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孢菌论文_佟爱仔,韩士冬,曹志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柱孢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参,皂苷,糖苷酶,小柱,糖苷,病原菌,东京。

柱孢菌论文文献综述

佟爱仔,韩士冬,曹志强[1](2018)在《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引起的人参锈腐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柱孢属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侵染引起的人参锈腐病(Ginseng rust rot)是人参主要土传病害之一,国内外人参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与品质。为系统了解该病害,本文从人参锈腐病的病原、发病特点、检测方法、对人参品质影响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人参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王姣[2](2018)在《人参皂苷对毁灭柱孢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分泌次生代谢产物作为防御物质,抵御微生物、昆虫以及动物等侵害。植物病原菌在长期侵染植物的同时,逐渐进化出了相应的机制来解除次生代谢产物的毒性,这使得植物与病原菌间的互作过程错综复杂。人参皂苷是人参分泌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但未能抵御某些人参病原菌的入侵。其中,人参锈腐病是人参种植区分布较广,并且发病时间较长的一种病害。本文以人参皂苷和人参锈腐病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菌种的选择:对四株从不同种植区病参上分离得到的人参锈腐病菌进行菌种鉴定和比较,发现四株真菌均为柱孢属真菌,但不属于同一个种。选用人参根总皂苷中含量最高的Rb1作为反应底物检测四株真菌转化皂苷的能力,发现四株真菌都能够转化人参皂苷Rb1,但代谢途径不同。菌种sp.1和sp.3的代谢路径为Rb1→G-XVII→F2,但菌种sp.3酶解出的G-XVII量极少;菌种sp.2和sp.4除了能水解出G-XVII外,还能够代谢出少量的Rd,代谢路径为Rb1→G-XVII/Rd→F2。植物病原菌通过分泌糖苷酶降解皂苷的毒性,菌种sp.1酶解Rb1时只生成一种中间产物G-XVII,且代谢出的G-XVII量最多,推测其分泌的胞外糖苷酶活力相对较高,有利于通过分离纯化获得单一的糖苷酶,因此选用菌种sp.1作为后续的研究对象。经鉴定,菌种sp.1为毁灭柱孢菌。通过研究毁灭柱孢菌的糖苷酶探讨皂苷的酶促降解与毁灭柱孢菌致病性的关系。用超滤、硫酸铵沉淀、阴离子吸附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等方法分离毁灭柱孢菌发酵液中的糖苷酶,结果发现毁灭柱孢菌分泌的糖苷酶行使β-1,2-葡萄糖苷酶活性时需要辅酶的参与,在辅酶存在的情况下Rb1的酶解产物为G-XVII。由于无法通过分离得到毁灭柱孢菌中能够酶解皂苷的全酶,因此从天然皂苷及其酶解产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来研究糖苷酶在毁灭柱孢菌侵染人参时发挥的作用。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一株人参病原菌(毁灭柱孢菌)和四株非人参病原菌(玉米穗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对人参根总皂苷、根皂苷中含量最高的六种单体皂苷(Rb1、Rb2、Rc、Rd、Re和Rg1)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对毁灭柱孢菌来说,人参根总皂苷、二醇型皂苷单体Rb1和Rb2能够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但他们的代谢产物却对菌丝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叁醇型皂苷单体能够微弱地抑制毁灭柱孢菌的生长。但天然皂苷和皂苷的酶解产物都能抑制非人参病原菌的生长,且酶解产物的抑制能力更强。实验还发现,无论是人参病原菌还是非人参病原菌都能够分泌降解二醇型皂苷的胞外糖苷酶。以上的结果都能说明毁灭柱孢菌对皂苷的酶解能力与致病性无关。以膜甾醇为靶点研究毁灭柱孢菌是否由于缺乏甾醇导致皂苷无法插入其细胞膜使细胞破裂。经鉴定,毁灭柱孢菌的细胞膜上主要含有四种甾醇,其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最高。这表明,毁灭柱孢菌并非由于缺乏膜甾醇使皂苷无法表现出抑菌活性。