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流分布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力系统,风电,不确定性,扰动转移分布因子
直流分布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杨明,韩学山,李智,雷宇,康凯[1](2011)在《扰动转移分布因子及风电对超前调度直流潮流约束的关键扰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并网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使电力系统调度决策的复杂性增强。在此背景下,就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随机扰动对支路潮流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推导出准实时运行条件下节点注入有功功率扰动量对支路潮流变化量的扰动转移分布因子(Disturbance Shift Distribution Factor,DSDF)。并以此说明对于超前调度所计及的直流潮流约束,各风电注入节点有功功率随机扰动所形成的扰动集合中的关键扰动必包含在一个具有2(N其中N表示风电注入节点数)种扰动情况的子集中,该分析为设计具有鲁棒性的超前调度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烟台电网实际系统的随机模拟试验表明了观点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1年13期)
华科,谢开,郭志忠[2](2007)在《采用直流和交流功率传输分布因子的输电权交易》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基于直流和交流潮流的功率传输分布因子,认为交流的功率传输分布因子更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点变化对潮流的影响。文中还把交流传输分布因子与基于交流潮流的输电权相结合,为我国实现交流模型下的输电权交易探索了新思路。IEEE9节点算例表明了交流功率传输分布因子比直流功率传输分布因子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7年13期)
闫丽梅,陈娟,徐建军[3](2007)在《基于直流潮流和分布因子叁母线系统脆性源辨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的脆性源是电力系统脆性激发的源头,因此进行电力系统的脆性源辨识就是要找出电力系统的脆性源。本文基于直流潮流和分布因子法相结合,提出了快速找到系统脆性源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对3节点电力系统脆性源的辨识,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07年06期)
蔡晓波,吴政球,匡文凯,方日升,王良缘[4](2006)在《基于直流分布因子的可用输电能力灵敏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易的可用输电能力是在一定的基态潮流下计算得到的,一旦节点功率发生变化,最大可用输电能力会发生变化。文章通过对基于直流分布因子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过程的分析,根据决定可用输电能力的关键约束线路或约束断面潮流在节点功率变化后的变化情况得到可用输电能力与节点功率之间的灵敏度,该灵敏度能给出节点功率变化后可用输电能力的变化趋势,可用于计算节点功率变化后交易的可用输电能力,在节点功率变化后可避免反复计算可用输电能力指标,灵敏度有效区间能保证灵敏度应用时的可信性。算例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6年18期)
直流分布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比分析了基于直流和交流潮流的功率传输分布因子,认为交流的功率传输分布因子更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点变化对潮流的影响。文中还把交流传输分布因子与基于交流潮流的输电权相结合,为我国实现交流模型下的输电权交易探索了新思路。IEEE9节点算例表明了交流功率传输分布因子比直流功率传输分布因子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流分布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明,韩学山,李智,雷宇,康凯.扰动转移分布因子及风电对超前调度直流潮流约束的关键扰动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
[2].华科,谢开,郭志忠.采用直流和交流功率传输分布因子的输电权交易[J].电网技术.2007
[3].闫丽梅,陈娟,徐建军.基于直流潮流和分布因子叁母线系统脆性源辨识技术[J].电气技术.2007
[4].蔡晓波,吴政球,匡文凯,方日升,王良缘.基于直流分布因子的可用输电能力灵敏度分析[J].电网技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