由它的输出节点度数分布决定。同时无速率码的可达速率可以自适应地接近当前信道的香农界限,而无需在发射端获得信道状态信息(CSI),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能减小反馈开销。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研究了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中的ICI自消除机制设计以及度数分布优化。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贡献如下:首先,本文考虑点对点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在每轮传输过程中,发送端采用Raptor码对数据进行编码并不断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直到接收端反馈ACK。发射端采用ICI自消除预编码技术来抑制频偏带来的影响,即数据符号向量在传输前与预编码矩阵相乘。将经过预编码之后的信号传输到接收端,通过软解调采用置信传播(BP)算法来恢复出原始消息。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在发送端仅已知的统计CSI的前提下,本文联合优化了ICI预编码矩阵和Raptor码,即预编码矩阵系数和Raptor码度数分布两组参数的优化。本文根据接收端基于译码过程的外部信息传递(EXIT)分析来建立优化问题,优化目标为最大化系统的可容忍频率偏移。本文所介绍的传输方案的优点是发送端不需要知道CSI,这减少了系统开销。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具有优化的预编码矩阵和度数分布条件下,有效扩大了系统的可容忍频偏,并且误码率(BER)可以在较小的译码开销下达到10-4数量级同时也逼近系统的平均传输速率极限。其次,本文将点对点传输系统扩展,考虑分布式多天线系统中无速率编码OFDM传输的ICI自消除与编码优化问题。分布式多天线系统能够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系统容量,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本文中考虑单用户两天线系统,用户将原始信息进行无速率编码,码字经调制后乘上ICI自消除预编码矩阵,再发送到覆盖该用户的各个天线单元。注意到各天线单元接收信号都存在不同的频偏。各单元对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得基带信号后,进行量化发送给中心处理单元。中心处理单元根据各天线单元上传的信号进行联合译码,恢复出原始用户信息。本文在发射端仅具有统计CSI下联合优化了ICI预编码矩阵和无速率码度数分布。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无ICI自消除方案,所提出的方案扩大了系统的可容忍频偏,与基于EXIT分析的理论极限值仅相差8%。
郭栋[3](2019)在《信道编码在光纤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具有远距离传输、超高容量的独特优势。互联网的大部分数据都必须通过光纤网络传输。近些年,随着网络在线视频、直播、云盘下载等新兴大数据量业务的兴起和普及,光纤通信作为信息网络的基础,因其大容量的优势,将进一步在信息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纤通信系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色散、偏振模色散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抵御信道干扰的众多技术中最直接有效的就是信道编码技术,其中前向纠错(FEC)技术因其无需反馈信道、延时小、实时性好等优点,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如何得到高性能、低复杂度的FEC码并将其应用到现有的光纤通信技术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本论文围绕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信道编码、直调直检、高阶调制和多载波技术,提出了多种中短距光纤通信系统方案,包括基于速率自适应里德-所罗门(RS)编码的光载无线通信(RoF)系统,基于分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非对称剪裁光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以及基于LDPC码的广义频分复用(GFDM)直调直检(IM/DD)光通信系统,并对FEC编码结合多载波技术在低成本、低复杂度的IM/DD系统和光无线通信(OWC)系统中进行了创新性应用研究。本论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速率自适应里德-所罗门编码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本论文基于里德-所罗门编码和包络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速率自适应RS编码的单载波16QAM-RoF系统方案。该方案通过收端的信息反馈利用自适应RS编码技术灵活调整系统的编码效率,以期达到接收端误码率要求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信息速率和接收机灵敏度。论文实验实现了经过自适应RS编码和预编码技术的60 GHz 16QAM矢量信号在20公里标准单模光纤和2米无线距离上的传输。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实现系统的简单化、低成本、高谱效率以及增强毫米波信号传输时对色散、相位噪声等干扰的鲁棒性,并且能够实现RoF系统的超低误码。2.基于分层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分层/增强型非对称剪裁光单载波频分复用(L/E-ACO-SCFDM)系统本论文基于多种码率准循环LDPC码的编译码方法和非对称剪裁光单载波频分复用(ACO-SCFDM)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LDPC码的L/E-ACO-SCFDM系统方案。该方案针对L/E-ACO-SCFDM系统低层产生的非线性剪裁噪声会叠加影响高层信号的特点,给低层分配高码率LDPC编码器,较高层分配低码率LDPC编码器,编码模块采用校验矩阵快速编码和置信传播(BP)译码方法。论文利用Matlab进行信道建模,仿真分析了所提方案在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AWGN)和OWC信道传输的优良性能,结果表明系统既拥有L/E-ACO-SCFDM系统的高功率效率、高频谱效率、低PAPR和抗发射机非线性剪裁和高频损伤性能,同时也具备优良的误码率性能和低运算复杂度。3.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的广义频分复用直调直检通信系统论文基于先进多载波调制中的GFDM技术,提出了一种LDPC编码级联高阶QAM调制格式下的GFDM光直调直检系统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更灵活、更先进的多载波调制,拥有高频谱效率和优异的误码率性能。