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邻菲罗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团,光谱,稀土,晶体,荧光,纳米,亲水。
邻菲罗琳论文文献综述
王亮[1](2010)在《新型邻菲罗琳衍生物及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稀土配合物在生物化学中可以用做探针,但由于动物体是以水为介质的,所以欲用作生物体内的荧光探针,其分子结构必须是水溶性的。本文以二乙二醇和1,10-邻菲罗琳为起始物,合成了可以作为第二配体的新颖邻菲罗琳的衍生物,其不仅具有一个乙烯醚链这类亲水功能团和醛基官能团,还具有较大的π-π共轭体系,这种刚性的平面结构,十分有利于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传递。其次利用此邻菲罗琳的衍生物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制得了其相应的稀土铕的叁元配合物,研究了其光学性质及溶解性。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发出了铕离子的特征红光,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发光强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新颖的水溶性、具有较好敏化能力的配体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为了获得均匀透明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首先采用改进的化学沉淀法合成了不同粒径及形貌的纳米尺寸的稀土Eu(TTA)3TPPO的配合物,并对此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将其与低密度聚乙烯进行复合,得到透明聚合物薄膜;进一步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备出透明均匀的聚合物薄膜,对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其将在生物助长绿色环保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金林培,王瑞芬,王明昭,蔡冠梁,刘世雄[2](1993)在《双核铕-间甲基苯甲酸邻菲罗琳[Eu(m-MBA)_3PHEN](H_2O)_2叁元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光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标题配合物晶体属Cc空间群,a=1.5955(6)nm,b=1.8508(6)nm,c=2.2595(9)nm,β=97.79(4)°,Z=4,Dx=1.52g/cm~3,T=295K.用I>3σ(I)的7316个可观察衍射数据对92个非氢原子的原子坐标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进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最终的偏离因子R=0.043.中心Eu(Ⅲ)离子与周围6个氧和一对氮原子配位,配位多面体属四方反棱柱体,其点对称性为C_1.以Eu(Ⅲ)离子为荧光探针,77K下测得配合物多晶样品的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仅有一种晶格格位.~5D_0→~7F_J(J=0~2)跃迁光谱表明中心Eu(Ⅲ)离子在77K下具有C_1对称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3年09期)
邻菲罗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标题配合物晶体属Cc空间群,a=1.5955(6)nm,b=1.8508(6)nm,c=2.2595(9)nm,β=97.79(4)°,Z=4,Dx=1.52g/cm~3,T=295K.用I>3σ(I)的7316个可观察衍射数据对92个非氢原子的原子坐标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进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精修,最终的偏离因子R=0.043.中心Eu(Ⅲ)离子与周围6个氧和一对氮原子配位,配位多面体属四方反棱柱体,其点对称性为C_1.以Eu(Ⅲ)离子为荧光探针,77K下测得配合物多晶样品的高分辨激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仅有一种晶格格位.~5D_0→~7F_J(J=0~2)跃迁光谱表明中心Eu(Ⅲ)离子在77K下具有C_1对称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邻菲罗琳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亮.新型邻菲罗琳衍生物及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
[2].金林培,王瑞芬,王明昭,蔡冠梁,刘世雄.双核铕-间甲基苯甲酸邻菲罗琳[Eu(m-MBA)_3PHEN](H_2O)_2叁元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光谱[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