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层块状油藏论文-秦国省,邹存友,匡明,田雅洁,陈有锋

厚层块状油藏论文-秦国省,邹存友,匡明,田雅洁,陈有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厚层块状油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冲积扇,沉积演化,油气富集,百口泉

厚层块状油藏论文文献综述

秦国省,邹存友,匡明,田雅洁,陈有锋[1](2018)在《厚层块状冲积扇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以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取心分析化验资料及开发实践认识,通过取心井单井沉积相标定、平剖面沉积特征解剖,结合油层展布特征分析,明确了百口泉组厚层块状砂砾岩的沉积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了探讨了其油气差异富集机理。研究表明:(1)研究区百口泉组为干旱型冲积扇沉积,根据其内部沉积特征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扇根及扇中2个亚相和7个微相单元,扇根以主槽微相发育为主,扇中以辫流水道微相发育为主。(2)百口泉组冲积扇整体呈不断退积的特征,B3砂组以扇根主槽块状砂砾岩发育为主,整体呈连片分布特征;B2砂组为扇根主槽向扇中辫流带过渡沉积,砂砾岩体由块状向近层状演化;B1砂组以扇中辫流水道发育为主,辫流水道砂体呈层状展布特征。(3)研究区油气富集平面呈现断裂处连片富集、近断裂处条带状富集和远断裂处富集较差的特征,剖面上呈现底部B3砂组富集较差,中部B2砂组最为富集,顶部B1砂组富集稍差的特征。研究区油气差异富集整体受构造及沉积特征的共同控制,断裂为油气运移路径,后期起到遮挡作用,加之断裂处扇根主槽块状砂砾岩储集层发育,导致其油气较富集;近断裂处受扇中辫流水道优势储层条带状分布的控制,油气富集亦呈条带状分布特征;远离断裂处扇中外缘有利储层发育较差,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0期)

盛聪,吕媛媛,王丽莉,赵凡,董丽娜[2](2018)在《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17块D油层是一个具有气顶、边底水的巨厚块状中高渗砂岩稀油油藏。由于储层厚度大,注水开发能量难以有效补充,油藏水锥严重,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针对开发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油、气重力分异和稳油控水,恢复地层压力,改善开发效果,开展天然气驱开发研究,依据油藏特点,通过室内实验与数模研究相结合,对注气部位、注采参数、生产方式等进行系统优化,提出了顶部注气压锥,实现原油二次聚集,采油井随油环聚集阶梯开采恢复产能的方案,预计采收率提高8.9%。(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8年01期)

王大为,吴婷婷,耿志刚,杜春晓,高振南[3](2017)在《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LD油田为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是国内海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原油粘度最大的稠油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是开发此类油田的有效手段。通过叁维物理模拟分析了LD油田SAGD开发的可行性,认为该油田先吞吐降压,再转SAGD的开发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经过3个吞吐轮次,油藏压力由6 MPa降至3 MPa,井间温度升至85℃,达到转SAGD时机。蒸汽吞吐降压阶段采出程度5.75%,SAGD过程中汽腔上升到顶层时采出程度13.5%,汽腔水平扩展阶段结束时采出程度30.5%,至瞬时油汽比降至0.1时采收率达到54.7%。通过数值模拟反演,进行了现场注采参数优化设计,现场瞬时注汽量363.7 m~3/d,采注比1.2以上,吞吐3轮次后转入SAGD生产,注采井间距离6.5 m。(本文来源于《复杂油气藏》期刊2017年03期)

赵海艳[4](2017)在《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注水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冷43块S32油层,对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注水效果评价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完善注采系统,加强稳油控水工作,油田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按目前开发方式,水驱采率为20.5%。(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李树山[5](2016)在《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火驱调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3618块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火驱开发中暴露出的井间干扰严重、火线推进不均、增油效果明显变差等问题,在细化监测资料录取基础上,利用数模技术,深化火驱"叁场一前缘"及驱油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驱开发中,重力泄油是主要驱动,地层提压是关键,前缘均衡扩展是基础,合理注采井段配置及注气强度是保障。在此认识基础上,按照"高点转驱、线性井排、重力泄油"的思路,重新规划火驱井网,同步提高点火井注气量,适时开展吞吐引效。现场实施后,新增7口受效井,14口井受效明显改善,合计日增油56 t/d,火驱开发效果明显改善。该研究可为其他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火驱开发提供一定借鉴。(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6年06期)

刘燕[6](2016)在《厚层块状稠油油藏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井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冷41块属于典型的中深层厚层块状边底水稠油油藏,由于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开发效果差。本次研究,在油藏精细研究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二次开发方式筛选标准,认为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较适宜开发。(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刘兴国,董海海,张娟[7](2016)在《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压裂参数对水平井生产效果的影响,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的目前地质、生产特征,采用数值模拟,运用ECLIPSE建立包括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的压裂水平井机理模型,优化水平井压裂参数。结果表明:水平井水平段最优长度为500m,压裂缝条数最优为5条,压裂缝半长最优为70m,水平段与压裂缝夹角45°以上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对水平井的现场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6年07期)

