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骨骼动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骼,动画,皮影戏,皖南,包围,蒙皮,数字。
骨骼动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园园[1](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以Flash《骨骼动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核心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较好地契合了学习者的网络碎片化学习需求。本文从微课的选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可视化、画面艺术化等方面探讨了适用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最后选择《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中的"骨骼动画",进行了微课实例的设计与制作。(本文来源于《中小学电教》期刊2019年Z1期)
杨东升[2](2018)在《基于位置动力学的骨骼动画蒙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骼动画技术在游戏、动画和电影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骨骼动画的出现减轻了动画工作者的负担,提高了动画的制作效率。当前主流的骨骼动画蒙皮算法为线性混合蒙皮算法和对偶四元数蒙皮算法,然而这些算法在视觉效果上仍有很多缺陷,如线性混合蒙皮算法会导致皮肤塌陷和“糖纸”效应,对偶四元数蒙皮算法会在关节处产生皮肤肿胀,对视觉效果造成影响,这些都需要后期的人工修复,修复过程费时费力。因此,如何构建高效且蒙皮效果好的方法是骨骼动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常用骨骼动画蒙皮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位置动力学的骨骼动画蒙皮方法,该方法具有稳定、快速、易于控制的特点。本文将位置动力学方法与能量约束方法相结合,对线性混合蒙皮算法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蒙皮效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模型网格文件不含体积信息的问题,在蒙皮之前对模型进行Delaunay四面体剖分,把模型分成更小的单元且使其具有体积信息,可以用于实施基于位置动力学的体积约束以及能量约束。(2)针对线性混合蒙皮算法会使角色模型产生皮肤塌陷和“糖纸”效应的问题,使用位置动力学方法对模型施加拉伸约束和体积约束,使模型顶点的位置得到修复,从而减小在角色形变过程中的皮肤损失问题,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3)针对位置动力学方法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位置的能量约束方法来进行优化,提高位置动力学方法的收敛速度,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蒙皮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改善线性混合蒙皮算法的蒙皮效果,解决体积损失的问题,同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蒙皮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武钢[3](2017)在《数字皮影戏骨骼动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现代数字动画技术,将中国传统的皮影戏与现代动画结合起来,促进皮影戏的发展。利用现代叁维动画制作软件,实现数字皮影戏中人物的运动,对我国传统的皮影人物的运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在结合皮影人运动的规律,找出传统的皮影人物运动和现代数字皮影人物运动的相同点,再利用叁维动画制作软件,建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人物角色模型,可以对皮影人物动作进行准确把握,让动画版的皮影戏成为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7年07期)
樊匀[4](2017)在《数字骨骼动画在皖南皮影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数字动画制作中的核心技术,骨骼动画在皖南皮影戏中的应用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具体实例分析,展现了皮影骨骼动画的制作技术与实现过程,证明将现代数字动画技术与古老的皮影动画艺术相结合,是传承与保护皖南皮影戏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来源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靳风书[5](2015)在《2D骨骼动画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2D骨骼动画,利用构建好的2D骨骼模型创建形形色色的动画。2D骨骼模型是由互相连接的“骨骼”和附着在“骨骼”之上的蒙皮组成的骨架结构,通过改变骨骼的朝向和位置来为模型生成动画。2D骨骼动画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但比传统动画更加复杂,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在游戏、电影动画和虚拟现实中,都有涉及到骨骼动画。