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噻唑烷酸论文_何西平

手性噻唑烷酸论文_何西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噻唑烷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噻唑,氢化,不对称,手性,吡啶,硅烷,甲基。

手性噻唑烷酸论文文献综述

何西平[1](2011)在《线型聚苯乙烯支载(4S)-噻唑烷-2-硫酮手性辅助试剂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噻唑烷-2-硫酮是一类优良的手性辅助试剂,应用于诱导不对称Aldol反应、共轭加成等多种不对称反应,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但分离纯化不便,手性辅助试剂支载在不溶性聚合物载体上,便于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实现了手性辅助试剂的的回收和使用。但固相有机合成存在非均相反应、难以在线分析等缺点。可溶性聚合物支载有机合成既有固相合成的易分离、产物易纯化的特点,又保持了经典液相反应的均相反应、在线分析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中。本论文基于手性噻唑烷-2-硫酮良好的不对称诱导效果和可溶性聚合物支载有机合成的优点,设计合成线型聚苯乙烯支载的手性噻唑-2-硫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N-Boc-L-酪氨酸乙酯为手性源,在K2CO3作用下分别与烯丙基溴和对氯甲基化苯乙烯反应,然后经还原、脱Boc得到(S)-(3-(4'-烯丙氧基)苯基)-2-氨基-1-丙醇和(S)-3-(4'-乙烯基苄氧基)苯基-2-氨基-1-丙醇。在KOH作用下,氨基醇与CS2反应关环,得到两种手性噻唑硫酮:(S)-4-(4'-烯丙氧基)苄基噻唑-2-硫酮和(S)-4-(4'-乙烯基苄氧基)苄基噻唑-2-硫酮,总产率分别为56.5%和44.6%。2、为了得到(S)-4-(4'-羟基)苄基噻唑-2-硫酮,利用其酚羟基将手性噻唑硫酮支载在聚合物上,我们选择用(S)-4-(4'-烯丙氧基)苄基噻唑-2-硫酮脱烯丙基得到(S)-4-(4'-羟基)苄基噻唑-2-硫酮。探讨了不同条件下脱烯丙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一种脱烯丙基的新方法,即用NaBH4/BF3·Et2O脱烯丙基,反应产率达75%。3、为了进一步探讨(S)-4-(4’-烯丙氧基)苄基噻唑-2-硫酮的不对称诱导效果,在叁乙胺与DMAP作用下,丙酰氯反应实现了噻唑硫酮的丙酰化,生成(S)-4-(4’-烯丙氧基)苄基-3-丙酰基噻唑-2-硫酮,反应产率达95%。4、探讨了叁种不同的方法制备线型聚苯乙烯支载(4S)-噻唑-2-硫酮:(1)制备氯甲基化线型聚苯乙烯,在不同碱作用下与(S)-4-(4’-羟基)苄基噻唑-2-硫酮反应,没有得到目标物,却得到氧和硫上都烷基化的产物;(2)(S)-3-(4’-乙烯基苄氧基)苯基-2-氨基-1-丙醇与苯乙烯聚合得到线型聚苯乙烯支载(S)-3-(4’-苄氧)苯基-2-氨基-1-丙醇,然后与CS2在碱性作用下关环得到线型聚苯乙烯支载(4S)-噻唑-2-硫酮,总产率为34.7%。(3)(S)-4-(4’-乙烯基苄氧基)苄基噻唑-2-硫酮与苯乙烯聚合,得到线型聚苯乙烯支载(4S)-噻唑-2-硫酮,总产率为39.2%。5、利用IR、NMR、、MS等分析方法对其中间体进行表征,其结果与化合物结构相吻合。(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1-05-01)

