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浪多途径治沙实现人进沙退(论文文献综述)
顾志荣,金奉乾[1](2021)在《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武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文中认为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武威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是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武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事?
张尚梅,甘曜毓[2](2019)在《生态优先 逐绿前行——武威市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纪实》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对于甘肃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早在2013年,他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邻近民勤的古浪县也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00万亩,风沙线长达130多公里。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
郭承录[3](2009)在《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流域作为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以丰富的水资源哺育着人类,灌溉着农田,净化着环境,以干支流为联系纽带沟通着全流域,以宝贵的资源为流域经济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流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致使流域的水土资源失衡,环境恶化。石羊河流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程度最严重的内陆干旱盆地,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已由远古时期的天然利用演变为地表和地下水的过渡开发,上下游用水矛盾非常突出,荒漠化问题日益尖锐,生态环境濒临崩溃,到了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不协调,其要害是水问题。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其水资源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近中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状况,拟定了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的经济社会生态规模和流域综合管理策略,应用逻辑框架法评价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难以承载目前的人口压力、不足以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并维持生态系统健康。2.石羊河流域需要采取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社会进步策略要以人为本,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发展文化和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经济进步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沙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产业与发展布局,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施工业富市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生态治理策略应坚持“南保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基本原则;水资源保障措施以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为基本途径,加大水源工程的保障程度,充分利用和保护沙漠水资源,论证实施外流域调水工程,建立以水权为主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分水到户为主的水权改革体系、以农民为节水主体的节水管理体系、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主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和以征收农业水资源费为主的水价改革体系。3.建立了评价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效果的逻辑框架法模型。模型的垂直结构以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为目标,上中下游治理和节水措施为目的,以灌区节水、水资源配置、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为产出,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保证工程建设、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投入;模型的水平框架以重点治理规划、可研设计的批准、实施、验收和水权水价改革、管理参与机制的建立为基本假设,以工程投资、节水量、调水量和地下水削减量等为验证指标,以现场记录资料、峻工验收报告、统计年报(年鉴)、监测评估报告等为验证方法。应用该模型对2007—2008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结果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8年较2006年节水37729万m3,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6634万m3,民勤蔡旗断面累计下泄水量5.5亿m3,较前三年增加37%,重点治理项目成效显着。4.构建了预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流域综合治理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果,评价了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因素、互适性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预测了2010、2020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未来变化。得出流域综合治理后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可基本得到控制、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将更加协调、下游民勤绿色走廊将得以抢救和恢复,绿洲自然植被将得以保护的预测结论,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的信心。
程弘毅[4](2007)在《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文中认为沙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之一,直接缩减人类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威胁粮食安全,已严重地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特别是中国北方和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在个别地区如石羊河下游、塔里木河下游等地区仍然存在着沙进人退、生态难民涌现的现象。因此对沙漠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科学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时期沙漠化作为沙漠化现代过程的基础和先导,既是沙漠化研究的基础又是沙漠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河西地区地处西北内陆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短缺,沙漠化问题相当严重,特别是在河流下游地区——民勤、额济纳、敦煌等地,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严重障碍;该地区的沙漠化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探讨沙漠化的成因和机制,了解沙漠化问题的历史根源,为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文选取河西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制。