实验实现了基于LDPC编码的16QAM-GFDM系统在短距离标准单模光纤链路上的传输,验证了该方案在短距光接入网中的可行性和优异性能,并且比较了 Turbo码和LDPC码在此方案中的适用性。论文还提出了级联网格编码调制的LCO-GFDM系统方案,可以在保证系统高频谱效率的同时兼有一定的纠错性能。并且仿真研究了多波段16QAM调制的LCO-GFDM光IM/DD系统,与LCO-OFDM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波段LCO-GFDM系统方案拥有更低的带外功率,以及更优的误码率性能,证明所提方案在未来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张育铖[4](2019)在《基于安全界的保密编码COFDM安全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5G、6G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网络走向了宽带化和融合化,已成为重要的军民两用基础设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其通信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为了抵抗开放的无线链路带来的各种安全威胁,有效防御窃听,人们提出了基于物理信道随机性、无需密钥的物理层安全方法,目前该方法成为了无线通信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通过降低安全界实现通信安全是物理层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首先,本文研究了高斯无反馈窃听信道模型下理想安全界(0dB)的实现方法和可实现性,证明了完美扰乱可以渐进实现,并在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下,证明了随着完美扰乱矩阵大小的增加,可渐进实现理想安全界。其次,本文将完美扰乱与可降低安全界的不同保密编码方案相结合,仿真分析不同保密编码方案对安全界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设计了一种将完美扰乱、一阶差分编码、EG-LDPC编码和Yarg映射相结合的新保密编码方案,该保密编码方案较其他保密编码方案而言可以获得更低的安全界。最后,本文将这种新保密编码应用于COFDM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全界的保密编码COFDM安全系统方案,并分别在高斯信道和多径信道下仿真分析了该方案的安全界。仿真结果表明,该安全系统方案可以在高斯信道下实现逼近于0dB的安全界,多径信道下实现1.6dB左右的安全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杨阳[5](2019)在《基于802.11ac的LDPC编译码算法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无线通信的吞吐量的提高和延时的减少依然是无线通信领域重点研究的方向。信道编码可以有效的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在信道编码方式中如何提高信道吞吐量和减小延时正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式是最接近香农信道容量的编码方式之一,作为一类性能可逼近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方案,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具有低复杂性编码、自交织性和低错误平层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最近无线局域网标(IEEE802.11ac)的可选信道编码方案。如何提高LDPC编码的吞吐量,减少编解码模块占用的硬件资源,一直是LDPC编解码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802.11ac无线协议设计了适用于新一代WiFi无线通信芯片的LDPC编译码器,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一种新的扰码器的硬件架构,将原串行扰码算法转变为部分并行扰码算法实现,解决了系统最高时钟频率和硬件面积消耗的矛盾。文中根据扰码序列的周期循环特点,将扰码序列按照输入数据位宽中最小位宽长度26bit存储在ROM中,在扰码器的每个输入250kHz时钟有效沿到来时,从ROM中读取整数倍个最小有效位宽的扰码序列并进行扰码异或运算。这样部分并行的扰码实现结构不仅提高扰码器的吞吐量,而且在时钟频率和硬件面积之间寻求了一个平衡折衷的方案。2.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要素法改进的H矩阵存储算法,显着减少了H矩阵的存储空间。本文针对802.11ac中H矩阵的特点,将三要素法存储稀疏矩阵的算法中存储每一个非零元素的位置改进为只存储H矩阵中每一个单位子矩阵的循环移位次数和其所在H矩阵中的位置,从而有效降低了编译码器中的存储空间消耗。3.设计了一种按子矩阵并行编码的LDPC编码器的硬件架构,提高了整个编码器的吞吐量。本文采用LU编码算法来实现编码器的设计,同时根据802.11ac协议中H矩阵是由准循环单位子矩阵组成的特点,将输入位宽312bit数据变形为81bit位宽数据进行编码矩阵运算,多端口并行读取H矩阵数据进行编码运算,同时将矩阵运算的按位异或转换成循环移位操作,降低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和编码时延。4.提出了基于归一化修正的MS最小和积译码算法,使LDPC译码器在相同输出误码率时,输入信号信噪比降低了10db。文中深入研究了基于BP译码算法的四种改进译码算法,对802.11ac中不同的调制解调和编解码参数下的译码算法进行了仿真性能对比,并最终选用归一化修正的MS最小和积译码算法来实现802.11ac中的LDPC译码器。采用归一化修正的最小和积译码算法后,在输出数据误码率都为10-3时,译码器输入数据信噪比降低了约10db。5.设计了一种分层并行迭代的LDPC译码器硬件结构,将原H矩阵分层为12层并行进行译码迭代,减少了变量节点存储空间。本文采用分层并行的方式对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进行相互迭代运算。这样的方式将变量节点的存储空间减少至原有硬件结构的1/12,显着降低了译码器中的硬件资源消耗。同时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并行迭代的译码方式使译码器的译码延时也得以降低。