分别用麦角甾醇构建脂质体、用毁灭柱孢菌的脂质构建模拟细胞膜并制备毁灭柱孢菌的原生质体,从不同层面研究皂苷与毁灭柱孢菌膜甾醇的相互作用。皂苷对脂质体和模拟细胞膜的作用基本相同,人参二醇型皂苷Rb1可以与甾醇形成复合物破坏脂质体和模拟细胞膜的完整性,而叁醇型皂苷Re不能与甾醇结合。对原生质体而言,虽然人参根总皂苷和单体皂苷都能够破坏毁灭柱孢菌的原生质体,但不同皂苷对原生质体的作用趋势并不相同,随着皂苷浓度的增加,人参根总皂苷和二醇型皂苷Rb1对原生质体的毒害作用逐渐减弱,但叁醇型皂苷Re、Rg1以及Rb1的代谢产物G-XVII和F2对原生质体的毒害作用却明显增加。这种作用趋势与皂苷对毁灭柱孢菌菌落生长的作用趋势一致。人参皂苷对原生质体的作用与对膜甾醇的作用并不相同,推测毁灭柱孢菌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还存在其他能够识别皂苷并与皂苷作用的物质。通过对毁灭柱孢菌进行全基因测序,从基因组水平筛选可能识别皂苷的物质。毁灭柱孢菌基因组的大小为60.4 M,GC含量为51.8%。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获得了可能识别皂苷的2095个跨膜蛋白、455个典型分泌蛋白、3403个非经典分泌蛋白和170个毒性效应因子,为后续深入研究毁灭柱孢菌与人参的互作网络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赵雪淞,王姣,宋王芳[3](2017)在《毁灭柱孢菌对人参皂苷的酶促降解与其致病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名贵药用植物人参的真菌病害十分严重,而人参与病原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前期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抑菌活性,而人参最主要的病原菌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可能是通过产生人参皂苷降解酶解除了人参皂苷毒性,并且将降解产物转化为自身的生长促进因子,从而寄生成功。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毁灭柱孢菌分泌的人参皂苷降解酶被制备并用于分解人参皂苷,得到了主要酶解产物人参皂苷G-XVII和F_2单体,并对其抑菌性进行研究。此外,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碳源来研究人参皂苷水解产生的单糖对病原菌生长的作用。结果发现:(1)人参皂苷G-XVII和F_2有很强的抑菌活性,G-XVII对毁灭柱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32%,F_2对毁灭柱孢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更达到了57%,而底物皂苷是促进该菌生长的;G-XVII和F_2对非人参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应与毁灭柱孢菌基本相同,人参皂苷的抗真菌活性存在随着糖链的减短而增强的构效关系;(2)蔗糖轻微促进了人参锈腐病菌的生长,果糖轻微抑制菌丝生长,而葡萄糖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说明:(1)人参皂苷降解酶不是解毒酶,不能解除人参皂苷的毒性,反而提高了人参皂苷的毒性;人参皂苷的酶解产物不是真菌的生长促进因子,人参皂苷对毁灭柱孢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是因为人参皂苷降解酶对人参皂苷的酶解。(2)人参皂苷酶解产生的单糖不是促进毁灭柱孢菌生长的碳源。上述结果说明毁灭柱孢菌分泌的人参皂苷水解酶无助于其侵染寄主,甚至有相反的作用,其酶解功能并不是促进其生长的原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植物病原真菌对人参皂苷的酶解与致病性的关系,四种非人参病原菌(Fusarium graminearum,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Phytophthora megasperma and Pyricularia oryzae)被检测是否能够产生人参皂苷水解酶。结果表明,本研究选用的四种非人参病原菌均能够产生人参皂苷水解酶,转化人参皂苷的路径与毁灭柱孢菌相似,只是转化效率各有不同。无论是人参病原菌毁灭柱孢菌还是非人参病原菌,均可以转化天然的二醇型人参皂苷,但是人参皂苷对二者的活性却不同,天然存在的二醇型皂苷抑制非人参病原菌生长,但促进毁灭柱孢菌的菌丝生长,该结果进一步说明,毁灭柱孢菌酶促降解人参皂苷的能力与其致病性没有直接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第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12)

