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表通量论文_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

导读:本文包含了海表通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量,潜热,南海,海洋,海温,大气,气溶胶。

海表通量论文文献综述

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1](2018)在《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现场观测资料、OAFlux的湍流热通量,评估了JOFURO(Japanese Ocean Flux Data Sets with use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HOAPS-2(Hamburg Ocean Atmosphere Parameters and Fluxes from Satellite data version 2)、GSSTF-2(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version 2)3种卫星资料在南海区域的表现。3套卫星资料可以说各有千秋,总体而言JOFURO和GSSTF-2资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OAFlux资料整体上较一致,但是这两套资料都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海盆平均的潜热和感热,前者低估约10%~20%,后者则可以达到50%以上。HOAPS-2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时间变化上和其他资料的差异则较大,特别是感热方面,季节变化振幅、年际变化位相等都与其他资料不一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海南岛周边以及南海南部区域估算的潜热和感热释放偏小是造成整体偏小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王冠楠[2](2018)在《南海混合层热通量与海表温度的季节与年际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粗分辨率卫星数据和中尺度分辨率区域海洋(ROMS)模型数据,通过一种较新的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方法分析南海表面温度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其中南海表面温度的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分别代表南海温度的季节变化信号和受ENSO影响的年际变化的信号。卫星与模型数据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南海北部相对南部具有更强的季节变化,第一模态时间序列主成分与Nino3指数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小于30%。卫星与模型第二模态时间序列主成分与Nino3相关性较高,均大于50%,落后Nino3指数7个月。通过对比模型与卫星结果发现,中尺度过程的引入仅使第二模态空间分布更为复杂,而对第一模态的季节变化及与ENSO信号的相关性并没有显着影响。赤道太平洋温度异常通过大气环流改变了南海上空的云层覆盖与季风强度,进而影响南海表面温度。在厄尔尼诺年,云层覆盖的减少增加了太阳短波辐射;季风的减弱降低了潜热通量的热损失。短波辐射与潜热通量的变化与ENSO同时发生,海气热量交换与混合层的共同作用延缓了表面温度对ENSO的响应,跨混合层底的垂向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南海北部的海气相互作用由短波辐射和潜热通量共同决定,而南海南部主要由短波辐射决定,主要原因是南海北部的冬季风强度远大于夏季风。此外,由于离岸Ekman输运在南海北部更加明显,南海北部垂向过程的冷却作用强于南海南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5-17)

