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逃税论文-肖育才

企业逃税论文-肖育才

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逃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治理,中小软件企业,逃税

企业逃税论文文献综述

肖育才[1](2019)在《对治理中小软件企业偷逃税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软件企业偷逃税方法五花八门,总的来讲是在征纳税问题上存在的国家与企业之间此多彼少矛盾下的趋利行为所致,就行业本身而言,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也形成了许多具体的原因。研究如何治理中小软件企业偷漏税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13期)

刘琳[2](2019)在《营改增效应:不止是减税 “既为企业减税开通道,又针对逃税堵后门”》一文中研究指出"营改增"全面推行两年后,以4000亿减负大礼包为标志,增值税自身改革成为下一步的税改主角。按国务院部署,2018年5月1日起,税率下调、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统一、特定行业纳税人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等叁项增值税改革措施一并实施,预计将带来全年减税4000亿元。这是国家投向市场、为企业减负的又一个"大礼包"。自2012年在上海开始试点,到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小企业》期刊2019年02期)

余明桂,王俐璇[3](2018)在《反腐败、共谋和企业逃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十八大反腐败能否抑制企业逃税。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DID)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在反腐败事件后,相对于没有腐败的企业,腐败企业的逃税水平显着降低。文章进一步检验了在税收执法水平不同的地区,反腐败对企业逃税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反腐败通过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显着抑制了税收执法差的地区的企业逃税。我们还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仅存在于民营企业。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反腐有利论"和治理企业逃税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通过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营造公平税收环境的深化税收执法体制改革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珞珈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任小军,程丹蕾[4](2018)在《污染企业逃税决策的实证研究——以税收道德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税收道德为视角,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传统的A-S逃税模型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污染和逃税行为的理论框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并以我国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污染水平与逃税水平显着正相关。此外,企业规模与逃税水平显着正相关,而研发投入和资产负债率均与企业逃税水平负相关。最后,分析了上述研究结果的政策意义。(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田彬彬,范子英[5](2018)在《征纳合谋、寻租与企业逃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完善的税收征管体制下,具备自由裁量权的税收征管人员会通过接受贿赂的方式来纵容企业逃税,征纳双方之间的合谋行为事实上是引发税收收入流失的重要原因。基于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征纳合谋对于企业所得税逃税的影响。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作为其贿赂支出的代理变量,我们发现,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越高,其逃税程度也越高。同时,由于合谋的动机是为了逃税,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于企业逃税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名义税率较高的企业,而在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中则不明显。最后,由于反腐败力度的提升增加了征纳双方合谋的成本,降低了合谋的意愿,研究发现,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于企业逃税的影响显着下降。(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王俐璇[6](2018)在《反腐败、共谋与企业逃税》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的腐败问题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掀起的一系列反腐败行动和行为,本文利用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十八大掀起的一系列反腐败行动和行为与企业逃税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地方税收执法力度和企业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反腐败后税务干部介入腐败的政治风险提高,导致腐败企业难以与税务干部共谋以逃避制裁,逃税机会成本增加,逃税收益减少,从而反腐败抑制了企业逃税;(2)税收执法力度越弱的地区,税务干部操纵税收执法力度与腐败企业共谋逃税的情况越普遍,十八大反腐败的逃税抑制效应在税收执法力度弱的地区更显着;(3)相比于承担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逃税的动机更强烈,因此十八大反腐败的逃税抑制效在民营企业更显着;(4)十八大反腐有效规范了腐败企业的招待费使用,显着提升了腐败企业的销售收入。本文利用PSM结合DID考察内生性对结论的影响,并排除了营改增税改和企业招待费用骤降对实证结果的影响,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证明本文的结论相对稳健。本文丰富和拓展了“反腐有利论”和治理企业逃税的相关研究,并为政府通过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营造公平税收环境的深化税收执法体制改革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余红举[7](2017)在《公安国税说法“打架” 无辜市民上黑名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昌工作多年的骆奕风最近被告知萍乡市安源区国税局已将其列入“非正常户”,并纳入了“黑名单”。他通过查询发现,自己竟然成了萍乡市大垅建材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并未在萍乡注册过企业的骆奕风,带着自己身份证被盗报案等材料,找到萍乡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本文来源于《江西日报》期刊2017-03-28)