吴晓[6](2018)在《MIMO-OFDM系统中的联合半盲均衡与解码研究》文中指出对高速率数据传输的急剧需求一直是多天线宽带无线通信的主要推动力。然而,许多无线信道呈现出频率选择性,这导致性能显着下降。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已被证明在抗衰落效果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在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被广泛采用。此外,为了减少因信道时变性和随机噪声引起的检测错误,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码常被用于MIMO-OFDM系统中。在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编码的MIMO-OFDM系统中,理想接收机应该采用联合检测与解码。然而,由于符号检测通常在实数或复数域中进行,而FEC解码通常在伽罗瓦域中操作,很难获得一个统一的联合接收机框架。因此,传统的接收机通常将检测和解码分离为两个独立的模块并在二者之间进行“外信息”的迭代交换。鉴于近年来基于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LP)的LDPC解码方案的进展,本文针对LDPC码编码的MIMO-OFDM传输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线性规划的联合检测与解码算法。在整个LP接收机中,MIMO-OFDM均衡,导频符号和LDPC码字约束的统一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从而提高解码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其一,在无可用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时,本文利用导频符号对系统频域子信道进行估计,扩展原检测器与解码器的局限性。其二,本文设计了合理的频域均衡器结构,并引入有限的导频符号来避免少许的全零结果和相位模糊问题,实现了MIMO-OFDM系统的联合半盲均衡与解码算法。其三,为获得更高的系统吞吐量,本文研究了高阶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的性能。针对所提出的16QAM映射下系统接收机的缺陷,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表明当使用少量导频时,本文提出的线性规划接收机相比现有的方案具有更好的性能。特别地,通过引入新的约束,进一步改善了采用16QAM调制的接收机的性能。
訾慧明[7](2015)在《LDPC码在相干光OF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快节奏的发展,现有的通信业务以及在2014年进入商用化进程的第四代(4G)移动通信对带宽的需求急剧增加,大容量、超高速、长距离、低成本的光纤通信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实用化阶段,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CO-OFDM)技术也在不断的显示着它的优异性能,成为下一代光通信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CO-OFDM系统传输速率的提高,人们对其传输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信道编码是提高系统传输可靠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技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参考码型,凭借其稀疏的校验矩阵、低运算量的码长构造及编、译码方式和强大的纠错性能,已成为了近年来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热点。准循环LDPC(QC-LDPC)码由于其码长和码率选择灵活、编码复杂度低、以及易于实现的结构化构造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IEEE802.16e标准等通信标准中。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基于LDPC码的CO-OFDM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CO-OFDM系统的相关原理,包括OFDM传输的关键技术、光纤传输的特性以及相干接收的原理和CO-OFDM系统的组成。然后介绍了LDPC码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几种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最后总结了LDPC码主要的编码和译码方法。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C-LDPC码构造方法,这种改进的QC-LDPC码的校验矩阵具有类似于IEEE802.16e标准中QC-LDPC码的准双对角结构。通过改进码的编码算法和LDPC码的标准编码算法、LU分解编码算法以及近似下三角编码算法的编码复杂度比较分析,得知改进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编码复杂度,实现完全线性编码。并且对改进的QC-LDPC码在无线OFDM系统中AWGN信道和HiperLAN/2标准的9径衰落信道中分别进行仿真,分析了改进算法的误码率性能,为接下来LDPC码在CO-OFDM系统中的仿真及性能分析做好了坚实的铺垫工作。3.采用Matlab和Optisystem联合的方式搭建了CO-OFDM系统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在光纤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OFDM系统的误码率随着在光纤链路上所加噪声的增大呈现上升趋势;在光纤链路上所加噪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OFDM系统的误码率随着光纤传输长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加改进的QC-LDPC码的CO-OFDM系统的误码率比加IEEE802.16e标准中LDPC码的CO-OFDM系统的误码率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潘松[8](2014)在《窄带高速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同无线通信技术,有线同轴通信技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通信领域之一,电力网是世界最大的网络,因此,电力线通信有着天然的优势。随着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建设的兴起,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兴未艾,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但是,电力线信道本身并不适合通信,尤其是窄带高速和宽带高速,电力线信道噪声,阻抗,衰减成为通信必须要面对的挑战。电力线信道不同于无线和同轴有线信道,时变,非线性,具有时间和频率双重选择性,但是,电力线载波通信同样遵循香农定理和OFDM离散时间系统模型。本文给出了电力线信道统计分析,这些统计分析包括过零点和非过零点噪声,阻抗,衰减特性,这些特性表明在电力线信道过零点具有噪声低,阻抗恒定,衰减少。在这些特性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窄带高速OFDM传输的电力线信道模型,这些模型是本文提出的过零点支持单载波调制解调传输模式的基础,也是用新的LDPC编解码来替换传统RS码组合卷积码(CC)联合编解码的基础。