李蕾蕾[2](2003)在《手性双方酰化氨基酸配体和手性噻唑烷类配体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合成与催化是当今有机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探索与开发具有高效性与高选择性的合成反应是当今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设计了两条路线来合成一系列以1,2-二苯基乙二胺为桥联基团的双方酰化氨基酸配体。将其应用于前手性单酮及二酮的还原中,其中双方酰化脯氨酸在1,6-二苯基-1,6-己二酮的还原反应中可获得最高为90%的ee值。 本文考察了由L-半胱氨酸衍生的2-位无取代基的以及2-位芳基取代的噻唑烷酸及醇配体在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其中无取代基的噻唑烷酸配体及其相应的醇配体得到的手性仲醇的ee值分别最高可达到99%和94%;而C-2位芳基取代的噻唑烷酸及醇配体的催化性能则略差。我们发现这两类配体催化前手性酮得到的产物醇具有相反的构型,其中前者所得的产物醇构型与着名的CBS催化剂所得结果相同,后者则与CBS催化剂得到的结果相反。本文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C-2位取代的噻唑烷酸及醇配体具有两个手性中心,且C-2位的手性中心很可能对催化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合成了(2S,4R)和(2R,4R)型的N-Boc噻唑烷酸以及它们相应的醇配体,其中,(2S,4R)型的噻唑烷酸已通过单晶X-Ray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绝对构型。(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3-05-03)

郑文旭,李明[3](2001)在《噻唑烷并手性恶唑硼烷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噻唑烷并手性 口恶唑硼烷催化剂及其硼烷加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选用Hartree Fock方法在 6 31g基组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 ,并计算了催化剂及其加合物的红外振动光谱 .催化剂具有扭曲的椅式构型 ,与硼烷在N原子处配位形成加合物 ,反应是放热的 .加合物的形成 ,一方面使得催化剂上B原子所带正电荷增加 ,有利于与酮羰基氧的配位反应进行 ;另一方面使得BH3 中B H键被削弱 ,有利于后继反应中H从BH3到酮羰基碳的转移 ,从而增强了催化反应的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郑文旭,李明,谢如刚,田安民[4](2000)在《噻唑烷并手性恶唑硼烷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噻唑烷并手性口恶唑硼烷催化剂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选用Hartree Fock方法 ,在STO 3g基组下对体系进行了全优化计算 .该催化剂具有扭曲的椅式构型 ,反应中首先在N原子处与硼烷配位生成催化剂 硼烷加合物 ,然后再与芳香酮形成具有 3种构型的催化剂 硼烷 芳香酮加合物 ,其中最有利于H转移并决定还原产物手性的构型具有次低的能量 .H转移后形成的催化剂 烷氧基硼烷加合物中含有一个稳定的B O B N四元环 .(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3期)

姚金水,徐桂云,李弘,何炳林[5](1998)在《噻唑烷类配体的手性结构及其在催化苯乙酮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分级结晶或柱层析方法对2-(2-吡啶基)-4-羧甲基-1,3-噻唑烷(A)及2-甲基-2-(2-吡啶基)-4-羧甲基-1,3-噻唑烷(B)两种手性配体进行提纯,分别考察了其与[Rh(COD)Cl]2制备的在位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发现只有噻唑烷环上的C4位手性中心对催化反应结果有影响,其C2位手性中心在Rh(Ⅰ)催化下发生了快速差向异构化反应.(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8年11期)

姚金水,王权,王成中[6](1998)在《手性噻唑烷的柱色谱法分离提纯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柱色谱法将制备的手性噻唑烷进行了分离提纯,得到了其纯光学异构体,并将之与[Rh(COD)Cl]2组成的手性催化剂应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并考察了手性配体两个不同手性中心在催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只有C4位手性中心具有手性诱导效应。(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1998年05期)

姚金水,武玉民,李弘,何炳林[7](1998)在《手性2-(2-吡啶基)-4-甲酯基-1,3-噻唑烷的合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title ligand(A)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condensation of 2-pyridine aldehydeand L-methyl cysteine hydrochloride. The isomers of (A) were separ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in-situ prepared catalyst from (A) with [Rh(COD)CI]2 (COD:cyclooctadiene) has been used to catalyze the asymmetric hydrosilylation of acetophenone. The resultsshowed that only the configuration of C4, but not that of C2 affected the optical yield andconfiguration of the products.(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1998年04期)

