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三叶崖爬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林下,郁闭度,生物量,常绿阔叶林,含量,表型,分布区。
三叶崖爬藤论文文献综述
张乃芳,邱伟清,曹华,叶金水,黄士洪[1](2019)在《不同种植模式对叁叶崖爬藤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产品,林下套种的种植方式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不同套种模式对叁叶崖爬藤生长有显着的影响。本文设计3种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无纺布袋种植的模式Ⅰ和模式Ⅱ均较直接裸地栽植的模式Ⅲ在成活率、分枝数、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产量上有显着的提高(P<0.05)。套袋对叁叶崖爬藤生长作用明显,表现为有套袋的模式Ⅰ较无套袋的模式Ⅱ在成活率、株高、分枝数、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产量上分别增加了2.8%、23.3%、35.4%、95.2%和87.6%,但均未达到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杨旭,杨志玲,程小燕,谭美[2](2019)在《不同种源叁叶崖爬藤表型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同质园栽培的来自14个种源的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新稍长和单株块茎数量外,叁叶崖爬藤的茎粗、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块茎直径、单株块茎鲜质量以及块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叁叶崖爬藤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7.03%~51.95%之间,其中,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1.95%和48.5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个种源叁叶崖爬藤聚为2类,其中,浙江6个种源聚为一类,该类叁叶崖爬藤的茎较纤细,叶片较小,块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较高;湖南、湖北、江西和广西种源聚为另一类,该类叁叶崖爬藤的茎粗壮,叶片较大,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叁叶崖爬藤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与茎粗、新稍长、叶宽和单叶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块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与茎粗、新稍长、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总体上呈极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叁叶崖爬藤表型性状可作为种源划分和优良种源筛选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敏琪,徐琳煜,白岩,胡晓甜,吴学谦[3](2019)在《光质对叁叶崖爬藤光合特性和总黄酮含量调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光质对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二年生已初生块根的叁叶崖爬藤扦插苗为处理材料,种植在透明膜(CK-W)、红膜(RF)、黄膜(YF)、绿膜(GF)及蓝膜(BF)覆盖的大棚中。结果表明:RF处理下其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叶绿素a+b(Chl a+b)含量最高,BF处理下叶绿素a/b(Chl a/b)极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后发现,与CK-W相比,YF、BF和GF处理下叁叶崖爬藤P_n、G_s、T_r和C_i均较高,RF处理下最低。全天光合测定表明,叁叶崖爬藤具有光合"午休"现象,其中CK-W与BF处理下P_n最高且相近,RF整体处于较低水平;T_r与C_i在日变化过程中大致与G_s呈同步变化趋势。CK-W和YF处理下的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极显着高于其他光质处理,RF处理下块根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且与其他光质处理差异极显着。综上所述,叁叶崖爬藤的光合特性和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对光质处理的响应都是有所差异的。(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程小燕,杨志玲,杨旭,谭美[4](2018)在《不同光质对叁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下叁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以确定适宜叁叶崖爬藤生长的最适光质条件。[方法]以2年生叁叶崖爬藤为材料,用不同颜色的滤光膜(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和白色)进行光质处理,测定叁叶崖爬藤叶片的叶形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及块茎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的叁叶崖爬藤在叶形指标、生理指标、生物量和总黄酮含量上均得到改善,而其余光质处理结果仅对其中某一指标有所改善。[结论]红光处理下的叁叶崖爬藤块茎的产量和质量均较佳,在叁叶崖爬藤人工栽培中可以利用红光提高其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王维华[5](2017)在《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品质评价及其相关药效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遗传变异、所含主要的化学成分的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炎镇痛、抗肝损伤作用,优选出种质优良的叁叶崖爬藤产地,从而进行林下种植,缓解对叁叶崖爬藤的需求。