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它包括塔体、气液分离装置和出气管,所述塔体从下往上依次设有蓄液层、进气口、填料层和喷淋层,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排液管和折流板,外壳底部与塔体顶部连接,外壳顶部与出气管连接,所述排液管一端与外壳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塔体连接,所述折流板设置在外壳内,折流板为圆锥结构,其锥角朝向出气管,折流板的外沿直径大于塔体顶端内径,出气管内设置有丝网除雾器。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气体进入除雾器前经过气液分离,能够有效地减轻除雾器的工作负荷以及提高洗涤液的循环利用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体(1)、气液分离装置(2)和出气管(3),所述塔体(1)从下往上依次设有蓄液层(4)、进气口(5)、填料层(6)和喷淋层(7),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包括外壳(21)、排液管(22)和折流板(23),外壳(21)底部与塔体(1)顶部连接,外壳(21)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所述排液管(22)一端与外壳(2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塔体(1)连接,所述折流板(23)设置在外壳(21)内,折流板(23)为圆锥结构,其锥角朝向出气管(3),折流板(23)的外沿直径大于塔体(1)顶端内径,出气管(3)内设置有丝网除雾器(31)。
设计方案
1.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塔体(1)、气液分离装置(2)和出气管(3),所述塔体(1)从下往上依次设有蓄液层(4)、进气口(5)、填料层(6)和喷淋层(7),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包括外壳(21)、排液管(22)和折流板(23),外壳(21)底部与塔体(1)顶部连接,外壳(21)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所述排液管(22)一端与外壳(2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塔体(1)连接,所述折流板(23)设置在外壳(21)内,折流板(23)为圆锥结构,其锥角朝向出气管(3),折流板(23)的外沿直径大于塔体(1)顶端内径,出气管(3)内设置有丝网除雾器(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从下往上分为第一直管段(11)、锥体段(12)和第二直管段(13),所述蓄液层(4)和进气口(5)设置在第一直管段(11)内,所述填料层(6)和喷淋层(7)设置在第二直管段(13)内,所述外壳(21)的内径为第二直管段(13)内径的1.5~2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的内径为第二直管段(13)内径的0.4~0.75倍,出气管(3)贯穿外壳(21)顶部并延伸至外壳(21)内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外壳(21)底部朝向中心凹陷形成一斜面(211),斜面(211)与第二直管段(13)顶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23)的轴心线与出气管(3)的轴心线、塔体(1)的轴心线同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23)的外沿竖直固定有导流管(24),导流管(24)外壁连接有条板(241),条板(241)与外壳(21)内壁连接,导流管(24)的最顶端高于出气管(3)的最低端,所述折流板(23)靠近外沿处开有若干个排液孔(23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22)至少为两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段(11)设置有用于观察蓄液层(4)液面高度的视察窗口(41),第一直管段(11)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排污口(42)、循环液出水口(43)、补液口(44),所述循环液出水口(43)连接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端与喷淋层(7)连接,所述补液口(44)与外部洗涤液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7)包括通水管(71)、外环管(72)、内环管(73)、第一支撑管(74)和第二支撑管(75),所述通水管(71)的两末端分别与蓄液层(4)和内环管(73)连接,中部与外环管(7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74)的两末端分别与外环管(72)和塔体(1)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75)的两末端分别与外环管(72)和内环管(73)连接,所述外环管(72)及内环管(73)均设有朝向下的喷嘴(76)。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6)的填充高度为第二直管段(13)内径的6-7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气塔。
背景技术
