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供水论文_田一梅,刘春彤,郭浩,裴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供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腐蚀性,管道,植被,养分,湿度,盐土。

土壤供水论文文献综述

田一梅,刘春彤,郭浩,裴亮[1](2019)在《滨海盐土中典型供水管材腐蚀机理的土壤加速腐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土壤加速腐蚀实验,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了滨海盐土中球墨铸铁、灰口铸铁和碳钢3种典型供水管材的腐蚀规律、腐蚀层结构变化以及腐蚀的阴阳极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3种材质在滨海盐土中的腐蚀行为规律一致。腐蚀主要分为点蚀诱导期、点蚀发展期和稳定腐蚀期3各阶段;腐蚀初期和中期主要受电荷传递控制,且随着腐蚀的进行,电荷传递电阻快速上升;腐蚀稳定期,氧的扩散成为了腐蚀的控制步骤。3种材质腐蚀的极化曲线均出现明显的阴极扩散和阳极活化双重控制的现象,其中阴极扩散控制作用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杨彦荣,胡国强[2](2019)在《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旱区土壤湿度反演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供水指数(VSWI)是进行干旱研究的有效指标,是进行区域土壤湿度反演的重要方法。利用MODIS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地表温度(Ts)等参数,建立植被供水指数、基于MSAVI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M)、基于EVI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E),并对比叁种指数反演土壤湿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区域、基于NDVI阈值的混合植被供水指数(MVSWI)模型,利用20 cm土壤墒情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RE,RMSE误差结果显示,MVSWI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以用来估算土壤湿度。(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杨正春,张忠和,卢平[3](2019)在《引江济淮工程阜阳供水管道土壤腐蚀性测试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引江济淮工程阜阳供水管道沿线土壤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视电阻率、极化电流密度、质量损失等测试成果,评价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为解决PCCP管道腐蚀控制问题提供技术依据。(本文来源于《治淮》期刊2019年01期)

胡岚,孙述海[4](2018)在《吉林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覆盖区域土壤盐碱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针对吉林西部供水工程所涉及的部分行政区以及向海、莫莫格、查干湖和波罗湖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壤盐碱化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西部供水工程项目覆盖区总体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其中查干湖生态区与莫莫格生态区的土壤盐碱化最为严重,而覆盖区域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地下水矿化度以及气候条件,其中地下水位埋深是造成土壤盐碱化的最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刘旋旋,董晓华,郭梁锋,孙媛,刘冀[5](2018)在《非充分供水表层掺砂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蓄水保肥的掺砂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采用室内模拟降雨土柱试验,在土壤表层设置4个掺砂水平,掺砂率分别为0%(对照)、25%、50%、75%。研究非充分供水条件下,掺砂率对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过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掺砂处理加快了湿润锋推移进程,掺砂率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并且在掺砂率大于25%时影响幅度较大。(2)掺砂率越高,掺砂层土壤含水率越小,掺砂层以下土层含水率越大、持水性能越好。掺砂率达到50%以上能够取得较好的保水效果。当掺砂率为75%时,3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较于不掺砂土壤提高了约40%。(3)在土壤水分的再分布阶段,当掺砂率为75%时,15 cm深度处的土壤含水率最高,30 cm土层深度处的土壤持水性能最好。当土壤表层掺砂率较高时,其最佳蓄水层深度为15~30 cm,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持续供水。(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8年12期)

程玉林[6](2018)在《土壤腐蚀对供水管道安全性影响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供水管网漏损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潜在因素被人们所发现,如供水压力、管材、管龄等,然而考虑土壤对供水管道漏损的影响研究并不多;本文结合现有某市供水管网漏损维修记录,对供水管道漏损原因进行了统计;发现:土壤腐蚀对钢管、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的漏损影响较大,且集中在小管径,对普通铸铁管和球墨铸铁管漏损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增加小管径钢管、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的防腐蚀措施或减少小管径钢管、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的使用;同时建议相关研究人员,在考虑管道供水安全性评价指标时,增加土壤腐蚀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2018第十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9)

孙治新,刘康和,杨正春,刘栋臣,刘洁[7](2018)在《埋地钢质供水管道土壤腐蚀性测试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引调水工程埋地钢质供水管道为例,通过原位测试和定点取样的方法,对不同地质条件的土壤腐蚀性进行测试与评价,取得了该工程供水管道沿线土壤对钢结构的腐蚀程度,并对评价为强腐蚀性等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建议,为确保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和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8年06期)