本文在G3窄带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简称NB-OFDM-PLC)标准基础上,系统阐述了NB-OFDM-PLC系统与数学模型和关键技术算法原理,并给出了其具体的物理实现,这些实现是国内第一次全景和系统性公开,同时,根据电力线信道时变,非线性,时延大且变化快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在工频过零点支持BPSK/DBPSK/2FSK统一调制解调模式,提高了在电力线信道恶化时,破坏NB-OFDM-PLC正交性的系统通信成功率;另一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LDPC矩阵编解码算法来代替传统的R·S+CC前向纠错码(FEC)算法;提升了系统SNR;本文提出的NB-OFDM-PLC新的算法成果在仿真性能,物理实现和现场测试情况来看,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综合性能远高于2FSK单载波通信系统。最后,本文就NB-OFDM-PLC今后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做了综合阐述,这些理论和工程实践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实现,本文的作者也一直在此领域不断耕耘。
郑芝芳[9](2012)在《基于Polar码的OFDM系统图像传输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olar码是2007年由Erdal Ar?kan基于信道极化的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信道编码方法。在理论上,它能够达到信道容量,并且有较低复杂度的编译码算法。本文研究Polar码在图像传输和OFDM系统中的应用。论文首先研究Polar码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在Polar码理论和构造方法描述的基础上,讨论了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码长、码率以及系统输入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等因素对图像恢复的影响,并与等同条件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进行比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的增加、码长的增加、码率的减小,系统的性能更优异。如对于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on Noise,AWGN)信道,当码长为2048,码率为0.25,迭代次数120时,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大于-1dB时,其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将大于40dB。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比较了相同图像传输系统中Polar码与LDPC码的性能,发现在码长较长,码率较小时,Polar码性能优于LDPC码。其次,论文研究了将Polar码应用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图像传输。论文首先讨论了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码长、码率以及基带调制方式对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Cod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对分别采用LDPC码和Polar码作为编码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的增加,码长的增加或者码率的减小系统的性能也相对变好。通过比较发现,在码长较长,码率较小时,Polar码性能优于LDPC码。当码长为2048和4096时,Polar码的误码率相比LDPC码性能更好。最后,将Polar码与LDPC码在COFDM系统中进行图像传输,得出在同等条件下,Polar码图像传输的误帧率要小于LDPC码,同时其PSNR值大于LDPC码,这就说明在COFDM系统中传输图像,Polar码的性能比LDPC码更好。
杨茂繁[10](2011)在《累积重复树(ART)码及其在OFDM系统中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保障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技术,信道编码在通信和编码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无线通信系统中对抗信道噪声和干扰的-项不可或缺的标准技术。随着Turbo码的提出和LDPC码的重新发现,以RA码为代表的类Turbo码逐渐成为信道编码技术新的研究热点。类Turbo码是Turbo码和LDPC码的共同子集,它具有Turbo码编码简单,LDPC码译码简单等优点。类Turbo码同时具有出色的译码性能,是一种接近香农极限(Shannon limit)的好码。本文在深入分析RA码和CT码两种类Turbo码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具有预编码性能的信道编码方案,称作累积重复树(ART)码,论文研究了ART码的基本性能,讨论了其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等。近年来类Turbo码成为信道编码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论文首先归纳了类Turbo码的特点和基本定义,并分析了并行级联编码(PCC)结构能够产生字错误概率(WER)交织增益的条件,即分量码数目大于2个时产生交织增益,经典Turbo码只有2个分量码,因此没有WER交织增益。分析了类Turbo码的基本性质,重点对RA码和CT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信道编码方案,即ART码方案,将并行分量树码结构与串行重复码通过交织器串行连接,并在重复码前置累加器。分析表明,累加器能够带来相应的编码增益,起到预编码作用。研究了ART码的串行译码算法和并行置信传播BP迭代译码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得出了ART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AWGN信道还是瑞利衰落信道,基于相同条件的ART码性能明显优于RA码和CT码等信道编码方案。对ART码的译码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由于实际的类Turbo码系统没有可用的最大似然译码(MLD)算法,主要讨论了类Turbo码的MLD性能界问题,包括基于Bhattacharyya系数的联合性能界(UB)和基于均匀交织器理论的严格性能界(TB)等,进而分析了ART码的重量分布(WD)问题,计算了ART码全体码字的输入输出重量枚举IOWE,以此可以对ART码MLD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另外,讨论了ART码的BP迭代译码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ART码的密度进化和优化设计方案。