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华论文_赵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李日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日华,西厢,书法,故宫,题跋,思想,印鉴。

李日华论文文献综述

赵蕾[1](2019)在《李日华《六研斋笔记》文艺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研斋笔记》是晚明文学家、鉴赏家和评论家李日华的代表作品。全书就内容而言十之七八是论诗歌、书法、绘画的创作和鉴赏方法,余下部分则记录了李日华的生活见闻。在前贤的着作中可以发现《六研斋笔记》中关于李日华在诗歌、书法、绘画上的鉴赏观点有被零星的提及,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细读全书可发现包括《六研斋笔记》本身的行文特点和书中内容所涉及的人物精神、艺术创作、审美境界等对文学史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六研斋笔记》文艺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力图找寻其在文论史上的价值。第一章主要从儒、道、佛叁家思想上来追寻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所论及推崇人物精神,分析李日华思想中与晚明精神相一致和不一致的地方。第二章基于上述人物精神特点,对《六研斋笔记》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创作论进行总结,从而梳理出《六研斋笔记》在创作论上的价值。第叁章提炼出《六研斋笔记》中的艺术审美境界,一方面在文论史上追溯这些审美境界的来源,另一方面论述李日华在书中对这些审美境界的新解读。第四章关注《六研斋笔记》本身实录、自由的行文特点,并总结出本书对“笔记”这种文体的继承和发展。结语对全文做出总结,并辩证看待《六研斋笔记》,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对书中小部分不加考证的错误进行纠正。附录整理《六研斋笔记》中所记载的人物及相关事件。(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5)

何育[2](2018)在《《李日华渴笔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期刊2018年04期)

瑞霖[3](2018)在《铭文佐证 流转有序——读明代李日华铭澄泥砚》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人论砚,以有铭为贵。铭文蕴含着史学、文学、文字学、美学、篆刻学等多方面信息,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如是名人识铭署款,则更加珍贵。因为名人的生平业绩多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通过他们的活动轨迹和铭文相对应,不但可以提升砚台的文化艺术含量,而且也是划定年代的重要依据。但在古人留下的大量旧砚中,有铭文,尤其有名人镌铭的并不多见,实属凤毛麟角,也多在各级博物馆或收藏家手中,可遇不可求。我从福建省(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8年06期)

陈伟其[4](2018)在《李日华书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日华是中晚明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及鉴赏家,人称“博物君子”。明代晚期,在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书法领域产生重大变革,书法创作趋向于个性的张扬。面对社会现实,李日华经过深思熟虑,坚持继承传统,提倡学习古法;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忽略主流思想,提出在学古的前提下表现性灵。其书学思想既体现时代特点,又有其独特性。本文是对李日华书学思想的研究。第一部分探究李日华书学思想产生的原因。在时局和社会环境影响下,李日华的思想必然带有时代的特质,然而他本身的性格在当时显得格格不入。其书学思想,便是在这种碰撞之下产生。第二部分是论述李日华的书学思想。李日华崇古尚法,主张“神摹”,并认为书法可以表现性灵。他重视晋唐的书迹,以右军书法为宗;同时崇尚篆书高古自然的风貌。李日华主张书法作品要有个人风格,提出“神摹”。此外,他还认为书法表现性灵,即书法能表达人的内心与性情,因而要求书家多读书,提高文化修养,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第叁部分考察李日华书学思想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0)

刘浩川[5](2018)在《故宫博物院“李日华藏本”《十七帖》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故宫博物院"李日华藏本"《十七帖》,张伯英评为所见"第一",据北宋魏泰藏唐摹硬黄本摹勒上石,题跋满卷,朱印累累,关涉大量历史人物、鉴藏事件和碑帖版本。字口清晰,笔意鲜活,气息圆融,体势飞动,足与唐摹硬黄本并观。该本为检验和调整《十七帖》的版本谱系提供了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文献、版本和书法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8年04期)

夏雨婷[6](2017)在《从李日华笔记文献看其书法品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日华是明代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书法家、画家,他擅长鉴赏,号称博物君子。李日华着作多,关于书画的笔记文献有《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紫桃轩杂缀》等。本文采用文献学的方法,试图对李日华存世笔记文献中有关书法的内容进行梳理,论证李日华构建的从王羲之到颜柳到苏黄再到鲜于枢、康里巎巎,最后到同时代的祝允明以雄强风格为中心的书(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7年07期)

