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全部睡眠剥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睡眠,问卷,体温,生理,情绪,心理,论文。
全部睡眠剥夺论文文献综述
洪军,马文龙[1](2001)在《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长时间睡眠剥夺 (SD)对情绪的影响。方法 挑选身体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 30名 ,剥夺全部睡眠 5 2h。采用情绪状态问卷、贝克焦虑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状态焦虑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 ,分别在SD前 (基础值 )、SD期间 (1次 / 6h ,共 8次 )及一夜恢复性睡眠后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状态。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 ,随SD时间的延长 ,疲惫 惰性、焦虑、抑郁、困惑 迷茫等消极情绪的因子分逐渐增加 (P <0 0 5~ 0 0 0 1) ,并与SD时间呈正相关 ;而有力 好动积极情绪因子分逐渐下降 (P <0 0 0 1) ,与SD时间呈负相关 (r =- 0 846 ,P <0 0 0 1)。一夜恢复性睡眠后 ,疲惫 惰性和有力 好动因子分与基础值的差异仍有显着性 (P <0 0 5~ 0 0 1) ,余均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 长时间的SD可导致情绪逐渐恶化 ;一夜的恢复性睡眠对情绪的改善有一定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精神科杂志》期刊2001年03期)
洪军,马文龙,康维礼,贺旭,刘宁[2](2000)在《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脑电功率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 选身体健康男性青年 (19~ 2 2岁 )自愿受试者 2 0名 ,剥夺全部睡眠 5 0h ,定时记录脑电图共 8次 (间隔 6h) ,分析各脑区各频段脑电功率。结果 睡眠剥夺 5 0h后所有脑区 (双侧枕区除外 )的δ频段 (P <0 0 5~P <0 0 0 1)、θ频段 (P <0 0 1~P <0 0 0 1)功率升高 ,α2 频段功率降低 (P <0 0 0 1) ,并与睡眠剥夺时间呈线性相关 (P <0 0 1~P <0 0 0 1)。例如 ,F3区δ、θ和α2 频段脑电功率在睡眠剥夺前后分别为 3 78、4 17;3 6 5、4 34;4 6 4和 3 91ln(μV2 )。脑电功率出现显着变化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α2 频段、θ频段和δ频段。额前区、中央区、顶区和颞中区的改变较早 ,左半球比右半球早。脑电功率具有显着的随时刻变化现象。快波频段表现为脑电功率于 2 0 :0 0达到高峰 ,而后迅速下降 ,至次日凌晨 2 :0 0或早晨 8:0 0达到低谷。慢波δ、θ频段功率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 睡眠剥夺可以影响正常人的脑电生理活动。δ、θ和α2 频段功率改变最显着。不同脑区的脑电功率改变有差异 ,以额前区、中央区、顶区和颞中区的改变最为显着 ,左半球较右半球显着。快波频段与慢波频段的时刻效应表现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科杂志》期刊2000年05期)
马文龙[3](2000)在《50小时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生理、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长时间睡眠剥夺对人体生理、心理功能的影响,探讨生理、心理功能改变之间的联系,并初步研究恢复性睡眠对睡眠剥夺的对抗作用。方法:选身体健康男性青年自愿者10名(年龄18~21岁),剥夺全部睡眠50小时。在睡眠剥夺前、睡眠剥夺期间(间隔6小时1次)以及恢复性睡眠后分别记录口腔温度、脑电图、情绪状态和图形搜索、数字搜索、连续计算反应时间。脑电图经快速傅立叶变换后,计算C3区各频段脑电功率。结果:睡眠剥夺期间(1)口腔温度线性下降(P<0.001);(2)C3区δ频段(P<0.001)、θ频段(P<0.001)脑电功率线性增加,α_2频段脑电功率线性减少(P<0.001);出现显着性改变的频段由早到晚依次为α_2频段、θ频段和δ频段;(3)情绪逐渐恶化,疲惫-惰性、焦虑、抑郁、困惑-迷茫等消极情绪线性增加(P<0.01~0.001),有力-好动积极情绪线性下降(P<0.001);(4)图形搜索、数字搜索和连续计算反应时间显着延长(P<0.01~0.001),其中图形搜索、连续计算反应时间与睡眠剥夺时间呈正相关(P<0.001),连续计算反应时间改变最早(睡眠剥夺32小时),叁种测试的反应时间曲线表现不同,认知负荷越大,反应时间延长越明显。恢复性睡眠一夜后,除“疲惫-惰性”和“有力-好动”两项情绪评分仍具有显着性差异外(P<0.05~0.01),其余生理、心理指标均恢复到基础水平。口腔温度、脑电功率谱与情绪状态、反应时间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0.001)。心理功能的改变比生理功能早,恢复晚。结论:长时间全部睡眠剥夺可引起体温调节、脑电活动、情绪状态和反应时间的改变。生理、心理功能的改变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一夜的恢复性睡眠可有效地对抗50小时全部睡眠剥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期刊2000-05-01)
全部睡眠剥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 选身体健康男性青年 (19~ 2 2岁 )自愿受试者 2 0名 ,剥夺全部睡眠 5 0h ,定时记录脑电图共 8次 (间隔 6h) ,分析各脑区各频段脑电功率。结果 睡眠剥夺 5 0h后所有脑区 (双侧枕区除外 )的δ频段 (P <0 0 5~P <0 0 0 1)、θ频段 (P <0 0 1~P <0 0 0 1)功率升高 ,α2 频段功率降低 (P <0 0 0 1) ,并与睡眠剥夺时间呈线性相关 (P <0 0 1~P <0 0 0 1)。例如 ,F3区δ、θ和α2 频段脑电功率在睡眠剥夺前后分别为 3 78、4 17;3 6 5、4 34;4 6 4和 3 91ln(μV2 )。脑电功率出现显着变化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α2 频段、θ频段和δ频段。额前区、中央区、顶区和颞中区的改变较早 ,左半球比右半球早。脑电功率具有显着的随时刻变化现象。快波频段表现为脑电功率于 2 0 :0 0达到高峰 ,而后迅速下降 ,至次日凌晨 2 :0 0或早晨 8:0 0达到低谷。慢波δ、θ频段功率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 睡眠剥夺可以影响正常人的脑电生理活动。δ、θ和α2 频段功率改变最显着。不同脑区的脑电功率改变有差异 ,以额前区、中央区、顶区和颞中区的改变最为显着 ,左半球较右半球显着。快波频段与慢波频段的时刻效应表现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全部睡眠剥夺论文参考文献
[1].洪军,马文龙.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情绪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
[2].洪军,马文龙,康维礼,贺旭,刘宁.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脑电功率谱的影响[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
[3].马文龙.50小时全部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青年生理、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