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阅读的几点认识

对语文阅读的几点认识

山东青州市黄楼初级中学王文忠王云

语文学习,阅读不可或缺,对于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麻醉式阅读法。读者如同服了麻醉品,几乎忘却了自己的存在,把自己完全置于书本之外。就像看武打录像一样,人物姓名、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等掌握与否均无所谓。如果说能有一点收获的话,那就是身心得到放松,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当然,读名著时千万不要用此法,否则会在你的眼里使不朽的名著下降到庸俗作品的水平。假如你用麻醉法去读《红楼梦》,就会感到薛宝钗比林黛玉可爱;假若你漫不经心地读《安娜卡列尼娜》,就会感到自己在看一本拙劣的三角恋爱小说,甚至人物形象也发生本质上的扭曲。

对于以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为目的的阅读,可采用扫描式阅读法。我们平时查阅资料、阅读报纸、看说明书等大多用的是扫描式阅读法。读速往往是一目十行,眼睛看到的不是字的笔画,也不是具体哪个字,甚至不是具体哪个词、那句话,而是把所看的内容像图像一样一起收入视野,映入大脑,然后凭经验、凭这幅图像上的一两处特征,来做出判断。嘴不出声,眼就像电子扫描一样在字里行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舍弃无关的内容。

在实践中可采取泛读、跳读、读标题、读段旨句等方式。对于报道、消息,可以由标题延伸到导语,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往下读;对于议论文,可以读标题、开头、每一自然段的段旨句和全文的结尾。

对于有必要把握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的文章,要精读。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报纸上的重要社论或评论,决策人的重要讲话,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科技论文,各级政府的法律条文等,都应采取精读法。精读不一定是每一句话都读到,关键是要掌握所读对象的框架和精髓。在实践中,可采用全景式阅读法。即先读一下文章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读完再回过头来看文脉通不通,全文谈了几个问题,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阐述的是什么观点,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精读能达到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的内容完整、准确的复述出来即可。

对于中学生而言,仅凭课本上的百十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要学好语文,必须大量阅读课外诗文,由课本延伸开去,必须让语文阅读的内容具有开放性,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言典范,感悟语言规律,培养自己的语感,形成丰富全面的语文素养。

鉴于此,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延伸阅读。许多古代诗歌、现代散文与课文在内容、题材上往往有相同或相近之处,可利用此种联系延伸出去,指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例如《驿路梨花》一文,作者在结尾引用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来点题升华,这时把原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完整地介绍给学生,学生既学到了一首爱国诗作,同时也领悟了作者将古诗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的高超技艺。学习《斑羚飞渡》,可以阅读《藏羚羊跪拜》等,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学习《羚羊木雕》,可以推荐台湾作家刘墉的《爱的礼物》。教学《济南的冬天》,可以对比祖咏的《终南望余雪》。讲读《君子于役》,可以对比李频的《春怨》。学完《背影》,可以推荐孟郊的《游子吟》。这种延伸阅读,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对其艺术手法的共同之处及蕴含其中的意味有更深切的感悟。

依照思想健康、篇幅短小、语言精美的标准,进行延伸阅读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逢到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就可以选读描写这个季节、这种天气的作品。鲁迅的《雪》,余秋雨的《听听这冷雨》等等,大师名家的经典佳作“与时俱来”,走进学生的阅读视野。伴着春光,迎着秋风,沐着细雨,赏着瑞雪,品味着语言的精华,学生们一个个摇头晃脑,感觉自己就是文豪了。春游、秋游之际,或者假期归来之时,正是搞山水名胜类诗文延伸阅读的绝好时机。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巴金的《海上日出》,李广田的《花潮》正好这时走进学生的阅读视野。

有时候一些同学不珍惜时间,浪费生命,怎么办?老师把朱自清的《匆匆》、丰子恺的《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给他们听,从他们沉思、惭愧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不必再喋喋不休的正面说教,教育感化已在教师、学生、作者之间的密切交流中悄然完成。

延伸阅读有教师担当义不容辞,但教师的欣赏口味、阅读视野、手头资料往往较为固定和狭窄。长期以教师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由选择,也容易把阅读积累变成营养并不全面的硬性灌输。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积极性,形成自主积累的内驱力,学生更易产生读、背的欲望,积累更容易收到实效,也便于养成学生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把选择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遍览佳作、品位比较,让他们在价值判断的实践中逐步提高鉴赏力。自由选择的过称就是学生阅读鉴赏的过称,语文课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每个学生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帮助学生把眼界打开,指导学生逐步掌握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探索积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指导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鼓舞志气、扬起人生奋进的风帆。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阅读,不仅大大丰富了个人的积累,有效地提高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受的能力,而且使人在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上有了长足进步。“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阅读中被诗文蕴含的情操意境熏陶感染,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更为丰富,理解更加具体,对人生观的理解也更为深刻。竞争失利时,渐渐学会了用“乘风破浪会有时”来自我激励,亲友分离时,开始用“此事古难全”来自我宽解。这也许就是培根所说的“变学问为气质”吧。

标签:;  ;  ;  

对语文阅读的几点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