周逍峰,聂艳,刘秀芸,梁美盈,谭盈[8](2018)在《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藏北地区土壤湿度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光学遥感数据获取的植被供水指数来反演西藏那曲地区的土壤湿度,结合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GF-1)和中低分辨率的遥感数据(Landsat、MODIS)分别建立土壤湿度反演模型,通过比较不同空间尺度反演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拓宽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在农牧业信息定量获取等方面的应用范围,为"天地网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信息获取和农情信息遥感监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西藏那曲地区为研究区,以代表高、中、低分辨率卫星数据的高分一号(GF-1)、Landsat-8及MODIS影像数据和土壤湿度实测数据为数据源,利用植被供水指数(Vegetation Supply Water Index,VSWI)构建土壤湿度反演模型,比较3种遥感影像在反演土壤湿度方面的差异。【结果】(1)VSWI反演土壤湿度的最佳深度为10 cm左右;(2)基于GF-1、Landsat-8和MODIS构建的反演模型得到的土壤湿度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145、5.227和6.298,可见GF-1和Landsat-8的反演效果相当,均优于MODIS的反演效果;GF-1土壤反演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3)研究区土壤湿度在空间上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与实地采样点的土壤湿度分布趋势一致,说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监测土壤湿度是可行的。【结论】利用GF-1遥感数据和植被供水指数可以实现对藏北地区的土壤湿度反演,研究结果可以为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大范围的土壤墒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8年04期)

李迪,龙怀玉,王宁,何淑平,张兴梅[9](2018)在《连续负压供水对辣椒种植土壤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负压供水对辣椒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温室大棚内采用盆栽试验,试验利用负压供水装置,设置-5、-10、-15 k Pa以及人工浇水(CK)4个处理,测定了辣椒各生育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试验中供水压力控制在-5~-15 k Pa时,辣椒各生育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4种土壤酶活性均显着高于CK,其中,-5k Pa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提高显着。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在负压供水条件下,土壤4种酶活性之间,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土壤酶与土壤速效养分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对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贡献大,第二主成分反映出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不断分解减少时,有效磷及速效钾权重减少。综上所述,采用负压供水方式,能促进土壤酶活性提高,有利于辣椒土壤养分的转化,当供水压力稳定在-5 k Pa时,提高辣椒土壤养分效果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8年04期)

刘小粉,刘春增,潘兹亮,杜天晨[10](2017)在《施用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持水供水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7个紫云英和化肥施用配比试验处理,以探索施用绿肥情况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持水和供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翻压紫云英条件下,即使不施化肥土壤氮也可基本得到满足,应适量施用化学钾肥,必须合理施用磷肥,以保证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得到平衡和持续供给,化肥施用量减少未显着降低水稻产量;土壤持水、供水能力在处理间的趋势表现为:紫云英+40%化肥>紫云英+60%化肥>紫云英+80%化肥、紫云英+100%化肥>单施100%化肥、单施紫云英>CK,与CK相比,其它6个处理田间持水量提高了1.6%~15.4%,有效含水量增幅更大,平均提高1.5%~30.5%,说明紫云英化肥配施能显着提高土壤的持水、供水能力,且化肥施用量越少效果越好,而单施化肥或单施紫云英效果有限。因此,紫云英施用量一定时(22 500 kg/hm~2),化肥施用量应减少至40%甚至更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7年03期)

土壤供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被供水指数(VSWI)是进行干旱研究的有效指标,是进行区域土壤湿度反演的重要方法。利用MODIS数据,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修正的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地表温度(Ts)等参数,建立植被供水指数、基于MSAVI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M)、基于EVI的植被供水指数(VSWI-E),并对比叁种指数反演土壤湿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区域、基于NDVI阈值的混合植被供水指数(MVSWI)模型,利用20 cm土壤墒情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RE,RMSE误差结果显示,MVSWI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以用来估算土壤湿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供水论文参考文献

[1].田一梅,刘春彤,郭浩,裴亮.滨海盐土中典型供水管材腐蚀机理的土壤加速腐蚀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9

[2].杨彦荣,胡国强.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旱区土壤湿度反演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

[3].杨正春,张忠和,卢平.引江济淮工程阜阳供水管道土壤腐蚀性测试与评价[J].治淮.2019

[4].胡岚,孙述海.吉林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覆盖区域土壤盐碱化分析[J].吉林地质.2018

[5].刘旋旋,董晓华,郭梁锋,孙媛,刘冀.非充分供水表层掺砂土壤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8

[6].程玉林.土壤腐蚀对供水管道安全性影响调查[C].2018第十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论文集.2018

[7].孙治新,刘康和,杨正春,刘栋臣,刘洁.埋地钢质供水管道土壤腐蚀性测试与评价[J].水利技术监督.2018

[8].周逍峰,聂艳,刘秀芸,梁美盈,谭盈.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藏北地区土壤湿度反演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8

[9].李迪,龙怀玉,王宁,何淑平,张兴梅.连续负压供水对辣椒种植土壤速效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8

[10].刘小粉,刘春增,潘兹亮,杜天晨.施用绿肥条件下减施化肥对土壤养分及持水供水能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

论文知识图

3种不同处理中土壤供水系数Ks的...城市土壤释水曲线图水曲农业用地土壤释水曲线图图。锡林郭勒盟2011年8月旱情分布变化土壤供水系数Ks与土壤储水量W的关...土壤供水系数模式图

标签:;  ;  ;  ;  ;  ;  ;  

土壤供水论文_田一梅,刘春彤,郭浩,裴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