付迪,蔡榕硕[3](2017)在《热带西太平洋海表盐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淡水通量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0~2015年的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SODA)、全球海气通量(OAFlux)和全球降水气候学计划(GPCP)等海洋、大气观测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拟合、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海表盐度(SSS)和淡水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SSS与淡水通量的气候态及长期线性变化趋势有较好的空间对应关系,两者均有多种时间尺度的EOF模态,其年代际变化模态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有密切的滞后相关.分析表明,PDO可能通过影响Walker环流的变化来影响热带西太平洋的淡水通量分布,从而影响SSS的时空格局.(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唐慧琴[4](2016)在《BCC_CSM1.1m对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海表潜热通量的模拟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EI)、 Objectively Analyzed air-sea Fluxes (OAFlux)数据集以及15种CMIP5模式资料等,采用Trend-EOF分析、扰动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影响我国华南夏季干旱的海表潜热通量关键区,对关键区潜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可能机理进行分析,并且利用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对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潜热通量的气候态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华南夏季干旱在20世纪90年代初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折,由旱变涝。与华南夏季干旱密切相关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关键区潜热通量在20世纪90年初均存在年代际转折,均由弱变强。其中,北大西洋关键区夏季潜热通量主要通过对流层高层的大气遥相关波列来影响华南夏季干旱;而热带西太平洋夏季潜热通量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影响:夏季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通过影响热带印度洋Walker环流来影响南亚高压,从而影响华南夏季干旱;另一种是直接影响: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通过影响局地经向环流来影响华南夏季干旱。(2) BCC_CSM1.1m模拟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关键区潜热通量的能力在CMIP5的15个模式中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叁。(3)利用潜热通量扰动分解方法分析了BCC_CSM1.1m模拟夏季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趋势与观测偏差的主要原因。①模式不仅低估了风速对潜热通量趋势的局地贡献,而且在模式的扰动分解项中,海温和比湿作用项均为空间一致的结构,与观测的东西反位相结构不一致。因此该模式未能模拟出风速对潜热通量趋势的非局地贡献;②模式还高估了海温对潜热通量趋势的正的贡献;③模式未能模拟风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许欣,于培松,蔡小霞,潘建明,胡佶[5](2016)在《南海西部秋季海表p_(CO_2)分布与海-气CO_2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综合分析了南海西部2012年秋季海表二氧化碳分压(p_(CO_2))分布及控制因素,估算并讨论了海-气CO_2通量及其区域性差异。结果表明,秋季南海西部海表p_(CO_2)变化范围为37.8~57.1Pa,均高于大气p_(CO_2),表现为大气CO_2的源。研究海域海表p_(CO_2)分布主要受海水碳酸盐热力学的影响,海表温度(SST)是影响海表p_(CO_2)分布的主要因素。但在局部海域,海表p_(CO_2)分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控制。其中,越南东部局部海域表层海水受湄公河冲淡水的影响呈低盐特征,高p_(CO_2)的冲淡水团和离岸水团的混合作用直接影响该海域海表p_(CO_2)分布。此外,珊瑚礁的钙化活动造成南沙群岛弹丸礁西部海域出现表层p_(CO_2)极高值。秋季南海西部表层海水CO_2释放速率的分布格局主要受风速的控制。北部海域海-气CO_2分压差(Δp_(CO_2))低于中南部海盆,但其海表风速远高于中南部海盆,造成北部海域表层海水CO_2释放速率(2.9mmol C·m~(-2)·d~(-1))明显高于中南部海盆(0.9mmol C·m~(-2)·d~(-1))。海-气CO_2通量估算中不能忽视局部海域珊瑚礁代谢作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姜亦飞,王辉,乔然,吕洪刚,刘桂梅[6](2014)在《南海东北部春季海表pCO_2分布及海-气CO_2通量》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南海东北部春季共享航次采用走航观测方式,现场测定了表层海水和大气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相应参数。结合水文、化学等同步观测要素资料,对该海域pCO2的分布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陆架区受珠江冲淡水、沿岸上升流及生物活动的影响,呈现CO2的强汇特征;吕宋海峡附近及吕宋岛西北附近海域受海表高温、黑潮分支"西伸"、吕宋岛西北海域上升流等因素影响,呈现强源特征。根据Wanninkhof的通量模式,春季整个南海东北部海域共向大气释放约4.25×104 t碳。(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14年06期)