李爱华[8](2017)在《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过程中多重合谋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叁十年里,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税收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牵涉部门广,涉及税种多,各部门信息共享不充分,税收监管存在漏洞等,导致房地产企业存在较多的偷逃税行为,而偷逃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更加严重。房地产税收增长幅度与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幅度远远不能匹配,社会各界对房地产税收的质疑越来越多,对房地产业偷逃税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合谋的角度对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行为进行解剖与分析,构建一种房地产企业纳税人税收偷逃特性的解释模式,以寻找减少偷逃的方法。首先,通过介绍国内外房地产企业合谋及偷逃税的研究现状,本文总结了目前针对房地产企业偷逃税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方向;其次,从合谋的角度对合谋及偷逃税对房地产税收的影响进行了理论阐述,本文所选取的主要博弈模型有A-S博弈逃税模型、税收前景理论、合作博弈模型等;第叁,通过对某房地产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探求了房地产企业的不同合谋行为对不同税种税收的影响,案例中所涉及合谋行为有政企合谋、企企合谋、法人自然人合谋等,运用案例中的数据解释并验证了前文所作的理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针对不同的合谋行为,分别从依法治税、税收征管、税务稽查、信息共享、国地合作等方面给出不同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3-25)

张春灵[9](2016)在《如何避免企业逃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普遍存在的企业逃税现象及恶果,从实际可操作层面提出多项改进措施,避免企业逃税,从而形成风清气正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多项改进措施中,主要从销售源头、财务入账、假票据的供销、个人卡的规范操作等方面做了探讨,也从宏观管理层面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33期)

范子英,田彬彬[10](2016)在《政企合谋与企业逃税:来自国税局长异地交流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1998年实施的国税局长异地交流制度为自然实验,利用此次改革导致的局长任职经历差异度量了地方的政企合谋,基于1998—2007年间的制造业企业和国税局长的匹配数据,研究了政企合谋对企业逃税的影响。我们发现:本地晋升的局长(相比外地调入局长)政企合谋更严重,由此导致的企业平均税负相差17%;外调局长的效应在任期8年后完全消失;由于政企合谋根源于引资竞争,因此合谋导致的逃税仅存在于流动性足够高的企业类型,如外企和私企;政企合谋的逃税效应与税种的监管难度正相关,如企业所得税逃税较多,而增值税则没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季刊)》期刊2016年04期)

企业逃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营改增"全面推行两年后,以4000亿减负大礼包为标志,增值税自身改革成为下一步的税改主角。按国务院部署,2018年5月1日起,税率下调、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统一、特定行业纳税人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等叁项增值税改革措施一并实施,预计将带来全年减税4000亿元。这是国家投向市场、为企业减负的又一个"大礼包"。自2012年在上海开始试点,到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逃税论文参考文献

[1].肖育才.对治理中小软件企业偷逃税的思考[J].纳税.2019

[2].刘琳.营改增效应:不止是减税“既为企业减税开通道,又针对逃税堵后门”[J].中国中小企业.2019

[3].余明桂,王俐璇.反腐败、共谋和企业逃税[J].珞珈管理评论.2018

[4].任小军,程丹蕾.污染企业逃税决策的实证研究——以税收道德为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8

[5].田彬彬,范子英.征纳合谋、寻租与企业逃税[J].经济研究.2018

[6].王俐璇.反腐败、共谋与企业逃税[D].武汉大学.2018

[7].余红举.公安国税说法“打架”无辜市民上黑名单[N].江西日报.2017

[8].李爱华.房地产企业偷逃税过程中多重合谋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7

[9].张春灵.如何避免企业逃税[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10].范子英,田彬彬.政企合谋与企业逃税:来自国税局长异地交流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6

标签:;  ;  ;  

企业逃税论文-肖育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