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党史部门专门到瑞金市云石山乡调研,深入梅坑、丰垅、回龙村等地采访,搜集到一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感受了苏区群众扩红支前的热情和苏区军民的鱼水深情。
一个铁皮箱的故事
在云石山乡丰垅村梁在桂家,我们见到了一个被珍藏85年的铁皮箱。据现年66岁的梁在桂讲述,他的爷爷叫梁学祥,奶奶叫杨六秀。他从小就经常听爷爷奶奶讲当年的红色故事。这个铁皮箱就是粮食部部长陈潭秋当年留下来的,他们全家都很爱惜它,把它当成传家宝。关于这个铁皮箱,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往事。
小儿支气管炎大多数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或为一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重,常有发热,多见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有类似哮喘的症状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扣诊呈鼓音,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我院门诊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934年7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机关迁到了云石山,当时中央人民委员会粮食部驻扎在丰垅村新猪婆龙小组,时任粮食部部长陈潭秋住进杨六秀的家。陈潭秋一边忙着做征粮工作,一边积极开展扩红动员,工作十分繁重。那时,陈潭秋脸庞消瘦了,眼睛凹下去了,草鞋磨破了,可他仍像一头老黄牛一样日夜操劳着,奔波着,从不停歇。
HCl、HNO3、HF、HClO4、H2SO4均为优级纯;高纯液Ar(质量分数大于99.999%);实验用水均为超纯水(电阻率不小于18MΩ·cm)。
交代结构(即钠长石交代集合体):主要由叶片状钠长石和糖粒状钠长石两种组成,次有石英、针状电气石。叶片状钠长石(即板柱状、柱状):其粒度为0.1mm×0.1mm,最大粒度为1mm×2mm,一般为0.5mm×1mm,糖粒状钠长石晶体大小一般为0.1mm×0.1mm。
康复后的陈潭秋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不但超额完成征粮任务,而且还动员了村里梁育才、梁士河、梁士诸、梁士林等9名进步青年参加红军。
他们先到了银行,经理很快找出了罗素青的存折,把办理这笔业务的办事员也叫过来了,他们告诉老福,存折上的五百万是分两天提走的,因为当天银行里没有这么多现金,这件事当时给大家的印象很深。
一个酷暑的早晨,陈潭秋同志因工作过于劳累病倒了,很晚都没有起床。杨六秀看到太阳都升得老高了,就走到他房前叫他吃饭,可怎么也叫不应。后来她推开房门一看,发现陈潭秋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脸色泛青,昏迷不醒,病得很重。杨六秀心里很焦急。但苏区时期条件艰苦,云石山附近也没有医院。杨六秀就决定先用土办法为陈潭秋治病,她端来一盆水、一个碗,帮助陈潭秋搓背刮痧,然后采摘草药捣碎慢慢地喂他喝下。或许是土办法起了作用,在梁在桂的奶奶悉心照顾下,陈潭秋的身体很快得到康复。
丰垅村有户人家有两兄弟,因为红军经常来他们家义务帮忙,所以兄弟俩对红军战士充满了敬佩和仰慕。就在1934年9月底,刚满18岁的大儿子鼓足了勇气,对母亲说:“娘,我要参加红军,我要像他们一样去帮助老百姓,去解放穷人!”听着儿子的话语,看着儿子那坚决的神情,想想连日来红军为自己家所做的一切,母亲含泪点头答应了。
两兄弟参军的故事
有一天,弟弟在山上砍柴,邻居告诉他红军要走了,他一听急了,扔下镰刀就往家里跑,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娘,哥哥参加红军,我也要去!”母亲愣住了,她心想:大儿子刚出征,小儿子又想上战场,打仗可不是儿戏,万一有个闪失,年迈的我就没了一点依靠啊!她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弟弟见母亲死活不同意,也没办法说服她,便悻悻离开。有一天看到本村人报名去当挑夫,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红军长征前夕,他来到母亲身边,央求道:娘,红军要转移了,他们的物品太多了,需要很多挑夫,红军帮我们家这么多,你就让我当挑夫送送他们,送到不远处的万田就回来。”母亲考虑了几天,终于含泪答应了。
陈潭秋一直念念不忘杨六秀对他的救治,说如果不是她的及时救治,自己可能再也不会起来。长征出发前,陈潭秋同志为了感谢杨六秀对他的悉心照顾,专门赠送了一个铁皮箱给她以作留念。几十年来,杨六秀一家就一直保留着这个铁皮箱,以表达对陈潭秋同志的怀念。新中国成立后,杨六秀老人经常向后辈们讲起这个故事,直到她去世时还嘱咐孙子梁在桂一定要将这个箱子保存下去,把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
193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随部队撤离至云石山丰垅村,驻扎在梁姓大户人家的祠堂里。红军纪律严明,对当地百姓不但秋毫无犯,还帮人民群众干活,割稻子、耕地、挑水,深受老百姓的赞赏。
就这样,兄弟俩一个当了红军,一个当了挑夫,都走上了漫漫的长征路。母亲思儿心切,朝也盼,暮也盼,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八年过去了,母亲期待着儿子们归来。这一等,一直等到母亲去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部队才带来他们兄弟俩的消息,原来,兄弟俩早在湘江战役时就双双牺牲了。兄弟俩虽然牺牲了,但烈士之名梁崇万、梁崇芹被永远铭记。
136副担架的故事
85年前,红军准备长征时,曾驻扎在云石山,而梅坑村曾经驻扎了一个简易的红军医院,安置了200多名红军伤病员,有的中了枪弹动弹不得,有的患了疟疾打摆子无法行走。随着长征的日期临近,红军医院的指战员可犯愁了:带上全部伤病员,医院也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担架呀。如果不带上他们,那这些伤病员得不到及时医治,处境就很危险了。
为了解决红军医院的困难,梅坑村排脑小组15名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他们连夜跑到后山砍竹子、做担架。这些简易的竹担架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一定要用棕绳绑扎实,以防伤员掉下来。他们每天拿着锯子和篾刀做担架,从早忙到晚,晚上点着竹筒火照明,忙碌了五天五夜,几乎砍遍了后山的竹林,终于做好了136副担架。为了做这些担架,有的村民的手被篾刀割伤了,有的村民手上满是血泡,当他们把这136副担架送到驻扎在梅坑的红军医院时,红军指战员握着他们的龟裂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老百姓一想到伤病员能躺在担架上跟上大部队,欣慰地笑了。
在这赶制担架的15名群众中,有一位村民叫梁学云,不仅为红军送去了担架,还把自己“送”进了红军队伍,当了一名红军。这些担架为红军转移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钟期光将军当时就是坐着其中的一副担架开始长征的。这136副简易的竹担架,不仅带着红军伤病员向胜利前进,还见证了苏区军民的鱼水深情。★
题图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云石山的驻地云山古寺
责任编辑/梁发明
标签:红军论文; 担架论文; 伤病员论文; 母亲论文; 铁皮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党史文苑》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