薛玉虎,毛新燕,颜秀花,赵传湖[7](2014)在《基于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中全新世黄、东海海表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全新世(6,ka时期)海洋和气候的研究可加深人们对现阶段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认识,为预测未来海洋与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一个重要参照.文章分析一个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0的模式结果,首先对其工业革命前(0,ka时期)东亚地区夏季降水及冬、夏季10,m风场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然后进一步对中全新世和工业革命前黄、东海海表大气强迫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模式模拟出0,ka时期东亚夏季降水从东南洋面至西北内陆减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冬、夏季10,m风场亦与观测大体一致;6,ka时期夏季,黄、东海风速较0,ka时期增大约0.8,m/s,16%左右;黄海风应力旋度值为正,东海为负,与0,ka时期相比旋度绝对值均增大;同时,两海区接收的太阳短波辐射较0,ka时期均增加,短波辐射的差异是中全新世夏季黄、东海海表的净热吸收增加的主要因子.6,ka时期冬季,黄、东海北风加强,东海增加量在0.5~1.0,m/s,幅度约为10%,较黄海更为明显;两海区在冬季的净热释放也较0,ka时期增大,东海释放更甚;冬季黄、东海风应力旋度较0,ka时期则无太大差别.研究表明,由于6,ka时期太阳辐射季节循环的改变,造成了黄、东海夏季风增强,海表净热通量也发生相应变化,该时期大气强迫场的变化可能会使黄、东海表层水温分布趋势发生较大改变,进而影响陆架环流格局.(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齐庆华,蔡榕硕,王红光[8](2013)在《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水汽通量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距平的遥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CEP/NCAR潜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及中国大陆台站的降水量观测数据,利用SVD方法计算了前期(冬季和春季)和同期(夏季)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通量、上空水汽输送通量分别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异常变化的耦合模态,文中分析了第一耦合模态(最佳遥相关型)的时空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前期和同期潜热通量与夏季降水量距平最佳遥相关的关键海区存在着差异,前期冬季主要为黑潮流域和孟加拉湾(正相关)及北赤道流区(负相关),而前期春季和同期主要为印-太暖池等海区,潜热通量异常基本呈正负值区相间的带状分布,并均显着与我国大陆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南北反位相分布相对应,其中,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显着区主要为我国华南地区以及与其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变化的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前期和同期潜热通量和降水量异常最佳遥相关型具有显着的2~7a年际振荡特征和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并于上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显着气候跃变.水汽输送通量与降水量距平最佳遥相关的关键海区主要为我国南海海域和孟加拉湾以及东海黑潮流域,尤其在前期春季和同期夏季,对应的我国大陆夏季降水异常的显着变化区域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与其降水异常呈反位相变化的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东部.同样其前期和同期最佳遥相关型存在着显着2~8a年际振荡特征和明显长期变化趋势,除前期冬季外,各相关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也经历了显着气候跃变.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上空水汽输送异常时空配置的形成及其持续性和季节演变可能是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发生异常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来源于《应用海洋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余斌,George,J.BOER,Francis,W.ZWIERS[9](2011)在《海表热通量反馈及海温变率》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气交界面的能量交换与海洋平流共同决定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的形成、维持与衰减。基于作者近期的研究,本文回顾了海表面热通量(surface heat flux,SHF)反馈以及SST方差与海表热通量及海洋热输送方差之间的关系。海表热通量异常可近似为一个与SST成正比的线性反馈项与一个大气强迫项之和。SHF的反馈参数取决于SST和SHF间的滞后交叉协方差以及SST自协方差。这种反馈总体上为负反馈,减弱SST异常,海表湍流部分起主导作用。最强的反馈可见于南北两半球的中纬度,最大值出现在大洋的西部和中部位置并延伸至高纬度地区。SHF反馈于北半球秋冬两季增强,春夏两季减弱。这些反馈特征在CMIP3耦合气候模式中得到合理的模拟。然而,多数模式中反馈的强度与再分析资料的估值相比略为偏弱。与再分析资料的估值相比,"平均模式"反馈参数比单一模式有更相似的空间形态以及较小的均方根差。基于海表面能量收支平衡,SST的方差可以表示为3个要素的积:1)海表面辐射和湍流通量以及海洋热输送的方差之和;2)一个衡量SST持续性的传输系数G;3)一个反映海表热通量以及海洋热输送之间协方差结构的有效因子e。SST方差的地理分布类似于海表热通量及海洋热输送的方差之和,但为G和e因子所修正。(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詹建琼,陈立奇,张远辉,杨绪林,李伟[10](2010)在《台湾海峡海表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改进的Williams模型中,应用GW03海表动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考虑波浪对干沉降速率的影响,结合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计算了台湾海峡海表气溶胶干沉降速率,并利用2006~2007年走航观测结果计算了台湾海峡总悬浮颗粒物的入海通量.其结果表明:台湾海峡海表气溶胶干沉降速率及总悬浮颗粒物干沉降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台湾海峡海表气溶胶干沉降速率范围为5.83~6.17 cm/s,平均值为6.00 cm/s.其中冬季气溶胶干沉降速率最大,平均值为6.08 cm/s;夏季气溶胶干沉降速率最小,平均值为5.85 cm/s.台湾海峡气溶胶总悬浮颗粒物的干沉降通量也呈现出冬季的高[均值为7.31μg/(m2.s)],夏季的低[均值为2.23μg/(m2.s)]的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台湾海峡海表气溶胶干沉降速率出现1个高值中心,位于台湾海峡北部海域.总悬浮颗粒物干沉降通量出现2个高值中心和1个低值中心,分别位于台湾海峡北部海域、汕头至厦门海域和南海中北部海域.(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10年02期)