洗气塔是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设备,无论是除尘、降温或者是无害化处理,除了洗涤液不同外,其结构大致相同。洗气塔的结构主要为一竖塔,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设在竖塔的下部和顶部,竖塔上部设有喷淋头,喷淋头上方设有丝网除雾器,废气经喷淋洗涤后通过除雾器除去气体所夹带的小液滴,最后由排气口排出。现有的洗气塔结构较为简单,洗涤后的气体含有大量小液滴,细液滴会被气流夹带进入除雾器,从而增加除雾器的负荷,同时大量洗涤液会停留在除雾器上,无法及时回流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气体进入除雾器前经过气液分离,能够有效地减轻除雾器的工作负荷以及提高洗涤液的循环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包括塔体、气液分离装置和出气管,所述塔体从下往上依次设有蓄液层、进气口、填料层和喷淋层,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外壳、排液管和折流板,外壳底部与塔体顶部连接,外壳顶部与出气管连接,所述排液管一端与外壳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塔体连接,所述折流板设置在外壳内,折流板为圆锥结构,其锥角朝向出气管,折流板的外沿直径大于塔体顶端内径,出气管内设置有丝网除雾器。
其中,所述塔体从下往上分为第一直管段、锥体段和第二直管段,所述蓄液层和进气口设置在第一直管段内,所述填料层和喷淋层设置在第二直管段内,所述外壳的内径为第二直管段内径的1.5~2倍。
其中,所述出气管的内径为第二直管段内径的0.4~0.75倍,出气管贯穿外壳顶部并延伸至外壳内腔。
其中,外壳底部朝向中心凹陷形成一斜面,斜面与第二直管段顶部连接。
其中,所述折流板的轴心线与出气管的轴心线、塔体的轴心线同轴。
其中,所述折流板的外沿竖直固定有导流管,导流管外壁连接有条板,条板与外壳内壁连接,导流管的最顶端高于出气管的最低端,所述折流板靠近外沿处开有若干个排液孔。
其中,所述排液管至少为两条。
其中,所述第一直管段设置有用于观察蓄液层液面高度的视察窗口,第一直管段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排污口、循环液出水口、补液口,所述循环液出水口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与喷淋层连接,所述补液口与外部洗涤液相连。
其中,所述喷淋层包括通水管、外环管、内环管、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所述通水管的两末端分别与蓄液层和内环管连接,中部与外环管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两末端分别与外环管和塔体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两末端分别与外环管和内环管连接,所述外环管及内环管均设有朝向下的喷嘴。
其中,所述填料层设有一层,填料层的填充高度为第二直管段内径的6-7倍。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气液分离装置的外壳内径比第二直管段的内径大,以及出气管的内壁比第二直管段的内径小,使得携带液滴的气体停留在气液分离装置内进行气液分离;(2)设置有折流板以及导流管,增加气体的折流次数,提高气液分离效果以及减轻丝网除雾器的工作负荷;(3)喷淋层设有外环管和内环管,实现无死角地喷出水雾,使得水雾完全覆盖填料层,从而保证废气经过填料层时与洗涤液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中气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B-B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中填料层的剖视图。
图中:1、塔体;11、第一直管段;12、锥体段;13、第二直管段;2、气液分离装置;21、外壳;211、斜面;22、排液管;23、折流板;231、排液孔;24、导流管;241、条板;3、出气管;31、丝网除雾器;4、蓄液层;41、视察窗口;42、排污口;43、循环液出水口;44、补液口;5、进气口;6、填料层;61、支承板;62、填料;63、压板;7、喷淋层;71、通水管;72、外环管;73、内环管;74、第一支撑管;75、第二支撑管;76、喷嘴;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洗气塔,它包括塔体1、气液分离装置2和出气管3,所述塔体1从下往上依次设有蓄液层4、进气口5、填料层6和喷淋层7,所述气液分离装置2包括外壳21、排液管22和折流板23,外壳21底部与塔体1顶部连接,外壳21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所述排液管22一端与外壳2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塔体1连接,所述折流板23设置在外壳21内,折流板23为圆锥结构,其锥角朝向出气管3,折流板23的外沿直径大于塔体1顶端内径,出气管3内设置有丝网除雾器31,具体地,折流板23的轴心线与出气管3的轴心线、塔体1的轴心线同轴,优选地,折流板23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使用寿命长。废气从进气口5进入塔体1,依次经过填料层6和喷淋层7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气体继续往上排放从而进入气液分离装置2的外壳21内,气体碰撞到上方的折流板23后流向四周,同时液滴由于惯性继续有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滴附在折流板23内壁上,液滴由于重力的重用沿折流板23内壁滑落,最终掉落到外壳21底部,通过排液管22回流至塔体1,而气体继续向上流动,经过丝网除雾器31后从出气管3排出,丝网除雾器31可除去雾滴(如直径为3um~5um的小液滴),提高气体的排放质量。
优选地,参见图1,所述塔体1从下往上分为第一直管段11、锥体段12和第二直管段13,所述蓄液层4和进气口5设置在第一直管段11内,所述填料层6和喷淋层7设置在第二直管段13内,所述外壳21的内径为第二直管段13内径的1.75倍,设置外壳21内径比第二直管段13内径大,使得气体进入外壳21内时的流速降低。