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域——河西地区的先后9次实地考察,行程约19 500km,基本摸清了河西地区20处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9处干涸湖泊、72座代表性沙漠古城的调查与研究,采集年代样品50余个,查阅历史文献100余种,以及对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进行了多角度的量化,建立了河西地区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人口、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利用率,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强度等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量化指标,利用实地调查、环境考古、历史地理、文献分析及实验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初步复原了历史时期河西地区沙漠化过程。在类型上,将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分为古绿洲沙漠化类型和古湖泊沙漠化类型;在空间发展模式上,将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分为古绿洲沙漠化类型的溯源发展模式和随河摆动模式,以及古湖泊沙漠化类型的环状收缩-扩大模式;在时间上,提出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发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历史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明清两朝,对应三个主要冷期;并且沙漠化的程度愈来愈严重,发生的面积愈来愈多。分析表明,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首先是易于造成沙漠化的第四纪沉积物质广泛分布,和地处内陆的空间位置和青藏高原隆升所造就的干旱少雨、风力强劲的气候提供了基本条件。而近2千年以来,河西地区沙漠化的发生发展在宏观上主要受控于气候变化,沙漠化逐渐加剧是由于中全新世以来千年尺度上气候的干冷化宏观趋势所决定的,而具体的历史时段沙漠化则是由百年尺度上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造成。而近300年以来的沙漠化则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借鉴和利用现代研究成果,系统地重建了河西地区历史时期主要的人类活动量化数据——人口、人口密度、耕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水资源利用率等。所有数据均指示,清代中前期人类活动强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人口密度突破7人/km2,水资源利用率突破40%,标志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对沙漠化的影响已超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强度。利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公式I=PAT,以现在人类活动强度为100,估算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值2千年来平均为6.20,清代中期以前平均为2.79,清代中期以来平均达到22.50,而近45年来平均为69.70。清代中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今天的18%以上,远远超过了前代。并与气候因素进行比较,估算近2千年来,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平均为24.4%,清代之前为19.2%,清代以来为48.9%,近45年来为81.6%。
周丹波[5](2004)在《古浪多途径治沙实现人进沙退》文中指出本报古浪讯(记者周丹波)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明沙咀,在国有林业部门、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7万多亩沙地已被林草覆盖,生机盎然。明沙咀正是古浪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古浪县激活机制,多途径治沙,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初步实现了
陶希东[6](2001)在《河西走廊生态退化机制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经济大开发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极度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开展河西走廊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对有效防治我国风沙危害的发生、确保绿洲经济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河西走廊实地考察和生态环境退化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生态环境问题、生态脆弱性评价、退化机制、恢复重建的目标、原则、空间尺度、主要模式、框架构想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文章共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现状,对生态重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生态经济学、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二部分分析了河西走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选取了主要成因指标和结果表现指标,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河西走廊19个县(市)进行了全面的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作出了河西走廊生态脆弱分区图。第三部分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了生态退化的机制与根源,重点从河西地区的历史变迁、人口增长、水资源利用、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市场体系建设、流域管理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人类活动与生态退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第四部分针对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思路、阶段性目标、基本原则和以整个流域为单元的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空间尺度。第五部分侧重探讨了以内陆流域为单元的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重建技术模式:上游祁连山区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山区立体农业、山地水源涵养林建设、山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开发模式;中游走廊灌溉区采取生态防护林网体系建设、“两高一优”灌溉生态农业、控制中心城市和工矿区环境污染模式;下游荒漠区采取构筑生态防风固沙林草网、荒漠草地生态牧业、沙产业为主的沙漠生态恢复、生态移民模式。第六部分根据河西走廊生态退化的机制,从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管理、制度和政策等方面,设计了河西干旱区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框架构想,从观念创新、节水与调水、技术创新与知识化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与政策保证、管理创新、城镇化发展、区域合作与联动重建等方面提出了区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对策。
二、古浪多途径治沙实现人进沙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浪多途径治沙实现人进沙退(论文提纲范文)
(1)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武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坚持不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聚力勇争先 实干踏新程 |
奋楫笃行谋新篇 |
六大举措促发展 |
