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论文和设计-孔垂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包括汽车连接器及支撑底板,所述汽车连接器位于支撑底板的上侧位置,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及第一移动柱,所述第一移动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柱及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与第一固定柱处于同一直线且第二固定柱处于第一固定柱之间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柱的顶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两侧侧面设置有第二稳固柱,所述汽车连接器处于顶盖与底盖之间位置;多个汽车连接器并排安装时,支撑底板之间卡合连接,尽可能避免汽车连接器受到汽车行驶颠簸震动而松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包括汽车连接器(1)及支撑底板(2),所述汽车连接器(1)位于支撑底板(2)的上侧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拉伸机构(3),所述拉伸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柱(4)及第一移动柱(5),所述第一移动柱(5)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所述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压缩机构(8),所述压缩机构(8)包括第二移动柱(9)及第二固定柱(10),所述第二固定柱(10)与第一固定柱(4)处于同一直线且第二固定柱(10)处于第一固定柱(4)之间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柱(9)的顶部设置有底盖(7),所述底盖(7)的两侧侧面设置有第二稳固柱(13),所述汽车连接器(1)处于顶盖(6)与底盖(7)之间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包括汽车连接器(1)及支撑底板(2),所述汽车连接器(1)位于支撑底板(2)的上侧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拉伸机构(3),所述拉伸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柱(4)及第一移动柱(5),所述第一移动柱(5)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所述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压缩机构(8),所述压缩机构(8)包括第二移动柱(9)及第二固定柱(10),所述第二固定柱(10)与第一固定柱(4)处于同一直线且第二固定柱(10)处于第一固定柱(4)之间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柱(9)的顶部设置有底盖(7),所述底盖(7)的两侧侧面设置有第二稳固柱(13),所述汽车连接器(1)处于顶盖(6)与底盖(7)之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2)两侧侧面靠近前端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稳固柱(11),所述第一稳固柱(11)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机构(12),所述滑动机构(12)包括第三固定柱(14)及第三移动柱(15),所述第三移动柱(15)设置成“T”型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柱(14)一端连接在第一稳固柱(11)表面及另一端嵌入第三移动柱(15)表面内部,所述第三固定柱(14)垂直第一稳固柱(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柱(15)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动块(151)、第四滑动块(152)、第三弹簧(153)及弹簧盲孔,所述第三滑动块(151)及第四滑动块(152)分布在弹簧盲孔的端部位置,所述第三固定柱(14)嵌入第三滑动块(151)表面内部,所述第三弹簧(153)处于第三滑动块(151)及第四滑动块(152)之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41)及第一弹簧(42),所述第一固定柱(4)及第一移动柱(5)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滑动块(41)位于第一弹簧(42)的底部,所述第一移动柱(5)穿过第一固定柱(4)顶部表面并嵌入第一滑动块(41)表面内部,所述第一弹簧(42)套接在第一移动柱(5)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柱(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01)及第二弹簧(102),所述第二移动柱(9)及第二固定柱(10)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二滑动块(101)位于第二弹簧(102)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柱(9)穿过第二固定柱(10)顶部表面并嵌入第二滑动块(101)表面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102)的底端连接在支撑底板(2)的表面及顶端连接在第二滑动块(101)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6)设置成“U”型结构,所述顶盖(6)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拉环(61),所述顶盖(6)的底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柱(62),所述汽车连接器(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柱(62)嵌入所述限位孔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2)右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耳,所述支撑底板(2)左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当所述汽车连接器(1)并排水平安装时,所述限位耳嵌入所述限位槽内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

背景技术

汽车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汽车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主要是由四大基本结构组件组成,分别是:接触件,外壳,绝缘体,附件,在行业内通常又称做护套、接插件、塑壳;

现有的汽车连接器在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时受颠簸震动连接不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连接器在汽车行驶在不平路面时受颠簸震动连接不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包括汽车连接器及支撑底板,所述汽车连接器位于支撑底板的上侧位置,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柱及第一移动柱,所述第一移动柱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柱及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与第一固定柱处于同一直线且第二固定柱处于第一固定柱之间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柱的顶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两侧侧面设置有第二稳固柱,所述汽车连接器处于顶盖与底盖之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两侧侧面靠近前端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稳固柱,所述第一稳固柱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柱及第三移动柱,所述第三移动柱设置成“T”型结构,所述第三固定柱一端连接在第一稳固柱表面及另一端嵌入第三移动柱表面内部,所述第三固定柱垂直第一稳固柱。

优选的,所述第三移动柱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动块、第四滑动块、第三弹簧及弹簧盲孔,所述第三滑动块及第四滑动块分布在弹簧盲孔的端部位置,所述第三固定柱嵌入第三滑动块表面内部,所述第三弹簧处于第三滑动块及第四滑动块之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及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柱及第一移动柱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一滑动块位于第一弹簧的底部,所述第一移动柱穿过第一固定柱顶部表面并嵌入第一滑动块表面内部,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移动柱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及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移动柱及第二固定柱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二滑动块位于第二弹簧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二移动柱穿过第二固定柱顶部表面并嵌入第二滑动块表面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连接在支撑底板的表面及顶端连接在第二滑动块表面。

