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文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合心小学541004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实践,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组织、引导、启发。那么,教师的“讲”是不是就可以丢掉了呢?不,教师的“讲”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包含了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在语言方面的功能,过去不可缺少,今天仍不可缺少。在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今天,提出以读代讲、多读少讲,让学生充分实践,是更高地要求我们用好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实践以获得发展的时机,该开口时就开口。
关键词:导入讲解引导示范
一、在导入时开口
导入就是引导学生恰当地切入即将学习的内容,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课堂教学要在四十分钟内求质量,切入角度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切入得当,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论是哪一种导入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这时候,教师绘声绘色地叙述、形象生动地描绘、机智巧妙地联系或引人深思地发问,能与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共同作用,以教师的讲让借以导入的内容密切联系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利于顺利、高效地展开教学,从而实现导入的真正目标。
二、该讲解时开口
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着一定的距离,而学生毕竟知识积累有限,或者受教学、学习条件所限,在我们的教材中,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直观的方式演示给学生看,或者学生自己去读、去找资料就可以弄明白,当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实践不到位或不正确时,就需要教师开口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此时教师的讲,可以是鞭辟入里、条理明晰的释疑、说明、分析,可以是形象生动的描绘,可以是对人、事、物、理有声有色的讲述,也可以是恰当地引用成语、谚语、名言警句或某些政、文、史、音、美等知识,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所学习或实践的内容,启发思维,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认识,唤起学生的激情,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趣味性。
三、需引导时开口
在教学中,有时学生经过主动的学习、探究后,处于将懂未懂、欲明未明而距真正的结果却不远的状态,就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启发,此时也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时机。这时候教师的讲,就是要运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抓住学生已知和欲知之间的联系点、转折点、关键点,对学生进行提示、启发诱导:要么导其动脑,引导他们比较、归纳、想象、联想;要么导其动口,引导他们朗读、说话、复述、质疑、讨论;要么导其动眼,引导他们阅读、观察;要么导其动手,引导他们圈画批注、动笔训练、实验操作……总之,用老师的讲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指入学习的门径,活跃思维,提示钻研线索,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生茅塞顿开。
四、该示范时开口
人的技能是从示范、模仿开始开始形成的。没有一点一滴模仿的积累为基础,怎么有后来崭新的创造?由于学生毕竟年龄尚小,知识、经验、能力明显不足,有时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效率不高,效果也未必好。这时,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示范的职能,发挥示范那种最简易、直观而卓有成效的功能,为学生展示直观易懂而又可模仿的一个“样板”。这里的“示范”指的是语言方面的示范,教师开口用自己的语言,辅以其他手段,或示范朗读,或示范分析,或示范想象,或示范评价,示范表达,或示范理解、分析、概括的思路,然后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模仿练习,使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理解、思维等智力活动和动手、动口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与培养。
五、在激励时开口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教师应适时开口予以恰当的评价——最好是鼓励性评价——即激励。
教师开口激励,一要具体,让学生明白何处值得赞扬,何处需要改进;二要真诚,有感情,有感染力;三要语汇丰富,不要仅限于“好”“很好”“不错”之类,应针对不同情况运用相应的准确的词句,如“读得真有感情!”“想象真丰富!”等等;四要注意正面鼓励与指出不足相接合;五要对学生区别对待,不能把后进生和优等生放在同一个尺度上来衡量,应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激励的内容与措辞。
六、在结课时开口
一节好课不仅要有好的开端、好的过程,还应善始善终,有个好的结尾。好的结课设计,能让学生深化知识,形成能力;或者使学生意犹未尽,将目光延伸向课外,产生新的求知欲;或者升华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或者让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这时,也需要教师开口。此时教师的“讲”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选择结课的内容和方式:如果进行总结,语言要言简意骇;如果延伸课外,语言要富于启发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欲;如果让学生悟理生情,语言宜意味深长,发人深省,或饱含激情,富有震撼力……
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开口讲话的时机与场合很多,我们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多观察、多体会。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教师平日要多加努力,力求锤炼出适合现代教育观的语言,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到位而不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