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疗对COPD患者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吴松,黄世霜,王香[1](2021)在《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需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给予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待患者病情趋于平稳后则更换辅助通气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序贯HFNC,比较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拔管8h、24h后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8h、拔管后24h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4h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PaO2/吸氧分数(FI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HFNC能显着改善COPD患者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和肺功能。
苏婷[2](2021)在《目标氧疗与常规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D组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目标氧疗是一种以达到特定血氧饱和度为目的的氧疗方式,常规氧疗基于国内外大样本的观察性研究,以持续低流量为特点,被写入指南及教科书,然而哪种氧疗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D组稳定期的患者疗效更好仍有待验证。本研究主要在于探讨目标氧疗与常规氧疗对COPD稳定期D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呼吸困难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ore,mMRC)、6 分钟步行距离(6-min Walk Distances,6MWD)、COPD 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的影响,从而更精准地指导COPD稳定期D组患者的长期家庭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LTOT),为其改善生活质量和减轻疾病家庭负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2019年版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议指南(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作为诊断的纳入标准,选择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需进行LTOT的COPD稳定期D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目标氧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所有研究对象除吸氧方式外均不改变原有稳定期治疗方案[包括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ong-acting Beta 2 receptor Agonist,LAMA)、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ong-acting Anticholinergic Drugs,LABA)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等]。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上一年入院次数、安静休息下未吸氧时的指脉氧饱和度,分别于入组前、入组6个月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未吸氧下的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进行mMRC、6分钟步行实验(6-min Walk Test,6MWT)、CAT、SGRQ评分。所有患者均给予LTOT的健康宣教和指导,每隔3个月电话访问一次,同时记录结果,每位患者至少随访2次,6个月后门诊复诊。搜集并分析比对两组患者入组前后相关指标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其进行临床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结果]目标氧疗组和常规氧疗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BMI、COPD分级、受教育年限、是否吸烟等基线资料方面无显着差异。动脉血气PaO2(mmHg):入组时[目标氧疗组(50.89±3.07),常规氧疗组(50.25±3.29)]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54.73±4.29),常规氧疗组(52.47±4.12)]与入组时的结果对比,两组PaO2均出现增加,组内前后对比,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氧疗6月后,目标氧疗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ed Volume in One Second Per Predicted,FEV1%):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34.27±10.78)%,常规氧疗组(33.81±10.51)%]与入组时[目标氧疗组(33.76±10.30)%,常规氧疗组(33.28± 10.34)%]对比,两组FEV1%均有细微增加,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发现两氧疗组患者FEV1%改善程度[目标氧疗组(0.51±2.78),常规氧疗组(0.51±2.78)]及氧疗6月后的FEV1%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982)。mMRC: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2.35±0.59)分,常规氧疗组(2.69±0.75)分]与入组时[目标氧疗组(3.11±0.77)分,常规氧疗组(2.97±0.77)分]比较,两组mMRC评分都出现下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可发现,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月后,两组患者的mMRC评分和它的改善水平[目标氧疗组(5.73±2.14)、常规氧疗组(2.44±2.40)]进行分析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T评分:入组时[目标氧疗组(30.46±3.20)分,常规氧疗组(30.53±3.49)分]两组病人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24.73±3.96)分,常规氧疗组(28.08±4.06)分],两组患者与入组前的CAT评分对比,均有减小,组内前后对比,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对比,干预6月后,目标氧疗组和常规氧疗组的CAT评分及其改善程度[目标氧疗组(0.76±0.60)、常规氧疗组(0.28±0.57)]比较,目标氧疗组相较于常规氧疗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D:入组时[目标氧疗组(241.16±23.95)米,常规氧疗组(242.78±26.06)米]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280.57±23.13)米,常规氧疗组(263.00±32.42)米],两组患者进行组间对比,6WWD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目标氧疗组(39.4±16.09)米、常规氧疗组(20.22±17.73)米],目标氧疗组增加更显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组内前后对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GRQ:①呼吸症状分:组内前后对比,入组时[目标氧疗组(68.46±4.34)分,常规氧疗组(67.53±4.86)分]、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59.41±5.99)分,常规氧疗组(64.39±5.30)分],两氧疗组呼吸症状分均出现下降,P<0.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疗6月后,两组患者呼吸症状评分及评分改善程度[目标氧疗组(9.05 ± 3.56)分、常规氧疗组(3.14±2.62)分]对比,目标氧疗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01)。②活动分:入组时[目标氧疗组(68.46±5.42)分,常规氧疗组(67.92±6.69)分]与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60.70±6.75)分,常规氧疗组(65.50±7.18)分]进行组内前后比较,P<0.001,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组间对比,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疗6月后,两组活动分及其下降程度[目标氧疗组(7.76±3.67)分,常规氧疗组(2.42±3.17)分]对比,目标氧疗组变化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疾病影响分:入组前[目标氧疗组(61.89±5.56)分,常规氧疗组(60.64±5.80)分]与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53.11±5.66)分,常规氧疗组(57.03±6.48)分],进行组内前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对比,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氧疗6月后,两组患者疾病影响得分及其变化程度[目标氧疗组(8.78 ± 3.84)分,常规氧疗组(3.61±2.80)分]进行比较,目标氧疗组的评分减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总分:入组时[目标氧疗组(66.27±4.72)分,常规氧疗组(65.36±5.37)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随访6月后[目标氧疗组(57.74±5.52)分,常规氧疗组(62.31±5.81)分]进行组内前后对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干预6月后,两组患者的SGRQ总分及其变化幅度[实验组(8.53±2.32)分,对照组(3.06±2.14)分]比较,目标氧疗组降低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COPD稳定期D组患者:1.目标氧疗较常规氧疗可显着提高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PaO2值,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及呼吸困难的程度。2.与常规氧疗相比,目标氧疗能显着延长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其运动能力。3.目标氧疗较常规氧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4.因本研究随访时间短,暂不能说明目标氧疗较常规氧疗在FEV1%改善上有显着差异。上述结果为COPD稳定期D组患者的家庭氧疗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为临床医生开具合适的氧疗处方提供参考。