优选地,参见图3,所述出气管3的内径为第二直管段13内径的0.5倍,设置出气管3的内径比第二直管段13的内径小,从而提高气体在外壳21内的碰撞次数,以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具体地,出气管3贯穿外壳21顶部并延伸至外壳21内腔,气体经过折流板23的阻挡后经折流板23与外壳21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然后部分气体直接从出气管3排出,另一部分气体与外壳21顶部碰撞后折返,最后从出气管3排出,设置出气管3延伸至外壳21内腔增加气体的碰撞次数,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优选地,参见图3,外壳21底部朝向中心凹陷形成一斜面211,斜面211与第二直管段13顶部连接。设置有一斜面211,能够保证液滴滑落至外壳21底部,并经排液管22回流。
优选地,参见图3、4,所述折流板23的外沿竖直固定有导流管24,导流管24外壁连接有条板241,条板241与外壳21内壁连接,导流管24的最顶端高于出气管3的最低端,所述折流板23靠近外沿处开有四个排液孔231。气体经过折流板23的阻挡后经导流管24外壁与外壳21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然后气体与外壳21顶部碰撞后经导流管24与出气管3外壁之间的间隙折返,最后部分气体直接从出气管3排出,另一部分气体与折流板23外壁碰撞后折返,从出气管3排出。设置有导流管24并且导流管24的顶部水平位置比出气管3的底部水平位置高,增加气体的碰撞次数,能够有效地提高气液分离效果;气体内的液滴因惯性粘附在外壳21顶部或折流板23外壁,由于重力作用折流板23上的液滴汇聚后从四个排液孔231流到壳体21内。
优选地,参见图1,所述排液管22为四条,四条排液管22均布设置在外壳21底部,能够及时将洗涤液回流。
优选地,参见图1,所述第一直管段11设置有用于观察蓄液层4液面高度的视察窗口41,第一直管段11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排污口42、循环液出水口43、补液口44,所述循环液出水口44连接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端与喷淋层7连接,所述补液口44与外部洗涤液相连,通过视察窗口41可观察到洗涤液的液面高度,以及通过补液口44输入外部洗涤液将实际液面高度提升至工作液面位置,从而保证喷淋层7顺利地喷淋。
优选地,参见图2,所述喷淋层7包括通水管71、外环管72、内环管73、第一支撑管74和第二支撑管75,所述通水管71的两末端分别与蓄液层4和内环管73连接,中部与外环管7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74的两末端分别与外环管72和塔体1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75的两末端分别与外环管72和内环管73连接,所述外环管72及内环管73均设有朝向下的喷嘴76。具体地,外环管72为正十边形结构,外环管72均布有10个喷嘴,内环管73为正五边形结构,内环管73均布有5个喷嘴,喷淋层7设置成外环管72和内环管73且二者均设有喷嘴76,保证了喷出的水雾无死角以及能够完全覆盖填料层6。
优选地,参见图5,填料层6的填充高度为第二直管段13内径的6.6倍。所述填料层6底部设有支承板61,填料62以乱堆方式设置在支承板61上,填料62的上方安装压板63,以防填料62被上升的气流吹动。填料62的材料为多面空心球,洗涤液喷淋在多面空心球上,并沿多面空心球表面流下,废气从进气口5送入,与洗涤液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6,在多面空心球的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能够使洗涤液带走废气中的小颗粒以及洗涤液与废气中的可溶性气体充分反应,以实现净化废气的功能,设置有较高的填料层6高度能够保证废气与洗涤液充分接触,提高净化废气的效果。
工作原理:废气从进气口5进入到第一直管段11,然后依次经过填料层6和喷淋层7进行洗涤,洗涤液将废气中杂质除去;然后气体往上排放,进入气液分离装置2,气体经过折流板23的阻挡后经导流管24外壁与外壳21内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然后气体与外壳21顶部碰撞后经导流管24与出气管3外壁之间的间隙折返,最后部分气体直接经丝网除雾器31从出气管3排出,另一部分气体与折流板23外壁碰撞后折返,经丝网除雾器31从出气管3排出,粘附在折流板23上的液滴由于重力作用沿折流板23壁滑落至外壳21底部,并从排液管22回流至第二直管段13循环利用。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气体进入除雾器前经过气液分离,能够有效地减轻除雾器的工作负荷以及提高洗涤液的循环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340.3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52593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01D53/78
专利分类号:B01D53/78;B01D50/0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肇庆市新大力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肇庆市新大力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端州八路南侧(10)区上园路路口第一幢厂房
发明人:谢建雄;陈飞;姚达章
第一发明人:谢建雄
当前权利人:肇庆市新大力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凤萱
代理机构:44556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