宋成程,赵雪淞,杜秀丽,付玲,董帅[4](2011)在《毁灭柱孢菌中一种人参皂苷Rb_1水解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30%~80%(NH4)2SO4盐析、Sepharose CL-6B凝胶过滤层析和Mono Q HR 5/5阴离子交换层析,从毁灭柱孢菌培养液中部分纯化出一种能够水解人参皂苷Rb1的β-葡萄糖苷酶F-I。F-I具有较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pH 4.0~11.0范围内和55℃以下表现出良好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其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55℃。EDTA、Cu2+和Zn2+对该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底物专一性分析表明,F-I能高特异性水解人工合成的底物pNPG,还能水解β-葡萄糖苷键连接的二糖如纤维二糖和龙胆二糖,说明此酶为一种β-葡萄糖苷酶。F-I对人参皂苷Rb1表现了较强的水解活性,而对人参皂苷Rb2和Rc的水解活性较低。该酶水解人参皂苷Rb1的路径为Rb1→Rd→F2→C-K。F-I对人参皂苷Rb1的这种高效水解为稀有人参皂苷的工业制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关铭芳,潘汝谦,高翔,徐大高,邓巧文[5](2010)在《由寄生帚梗柱孢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引起的大豆红冠腐病在华南地区广东省的首次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10月,疑似大豆红冠腐的病害在华南地区广东省的多个县市发现,发病植株茎基部变红,根系腐烂变黑,整个植物枯萎死亡。潮湿条件下,茎基部病斑处有橙红色子囊果产生。广东省新推广的大豆品种华夏3号较严重,有的地块发病率达80%。从病健交界处分离获得一真菌,该菌分生孢子梗产于长柄上,长柄末端泡囊球状,直径大小为4.0~13.0μm。分生孢子梗呈扫帚状,二次或叁次分支,次生孢梗长约14.83~6.9μm。孢梗顶端为产孢细胞,瓶状,无分隔,大小为7.4~19.7μm×3.7~4.9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圆柱形,1~3个分隔,大小为54.1~76.3μm×4.9~7.4μm。子囊果为橙红色,近球形至椭圆形或球形,大小212.1~454.5μm×111.13~33.3μm。子囊透明,棒状,薄壁,具有长柄,大小121.0~200.8μm×11.5~25.6μm,含有8个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孢子聚集在子囊上部。子囊孢子透明,拟纺锤形或镰刀状,1~(3)分隔,分隔处稍缢缩,大小29.5~73.8μm×4~99.8μm。该真菌的无性阶段鉴定为寄生帚梗柱孢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 CrousPW,Wingfield MJ&Alfenas AC),有性阶段为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cola Boedijin &Reitsma)。该菌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的测序(基因库登录号GU073286)与基因库的冬青丽赤壳菌(C.ilicicola)的序列(基因库登录号EF159730和AY725643)同源性达99%~100%。用分生孢子悬浮液(10~5/ml)灌根接种2周大小的华夏3号大豆苗,每株灌50ml。接种1周后,所有接种的植株均发病,症状类似田间病株,再分离均可获得寄生帚梗柱孢菌。接种3周后,罹病植株的茎基部形成大量橙红色的冬青丽赤壳菌子囊果。大豆红冠腐病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和中国西部云南省曾有报道,病害对大豆和花生的生产均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7-03)

赵曰丰,刘俊峰[6](1997)在《毁灭柱孢菌及其侵染人参根的亚显微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Zins)Scholten]及其引起人参根发病的病理组织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毁灭柱孢菌[C.destructans(Zins)Scholten]的科学名称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1997年02期)

刘德立[7](1996)在《柱孢菌细胞色素P-450nor2cDNA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真菌的反硝化作用中,一种独特的细胞色素P-450起着一氧化氮还原酶(P-450nor)的作用。用gtll构建了柱孢菌(Cylindrocarpontonleinense)cDNA文库。纯化的柱孢菌C。P-450nor2免疫兔,制备抗体。并用抗体筛选出阳性克隆。回收插入片段(P-450nor2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YES2中,并在酵母系统中表达。经Westem-blot分析验证,表达产物能与抗体反应产生特异性杂交带。酶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一氧化氮还原酶细胞包素P-450nor2的活性,能以NADH或NADPH为供体,使NO还原先成N2O。(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1996年05期)