分析了适合ART码的密度进化方法,推导了离散密度进化DDE算法和高斯密度进化GDE算法,并得到了BP迭代算法成功译码的判决门限,根据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的判决门限选出了两组性能较好的ART码方案,即ART(3,1)码和ART(2,2)码。研究了ART码与OFDM调制相结合的无线传输方案。分析了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经典OFDM系统和基于离散小波变换DWT的改进WOFDM系统的优缺点,采用DWT的OFDM系统不需要循环前缀CP,因此提高了OFDM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分别给出了ART码基于DFT-OFDM系统和DWT-OFDM系统的信道编译码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了相关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ART码在两种OFDM系统中性能出色。
二、利用一种新LDPC码的编码OFDM系统性能分析(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一种新LDPC码的编码OFDM系统性能分析(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深度学习辅助的LDPC-BICM接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现状 |
1.2.1 信道编码 |
1.2.2 调制映射 |
1.2.3 编码调制 |
1.2.4 解调/检测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LDPC-BICM系统与深度学习概述 |
2.1 BICM的基本概念 |
2.2 LDPC的基本概念 |
2.3 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 |
2.3.1 深度前馈网络 |
2.3.2 深度序列模型 |
2.3.3 深度生成模型 |
2.3.4 概率图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LDPC-BICM接收方案 |
3.1 引言 |
3.2 L波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模型 |
3.3 脉冲消隐门限优化问题 |
3.4 GMM模型的BICM接收方案 |
3.4.1 EM算法辅助的GMM建模 |
3.4.2 GMM模型的MAP解调器 |
3.4.3 理论分析工具 |
3.4.4 复杂度比较 |
3.5 性能分析 |
3.5.1 仿真参数 |
3.5.2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3.7 附录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前馈网络的LDPC-BICM接收方案 |
4.1 引言 |
4.2 宽带可见光多载波通信系统模型 |
4.3 前馈网络辅助的BICM接收方案 |
4.3.1 网络结构 |
4.3.2 实现流程 |
4.3.3 优化策略 |
4.3.4 理论解释 |
4.4 前馈网络辅助的BICM迭代方案 |
4.5 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优化问题 |
4.5.1 双边削波失真的影响 |
4.5.2 功率分配问题 |
4.5.3 功率分配联合比特加载问题 |
4.6 计算复杂度 |
4.7 性能分析 |
4.7.1 平坦信道的非线性抑制性能 |
4.7.2 弥散信道的非线性抑制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序列模型的LDPC-BICM接收方案 |
5.1 引言 |
5.2 LDPC-BICM无线通信系统模型 |
5.2.1 单天线LDPC-BICM系统 |
5.2.2 多天线LDPC-BICM系统 |
5.3 单天线系统的BICM接收方案 |
5.3.1 单子载波网络架构 |
5.3.2 多子载波网络架构 |
5.3.3 鲁棒性分析 |
5.4 多天线系统的BICM接收方案 |
5.4.1 BRNN网络结构 |
5.4.2 理论解释 |
5.5 性能分析 |
5.5.1 单天线系统 |
5.5.2 多天线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5.7 附录 |
5.7.1 正向信号计算 |
5.7.2 权值梯度计算 |
5.7.3 反向误差计算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中的ICI消除与编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OFDM系统及ICI消除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无速率码研究现状 |
1.2.3 无速率码应用到OFDM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介绍 |
2.1 OFDM技术 |
2.2 OFDM系统中ICI的影响及抑制分析 |
2.2.1 载波频率偏移产生ICI |
2.2.2 ICI自消除算法 |
2.2.3 基于编码矩阵的ICI自消除技术 |
2.3 无速率编码 |
2.3.1 LT码 |
2.3.2 Raptor码 |
2.4 分布式多天线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点对点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传输方案 |
3.1 系统模型 |
3.2 点对点无速率编码系统传输方案 |
3.2.1 发送端无速率编码 |
3.2.2 BP译码算法 |
3.2.3 接收端软解调和迭代译码 |
3.3 预编码矩阵与无速率码联合优化 |
3.3.1 译码过程EXIT分析 |
3.3.2 联合优化方法 |
3.4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多天线系统中的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传输方案 |
4.1 系统模型 |
4.2 分布式多天线系统中无速率编码系统传输方案 |
4.2.1 用户无速率编码 |
4.2.2 RRH处标量量化 |
4.2.3 BBU处软解调和迭代译码 |
4.3 预编码矩阵与无速率码联合优化 |
4.3.1 译码过程EXIT分析 |
4.3.2 联合优化方法 |
4.4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信道编码在光纤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调直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光载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前向纠错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中短距离光纤通信系统 |
2.2.1 直调直检系统 |
2.2.2 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
2.3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编码技术 |
