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探索

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探索

张敏浙江警察学院310053

摘要公安院校在我国高校体系比较特殊,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公安战线专业人才的使命。由于对于警察职业素质的高要求,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遇到很大挑战。为了紧跟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加强警察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公安院校办学水平,推进本科导师制成为当下必然的选项。

关键词本科导师制警察素质公安院校

一、本科导师制的内涵

(一)本科导师制的渊源

学界普遍认同本科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400年,魏克汉姆(Wykeham)首先将导师制引入牛津大学,后为剑桥大学采用。大卫·帕尔菲曼认为,牛津导师制教学方法的哲学基础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传统是源于古希腊并且贯穿于整个西方文化与哲学中的。所以深究导师制的形成,我们会发现古希腊的文化传统是其发展的起点,文艺复兴下中世纪的欧洲“行会组织方式的渗透”、“自治、分权精神的影响”和“古典人文主义的熏陶”最终促成了导师制的形成。

最早采用导师制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西方名校一直是世界上本科教育质量最好的高等学府,导师制则被公认为使其保障教学质量的根基。对于时刻渴望重返教育强国行列的中国而言,其吸引力不言而喻。故1937年,经过深思熟虑的竺可桢率先于浙大推行本科导师制,并立即取得巨大的成就。新中国重新开始实行本科导师制是在本世纪初,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本科教学中采用了学分制。同时,为了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许多高校又在本科生教育中引入了导师制,这无疑是加强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全国高校正在全面推进本科导师制的实行。

本科导师制的含义

本科导师制,顾名思义,其对象是针对本科生的。对于导师的定义,学者们各有不同的表述。有的认为“导师是指为了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额外进行学科辅导的教师”,也有的认为“导师泛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这两者最大的问题是只关注学业,忽视了本科导师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德业的指导。因此,本文的观点是,本科导师制是指大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德业和人生规划指导的制度。

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的必要性

公安院校学生培养的特色

公安院校的培养体系有非常突出的行业色彩,表现出与普通高等院校迥异的特点。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公安本科院校一般设学生大队,进行军事化管理。这种军事化管理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活方面。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公安院校要求较普通高等院校要严格的。公安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五项合格的素质: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法律素质,熟练的公安业务素质,合格的律己素质以及健强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公安院校导师制实行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高要求与培养体制的军事化必然会产生根源性的矛盾。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学生大队很好地完成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工作,但是对于对学生学业和人生规划部分的辅导方面功能是缺失的。这会严重妨碍公安本科学生在专业课程、法律素质方面的培养,同时也反过来会影响到政治素质、律己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成长和完善。这些缺陷亟需通过本科导师制来解决。

2、警察精英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本科导师制的本质契合。

(1)警察素质需要精英化培养模式。

法律被成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法律往往是人们穷尽所有救济手段之后的最后选择。作为执法者的警察自然承担了守卫正义底线的任务。在现代众多国家中,恐怕也很少有一个行政机构像公安部门一样承担着如此广泛而又重大的工作意义。正因为其权力和责任的重大,所以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格外严苛。有学者针对警察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规范性、权威性、约束性、保障性、效能性、同质性、限定性、全面性”。如此严格的职业教育要求,使用精英化培养模式是最符合的。

警察精英化培养模式需要本科导师制。

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质上是导师制的天敌。因为在师资稀缺而学生人数又很庞大的情况下下无法完成导师制的核心任务,即一个老师对少数几个或者一个学生的指导。更何况这种指导还包括学业、德业和人生规划等众多内容。在培养目标上,大众化高等教育起源于美国,其根本目标是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反映到中国后,这一核心概念就表现为学校最大的任务是如何保证学生就业。教育部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就是这一概念在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反映。一个以就业为目的的培养模式必然会忽视学生德业等多方面素质的养成。这对于警察职业教育而言是相当恐怖的,我们无法估量一个缺乏道德和政治素质的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进入警察体系后产生的危害。越是强调应用性实践型人才模式的培养,我们就越应该在警校实行本科导师制,以平衡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带来的人文教育的不足。公安院校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考虑将学生顺利地教育好,顺利地送入公安行业,更要继续影响到学生工作后的表现,否则便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失职,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失职,所以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势在必行。

警察精英化培养模式和本科导师制实行的可能性。

本科导师制的实施符合国家对教育的发展规划。

胡锦涛总书记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即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定性。未来高教的发展方向肯定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纲,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想来以培养人才素质见长的本科导师制正好契合了党中央对于教育未来发展的要求。

公安院校的培养模式利于本科导师制的实施。

国内很多的公安本科院校在招生时是“量出而入”的,大致确定毕业时公安行业的用人需求,按照核定的标准人数招生。所以公安本科院校在就业上相对于众多普通高校就业压力要小很多。这样就去除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的不利影响。学校和教师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本科导师制的实行中去,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服务。另外军事化管理的制度确保了本科导师制可以有规律地开展工作。

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的实施

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的指导原则

钱穆先生在其《中国学术通论》认为,中国的学术传统由三大系统组成:第一系统是人统,其系统中心是人,即中国人所说的学者所以学做人也。第二系统是事统:即以事业为其学问系统之中心者。第三系统是学统,此即以学问本身为系统者,即为学问而学问也。这对我们确定公安院校中本科导师制的内容有着提纲挈领地指导作用。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及警察素质要求的严苛性,在本科导师制的施行过程中,对于学生培养的绝对不能放松。我们要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方面入手,即上文所说对学生进行学业、德业和人生规划的指导。

(二)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实施方案

1、每学期初都制定好一年的辅导方案,将指导时间、地点、学生人数、内容、考核方法等量化指标制度化,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考,奖惩分明。同时在考核指标上降低教师科研、行政的任务指标,加大导师制指标比重,激励教师成为本科导师的热情。

2、在指导目标上,以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方向。“以学生的理性培养、性格养成为宗旨”……做到“头脑与头脑,心灵与心灵之相遇和对话”。导师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评价证据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学生在导师制下能够获得思维的独立,而不是盲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保持尊严、施展能力的同时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以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

3、在实施内容上要做到如下几点:

(1)有固定数额(数额要严格限制,不能太多)的学生,每周与学生进行交流,一对一及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都能很好地适用于导师制,将此种形式作为本科导师制的主要实施方法。

(2)导师对学生日常学习状态进行指导,包括课程选择,疑难解答,阅读书目的指定,考试辅导等。

(3)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指导论文的撰写工作。

(4)经常性与学生交流,跟踪学生的思想状态,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培养下工夫。

(5)对学生的职业、生活等进行规划指导。

参考文献

【1】应乐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大卫·帕尔菲曼:《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冯青来译.北京大学大出版社,2011版,中文版序言,第68页。

【3何齐宗、蔡连玉:《本科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高等教研究》,2012年第1期。

【4】王建方:《“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5】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合》,《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韩少华,、余柏民:《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研究》,《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5期。

【7】陈卓,《当今中国警察职业化的特性分析》,《公安论坛》,2009年第3期。

【8】《教育部党组: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人民网:http://sd.people.com.cn/GB/218833/218840/14848301.html

【9】转引自应乐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0】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1】杜智萍,《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模式探析》,《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12】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载《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

标签:;  ;  ;  

公安院校本科导师制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