走绿色发展之路 |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推动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提升武威知名度和影响力 |
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
(2)生态优先 逐绿前行——武威市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3)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现状 |
2.1 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 |
2.1.1 古代的石羊河流域 |
2.1.2 近代的石羊河流域 |
2.1.3 现代的石羊河流域 |
2.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状况 |
2.2.1 地表水资源状况 |
2.2.2 地下水资源状况 |
2.2.3 石羊河流域水系及灌区分布状况 |
2.2.4 石羊河流域地理分区 |
2.2.5 石羊河流域冰川的变化趋势 |
2.2.6 石羊河流域历史文化背景 |
2.2.7 石羊河流域社会经济背景 |
2.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变化 |
2.3.1 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 |
2.3.2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变化 |
2.3.3 影响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自然因素分析 |
2.3.4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 石羊河流域自然概况 |
3.2 石羊河流域供用水现状分析 |
3.2.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3.2.2 用水量现状分析 |
3.2.3 耗水量现状分析 |
3.2.4 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
3.3 社会经济状况评价 |
3.4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3.5 石羊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自然环境差,面临生存危机 |
3.5.2 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
3.5.3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落后 |
3.5.4 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规模拟定 |
4.1 经济理论 |
4.1.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4.1.2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
4.1.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4.1.4 区域创新理论 |
4.1.5 梯度理论 |
4.1.6 贫困理论 |
4.1.7 区域经济干预理论 |
4.1.8 经济起飞理论 |
4.1.9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
4.1.10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2.1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想 |
4.2.2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
4.2.3 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研究 |
4.3 流域发展规模拟定 |
4.3.1 农业发展规模与结构 |
4.3.2 工业发展规模 |
4.3.3 社会发展规模 |
4.3.4 生态发展规模 |
第五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5.1 水资源总量预测分析 |
5.2 可供水量预测分析 |
5.2.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
5.2.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
5.2.3 总可供水量预测 |
5.2.4 基于耦合法的可供水量预测 |
5.3 需水量预测分析 |
5.3.1 行业水资源需求 |
5.3.2 区域水资源需求预测 |
5.4 供需水平衡分析 |
5.4.1 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 |
5.4.2 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 |
5.4.3 供需平衡预测 |
第六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
6.1 建立和谐社会 |
6.1.1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6.1.2 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
6.1.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6.1.4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6.1.5 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战略 |
6.1.6 发展文化产业 |
6.1.7 发展社会服务事业 |
6.2 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6.2.2 积极发展沙产业 |
6.2.3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6.2.4 构建培育经济增长极 |
6.2.5 产业优化与发展布 |
6.2.6 建设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 |
6.2.7 县域经济发展 |
6.2.8 加强区域合作 |
6.2.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6.2.10 发展第三产业 |
6.2.12 加强交通能源建设 |
6.3 生态治理措施 |
6.3.1 生态学理论 |
6.3.2 生态功能区 |
6.3.3 总体治理措施 |
6.3.4 分区治理措施 |
6.3.5 防沙治沙与生态修复措施 |
6.3.6 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 |
6.4 水资源保障措施 |
6.4.1 节水型社会建设 |
6.4.2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
6.4.3 水源保障工程 |
6.4.4 外流域调水工程 |
6.5 综合治理制度措施 |
6.5.1 推行水、土地、森林资源统一协调管理 |
6.5.2 完善水资源管理 |
6.5.3 建立有效地水权水价机制 |
6.5.4 引进虚拟水 |
6.5.5 生态补偿 |
6.5.6 提高持续用水意识 |
6.6 水权改革与水量配置 |
6.6.1 水权改革 |
6.6.2 水资源合理配置 |
第七章 逻辑框架法在石羊河综合治理评价中的应用 |
7.1 逻辑框架法 |
7.1.1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
7.1.2 逻辑框架法的结构 |
7.1.3 逻辑框架法的应用条件 |
7.2 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
7.2.1 垂直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
7.2.2 水平逻辑框架模型的建立 |
7.2.3 基于逻辑框架法的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评价 |
第八章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与评价 |
8.1 综合治理效果趋势预测 |
8.1.1 水资源供需趋于平衡 |
8.1.2 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度减少 |
8.1.3 荒漠化趋势逐步减缓 |
8.1.4 农业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
8.1.5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8.1.6 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
8.1.7 粮食总产量将减少 |
8.1.8 用水结构调整合理 |
8.1.9 地下水位缓慢抬升 |
8.1.10 红崖山水库入库水量增加 |
8.2 综合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
8.3 综合治理效果社会评价 |
8.3.1 社会评价概念和特点 |
8.3.2 社会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
