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耳率论文-廖明顺

制耳率论文-廖明顺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耳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耳率,铸轧,退火

制耳率论文文献综述

廖明顺[1](2019)在《退火工艺对8011铸轧瓶盖料制耳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8011铸轧料生产瓶盖料,研究了均匀化工艺和中间退火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表明在适当的均匀化工艺下,用铸轧料也能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瓶盖料产品。(本文来源于《福建冶金》期刊2019年03期)

阙石生,黄瑞银,徐始祥,廖明顺[2](2017)在《生产工艺参数对动力电池壳用3003-H14铝合金带材制耳率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主要生产工艺参数对动力电池壳用3003-H14铝合金带材制耳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轧终轧温度,降低中间退火前冷轧加工率,在原有中间退火前增加一次退火,均有利于增加3003-14铝合金带材立方织构的含量,减小材料的各向异性,降低深冲制耳率。其试验工艺参数可为生产3003-14铝合金带材时控制制耳率及织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2017年09期)

施振岩[3](2016)在《全自动制耳率检测仪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镀锡板薄板塑形平面各向异性性能的检测需要,研发了全自动制耳率检测仪,该检测仪主要由机器人样品传送装置、检测平台、光学视觉系统、PLC控制装置和计算机系统等构成,采用红外线视觉系统检测法,实现制耳率全自动检测以及检测数据处理功能。现场应用效果证明系统的可靠性和检测精度均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6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01)

胡成武,王镇柱,李文元,崔双好,刘新[4](2015)在《冷轧深冲板制耳率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DC01、DC05、DC06和B180H2的冷轧深冲板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和制耳试验。单向拉伸试验获得了这些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化指数、塑性应变比等力学性能参数;制耳试验得到了不同变形程度下冲杯的制耳高度和制耳率,分析了拉深系数、硬化指数、拉深次数与制耳率的关系;并进一步验算了相关材料在轴对称拉深过程中的修边余量。(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吴青松,祝洪川,王立新,雷泽红[5](2013)在《塑性应变比各向异性度与制耳率之间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成形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DC01、DC06、HC340LA、HC420LA钢进行了制耳试验和室温拉伸试验,获得了其制耳率和不同计算条件下的塑性应变比各向异性度Δr,并分析了Δr与Z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点法测定塑性应变比r值时,r值与应变的路径特征干扰了试样结果的测定,试样结果间的离散性较大,塑性应变比各向异性度Δr与制耳率Z无对应关系。采用回归方法测定r值时,可以有效消除r值与应变的路径特征的干扰,塑性应变比各向异性度Δr与制耳率Z成比例关系。(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13年01期)

潘秋红,张毅峰,王雷刚,黄瑶,董则防[6](2009)在《冷轧生产工艺对1100铝合金板塑性应变比与杯形件制耳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拉伸试验测定了叁种不同冷轧工艺生产的1100铝合金板的塑性应变比,并通过各向异性分布函数对其进行了拟合处理;同时采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ODF)对其织构进行了检测,最后与拉深试验中的制耳率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合理冷轧生产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工艺生产的板材的拉伸性能表现出不同的各向异性,从而产生不同的制耳,其中尤以塑性应变比对制耳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冷轧生产工艺采用(550~580)℃×16 h中间退火时,通过改变织构组分及比例降低了板材的各向异性,满足了板材拉深杯形件对制耳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09年09期)

刘囝,程晓农,温晓静,潘秋红[7](2008)在《均匀化退火工艺对1100铝带材织构及制耳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研究和分析了均匀化退火对1100铝带材织构的影响;比较了(560~580)℃×16 h、(520~550)℃×9 h两种均匀化退火工艺下得到的铝带材的织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均匀化退火工艺改变了杂质铁在铝基体中的溶解度以及含铁析出颗粒的尺寸,从而影响了铝带材再结晶退火中产生的立方织构与R型织构、B/R型织构比例以及铝带材的各向异性及制耳率;(560~580)℃×16 h处理后材料的各织构比较均衡,而各向异性较弱,制耳率较小,为1.8%,制耳均匀。(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08年09期)

黄瑶,温晓静,刘囝,王雷刚,潘秋红[8](2008)在《降低深冲制耳率的工业纯铝板生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100-O冷轧工业纯铝板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拉伸试验、冲杯试验及织构分析等手段,跟踪检验了叁种不同中间退火处理工艺生产的板料性能,通过调整中间退火工艺降低材料的制耳率,达到成品性能要求。(本文来源于《轻合金加工技术》期刊2008年02期)