2.3.1 RS编解码技术 |
2.3.2 Turbo编解码技术 |
2.3.3 LDPC编解码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速率自适应RS编码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 |
3.1 引言 |
3.2 基于速率自适应RS编码的RoF通信系统方案 |
3.2.1 速率自适应RS编码实现方案 |
3.2.2 系统方案设计 |
3.2.3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2.4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分层LDPC码的L/E-ACO-SCFDM系统 |
4.1 引言 |
4.2 准循环LDPC码编译码方案 |
4.2.1 准循环LDPC码编码算法 |
4.2.2 软判决LDPC码译码方案 |
4.2.3 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 |
4.3 非对称剪裁光单载波频分复用系统 |
4.3.1 DCO-OFDM和ACO-OFDM |
4.3.2 ACO-SCFDM系统原理 |
4.4 基于分层LDPC码的L/E-ACO-SCFDM系统 |
4.4.1 LLC-LACOSCFDM系统方案设计 |
4.4.2 仿真与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的广义频分复用直调直检光通信系统 |
5.1 引言 |
5.2 广义频分复用系统 |
5.3 基于LDPC码和高阶QAM调制的单波段GFDM光直调直检系统 |
5.3.1 系统方案设计 |
5.3.2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5.4 基于LDPC码和16QAM调制的多波段GFDM光直调直检系统 |
5.4.1 系统方案设计 |
5.4.2 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1: 缩略语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基于安全界的保密编码COFDM安全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安全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发展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COFDM系统原理及安全界理论 |
2.1 COFDM系统原理 |
2.2 LDPC-OFDM系统基带仿真模型及其关键技术原理 |
2.3 基于欧式几何的LDPC码 |
2.4 安全界 |
2.4.1 安全界的定义 |
2.4.2 基于EG-LDPC编码的COFDM系统的安全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安全界与完美扰乱的可实现性分析 |
3.1 完美扰乱的定义和实现方法 |
3.2 扰乱矩阵随机性对完美扰乱的影响 |
3.3 完美扰乱可以渐进实现 |
3.4 理想安全界可以渐进实现 |
3.4.1 高斯无反馈窃听信道模型的理想安全界 |
3.4.2 不同调制方式的误码率 |
3.4.3 完美扰乱可以渐进实现理想安全界 |
3.4.4 理论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保密编码方案对安全界的影响分析 |
4.1 完美扰乱与Yarg映射方式相结合 |
4.2 完美扰乱与差分编码相结合 |
4.3 完美扰乱与纠错编码相结合 |
4.3.1 完美扰乱与纠错编码相结合对安全界的影响 |
4.3.2 不同纠错编码对安全界的影响 |
4.4 基于组合编码的保密编码方案及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安全界的保密编码COFDM安全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5.1 基于安全界的保密编码COFDM安全系统方案模型 |
5.2 高斯信道下系统性能分析 |
5.2.1 定参下的系统性能分析 |
5.2.2 不同码长的系统性能分析 |
5.2.3 不同星座映射的系统性能分析 |
5.3 多径信道下系统性能分析 |
5.4 可实现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基于802.11ac的LDPC编译码算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信道编码的发展史 |
1.2 无线局域网发展史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LDPC编解码概述 |
2.1 线性分组码 |
2.2 LDPC码基本原理 |
2.3 Tanner图表示 |
2.4 802.11ac的 LDPC编解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PC编解码的算法设计 |
3.1 802.11ac中 LDPC编译码算法设计 |
3.1.1 LDPC编码算法设计 |
3.1.2 LDPC译码算法设计 |
3.1.3 扰码与反扰码 |
3.1.4 LDPC编解码的短比特位 |
3.1.5 LDPC编解码的打孔 |
3.1.6 LDPC编解码的重复位 |
3.2 OFDM系统中LDPC译码性能仿真与改进 |
3.2.1 码率对译码性能的影响 |
3.2.2 LDPC码长对译码性能的影响 |
3.2.3 对于改进的译码算法中归一化因子选择 |
3.2.4 调制方式对译码性能的影响 |
3.2.5 迭代次数对译码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DPC编译码器的硬件设计 |
4.1 LDPC编码器硬件设计 |
4.1.1 编码器架构 |
4.1.2 扰码模块 |
4.1.3 乒乓FIFO模块 |
4.1.4 短比特模块 |
4.1.5 编码矩阵运算模块 |
4.1.6 打孔模块 |
4.1.7 重复位模块 |
4.2 LDPC译码器硬件设计 |
4.2.1 LDPC译码器中的填零模块和去重复位模块 |
4.2.2 LDPC译码器中的译码模块 |
4.2.3 LDPC译码器中的去短比特和反扰码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DPC编解码器的FPGA验证 |
5.1 LDPC编解码的FPGA验证 |
5.1.1 FPGA平台的开发验证 |
5.1.2 LDPC编解码器顶端综合和仿真验证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MIMO-OFDM系统中的联合半盲均衡与解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DPC码及其译码算法概述 |
1.2.2 MIMO-OFDM系统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 |
第2章 MIMO-OFDM及信道均衡关键技术介绍 |
2.1 MIMO-OFDM系统简介 |
2.1.1 MIMO简介 |
2.1.2 OFDM简介 |
2.2 盲均衡技术及半盲均衡技术的基本理论 |
2.3 主要的盲均衡及半盲均衡的算法 |
2.3.1 线性规划理论 |
2.3.2 基于线性规划的盲均衡与半盲均衡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MO-OFDM系统中结合信道估计的接收机设计 |
3.1 LDPC编码的MIMO-OFDM系统模型 |