方法:1.使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叁叶崖爬藤叶中基因组DNA提取,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ISSR-PCR反应体系,对16个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通过测定叁叶崖爬藤新鲜根、茎、叶和干燥后质量恒重时的质量,测定失水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叁叶崖爬藤中总黄酮、总皂苷、总酚、多糖以及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苷7个指标行成分的含量。3.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叁叶崖爬藤抗氧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提取,采用ABTS法、DPPH法测定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的抗氧化能力。4.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扭体和CCl4致小鼠肝损伤药理模型,分别进行叁叶崖爬藤抗炎、镇痛和抗肝损伤作用。结果:1.16个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可分为A、B、C叁类,A类包括S1福建顺昌、S2福建邵武、S4福建松溪、S5福建叁元、S6福建漳平、S7福建连城、S8福建大田、S12福建沙县、S14浙江乐清、S15浙江临安;B类包括S3福建建阳、S9福建永安、S10福建泰宁、S11福建尤溪、S13福建永春;C类包括S16浙江开化。2.失水率方面,S2福建邵武根的失水率最低为62.01%,S8福建大田产叁叶崖爬藤茎的失水率最低为66.84%,S7号福建连城叶的失水率最低为80.70%。总黄酮、总皂苷、总酚、多糖以及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方面。分部位考虑,S12福建沙县产叁叶崖爬藤茎中总黄酮、山奈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13.07 mg·g-1、7830.61 μg·g-1;S8福建大田产叁叶崖爬藤茎中总皂苷、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14.17 mg·g-1 22.36 mg·g-1;S5福建叁元产叁叶崖爬藤根中多糖含量最高为96.35 mg·g-1;S11福建尤溪产叁叶崖爬藤叶中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03.60 μg·g-1、9188.72 μg·g-1。从全株考虑,S12福建沙县产叁叶崖爬藤中总黄酮、总皂苷、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66.97 mg·g-1、49.28mg·g-1、15.16 mg·g-1;S5福建叁元产叁叶崖爬藤中多糖含量最高为52.48 mg·g-1;S13福建永春产叁叶崖爬藤中山奈酚含量最高为5197.23 μg·g-1;S11福建尤溪产叁叶崖爬藤中槲皮素、异槲皮苷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17.52 μg·g-1、3105.86μg·g-1。3.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0 min,液料比26:1,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16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不同部位提取,发现S5福建叁元、S8福建大田、S9福建永安、S12福建沙县产叁叶崖爬藤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能力强于12个产地的叁叶崖爬藤。4.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福建叁元产叁叶崖爬藤抗炎镇痛作用优于福建尤溪、福建顺昌产叁叶崖爬藤。福建叁元产叁叶崖爬藤多糖具有抗肝损伤作用。结论:16个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具有遗传差异性,通过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抗氧化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优选出S5福建叁元、S12福建沙县产叁叶崖爬藤为最佳。(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乐李敬,王珠强,范世明,黄泽豪[6](2016)在《畲药叁叶崖爬藤茎叶的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茎、叶的形态组织学特征,为其正确鉴别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装片、表面制片、徒手切片、组织化学显色、显微摄影等方法。结果描述了其组织构造、显微粉末特征,以及黄酮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结论叁叶崖爬藤茎、叶具有非腺毛、石细胞、气孔等鉴别特征,也含黄酮类成分。(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6年06期)
陈通旋,张璇,刘作福,刘国进[7](2016)在《叁叶崖爬藤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浙江省丽水市引进叁叶崖爬藤在贵州省贵阳市和黎平县进行适应性栽培,在栽培措施相同,郁闭度不同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引种苗木的成活率、平均根数、新梢生长量。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9的遮阳网条件下,叁叶崖爬藤的成活率、生长量最好;在郁闭度0.5的杉木林条件下,植物的成活率、生长量次之;而在露地无遮荫条件下,叁叶崖爬藤的成活率、生长量最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21期)
张璇,陈通旋,刘国进[8](2016)在《叁叶崖爬藤在抗肿瘤上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已成为健康的重要威胁。叁叶崖爬藤具有治疗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咽痛、痈疔疮疖及恶性肿瘤的功效。本文着重介绍了叁叶崖爬藤的有效成分,及其提取物在肺癌、胃癌、肝癌、乙肝病毒、抗炎、镇痛、解热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农技服务》期刊2016年12期)