Shefali,M.Trivedi,Jitendera,D.Desai,李惠力[8](1986)在《混合培养小柱孢菌和木霉生产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株新分离的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比小柱孢菌Scytalidium lignicola具有更高的生产C_1纤维素酶(6.1倍)和C_x纤维素酶(1.5倍)的能力。但β—葡糖苷酶的生产能力仅是小柱孢菌的15%左右。用改进了的培养基和接种方法混合培养小(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1986年04期)

Datar,V,V,,林仲华[9](1986)在《由东京柱孢菌(Cylindrocarpon tonkinensis)引起的香蕉果腐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1982年11月进行定期调查时,于中国粉蕉(Musa Cavendishii L.)的Basrai品种上发现了一种严重的果腐病.受害果实产生褐色针头状的病斑,病斑到后期彼此合拼,进而从暗褐色变为黑色,其上生长着灰白色到白色菌丝.从病果上连续分离的组织中产生一种真菌,已鉴定是东京柱孢菌(Cylindro- carpon tonkinensi Bugni).(本文来源于《福建热作科技》期刊1986年02期)

柱孢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分泌次生代谢产物作为防御物质,抵御微生物、昆虫以及动物等侵害。植物病原菌在长期侵染植物的同时,逐渐进化出了相应的机制来解除次生代谢产物的毒性,这使得植物与病原菌间的互作过程错综复杂。人参皂苷是人参分泌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但未能抵御某些人参病原菌的入侵。其中,人参锈腐病是人参种植区分布较广,并且发病时间较长的一种病害。本文以人参皂苷和人参锈腐病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菌种的选择:对四株从不同种植区病参上分离得到的人参锈腐病菌进行菌种鉴定和比较,发现四株真菌均为柱孢属真菌,但不属于同一个种。选用人参根总皂苷中含量最高的Rb1作为反应底物检测四株真菌转化皂苷的能力,发现四株真菌都能够转化人参皂苷Rb1,但代谢途径不同。菌种sp.1和sp.3的代谢路径为Rb1→G-XVII→F2,但菌种sp.3酶解出的G-XVII量极少;菌种sp.2和sp.4除了能水解出G-XVII外,还能够代谢出少量的Rd,代谢路径为Rb1→G-XVII/Rd→F2。植物病原菌通过分泌糖苷酶降解皂苷的毒性,菌种sp.1酶解Rb1时只生成一种中间产物G-XVII,且代谢出的G-XVII量最多,推测其分泌的胞外糖苷酶活力相对较高,有利于通过分离纯化获得单一的糖苷酶,因此选用菌种sp.1作为后续的研究对象。经鉴定,菌种sp.1为毁灭柱孢菌。通过研究毁灭柱孢菌的糖苷酶探讨皂苷的酶促降解与毁灭柱孢菌致病性的关系。用超滤、硫酸铵沉淀、阴离子吸附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等方法分离毁灭柱孢菌发酵液中的糖苷酶,结果发现毁灭柱孢菌分泌的糖苷酶行使β-1,2-葡萄糖苷酶活性时需要辅酶的参与,在辅酶存在的情况下Rb1的酶解产物为G-XVII。由于无法通过分离得到毁灭柱孢菌中能够酶解皂苷的全酶,因此从天然皂苷及其酶解产物对真菌生长的影响来研究糖苷酶在毁灭柱孢菌侵染人参时发挥的作用。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一株人参病原菌(毁灭柱孢菌)和四株非人参病原菌(玉米穗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对人参根总皂苷、根皂苷中含量最高的六种单体皂苷(Rb1、Rb2、Rc、Rd、Re和Rg1)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对毁灭柱孢菌来说,人参根总皂苷、二醇型皂苷单体Rb1和Rb2能够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但他们的代谢产物却对菌丝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叁醇型皂苷单体能够微弱地抑制毁灭柱孢菌的生长。但天然皂苷和皂苷的酶解产物都能抑制非人参病原菌的生长,且酶解产物的抑制能力更强。实验还发现,无论是人参病原菌还是非人参病原菌都能够分泌降解二醇型皂苷的胞外糖苷酶。以上的结果都能说明毁灭柱孢菌对皂苷的酶解能力与致病性无关。以膜甾醇为靶点研究毁灭柱孢菌是否由于缺乏甾醇导致皂苷无法插入其细胞膜使细胞破裂。经鉴定,毁灭柱孢菌的细胞膜上主要含有四种甾醇,其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最高。这表明,毁灭柱孢菌并非由于缺乏膜甾醇使皂苷无法表现出抑菌活性。分别用麦角甾醇构建脂质体、用毁灭柱孢菌的脂质构建模拟细胞膜并制备毁灭柱孢菌的原生质体,从不同层面研究皂苷与毁灭柱孢菌膜甾醇的相互作用。皂苷对脂质体和模拟细胞膜的作用基本相同,人参二醇型皂苷Rb1可以与甾醇形成复合物破坏脂质体和模拟细胞膜的完整性,而叁醇型皂苷Re不能与甾醇结合。对原生质体而言,虽然人参根总皂苷和单体皂苷都能够破坏毁灭柱孢菌的原生质体,但不同皂苷对原生质体的作用趋势并不相同,随着皂苷浓度的增加,人参根总皂苷和二醇型皂苷Rb1对原生质体的毒害作用逐渐减弱,但叁醇型皂苷Re、Rg1以及Rb1的代谢产物G-XVII和F2对原生质体的毒害作用却明显增加。这种作用趋势与皂苷对毁灭柱孢菌菌落生长的作用趋势一致。人参皂苷对原生质体的作用与对膜甾醇的作用并不相同,推测毁灭柱孢菌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还存在其他能够识别皂苷并与皂苷作用的物质。通过对毁灭柱孢菌进行全基因测序,从基因组水平筛选可能识别皂苷的物质。毁灭柱孢菌基因组的大小为60.4 M,GC含量为51.8%。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获得了可能识别皂苷的2095个跨膜蛋白、455个典型分泌蛋白、3403个非经典分泌蛋白和170个毒性效应因子,为后续深入研究毁灭柱孢菌与人参的互作网络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柱孢菌论文参考文献