优选的,所述顶盖设置成“U”型结构,所述顶盖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拉环,所述顶盖的底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柱,所述汽车连接器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嵌入所述限位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右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耳,所述支撑底板左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当所述汽车连接器并排水平安装时,所述限位耳嵌入所述限位槽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汽车仪表盘左下方保险盒内的汽车连接器安装使用过程中,把拉环竖直上移,顶盖及第一移动柱竖直上移,第一滑动块竖直上移及第一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把第二稳固柱竖直下移及底盖同时下移,第二移动柱下移且第二滑动块向下滑动,此时第二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将顶盖及底盖分别套在汽车连接器的外侧后松开拉环及第二稳固柱,此时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弹动展开,限位柱嵌入汽车连接器顶部表面的限位孔内部,顶盖及底盖分别卡合稳固在汽车连接器的外侧,多个汽车连接器并排安装时,支撑底板之间卡合连接,尽可能避免汽车连接器受到汽车行驶颠簸震动而松动;

在保险盒稳固及保险盒抵住第三移动柱时,第三移动柱滑动且第三固定柱保持稳固,第三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尽可能减缓汽车在启动、刹车或急停下汽车连接器受惯性运动而错位连接不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移动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连接器;2、支撑底板;3、拉伸机构;4、第一固定柱;5、第一移动柱;6、顶盖;7、底盖;8、压缩机构;9、第二移动柱;10、第二固定柱;11、第一稳固柱;12、滑动机构;13、第二稳固柱;14、第三固定柱;15、第三移动柱;41、第一滑动块;42、第一弹簧;61、拉环;62、限位柱;101、第二滑动块;102、第二弹簧;151、第三滑动块;152、第四滑动块;15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包括汽车连接器1及支撑底板2,汽车连接器1位于支撑底板2的上侧位置,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拉伸机构3,拉伸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柱4及第一移动柱5,第一移动柱5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支撑底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压缩机构8,压缩机构8包括第二移动柱9及第二固定柱10,第二固定柱10与第一固定柱4处于同一直线且第二固定柱10处于第一固定柱4之间位置,第二移动柱9的顶部设置有底盖7,底盖7的两侧侧面设置有第二稳固柱13,汽车连接器1处于顶盖6与底盖7之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底板2两侧侧面靠近前端位置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一稳固柱11,第一稳固柱11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机构12,滑动机构12包括第三固定柱14及第三移动柱15,第三移动柱15设置成“T”型结构,第三固定柱14一端连接在第一稳固柱11表面及另一端嵌入第三移动柱15表面内部,第三固定柱14垂直第一稳固柱1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三移动柱15内部设置有第三滑动块151、第四滑动块152、第三弹簧153及弹簧盲孔,第三滑动块151及第四滑动块152分布在弹簧盲孔的端部位置,第三固定柱14嵌入第三滑动块151表面内部,第三弹簧153处于第三滑动块151及第四滑动块152之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固定柱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动块41及第一弹簧42,第一固定柱4及第一移动柱5处于竖直状态,第一滑动块41位于第一弹簧42的底部,第一移动柱5穿过第一固定柱4顶部表面并嵌入第一滑动块41表面内部,第一弹簧42套接在第一移动柱5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固定柱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01及第二弹簧102,第二移动柱9及第二固定柱10处于竖直状态,第二滑动块101位于第二弹簧102的上侧位置,第二移动柱9穿过第二固定柱10顶部表面并嵌入第二滑动块101表面的内部,第二弹簧102的底端连接在支撑底板2的表面及顶端连接在第二滑动块101表面。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盖6设置成“U”型结构,顶盖6顶部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拉环61,顶盖6的底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柱62,汽车连接器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限位柱62嵌入限位孔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底板2右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耳,支撑底板2左侧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位槽,当汽车连接器1并排水平安装时,限位耳嵌入限位槽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汽车仪表盘左下方保险盒内的汽车连接器1安装使用过程中,把拉环61竖直上移,顶盖6及第一移动柱5竖直上移,第一滑动块41竖直上移及第一弹簧42处于收缩状态,把第二稳固柱13竖直下移及底盖7同时下移,第二移动柱9下移且第二滑动块101向下滑动,此时第二弹簧102处于收缩状态,将顶盖6及底盖7分别套在汽车连接器1的外侧后松开拉环61及第二稳固柱13,此时第一弹簧42及第二弹簧102弹动展开,限位柱62嵌入汽车连接器1顶部表面的限位孔内部,顶盖6及底盖7分别卡合稳固在汽车连接器1的外侧,多个汽车连接器1并排安装时,支撑底板2之间卡合连接,尽可能避免汽车连接器1受到汽车行驶颠簸震动而松动,在保险盒稳固及保险盒抵住第三移动柱15时,第三移动柱15滑动且第三固定柱14保持稳固,第三弹簧153处于收缩状态,尽可能减缓汽车在启动、刹车或急停下汽车连接器1受惯性运动而错位连接不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1251.7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54685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60R 16/02

专利分类号:B60R16/02;H01R13/73

范畴分类:32B;38A;

申请人: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64100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产业集聚区

发明人:孔垂军

第一发明人:孔垂军

当前权利人: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燕

代理机构:41152

代理机构编号: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抗震型汽车连接器论文和设计-孔垂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