王一涵[9](2016)在《葡萄科药用植物叁叶崖爬藤的亲缘地理学和分子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隶属于葡萄科(Vitaceae)崖爬藤属(Tetrastigma Planch.),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药用植物,俗称“叁叶青”。该物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亚热带地区,在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岛屿(海南岛、台湾)也有少量分布,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的典型广布成分。常绿阔叶林为中国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的典型植被类型,它起源古老,自晚第叁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植被变迁历史。古植被重建研究认为这一植被类型在末次盛冰期时完全退居至南部热带地区,全新世气温回暖后从南部避难所向北回迁;而有限的亲缘地理学研究案例则一致揭示了物种在冰期原地居留在多个避难所,冰后期仅存在有限的扩张。因此,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组成物种对历史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目前仍不甚清楚,亟需选择该森林植被的典型的广布成分,并整合多学科的研究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常绿阔叶林下的重要藤本类型叁叶崖爬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野外资源调查和取样的基础上,结合亲缘地理、系统发育、生物地理以及生态位模型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探讨了第叁纪以来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谱系分化、群体动态历史和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开发了物种特异性SCAR分子标记,为叁叶崖爬藤药材的科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种内谱系分化和群体动态历史基于叁个cpDNA片段(petL-psbE,trnK-matK,rbcL),对叁叶崖爬藤的20个群体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共检测到20个叶绿体单倍型。在物种水平,叁叶崖爬藤具有较高的叶绿体遗传多样性(hT=0.918:πT:2.110×10-3)和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851,GST=0.795,P<0.05).系统发育分析和TCS构建的单倍型谱系关系均支持叁叶崖爬藤种内存在两大地理谱系:西南谱系(SW)谱系和中东部谱系(CSE).CSE谱系可进一步划分为海南岛、中国中部和东南部叁大分支。对上述四个地理分支(中国西南,中部,东南部,海南)进行分层次的AMOVA分析揭示:67.9%的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9.5%存在于地区内群体间。基于cpDNA序列和多化石点校正的BEAST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SW谱系和CSE谱系在上新世早期(c.5.07 Ma)开始分化。CSE谱系内部叁个主要分支的分化时间均在上新世晚期,其中,海南岛分支最早分化(c.2.78 Ma),中国中部和东南部两大分支的分化时间较晚(c.2.12Ma)。基于叶绿体数据的祖先分布区重建结果揭示了,上新世早期的全球变冷和地质变化引发的地理隔离事件导致了叁叶崖爬藤祖先群体压缩到中国西南部和南部两个避难所,进而分化形成两个独立的地理谱系,西南地区群体长期居留原地,而中国南部群体在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早期经历了两次独立的由南向北的拓殖事件。失配分析结果也证实了SW谱系具有相对稳定的群体历史,仅在CSE谱系及其中部分支检测到了群体扩张信号,扩张事件发生在更新世早期到中期(CSE:0.81 Ma;中部分支:0.71 Ma)。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第四纪前的东亚的环境变化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遗传结构的长期影响。(2)微卫星水平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地区间基因流本研究基于双重抑制法发开了8对有多态性的叁叶崖爬藤特异性微卫星引物。基于微卫星数据的STRUCTURE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叁叶崖爬藤群体可以划分为四个地理分组,分别对应于中国西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包括海南),这一模式反映了更新世后期该物种被压缩到至少四个独立的避难所。基于MIGRATE的地区间基因流检测结果表明,叶绿体地理分支(西南部、中部、海南、东南部群体)间存在中等或较低水平的基因流;个别地区间,如海南和东南部大陆群体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基因流。生态位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末次盛冰期时叁叶崖爬藤的适宜分布区向西南方向有一定的迁移,但是并没有完全退缩到南部热带地区,南部大陆地区保留了稳定的适宜生境并进一步扩展到南海大陆架区域,因此更新世冰期路桥的形成很可能为海南岛和大陆群体间的二次接触提供了迁移通道。这些研究结果反映了物种在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中相对稳定的群体历史,对前期古植被重建提出的“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末次盛冰期完全退居至中国南部热带地区”的观点提出了挑战。(3)比较转录组和单拷贝核基因开发通过Hiseq 2000测序平台对叁叶崖爬藤CSE谱系和SW谱系个体进行转录组测序,运用de novo从头组装的方法,分别获得了52,838和65,197条unigenes,其中89%以上的unigene可以比对到公共蛋白库中。