刘国良[8](2016)在《塔中4油田TZ402井区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塔中4油田TZ402井区经过二十余年的生产开发,CⅢ油组下部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已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部分井水淹严重。当前研究区地质储量采出程度和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较高,剩余开采储量较小,含水上升较快,地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复杂等都是生产开发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本次研究从油藏实际情况出发,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岩心等静态资料,以前人研究的沉积地质为基础,结合油藏动态分析,应用油藏工程的方法对油藏进行开发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塔中4油田TZ402井区属于Ⅱ类油藏(有一定的天然能量补给),其中1~3小层天然能量一般,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地层能量进行开采;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天然能量较充足,投产初期可以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采。1~3小层预测可采储量为325.19×104t,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78%,可以进行开发方案调整进一步开采;厚层块状小层(4~均小层)预测可采储量为794.34×104t,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97.5%,开发效果好,采出程度高。1~3小层有一定提液能力,4~5小层提液能力较差,均质段基本上无提液能力;由于水平井投产时间晚,地层能量不足,1~3小层直井产能比水平井好;4~均小层水平井产能是直井4倍左右,体现了水平井的产能优势。对于储层物性较好,地层能量充足的厚层块状砂岩油藏,优先考虑水平井进行生产开发。1~3小层单井压降类型有快速下降型、缓慢下降型、初期相对稳定型叁种,目前地层平均地层压力23.18MPa,原始地层压力为40.02MPa,保持程度65.42%,保持程度一般;4~均小层地层的压力下降类型有缓慢下降型、初期相对稳定型两种类型,平均静压为36.00MPa,原始地层压力为40.02MPa,保持程度85.72%,保持程度较好。按照研究区含水率变化规律,将油藏开发分为五个阶段:Ⅰ:1993~1997年,无水采油期;Ⅱ:1997~1999年,低含水采油期;Ⅲ:1999~2004年,含水率快速上升期;Ⅳ:2004~2007年,含水相对稳定期;2007年~至今,高含水采油期。(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才业[9](2016)在《辽河油田厚层块状油藏砾岩层特征研究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辽河油田边顶水油藏仅在D84块馆陶油层、D239块馆陶油层发育,油藏与上覆顶水直接接触,无明显的泥岩隔层,且其边部水体呈指状侵入油藏内部,呈油水间互的油水共存的复杂油水关系,对开发造成很大困难。以D239块为例,对馆陶油层边顶水超稠油油藏开展了系统的研究,重新认识油藏地质体,解决了该区勘探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问题,探讨了该类油藏规模小、含油带窄、边顶水发育的特殊油藏开发模式,指定了适应该区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方案,使该类型油藏的储量实现有效动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05期)

赵晔[10](2015)在《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合理注采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XH27块是一个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直井-水平井组合重建井网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快速锥进,导致区块含水快速上升、产量快速递减。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生产动态特征,运用数值模拟法、统计归纳法研究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并配套应用先进的注汽工艺技术,进一步改善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注汽效果,实现辽河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区块持续稳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05期)

厚层块状油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H17块D油层是一个具有气顶、边底水的巨厚块状中高渗砂岩稀油油藏。由于储层厚度大,注水开发能量难以有效补充,油藏水锥严重,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低。针对开发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油、气重力分异和稳油控水,恢复地层压力,改善开发效果,开展天然气驱开发研究,依据油藏特点,通过室内实验与数模研究相结合,对注气部位、注采参数、生产方式等进行系统优化,提出了顶部注气压锥,实现原油二次聚集,采油井随油环聚集阶梯开采恢复产能的方案,预计采收率提高8.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厚层块状油藏论文参考文献

[1].秦国省,邹存友,匡明,田雅洁,陈有锋.厚层块状冲积扇沉积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以百口泉油田百21井区百口泉组油藏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2].盛聪,吕媛媛,王丽莉,赵凡,董丽娜.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8

[3].王大为,吴婷婷,耿志刚,杜春晓,高振南.中深层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J].复杂油气藏.2017

[4].赵海艳.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注水效果评价[J].石化技术.2017

[5].李树山.厚层块状稠油油藏火驱调控技术[J].特种油气藏.2016

[6].刘燕.厚层块状稠油油藏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井网设计[J].石化技术.2016

[7].刘兴国,董海海,张娟.厚层块状特低渗砾岩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J].当代化工研究.2016

[8].刘国良.塔中4油田TZ402井区厚层块状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

[9].才业.辽河油田厚层块状油藏砾岩层特征研究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10].赵晔.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合理注采参数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

标签:;  ;  ;  ;  

厚层块状油藏论文-秦国省,邹存友,匡明,田雅洁,陈有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