刘晓婷[3](2021)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临床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和常规氧疗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比较两种氧疗方式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临床优势,旨在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更好地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提供临床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经鼻高流湿化氧疗组(A组)和常规氧疗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缓解气道痉挛、退热、对症等综合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B组给予常规氧疗方式(鼻导管吸氧)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BMI),治疗前和治疗后2h、24h的桡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一般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治疗前、治疗后72h Borg’s评分。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一般生命体征、Borg’s评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O2、S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Borg’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P=0.715,P=0.244,P=0.177,P=0.110,P=0.575)。2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2.1 PaO2的比较:2.1.1 A组PaO2的组内比较:与A组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Pa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A组治疗后2h相比,A组治疗后24h的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2 B组PaO2的组内比较:与B组治疗前相比,B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Pa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B组治疗后2h相比,B组治疗后24h的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3两组PaO2的组间比较:与B组治疗后2h的PaO2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2h的PaO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24h的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2.2 SaO2的比较:2.2.1 A组SaO2的组内比较:与A组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Sa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A组治疗后2h相比,A组治疗后24h的S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2 B组SaO2的组内比较:与B组治疗前相比,B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SaO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B组治疗后2h相比,B组治疗后24h的S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3两组SaO2的组间比较:与B组治疗后2h的SaO2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2h的SaO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24h的S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3 PaCO2的比较:2.3.1 A组PaCO2的组内比较:与A组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PaCO2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A组治疗后2h相比,A组治疗后24h的PaCO2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3.2 B组PaCO2的组内比较:与B组治疗前相比,B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PaCO2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1)。但B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2.3.3两组PaCO2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h的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4)。与B组治疗后24h的PaCO2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24h的PaCO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一般生命体征的比较3.1心率的比较:3.1.1 A组心率的组内比较:与A组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心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A组治疗后2h相比,A组治疗后24h的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1.2 B组心率的组内比较:与B组治疗前相比,B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心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B组治疗后2h相比,B组治疗后24h的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1.3两组心率的组间比较:与B组治疗后2h相比,A组治疗后2h的心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B组治疗后24h相比,A组治疗后24h的心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呼吸频率的比较:3.2.1 A组呼吸频率的组内比较:与A组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呼吸频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治疗后2h相比,A组治疗后24h的呼吸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2 B组呼吸频率的组内比较:与B组治疗前相比,B组治疗后2h和治疗后24h的呼吸频率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与B组治疗后2h相比,B组治疗后24h的呼吸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3两组呼吸频率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h的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与B组治疗后24h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24h的呼吸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两组患者Borg’s评分的比较4.1 A组Borg’s评分组内比较:与A组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72h的Borg’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2 B组Borg’s评分组内比较:与B组治疗前相比,B组治疗后72h的Borg’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3两组Borg’s评分的组间比较:与B组治疗后72h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72h的Borg’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氧合,并使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