吴静怡[7](2017)在《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策略——以李日华《南西厢》中的丑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李日华《南西厢》中的丑角形象为例,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缺少关注的审丑进行分析、策略概括以及价值意义的挖掘。(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7年17期)

陈龙[8](2017)在《李日华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明是政治腐败、思想巨变的时代,也是文化艺术发展迎来鼎盛的时代,尤以绘画艺术为最。伴随绘画创作实践的繁荣,绘画思想集前人大成也极为丰富成熟。李日华作为与董其昌、王惟俭齐名的叁大“博物君子”之一,是晚明冠绝一时的书画鉴藏大家,其在绘画创作和鉴藏活动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值得研究。本文立足他的诸多论画着作文本内容,整理、分析、归纳,从认识论、创作论、鉴赏论叁个方面阐述其绘画美学思想。本文在引言和结语以外,共分四章。引言对文章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作出介绍;结语对李日华绘画思想体系作出总结,并点明其鉴藏活动以作品本身艺术价值和历史定位为依据对画家作出评价的特点。第一章,介绍时代背景与李日华的生平交游情况,为后文对其绘画思想的分析归纳打好基础。第二章,考察李日华对绘画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即对“韵”与“法”辩证关系和“德”与“艺”相互联系的讨论。针对晚明画坛“取韵之风”盛行导致绘画不讲章法、空疏放诞的弊端,他提出要重视“真工实能”之迹,师古、师自然,在熟练掌握专业造型技法的基础上“取韵”,实现绘画构造中“韵”与“法”的和谐统一。通过对“德”与“艺”的讨论,得出人品决定画品的结论。他所说的人品包含道德操守、文化涵养、才情风度叁个方面内容,并在多读书、多探奇山水中获得。第叁章,创作论。李日华指出创作主体要具备“虚静”的心态,这种虚静重在平时,在生活的态度与人格的修养,而非仅指创作时的片刻沉静。其次,绘画要重视构图布置,善“取予”,工“选胜”,做到虚实相生、有无相间。最后,绘画要以达到简淡荒寒的意境为最高追求。第四章,鉴赏论。李日华提出绘画要具备“寄情寓性”的娱乐审美目标,同时不违背“真工实能”的要求,缘情而发,因性而成。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形”、“势”、“韵”、“性”四个递进层次的批评标准,以此衡量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夏雨婷[9](2017)在《从李日华笔记文献看其书法品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日华(1565-1635),字君实,号九疑,别号竹懒,嘉兴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卒于穆宗崇祯八年,年七十一岁。他曾担任华西县令,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后因母亲病故,请求回家终养父亲。后来又多次出仕,直到崇祯皇帝登基,被任命为太仆寺少卿,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官职。但因为疾病缠身,不得不乞归,在翰墨艺术中度过了晚年生活。李日华早年就能对社会和朝廷政治有独特的看法,晚年在其着作《味水(本文来源于《书法赏评》期刊2017年02期)

侯艳如[10](2016)在《李日华书画收藏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私人书画收藏在盛唐时期就已蔚然成风,而到了明代,对书画作品的鉴赏与收藏更为普遍流行。也涌现出了许多书画收藏名家,李日华就是其中的一个。本文依据其主要着录及其他相关文献,对李日华在书画收藏方面的相关内容、材料作一简单梳理,并对其生平、交游以及收藏来源、心态等方面予以初步探索。以期使我们更加了解李日华鲜活的同时,更为我们研究明代书画收藏活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细节。(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6年09期)

李日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日华论文参考文献

[1].赵蕾.李日华《六研斋笔记》文艺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何育.《李日华渴笔颂》[J].中国美术.2018

[3].瑞霖.铭文佐证流转有序——读明代李日华铭澄泥砚[J].东方收藏.2018

[4].陈伟其.李日华书学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5].刘浩川.故宫博物院“李日华藏本”《十七帖》考论[J].中国书法.2018

[6].夏雨婷.从李日华笔记文献看其书法品评[J].荣宝斋.2017

[7].吴静怡.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策略——以李日华《南西厢》中的丑角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8].陈龙.李日华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17

[9].夏雨婷.从李日华笔记文献看其书法品评[J].书法赏评.2017

[10].侯艳如.李日华书画收藏管窥[J].今传媒.2016

论文知识图

李日华-[明] 李日华 手札册李日华像李日华-李日华报刊文选和题录报刊题录(9)报刊文选和题录报刊题录(5)音乐演出情况北京交响乐团2005—2006音乐季...

标签:;  ;  ;  ;  ;  ;  ;  

李日华论文_赵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