[1].佟爱仔,韩士冬,曹志强.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destructans引起的人参锈腐病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18

[2].王姣.人参皂苷对毁灭柱孢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赵雪淞,王姣,宋王芳.毁灭柱孢菌对人参皂苷的酶促降解与其致病性的关系[C].中国第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4].宋成程,赵雪淞,杜秀丽,付玲,董帅.毁灭柱孢菌中一种人参皂苷Rb_1水解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1

[5].关铭芳,潘汝谦,高翔,徐大高,邓巧文.由寄生帚梗柱孢菌(Cylindrocladiumparasiticum)引起的大豆红冠腐病在华南地区广东省的首次报道[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6].赵曰丰,刘俊峰.毁灭柱孢菌及其侵染人参根的亚显微结构研究[J].特产研究.1997

[7].刘德立.柱孢菌细胞色素P-450nor2cDNA克隆与表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

[8].Shefali,M.Trivedi,Jitendera,D.Desai,李惠力.混合培养小柱孢菌和木霉生产纤维素酶和β葡糖苷酶[J].微生物学杂志.1986

[9].Datar,V,V,,林仲华.由东京柱孢菌(Cylindrocarpontonkinensis)引起的香蕉果腐病[J].福建热作科技.1986

论文知识图

拮抗菌对叁七病原菌坏损柱孢菌的...分析毁灭柱孢菌(A和B)和构巢...分析毁灭柱孢菌粗酶对叁醇型...分析毁灭柱孢菌粗酶对二醇型...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形态特征接种FSR-74,FSR-97对人参根多酚氧化...

标签:;  ;  ;  ;  ;  ;  ;  

柱孢菌论文_佟爱仔,韩士冬,曹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