基于序列相似性,我们共找出6692对谱系间直系同源基因,其中有10对基因的Ka/Ks值显着大于0.5,可能经历了较强的正向选择或松散的净化选择,有3734对基因的Ka/Ks比值显着小于0.5,表明受到了强烈的净化选择作用。从谱系间的直系同源基因中我们共定位了286个EST-SSR位点,有78个位点在谱系间可能存在长度多态性。基于叁种生物信息学手段,我们共鉴定了1018个单拷贝核基因位点,约78%的位点在谱系间存在中等或高水平的遗传分化(Pairwise identity≤99.5%)。通过与葡萄基因组比对预测内含子-外显子边界,本研究成功开发了12对外显子锚定的核基因引物,其中8对在叶绿体单倍型个体间具有较高的多态性(hT:0.909-0.993;πT:7.32--16.01×10-3),为后续基于多位点的统计亲缘地理学和景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功能基因标记。(4)叁叶崖爬藤(叁叶青)的分子鉴定本研究从100对ISSR通用引物中筛选了12条多态性适中、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引物,发现引物UBC843的扩增结果中在1800bp左右出现的条带为叁叶崖爬藤样品所特有的,而崖爬藤属其他近缘种和伪品土圞儿均不存在此条带。经实验验证,针对此特异性条带设计的SCAR分子标记,只在叁叶崖爬藤样品中才能扩增出单一、清晰的目标长度条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扩增产物的有无和片段大小将叁叶崖爬藤与同属近缘种和市场伪品进行准确区分。(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9-01)
王利平,朱炜,沈泉,沈鑫,李琴[10](2016)在《毛竹林下套种叁叶崖爬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在浙江省湖州市采用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1年生扦插苗在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下进行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竹林郁闭度和不同栽培基质对叁叶崖爬藤生长发育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种的叁叶崖爬藤地上及地下部分的生长盛期集中在5-7月、10-11月;毛竹林下种植叁叶崖爬藤宜采用袋式栽培;适宜套种叁叶崖爬藤的毛竹林最佳郁闭度为0.6~0.8;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腐殖质土或山壤土。(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三叶崖爬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同质园栽培的来自14个种源的叁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10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新稍长和单株块茎数量外,叁叶崖爬藤的茎粗、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块茎直径、单株块茎鲜质量以及块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叁叶崖爬藤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7.03%~51.95%之间,其中,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51.95%和48.5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个种源叁叶崖爬藤聚为2类,其中,浙江6个种源聚为一类,该类叁叶崖爬藤的茎较纤细,叶片较小,块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较高;湖南、湖北、江西和广西种源聚为另一类,该类叁叶崖爬藤的茎粗壮,叶片较大,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叁叶崖爬藤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与茎粗、新稍长、叶宽和单叶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块茎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与茎粗、新稍长、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块茎直径和单株块茎鲜质量总体上呈极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叁叶崖爬藤表型性状可作为种源划分和优良种源筛选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崖爬藤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乃芳,邱伟清,曹华,叶金水,黄士洪.不同种植模式对叁叶崖爬藤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19
[2].杨旭,杨志玲,程小燕,谭美.不同种源叁叶崖爬藤表型多样性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3].韩敏琪,徐琳煜,白岩,胡晓甜,吴学谦.光质对叁叶崖爬藤光合特性和总黄酮含量调控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19
[4].程小燕,杨志玲,杨旭,谭美.不同光质对叁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
[5].王维华.不同产地叁叶崖爬藤品质评价及其相关药效学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
[6].乐李敬,王珠强,范世明,黄泽豪.畲药叁叶崖爬藤茎叶的组织学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
[7].陈通旋,张璇,刘作福,刘国进.叁叶崖爬藤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
[8].张璇,陈通旋,刘国进.叁叶崖爬藤在抗肿瘤上的研究进展[J].农技服务.2016
[9].王一涵.葡萄科药用植物叁叶崖爬藤的亲缘地理学和分子鉴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6
[10].王利平,朱炜,沈泉,沈鑫,李琴.毛竹林下套种叁叶崖爬藤的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