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浓度及其药动学评价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浓度及其药动学评价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质量浓度,并将其用于甘草次酸原料药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评价。方法采用沉淀蛋白法对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以熊果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 C18(50 mm×2.1 mm,2.6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 mmol·L-1乙酸铵)(体积比85∶15),流速为0.15 mL·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以选择性离子监测、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0.5~5 000μg·L-1,最低定量下限为0.5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在2.6%~7.2%内,准确度的RE在-13.1%~2.2%内,提取回收率在87.8%~95.0%内,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在93.9%~103.1%内,RSD在5.7%~7.1%内。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适用于甘草次酸原料药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血浆的质量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评价。

论文目录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溶液配制
  •     2.1.1 熊果酸 (内标) 溶液
  •     2.1.2 甘草次酸溶液
  •   2.2 给药方案与血浆样品采集
  •   2.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2.4 色谱与质谱条件
  •   2.5 方法的验证
  •     2.5.1 专属性
  •     2.5.2 线性关系及定量下限
  •     2.5.3 残留效应的考察
  •     2.5.4 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
  •     2.5.5 基质效应考察
  •     2.5.6 提取回收率的计算
  •     2.5.7 稳定性试验
  •   2.6 药动学结果
  •     2.6.1 血浆样品的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质谱条件和色谱条件的选择
  •   3.2 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3.3 药动学评价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洪月,罗美岭,张星星,高艳,张天虹

    关键词: 甘草次酸,磷脂复合物,药动学评价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化学,中药学

    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 R285.5;O657.63

    DO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19.05.005

    页码: 404-409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209K

    下载量: 254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草次酸脂化乳的质量评价指标探讨[J]. 中国药房 2017(06)
    • [2].不同加入量亲水性/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药房 2017(07)
    • [3].微生物转化法提高甘草中甘草次酸的质量分数[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4].甘草次酸能够降低小鼠金葡菌性肺炎的死亡率[J]. 畜禽业 2016(09)
    • [5].18β-甘草次酸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2(07)
    • [6].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J]. 合成化学 2011(04)
    • [7].18α-甘草次酸及其甲酯的制备[J]. 西北药学杂志 2009(01)
    • [8].18α(18β)-甘草次酸30位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工艺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3(06)
    • [9].甘草次酸差向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J]. 化学试剂 2014(06)
    • [10].11-脱氧甘草次酸的合成及结构的理论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1(10)
    • [11].β-甘草次酸选择性调节法呢醇X受体活性[J]. 中国新药杂志 2010(19)
    • [12].一步法合成甘草次酸甲酯及其结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 [13].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9)
    • [14].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5(11)
    • [15].18β-甘草次酸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4)
    • [16].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和体外释放度考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4)
    • [17].甘草药渣发酵提高甘草次酸含量的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06)
    • [18].甘草次酸联合抗结核药对结核杆菌活性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4(04)
    • [19].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对炎症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11)
    • [20].4种11-脱氧甘草次酸3,30一双糖链皂苷的合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21].新型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J]. 化学学报 2012(07)
    • [22].光学异构体18α-甘草次酸制备方法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02)
    • [23].11-脱氧18α-和18β-甘草次酸类抗癌复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05)
    • [24].甘草次酸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20(02)
    • [25].甘草次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5)
    • [26].复方甘草次酸霜的长期毒性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 [27].乙酰甘草次酸甲酯的合成与表征[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28].新型甘草次酸酰胺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结核活性[J]. 合成化学 2012(03)
    • [29].甘草次酸与茶碱联用的体内及体外平喘作用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12)
    • [30].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的定向合成及其初步抗癌活性研究[J]. 有机化学 2015(04)

    标签:;  ;  ;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浓度及其药动学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