3.2 已知信道状态信息下的检测与解码算法 |
3.2.1 Turbo迭代接收机 |
3.2.2 基于线性规划的联合接收机 |
3.3 未知信道状态信息下的检测与解码算法 |
3.3.1 信道估计 |
3.3.2 结合信道估计的联合检测与解码算法 |
3.4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3.4.1 仿真性能指标及参数设置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IMO-OFDM系统中的联合半盲均衡与解码算法 |
4.1 MIMO-OFDM系统均衡器结构的设计 |
4.2 LDPC编码的MIMO-OFDM系统的线性规划接收机 |
4.2.1 线性调制方式下MIMO-OFDM系统的接收机设计 |
4.2.2 非线性调制方式下MIMO-OFDM系统的接收机设计 |
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4.3.1 仿真性能指标及参数设置 |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LDPC码在相干光OF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CO-OFDM 技术产生的背景 |
1.1.1 光纤通信的发展 |
1.1.2 OFDM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1.1.3 CO-OFDM 技术应运而生 |
1.2 信道编码理论与 LDPC 码的发展 |
1.2.1 信道编码的发展与在光 OFDM 系统中的应用 |
1.2.2 LDPC 码的发展与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干光 OFDM 系统的相关原理 |
2.1 OFDM 关键技术 |
2.1.1 OFDM 的数学模型 |
2.1.2 OFDM 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 |
2.1.3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2.1.4 OFDM 的信道估计 |
2.1.5 OFDM 系统的发射和接收模型 |
2.2 光纤传输特性 |
2.2.1 光纤衰减 |
2.2.2 色散 |
2.2.3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
2.3 CO-OFDM 系统 |
2.3.1 相干光检测技术 |
2.3.2 CO-OFDM 系统中的相干检测 |
2.3.3 CO-OFDM 系统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DPC 码基本原理及编译码算法 |
3.1 LDPC 码介绍 |
3.1.1 LDPC 码定义 |
3.1.2 Tanner 图 |
3.2 LDPC 码校验矩阵的构造 |
3.3 LDPC 码的编码算法 |
3.3.1 标准编码方法 |
3.3.2 LU 分解法 |
3.3.3 近似下三角法 |
3.4 LDPC 码的译码算法 |
3.4.1 消息传递算法 |
3.4.2 置信传播算法 |
3.4.3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
3.4.4 加权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
3.4.5 和积译码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的基于双对角线的 QC-LDPC 码 |
4.1 基于循环置换矩阵的 QC-LDPC 码 |
4.2 IEEE 802.16e 标准中的 QC-LDPC 码 |
4.3 改进的 QC-LDPC 码及编码算法 |
4.4 改进算法编码复杂度 |
4.5 改进的 QC-LDPC 码在无线 OFDM 系统中的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的 QC-LDPC 码在 CO-OFDM 系统中的应用 |
5.1 基于 Optisystem 的 CO-OFDM 系统仿真平台 |
5.1.1 系统发送端 |
5.1.2 光纤链路 |
5.1.3 系统接收端 |
5.2 改进的 QC-LDPC 码在 CO-OFDM 系统中的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窄带高速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LC技术发展路线图 |
1.3 PLC国际标准化组织进程 |
1.4 跨国公司在PLC领域研发进展 |
1.5 NB-OFDM-PLC研究目标和定位 |
1.6 论文组织形式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NB-OFDM-PLC系统数学原理及电力线信道特性统计分析 |
2.1 香农定理 |
2.2 DFT与IDFT变换 |
2.3 能量谱密度与功率谱密度 |
2.4 OFDM系统基本结构 |
2.4.1 FFT算法原理 |
2.4.2 用FFT计算IFFT |
2.4.3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2.5 OFDM时间离散系统模型 |
2.6 OFDM系统频谱效率计算及比特分配 |
2.6.1 频谱效率计算 |
2.6.2 比特分配 |
2.7 国家电网电力线信道特性统计分析 |
2.7.1 大尺度电力线传播路径损耗模型 |
2.7.2 小范围电力线信道路径损耗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NB-OFDM-PLC关键技术算法原理 |
3.1 G3 NB-OFDM-PLC系统算法综述 |
3.1.1 G3 NB-OFDM-PLC系统发送部分算法介绍 |
3.1.2 G3 NB-OFDM-PLC系统算法接收部分介绍 |
3.2 电力线信道建模与估计 |
3.3 工频过零点单载波传输模式算法原理 |
3.3.1 工频过零点2FSK相干解调算法 |
3.3.2 工频过零点BPSK相干解调算法 |
3.4 一种新的适用于NB-OFDM-PLC系统的LDPC编解码 |
3.4.1 LDPC码简介 |
3.4.2 用于NB-OFDM-PLC中的LDPC编码 |
3.4.3 用于NB-OFDM-PLC中的LDPC编码方法 |
3.4.4 用于NB-OFDM-PLC中的LDPC编码过程 |
3.4.5 LDPC译码概述 |
3.4.6 NB-OFDM-PLC LDPC最小和译码算法 |
3.4.7 译码步骤分析与改进 |
3.4.8 迭代译码结束条件的讨论 |
3.4.9 仿真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NB-OFDM-PLC算法性能仿真及物理测试 |
4.1 NB-OFDM-PLC系统算法仿真 |
4.1.1 发送算法MATLAB仿真(调制模块) |
4.1.2 接收算法MATLAB仿真(解调模块) |
4.1.3 接收算法MATLAB仿真结果 |
4.2 工频过零点单载波算法仿真 |
4.2.1 工频过零点单载波传输模式MATLAB仿真顶层结构 |
4.2.2 频过零点单载波传输模式仿真结果 |
4.3 NB-OFDM-PLC物理实现及现场测试数据 |
4.3.1 物理实现 |
4.3.2 现场测试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5.2.1 迭代均衡的思想 |
5.2.2 提升时频分辨精度的思想 |
5.2.3 跨层协议: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表目录 |