温晓静[9](2008)在《1100工业纯铝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与制耳率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纯铝板材以其优良的延展性被广泛应用于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和高抗蚀性的零部件生产当中。由于轧制板材的力学性能具有各向异性,在拉深过程中会使杯壁产生凹凸不平的制耳,这种缺陷使得板材成品率及利用率降低。本文通过拉伸实验、冲杯实验、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织构检测等手段,重点研究了深冲件板料——1100工业纯铝板材在叁种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及其对深冲制耳率的影响。对板料深冲制耳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课题在传统金属板材的高精度化方面探索一条适用于深冲板材加工生产的研究路线,为企业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对叁种工艺方案生产的板材进行拉伸、冲杯试验测得板材的力学性能以及制耳率,板材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均达到了1100工业纯铝O态的范围,并将这些结果进行了分布函数拟合以及各向异性指标测算,得到了板材各向异性效果与制耳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在各种力学性能指标中,塑性应变比(厚向异性指数)的各向异性行为与制耳效果相吻合,将塑性应变比作为衡量板材制耳标准非常切合实验过程所反映的规律。从显微组织以及织构方面说明了后两种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及制耳的产生原因。主要织构密度水平的降低使得板材织构随机化分布更为明显,因此,板材由0°/90°制耳转变为方案叁的较小制耳,并且制耳率已经低于2%,达到了成品的制耳率要求。通过自定义Dvnaform软件中36号板材模型相关参数,对拉深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在板材的制耳方向以及制耳率大小方面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通过其他相关参数的优化,可以达到最终模拟精度要求。与此同时,通过最终结果的壁厚分布,分析了板材拉深过程中的减薄规律,找出了影响冲杯制耳大小及方向的原因(塑性应变比及其方向分布)。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轧制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评价基础;与此同时,找出了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对制耳率的影响;在数值模拟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为今后降低板材各向异性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08-01-01)

蒋显全,张秀锦,文华[10](1999)在《冲杯制耳率计算公式质疑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冲杯过程中会产生数个制耳( 通常为4 个或8 个) , 且每个制耳不一定都一样高, 传统的制耳率计算公式是由算术平均法推导出来的。通过数学推导和论证发现这种计算方法误差很大,且自相矛盾。由此提出新的设想: 每个制耳对平均制耳率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并以制耳的相对高度作为加权系数, 从而推导出新的平均制耳率计算公式。经验算, 该公式的计算精确度更高, 并发现传统的平均制耳率计算公式只是新公式中当每个制耳大小相等时的一个特例(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1999年S1期)

制耳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试验研究了主要生产工艺参数对动力电池壳用3003-H14铝合金带材制耳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轧终轧温度,降低中间退火前冷轧加工率,在原有中间退火前增加一次退火,均有利于增加3003-14铝合金带材立方织构的含量,减小材料的各向异性,降低深冲制耳率。其试验工艺参数可为生产3003-14铝合金带材时控制制耳率及织构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耳率论文参考文献

[1].廖明顺.退火工艺对8011铸轧瓶盖料制耳率的影响[J].福建冶金.2019

[2].阙石生,黄瑞银,徐始祥,廖明顺.生产工艺参数对动力电池壳用3003-H14铝合金带材制耳率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7

[3].施振岩.全自动制耳率检测仪及应用[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6年会论文集.2016

[4].胡成武,王镇柱,李文元,崔双好,刘新.冷轧深冲板制耳率的试验[J].塑性工程学报.2015

[5].吴青松,祝洪川,王立新,雷泽红.塑性应变比各向异性度与制耳率之间关系探讨[J].物理测试.2013

[6].潘秋红,张毅峰,王雷刚,黄瑶,董则防.冷轧生产工艺对1100铝合金板塑性应变比与杯形件制耳率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9

[7].刘囝,程晓农,温晓静,潘秋红.均匀化退火工艺对1100铝带材织构及制耳率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8

[8].黄瑶,温晓静,刘囝,王雷刚,潘秋红.降低深冲制耳率的工业纯铝板生产工艺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

[9].温晓静.1100工业纯铝板材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与制耳率的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8

[10].蒋显全,张秀锦,文华.冲杯制耳率计算公式质疑与重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

标签:;  ;  ;  

制耳率论文-廖明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