程诺,赵月,王爱平[4](2020)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II型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EMBASE、CINAHL、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及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有效性指标包括PaCO2值、PaO2值、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安全性指标为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舒适度。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5篇,共569例患者。Meta结果显示,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通气相比,在降低PaCO2方面有明显优势[MD=-1.87,95%CI(-3.42~-0.32),Z=2.37,P=0.02],在减少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OR=0.14,95%CI(0.05~0.39),Z=3.73,P=0.0002];经鼻高流量氧疗组与无创通气组相比,在PaO2、插管率、住院时间、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舒适度方面,经鼻高流量氧疗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可以降低PaCO2,减少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舒适度,对住院时间、插管率和病死率方面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经鼻高流量氧疗或可替代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利齐冠,于淼,姜先敏[5](2020)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拔管后行普通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拔管后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拔管后不同时段血气指标、再次插管率、呼吸衰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拔管后即刻、拔管后2 h,两组pH值、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6、12 h,观察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再次插管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5.0%、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能降低拔管后再插管、呼吸衰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血气指标改善,可予以推广。
焦莹莹[6](2020)在《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早期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急性呼吸衰竭以老年人为易发人群,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是机械通气,但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容易导致并发症,故机械通气治疗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脱机并进行氧疗。临床上常见脱机早期(脱机而未拔出气管插管)的氧疗方式是低流量氧疗,因没有加温、湿化装置,往往造成患者呼吸道干燥,痰痂生成,影响脱机成功率,增加护理工作难度。高流量湿化氧疗作为一种新型氧疗技术,能够提供恒定的加温加湿气体,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具有良好的湿化气道作用,但对老年患者脱机早期的效果有待于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早期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改善其呼吸功能,增强其舒适度和氧疗依从性。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氧疗并针对该氧疗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并针对其给予护理。两组患者于氧疗后1h、6h、12h、24h监测其血气指标(PaO2、SaO2、PaO2/FiO2、动脉血PH)和生理指标(呼吸频率、心率);氧疗后24h收集临床指征(脱机成功率、痰痂发生率以及痰液粘稠度、气道湿化度、气促程度及舒适度评价),并评估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氧疗依从性)。结果1.血气指标观察组氧疗后6h、12h、24h的PaO2、PaO2/FiO2、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氧疗后1h的PaO2(t=1.347)、PaO2/FiO2(t=0.122)、SaO2(t=1.1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氧疗后1h(t=2.236)、6h(t=2.828)、12h(t=3.162)、24h(t=4.472)的动脉血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理指标观察组患者氧疗后6h、12h、24h的呼吸频率、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氧疗后1h的呼吸频率(t=0.563)、心率(t=1.5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指征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后24h的脱机成功率(95.00%vs75.00%)、痰痂发生率(32.50%vs 77.50%)、痰液粘稠(I度:24 vs 15;II度:12 vs 9;III度:4 vs 16)、气道湿化程度(湿化满意:30 vs 20;湿化过度:6 vs 10;湿化不足:4 vs10)、Borg评分(t=38.86)、舒适度评分(t=1.3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护理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后24h患者满意度(χ2=3.025)、氧疗依从性(χ2=2.5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早期的血气指标、生理指标,改善呼吸功能,降低痰痂发生率,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氧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张明明,张琦,舒勤琴,王艳,朱慧[7](2019)在《六字诀呼吸操辅助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评价六字诀呼吸操辅助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0例COPD患者运用奇偶数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长期家庭氧疗,观察组给予六字诀呼吸操辅助长期家庭氧疗。分别在1个月、3个月和9个月时完成电话回访评估患者呼吸困难评分(mMRC),在6个月、12个月时完成面访评估患者mMRC分数、COPD急性加重(AECOPD)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PaCO2、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在12个月时评估患者6 min步行测试。结果 观察组用氧时长(6.3 ± 1.7)h/d,与对照组的(7.5 ± 2.1)h/d相比较短(t=2.040,P=0.043);12个月时,观察组AECOPD发生频率(3.12 ± 0.49)次/例,较对照组的(4.95 ± 0.65)次/例低(t=22.482,P<0.01),观察组再入院频率(1.09 ± 0.41)次/例,较对照组的(1.22 ± 0.39)次/例低(t=2.215,P=0.028)。观察组3个月、12个月mMRC得分(2.733 ± 0.750)、(2.749 ± 0.938)分,与对照组的(3.186 ± 0.734)、(3.197 ± 0.848)分相比较低(t=4.317、3.543,P<0.01);观察组6个月、12个月SGRQ得分(54.678 ± 9.318)、(56.656 ± 7.294)分,与对照组的(61.603 ± 8.989)、(63.006 ± 7.387)分相比较低(t=5.349、6.117,P<0.01)。12个月时,观察组PaCO2为(6.422 ± 0.864)kPa,优于对照组的(6.856 ± 0.904)kPa(t=3.471,P=0.01);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265.483 ± 19.277)m,较对照组的(232.966 ± 18.883)m长(t=12.050,P<0.01)。结论 六字诀呼吸操辅助长期家庭氧疗可以减少氧气使用时长,降低AECOPD发生频率、再入院频率,改善COPD患者相关症状,延缓COPD病理进程。