附录2:英文缩略语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专利和版图设计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Polar码的OFDM系统图像传输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Polar 码的发展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Polar 码理论 |
2.1 信道极化理论 |
2.1.1 信道组合 |
2.1.2 信道分解 |
2.1.3 信道极化定理 |
2.2 Polar 码的编码 |
2.3 Polar 码译码 |
2.3.1 SC 译码算法 |
2.3.2 BP 算法 |
2.3.3 MP 算法 |
2.3.4 LP 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olar 码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 |
3.1 基于信道编码的图像传输系统 |
3.2 Polar 码对图像传输的影响 |
3.2.1 Polar 码译码迭代次数对图像传输的影响 |
3.2.2 Polar 码码率对图像传输的影响 |
3.3 Polar 码图像传输在瑞利信道中的性能仿真 |
3.4 不同编码方法在图像传输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olar 码的OFDM 系统图像传输应用 |
4.1 OFDM 系统概述 |
4.2 OFDM 系统中的信道编码技术 |
4.3 Polar-COFDM 系统模型 |
4.4 Polar-COFDM 系统性能 |
4.4.1 Polar-COFDM 在AWGN 信道下的性能 |
4.4.2 Polar-COFDM 在瑞利信道下的性能 |
4.4.3 COFDM 在不同编码方式下的性能比较 |
4.5 在Polar-COFDM 系统中传输图像的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累积重复树(ART)码及其在OFDM系统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无线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
1.2 信道编码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
1.2.1 信道编码技术回顾 |
1.2.2 最新信道编码方案 |
1.3 OFDM系统特点与关键技术 |
1.3.1 OFDM系统特点 |
1.3.2 OFDM系统关键技术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类TURBO码的基本原理 |
2.1 类Turbo码结构 |
2.2 字错误概率(WER)交织增益 |
2.3 因子图(FG)理论 |
2.3.1 因子图(FG)计算 |
2.3.2 Tanner图 |
2.3.3 Tanner-Wiberg图 |
2.4 典型类Turbo码方案 |
2.4.1 RA码与IRA码 |
2.4.2 重复m延迟(RmD)码 |
2.4.3 CT码与ICT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预编码结构的累积重复树(ART)码方案 |
3.1 树码构成 |
3.2 预编码性能分析 |
3.3 ART码方案 |
3.3.1 ART码的结构组成 |
3.3.2 交织器设计 |
3.4 译码算法研究 |
3.4.1 串行译码方案 |
3.4.2 并行BP迭代译码方案 |
3.5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RT码的译码性能分析 |
4.1 类Turbo码的性能界讨论 |
4.1.1 基于Bhattacharyya系数的联合性能界 |
4.1.1.1 Bhattacharyya距离 |
4.1.1.2 联合性能界(UB)讨论 |
4.1.2 严格性能界(TB) |
4.2 ART码MLD性能分析 |
4.2.1 基于均匀交织器的性能分析 |
4.2.2 基于特殊交织器的近似 |
4.3 ART码BP迭代译码性能分析 |
4.3.1 外部信息转移图分析 |
4.3.2 SNR进化分析 |
4.3.3 密度进化(DE)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密度进化方法研究与ART码的优化设计 |
5.1 密度进化原理与使用条件 |
5.2 ART码密度进化方法 |
5.2.1 ART码密度进化过程 |
5.2.2 实现算法描述 |
5.2.2.1 DDE算法描述 |
5.2.2.2 GDE算法描述 |
5.3 分布对与ART码的优化设计 |
5.3.1 判决门限 |
5.3.2 ART码的优化设计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OFDM系统中的ART码编译码方案 |
6.1 OFDM系统基本原理 |
6.2 ART码在DFT-OFDM系统中的性能 |
6.2.1 基于DFT的OFDM系统模型 |
6.2.2 基于ART码的DFT-COFDM系统结构 |
6.2.3 性能仿真 |
6.3 ART码在DWT-OFDM系统中的性能 |
6.3.1 基于DWT的OFDM模型 |
6.3.2 基于ART码的DWT-COFDM系统结构 |
6.3.3 性能仿真 |
6.4 两类OFDM性能比较与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四、利用一种新LDPC码的编码OFDM系统性能分析(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度学习辅助的LDPC-BICM接收算法研究[D]. 贺渊. 东南大学, 2020(01)
- [2]无速率编码OFDM系统中的ICI消除与编码优化研究[D]. 杨科.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信道编码在光纤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郭栋.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1)
- [4]基于安全界的保密编码COFDM安全系统研究与设计[D]. 张育铖. 西北大学, 2019(01)
- [5]基于802.11ac的LDPC编译码算法设计与实现[D]. 杨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MIMO-OFDM系统中的联合半盲均衡与解码研究[D]. 吴晓.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7]LDPC码在相干光OFDM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訾慧明. 吉林大学, 2015(08)
- [8]窄带高速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算法研究[D]. 潘松. 武汉大学, 2014(01)
- [9]基于Polar码的OFDM系统图像传输的应用研究[D]. 郑芝芳.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10]累积重复树(ART)码及其在OFDM系统中的性能研究[D]. 杨茂繁.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