姚金水,刘丹凤,李弘,何炳林[8](1998)在《手性2-(2-吡啶基)-4-羧乙基-1,3-噻唑烷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级结晶和柱层析法对手性配体2-(2-吡啶基)-4-羧乙基-1,3-噻唑烷(A)进行了异构体分离提纯。将其与[Rh(COD)Cl]_2制备的原位催化剂用于催化苯乙酮及其它几种芳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化学收率达90%左右,光学纯度达80%e.e.左右,噻唑烷环上的C_2构型对催化反应结果无影响,C_4位上酯基的影响也不大。(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1998年04期)

姚金水,周立国,李弘,何炳林[9](1998)在《噻唑烷类手性配体在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Ⅲ.高分子酮的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噻唑烷类手性配体在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Ⅲ.高分子酮的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姚金水周立国(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济南250100)李弘何炳林(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吸附与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关键词不对称硅氢化...(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李弘,姚金水,何炳林[10](1998)在《手性噻唑烷-铑(Ⅰ)配合物催化的苯乙酮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由L-半胱氨酸甲酯与α-吡啶甲醛缩合制备了2-(α-吡啶基)-4-羧甲基-1,3-噻唑烷手性配体.用该手性配体与[Rh(COD)]_2反应原位生成的Rh(Ⅰ)配合物为催化剂进行了苯乙酮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反应的化学产率达91%,光学产率达82.1%e.e..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手性噻唑烷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对称合成与催化是当今有机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探索与开发具有高效性与高选择性的合成反应是当今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设计了两条路线来合成一系列以1,2-二苯基乙二胺为桥联基团的双方酰化氨基酸配体。将其应用于前手性单酮及二酮的还原中,其中双方酰化脯氨酸在1,6-二苯基-1,6-己二酮的还原反应中可获得最高为90%的ee值。 本文考察了由L-半胱氨酸衍生的2-位无取代基的以及2-位芳基取代的噻唑烷酸及醇配体在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其中无取代基的噻唑烷酸配体及其相应的醇配体得到的手性仲醇的ee值分别最高可达到99%和94%;而C-2位芳基取代的噻唑烷酸及醇配体的催化性能则略差。我们发现这两类配体催化前手性酮得到的产物醇具有相反的构型,其中前者所得的产物醇构型与着名的CBS催化剂所得结果相同,后者则与CBS催化剂得到的结果相反。本文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C-2位取代的噻唑烷酸及醇配体具有两个手性中心,且C-2位的手性中心很可能对催化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合成了(2S,4R)和(2R,4R)型的N-Boc噻唑烷酸以及它们相应的醇配体,其中,(2S,4R)型的噻唑烷酸已通过单晶X-Ray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绝对构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噻唑烷酸论文参考文献

[1].何西平.线型聚苯乙烯支载(4S)-噻唑烷-2-硫酮手性辅助试剂的合成研究[D].湖北大学.2011

[2].李蕾蕾.手性双方酰化氨基酸配体和手性噻唑烷类配体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D].四川大学.2003

[3].郑文旭,李明.噻唑烷并手性恶唑硼烷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4].郑文旭,李明,谢如刚,田安民.噻唑烷并手性恶唑硼烷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5].姚金水,徐桂云,李弘,何炳林.噻唑烷类配体的手性结构及其在催化苯乙酮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

[6].姚金水,王权,王成中.手性噻唑烷的柱色谱法分离提纯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化工.1998

[7].姚金水,武玉民,李弘,何炳林.手性2-(2-吡啶基)-4-甲酯基-1,3-噻唑烷的合成及应用[J].应用化学.1998

[8].姚金水,刘丹凤,李弘,何炳林.手性2-(2-吡啶基)-4-羧乙基-1,3-噻唑烷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有机化学.1998

[9].姚金水,周立国,李弘,何炳林.噻唑烷类手性配体在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Ⅲ.高分子酮的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J].催化学报.1998

[10].李弘,姚金水,何炳林.手性噻唑烷-铑(Ⅰ)配合物催化的苯乙酮不对称硅氢化反应[J].化学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手性噻唑烷酸论文_何西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