娜孜拉·热夏提,阿比班·阿克拉[8](2019)在《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长期氧疗,对比两组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Pa CO2、PaO2对比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Pa CO2、PaO2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中给予长期氧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其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唐艺菡[9](2019)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不同流量参数下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50mmHg≤PaCO2≤80mmHg)的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法耐受或拒绝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研究开始前,对受试者进行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知识及相关治疗注意事项的培训。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经鼻导管氧疗,试验组35例采用高流量氧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如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抗气道高反应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同时予以低流量鼻导管氧疗,参数设置:氧流量≤3.5L/min,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氧浓度≤35%,每天治疗时长大于15小时。试验组在接受上述常规综合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鼻塞,给予斯百瑞OH系列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实施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治疗。试验组患者参数设置:温度37℃、100%相对湿度气体,吸入氧浓度设置≤35%,每天治疗时长≥15小时。两组患者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SaO2、PaO2、PaCO2及舒适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病情恶化及时改用其他呼吸支持技术,必要时予以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病例数。试验组患者根据治疗前PaCO2数值分为3组,A组:50mmHg≤治疗前PaCO2≤60mmHg,B组:61mmHg≤治疗前PaCO2≤70mmHg,C组:71mmHg≤治疗前PaCO2≤80mmHg,对比不同区间PaCO2下降值,寻找最佳PaCO2改善区间;将高流量氧疗装置的氧流量参数分别设置为30L/min、40L/min、50L/min三个档位,试验组患者随机接受不同设定流量的气体治疗,对比不同氧流量参数在试验组患者中PaCO2的改善情况,寻找最佳流量设置参数。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年龄、PaCO2、PaO2、SaO2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小时Pa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CO2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aCO2经治疗后2h、24h、48h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PaO2、SaO2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aCO2经治疗后2h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4h和48h较前改善,PaO2、SaO2较前改善,经治疗后2h、24h、48h较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治疗前PaCO2值在61-80mmHg区间的PaCO2下降较治疗前PaCO2值在50-60mmHg区间更明显;在一定范围内,氧流量参数设置为50min/L时,PaCO2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舒适度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两组气管插管病例分布做差异性比较发现,两组病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流量氧疗可改善慢阻肺合并轻中度高碳酸血症患者PaO2、PaCO2、SaO2;2.高流量氧疗不增加CO2潴留风险,不增加患者气管插管率,是安全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不耐受无创通气的慢阻肺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3.高流量氧疗舒适度高。
谭君花,郑进,戚婧奕,吴娇[10](2019)在《精准氧疗对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精准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低氧的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精准氧疗即根据患者夜间不同时段缺氧程度调整氧浓度为3~5L/min,对照组(60例)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 L/min),分别在氧疗前和氧疗2周内,持续每天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判断氧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后2周内的检测数据均值,PaO2、PaCO2、p H值、R、Sp 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精准氧疗效果优于持续低流量吸氧的效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睡眠低氧患者的一种更有效的氧疗方法。
二、氧疗对COPD患者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疗对COPD患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
2.2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
3 讨论 |
(2)目标氧疗与常规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D组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成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不同时段血气指标比较 |
2.2 两组拔管后再次插管率、呼吸衰竭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6)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早期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概念框架 |
1 文献回顾 |
2 概念框架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高流量湿化氧疗在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血气指标分析 |
2.2 肺功能分析 |
2.3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9)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设备 |
2.3 血气分析仪质量控制 |
2.4 研究步骤 |
2.4.1 病例筛选 |
2.4.2 患者培训 |
2.4.3 分组方法 |
2.4.4 基础治疗 |
2.4.5 干预措施 |
2.4.6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指征 |
2.4.7 观察指标 |
2.4.8 数据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两组患者各项资料统计分析 |
3.2 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_2 差值指标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的比较 |
3.4 试验组患者PaCO_2 下降值的比较 |
3.4.1 不同区间段PaCO_2 患者治疗前后各时间点差值的差异性比较 |
3.4.2 不同参数氧流量对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_2 差值差异性比较 |
3.5 舒适度比较 |
3.6 两组气管插管病例数分布差异性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精准氧疗对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一般治疗: |
1.2.2 观察组氧疗方法: |
1.2.3 对照组氧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氧疗对COPD患者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序贯经鼻高流量氧疗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J]. 吴松,黄世霜,王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10)
- [2]目标氧疗与常规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D组患者的影响[D]. 苏婷.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中的临床观察研究[D]. 刘晓婷.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4]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程诺,赵月,王爱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35)
- [5]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J]. 利齐冠,于淼,姜先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0(32)
- [6]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早期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研究[D]. 焦莹莹.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7]六字诀呼吸操辅助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 张明明,张琦,舒勤琴,王艳,朱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27)
- [8]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的疗效分析[J]. 娜孜拉·热夏提,阿比班·阿克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9)
- [9]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D]. 唐艺菡. 南华大学, 2019(01)
- [10]精准氧疗对COPD患者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观察[J]. 谭君花,郑进,戚婧奕,吴娇. 四川医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