海表通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粗分辨率卫星数据和中尺度分辨率区域海洋(ROMS)模型数据,通过一种较新的循环平稳经验正交函数(CSEOF)方法分析南海表面温度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其中南海表面温度的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分别代表南海温度的季节变化信号和受ENSO影响的年际变化的信号。卫星与模型数据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南海北部相对南部具有更强的季节变化,第一模态时间序列主成分与Nino3指数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小于30%。卫星与模型第二模态时间序列主成分与Nino3相关性较高,均大于50%,落后Nino3指数7个月。通过对比模型与卫星结果发现,中尺度过程的引入仅使第二模态空间分布更为复杂,而对第一模态的季节变化及与ENSO信号的相关性并没有显着影响。赤道太平洋温度异常通过大气环流改变了南海上空的云层覆盖与季风强度,进而影响南海表面温度。在厄尔尼诺年,云层覆盖的减少增加了太阳短波辐射;季风的减弱降低了潜热通量的热损失。短波辐射与潜热通量的变化与ENSO同时发生,海气热量交换与混合层的共同作用延缓了表面温度对ENSO的响应,跨混合层底的垂向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南海北部的海气相互作用由短波辐射和潜热通量共同决定,而南海南部主要由短波辐射决定,主要原因是南海北部的冬季风强度远大于夏季风。此外,由于离岸Ekman输运在南海北部更加明显,南海北部垂向过程的冷却作用强于南海南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表通量论文参考文献

[1].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8

[2].王冠楠.南海混合层热通量与海表温度的季节与年际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8

[3].付迪,蔡榕硕.热带西太平洋海表盐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淡水通量的响应[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7

[4].唐慧琴.BCC_CSM1.1m对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海表潜热通量的模拟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5].许欣,于培松,蔡小霞,潘建明,胡佶.南海西部秋季海表p_(CO_2)分布与海-气CO_2通量[J].热带海洋学报.2016

[6].姜亦飞,王辉,乔然,吕洪刚,刘桂梅.南海东北部春季海表pCO_2分布及海-气CO_2通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4

[7].薛玉虎,毛新燕,颜秀花,赵传湖.基于耦合气候系统模式的中全新世黄、东海海表通量分析[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4

[8].齐庆华,蔡榕硕,王红光.东亚及邻近地区海表潜热和水汽通量与中国大陆夏季降水量距平的遥相关性[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

[9].余斌,George,J.BOER,Francis,W.ZWIERS.海表热通量反馈及海温变率[J].大气科学学报.2011

[10].詹建琼,陈立奇,张远辉,杨绪林,李伟.台湾海峡海表气溶胶干沉降通量研究[J].台湾海峡.2010

论文知识图

模式区域及地形Fig.7.1Landformandra...1990年年平均CFC-11海表通量海表通量项与逐月的Ni~no 3指数的...海表热通量(感热和潜热)的均方差分布3-19MERRA数据中相关海表耦合模式热带太平洋云—气候反馈模拟...

标签:;  ;  ;  ;  ;  ;  ;  

海表通量论文_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