8.3.3 社会评价主要内容 |
8.3.4 社会影响分析 |
8.3.5 社会互适性评价 |
8.3.6 社会风险性评价 |
8.3.7 社会效益评价 |
8.4 综合治理生态效益分析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4)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
一、沙漠化概念的提出、发展和争论 |
二、国际沙漠化研究的趋势 |
三、中国的沙漠与沙漠化研究 |
四、近十余年来中国沙漠和沙漠化研究文献分析 |
第二节 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的进展 |
一、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的特殊性和方法论 |
二、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地质 |
二、地貌 |
三、水文 |
四、土壤 |
五、气候 |
六、生物 |
第二节 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一、人口与民族 |
二、经济发展 |
三、行政区划 |
第三节 研究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一、河流上游地区 |
二、河流中游地区 |
三、河流下游地区 |
第四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 |
第一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地区的分布和景观特征 |
一、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域 |
二、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区域的景观特征和微地貌的形成 |
第二节 河西地区的古城遗址 |
一、河西地区的沙漠古城遗址的分布 |
二、河西地区古城遗址的形制规格等特征 |
三、河西地区的沙漠古城遗址 |
第三节 沙漠古城的环境意义与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进程 |
一、沙漠古城的环境意义及其提取 |
二、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进程 |
三、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空间过程 |
第五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 |
第一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气候背景 |
一、全新世气候变化 |
二、近两千年来的气候变化 |
第二节 水环境(河湖水系)演变 |
一、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水环境演变的总体特征 |
二、黑河下游地区河湖水系的演变 |
第六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及其强度的定量重建 |
第一节 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概况 |
第二节 河西地区历代行政沿革 |
一、秦汉时期(公元220年之前) |
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 |
三、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公元589~1368年) |
四、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
五、1912年以来 |
第三节 河西地区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重建——人口 |
一、河西地区历代人口数据的重建方法 |
二、河西地区历代人口数据的重建 |
三、历史时期河西地区人口综述 |
第四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强度的定量重建——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利用率 |
一、河西农业发展历史概貌和生产方式的演变 |
二、耕地面积的重建 |
三、水资源利用率的重建 |
第七章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的成因探讨 |
第一节 沙漠化成因的解析 |
一、沙漠形成的条件 |
二、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 |
三、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
四、沙漠化成因的解析 |
第二节 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成因 |
一、气候变化是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的主控因素 |
二、近三百年来人类活动成为河西地区沙漠化主导因素 |
三、历史时期沙漠化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所占的比重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及存在问题 |
二、从历史时期沙漠化看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河西走廊生态退化机制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国内外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现状及主要理论基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主要理论基础 |
2、 河西走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脆弱性评价 |
2.1 河西走廊区域特征分析 |
2.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
3、 河西走廊生态退化的机制分析 |
3.1 干旱景观生态系统的旱生性、脆弱性、不可逆性—退化的内因 |
3.2 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退化的驱动力 |
3.2.1 历史时期大开发造成生态环境开始退化 |
3.2.2 人口快速增长是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 |
3.2.3 超载过牧导致草地退化 |
3.2.4 水资源系统过度开发导致生态退化链 |
3.2.5 生态用水不足 |
3.2.6 不合理土地利用结构—退化的直接原因 |
3.2.7 资源密集的投入漏出型产业结构—生态退化的关键 |
3.2.8 市场“失灵” |
3.2.9 流域一体化管理失灵 |
4、 河西走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思路、目标、原则及空间尺度选择 |
4.1 基本思路 |
4.2 基本目标 |
4.3 基本原则 |
4.4 空间尺度选择 |
5、 河西走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模式 |
5.1 上游祁连山区水源涵养林牧业生态经济区重建模式 |
5.2 中游走廊平原灌溉农业生态区重建模式 |
5.3 下游北部荒漠生态防护林牧农业生态经济区重建模式 |
6、 河西走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框架构想和基本对策 |
6.1 河西走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框架构想 |
6.2 河西走廊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对策 |
6.2.1 观念创新 |
6.2.2 节水与调水 |
6.2.3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施知识化产业结构调整 |
6.2.4 制度创新与政策保证 |
6.2.5 管理创新 |
6.2.6 推进城镇化发展、实现产业和人口的合理聚集 |
6.2.7 区域合作与联动重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后记 |
四、古浪多途径治沙实现人进沙退(论文参考文献)
- [1]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武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 顾志荣,金奉乾. 甘肃日报, 2021
- [2]生态优先 逐绿前行——武威市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纪实[J]. 张尚梅,甘曜毓. 绿色中国, 2019(17)
- [3]石羊河流域综合管理策略研究[D]. 郭承录.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1)
- [4]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 程弘毅. 兰州大学, 2007(05)
- [5]古浪多途径治沙实现人进沙退[N]. 周丹波. 甘肃日报, 2004
- [6]河西走廊生态退化机制及其恢复与重建研究[D]. 陶希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