2D骨骼动画具有非常好的前景。目前,优秀的2D骨骼动画编辑器非常少,比较好的编辑器需要很高的授权费,对相关从业人员来讲成本较高。因此本文的工作目标就是借鉴已有同类软件功能的优秀之处,并避免一些公认的缺陷,设计并实现一款能够高效简洁创建2D骨骼动画的软件。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本项目所涉及的技术,如MVC模式、GDI+和2D骨骼动画等技术,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2)分析了项目的基本需求,对项目总体设计思路进行了概述,对项目进行了模块划分并设计了相关的数据结构。重点对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设计,详细阐述了项目骨骼建模、动画编辑和数据导入导出模块的设计,并利用UML绘制了相关类图和顺序图。(3)在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项目中骨骼建模、动画编辑和数据导入导出模块的具体实现细节,并给出了相关模块的界面截图和操作例程。通过上述工作,最终实现了一款2D骨骼动画编辑器,用户能够利用该编辑器进行骨骼建模、动画编辑和数据导入导出,然后将导出的数据应用到相关游戏引擎中,就可以在游戏中渲染出和编辑器里一模一样的动画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游戏开发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01)
程士骏[6](2015)在《基于骨骼动画的变形物体碰撞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画、游戏等应用中,对虚拟场景中的物体进行碰撞检测是计算机图形学及动画的经典问题。能否快速精确地执行碰撞检测,决定了虚拟场景是否能给用户以舒适、真实的体验,进而直接影响这一场景的表现效果。由于在叁维场景中,物体表现为一层叁角面片所组成的网格,仅仅单个物体中叁角面片的数量即动辄成千上万,使得严格按照叁角网格进行碰撞检测的时间开销大到无法接受的地步。因此,对于叁维场景中的碰撞检测问题,经典的做法是使用具有规则形状、便于计算互相之间碰撞的形体包裹住物体模型的叁角网格,用以排除一些明显不相交的场合、减少不必要的检测计算,这称为包围盒方法。已经证明,包围盒方法可以显着降低碰撞检测的时间开销。最平凡的包围盒有两种,其一是与叁角网格共享坐标范围的长方体,另一种是能包含该网格上所有顶点的最小的圆球。在实际应用中,长方体包围盒由于坐标计算简便,应用较后者为广泛。但为了最大化包围盒方法的效率、尽量避免误检漏检情况的发生,包围盒应当尽量紧贴所在物体的表面,因而从长方体包围盒衍生出了多种包围盒。这些包围盒的紧密性较好,但计算稍显繁杂。此外,这些包围盒均由若干个平直表面所围成,无法在具有弯曲表面的形体上取得较好的紧密性。随着图形软硬件的发展,虚拟场景中的物件也越来越接近真实的物体。显然,在真实世界中,大多数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拓扑结构、而不是如虚拟场景中的叁角网格一般仅仅是许多个顶点的简单集合。若能在对虚拟场景中的物体进行建模时应用这一客观规律,则将大大有助于产生具有强烈真实感的动画场景,这就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称为骨骼动画的一种动画技法。使用骨骼动画技法,可以逼真地表现人类、动物、机械等物体的运动,相较于传统的顶点动画具有制作简单、所需存储容量少等优点,在计算机游戏、计算机仿真等需要现场渲染动画场景的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然而在骨骼动画中,由于物体模型本身构造上的原因,其各部位在动画过程中通常发生的是旋转运动,这不利于施用一些传统的包围盒。另外,人体、动物肢体等部位的外形通常接近圆柱形或圆球形,使得传统的平表面包围盒并不能取得很好的紧密性,降低了包围盒技术的适用性。为此,本文提出适合与骨骼动画技术联合使用的圆柱体包围盒的概念,并研究其碰撞检测算法,进而用来执行变形物体的碰撞检测操作。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相较于直接使用叁角网格进行碰撞检测,具有可观的性能提升,而对经典的OOB算法也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王军,禹东川[7](2015)在《3D骨骼动画的算法分析与WebGL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3D技术的发展,3D骨骼动画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针对最新的WebGL技术,提出一种多节骨骼动画的计算和实现方法。通过分析骨骼动画的原理以及单个骨骼的算法,推导出一种新的多节骨骼动画的计算方式。然后利用网络技术提取3D模型信息,结合WebGL以及javascript等相关技术,实现了网页多节骨骼动画的过程。最后在实际的浏览器的检测中,发现主流的浏览器的计算速度已经完全胜任骨骼动画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5年04期)
徐超[8](2015)在《骨骼动画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骨骼动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入手,介绍一些与骨骼动画相关的知识,分析骨骼动画原理及其存在的优点与缺点,结合对骨骼动画的认识,浅谈骨骼动画技术。(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5年06期)
