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物被膜是细菌黏附聚集到有生命或无生命基质表面而产生的一种抗逆境生存策略,也是细菌多重耐药性、免疫逃避、慢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高渗环境常常用于肉品加工贮藏,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及生物被膜形成。因此,加强高渗环境在抑菌及控制清除生物被膜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性病原菌,可污染食品和水源导致人和动物疾病的发生,对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均可造成严重威胁。外膜蛋白Tol C是革兰氏阴性菌中多种不同家族外排泵的主要组成成分,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明tol C缺失可降低Ex PEC对高渗环境的耐受性,且通过激活Cpx AR双组分系统影响Curli菌毛形成,进而影响生物被膜的形成,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RNA-Seq研究表明高渗环境下,tol C基因缺失可导致与高渗响应有关的外膜蛋白Omp W表达显著上调。因此,本研究从Tol C依赖性外排泵及外膜蛋白Omp W两个角度开展研究,探讨Tol C介导Ex PEC生物被膜形成对高渗环境耐受性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外排泵抑制剂CCCP对Ex PEC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分别在1/2M9、1/2M9+0.8%蔗糖、1/2M9+0.06mol/L NaCl三种培养基中添加不同亚抑菌浓度的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检测Ex PEC PPECC42株在相应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的CCCP可抑制Ex PEC生物被膜形成,但同时也抑制了菌株的生长。2.Tol C依赖性外排泵在Ex PEC高渗环境下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以ExPEC PPECC42为亲本株,针对大肠杆菌10个TolC依赖性外排泵的伴侣蛋白基因(mac B,acr B,emr Y,mdt C,mdt B,acr D,mdt E,emr B,mdt F和acr F)分别构建缺失株,研究相关基因对Ex PEC响应高渗应激时生物被膜形成、Curli菌毛合成的影响及对菌株生长特性和耐药性的影响,分析Tol C依赖性外排泵系统在Ex PEC高渗环境下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外排泵基因的缺失不影响菌株在三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2)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性与特定的Tol C依赖性外排泵有关;(3)△tol C菌株对高渗环境耐受性降低,在高渗环境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与部分Tol C依赖性外排泵功能受损有关。3.外膜蛋白OmpW在Ex PEC高渗环境下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研究以ExPEC PPECC 42株和△tol C株为亲本株,构建△ompW、△tol C△ompW及WT::omp W菌株,研究高渗环境下其生长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Curli菌毛合成能力等。结果显示:omp W基因缺失对菌株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均不造成影响,但在Na Cl高渗环境下过表达omp W和缺失tol C均可造成Ex PEC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降低,而且csg B表达量下调,cpx P上调,鉴于RNA-seq和RT-q PCR均显示△tol C中omp W表达量上调,推测Na Cl高渗环境下△tol C可通过上调omp W表达以响应高渗应激,激活Cpx AR双组分系统,进而抑制细菌Curli菌毛和生物被膜形成;在蔗糖高渗环境下omp W过表达并不影响Ex PEC生物被膜的形成,提示△tol C对蔗糖高渗环境的响应性降低涉及其他机制。总之,部分Tol C依赖性外排泵基因缺失可降低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对高渗环境的耐受性;omp W基因过表达可通过调控Cpx AR双组分系统影响Curli菌毛合成,降低Ex EPC生物被膜形成对高Na Cl环境的耐受性。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崔爱莲
导师: 栗绍文
关键词: 生物被膜,高渗,外排泵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539)项目
分类号: S852.61
DOI: 10.27158/d.cnki.ghznu.2019.000287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3474K
下载量: 72
相关论文文献
- [1].培养条件对食源性混合病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23)
- [2].冷激条件下预形成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发展变化[J]. 微生物学报 2020(01)
- [3].生物被膜对食品工业的危害与控制[J]. 食品工业 2020(07)
- [4].水产品中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2)
- [5].牛支原体生物被膜形成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8)
- [6].复原乳中耐热菌生物被膜播散规律[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1)
- [7].组合处理对双菌种生物被膜的清除和杀灭效果[J]. 中国酿造 2017(09)
- [8].培养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生物被膜的影响[J]. 中国酿造 2016(07)
- [9].氨基丁酸联合卡泊芬净抗白色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协同作用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 2015(01)
- [10].弧菌生物被膜的动态演替对厚壳贻贝附着的影响[J]. 水产学报 2020(01)
- [11].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物被膜态和常规培养比较蛋白组学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1)
- [12].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电化学阻抗检测[J]. 生物工程学报 2018(03)
- [13].不同条件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10)
- [14].细菌生物被膜拮抗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10)
- [15].中药对常见耐药菌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7(12)
- [16].导尿管相关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探讨[J]. 山东医药 2013(04)
- [17].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杂志 2013(08)
- [18].生物被膜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防治[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02)
- [19].右旋龙脑和肉桂醛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食源致病菌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04)
- [20].念珠菌生物被膜特性及抗生物被膜治疗[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10)
- [21].加工逆环境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9(03)
- [22].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新疆流行株生物被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分布与转录水平[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8)
- [2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蒙国宇课题组发表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研究成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12)
- [24].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物被膜形成与抑制机制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03)
- [25].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研究[J]. 微生物学报 2018(10)
- [26].应用新型药物递送系统预防和治疗生物被膜所致感染[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6(06)
- [27].生物被膜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7)
- [2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的鉴定及其耐药性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06)
- [29].多杀性巴氏杆菌生物被膜扫描电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7)
- [3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天津医药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