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信度传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信度,不确定性,信誉,文本,观点,垃圾,模式。
可信度传递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熊士强[1](2016)在《基于可信度传递的商品垃圾评论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对人们表达自己和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线评论在今天的电子商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常常会通过网络查看商品或者商店的评论信息,然后做出购买决策。但是由于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垃圾评论,消费者会被误导甚至购买质量低下的商品,严重影响购物体验,商家也会因为恶意评论而名誉受损。因此,近年来垃圾评论的智能化检测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地总结并论述了垃圾评论检测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领域相关算法和技术。针对传统基于人工标注的算法性能评价体系工作量大、不利于计算机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使用两个识伪度指标来度量检测算法的性能。主要思想是比较检测前后的数据样本在推荐系统准确度和评论正反馈率上的差异,这种方法为观察垃圾评论检测的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作为传统评价体系的补充。本文使用可信度得分作为度量评论、评论者、商品可信程度的指标,通过分析影响评论可信度的关键因素,从中抽取了评论文本的长度、属性覆盖率、时间分布叁个特征计算评论初始可信度得分。此外,本文在属性词典的提取中巧妙的将词频统计方法与主题词模型进行融合,并使用成熟的第叁方工具word2vec构建提取模型,实验表明,本算法能获取更加丰富而准确的属性词典。受评论关系图和Web事实发现的启发,本文发现了评论、评论者、商品叁者之间可信度的相互影响关系,而之前的研究者多把叁者作为单一研究对象,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度传递的垃圾评论检测算法,该算法将评论、评论者、商品抽象成图模型,以评论初始可信度得分为基础,以叁者构成的网络为线索,构建计算评论、评论者、商品可信度得分的模型,修正评论可信度得分,排除可信度得分小于可信阈值的评论。实验表明,此算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都有一定的提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5-20)
郝黎明,杨树堂,陆松年,陈恭亮[2](2008)在《基于可信度的传递模式信誉值计算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信誉系统中的传递模式信誉值计算算法,分析了该算法在归一化、通过相对值计算全局信誉值(GRV)以及评价函数标准不同时引起的信息损失问题和节点可信度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基于可信度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计算所得到的GRV序列比理想值的欧氏距离更小,提高了恶意节点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8年03期)
可信度传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信誉系统中的传递模式信誉值计算算法,分析了该算法在归一化、通过相对值计算全局信誉值(GRV)以及评价函数标准不同时引起的信息损失问题和节点可信度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基于可信度方法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计算所得到的GRV序列比理想值的欧氏距离更小,提高了恶意节点识别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信度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1].熊士强.基于可信度传递的商品垃圾评论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6
[2].郝黎明,杨树堂,陆松年,陈恭亮.基于可信度的传递模式信誉值计算改进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