张韶华,秦志远,张宝印[9](2015)在《基于叁维结构的骨骼动画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画造型的运动控制是二维动画由传统手绘向计算机辅助制作转变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分析叁维骨骼动画技术的数据结构和运动原理,并将其应用到二维动画制作过程中,同时结合二维动画的数据特点,提出叁维骨骼和二维图形之间的绑定方法,实现基于叁维骨骼的二维动画过程。应用结果表明叁维结构的骨骼动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二维动画制作效率和动画质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5年02期)
刘寿生,陈戈,马纯永,韩勇[10](2015)在《从SSE到OpenCL:多核CPU上骨骼动画并行算法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拥有高精度蒙皮和复杂骨骼绑定关系的骨骼动画,渲染时存在很大的性能瓶颈。以往研究采用GPU加速动画,但高端GPU成本过高,而中低端GPU的通用计算性能有时不如高端CPU。为充分挖掘算法在多核CPU上的执行性能,弥补中低端GPU通用计算性能的不足,提出了基于Open CL的针对指令和线程的新兴集成并行方案,并与基于SSE结合Open MP针对指令和线程的传统独立并行方案展开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多数CPU和多种复杂度的数据上,基于Open CL的新兴并行方案的性能明显高于基于SSE的传统并行方案,并且性能优势随着数据复杂度的增加而提升。(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骨骼动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骨骼动画技术在游戏、动画和电影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骨骼动画的出现减轻了动画工作者的负担,提高了动画的制作效率。当前主流的骨骼动画蒙皮算法为线性混合蒙皮算法和对偶四元数蒙皮算法,然而这些算法在视觉效果上仍有很多缺陷,如线性混合蒙皮算法会导致皮肤塌陷和“糖纸”效应,对偶四元数蒙皮算法会在关节处产生皮肤肿胀,对视觉效果造成影响,这些都需要后期的人工修复,修复过程费时费力。因此,如何构建高效且蒙皮效果好的方法是骨骼动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常用骨骼动画蒙皮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位置动力学的骨骼动画蒙皮方法,该方法具有稳定、快速、易于控制的特点。本文将位置动力学方法与能量约束方法相结合,对线性混合蒙皮算法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蒙皮效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模型网格文件不含体积信息的问题,在蒙皮之前对模型进行Delaunay四面体剖分,把模型分成更小的单元且使其具有体积信息,可以用于实施基于位置动力学的体积约束以及能量约束。(2)针对线性混合蒙皮算法会使角色模型产生皮肤塌陷和“糖纸”效应的问题,使用位置动力学方法对模型施加拉伸约束和体积约束,使模型顶点的位置得到修复,从而减小在角色形变过程中的皮肤损失问题,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3)针对位置动力学方法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位置的能量约束方法来进行优化,提高位置动力学方法的收敛速度,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蒙皮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改善线性混合蒙皮算法的蒙皮效果,解决体积损失的问题,同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蒙皮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骼动画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园园.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与制作——以Flash《骨骼动画》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9
[2].杨东升.基于位置动力学的骨骼动画蒙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3].刘武钢.数字皮影戏骨骼动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经验分析[J].时代教育.2017
[4].樊匀.数字骨骼动画在皖南皮影戏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靳风书.2D骨骼动画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5
[6].程士骏.基于骨骼动画的变形物体碰撞检测[D].吉林大学.2015
[7].王军,禹东川.3D骨骼动画的算法分析与WebGL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
[8].徐超.骨骼动画技术探讨[J].戏剧之家.2015
[9].张韶华,秦志远,张宝印.基于叁维结构的骨骼动画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
[10].刘寿生,陈戈,马纯永,韩勇.从SSE到OpenCL:多核CPU上骨骼动画并行算法对比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