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缔合微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缔合,微粒,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光谱,染料,瑞利。
缔合微粒论文文献综述
刘高伞,梁爱惠,温桂清,蒋治良[1](2014)在《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O_3》一文中研究指出以pH=4.0 HAC-NAAC缓冲溶液为介质,用硼酸碘化钾溶液(BKI)作为O3吸收剂。O3将I-氧化生成为I2,溶液中过量的I-与I2又可形成I-3,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I),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PB),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TDMAC)存在时,CS与I-3形成稳定的(CS-I3)n缔合微粒,在470 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RRS),随着O3浓度的增大,体系中的I-3增多,I-3与CS形成的(CS-I3)n缔合微粒越多,470 nm处的RRS强度I增强,O3浓度与其增强值ΔI成线性关系,各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50,50~100,5~25,1~50μmol·L-1,回归方程分别为ΔI=8.81c-4.01,ΔI=5.44c-3.11,ΔI=15.39c-1.55,ΔI=16.88c+0.51,检出限分别为4.9,12,2.85,0.56μmol·L-1O3。实验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当O3浓度为2.5×10-6mol·L-1,相对误差在±10%内时,4.0×10-5mol·L-1Hg2+,8.7×10-5mol·L-1Fe3+,5.0×10-5mol·L-1Ca2+,2.5×10-5mol·L-1Zn2+和Cu2+,2.8×10-6mol·L-1Pb2+和Cr3+,4.2×10-5mol·L-1Mg2+,Mn2+和Ba2+对体系的测定无干扰。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选用TDMAC体系检测空气中的O3,结果令人满意。采用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TDMAC-I3)n缔合微粒体系的粒径分布。当通入O3后,过量KI与O3反应形成I-3,I-3与TDMAC反应生成(TDMAC-I3)n缔合微粒,其粒径集中分布在1 106~3 091 nm之间。(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4年06期)
刘高伞,梁爱惠,温桂清,蒋治良[2](2014)在《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O_3》一文中研究指出以pH 4.0HAC-NaAC缓冲溶液为介质,用硼酸碘化钾溶液(BKI)作为O3吸收剂。O3将I-氧化生成为I2,溶液中过量的I-与I2又可形成I-3,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l),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PB),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TDMAC)存在时,CS与I-3形成稳定的(CS-I3)n缔合微粒,在47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RRS),随着O3浓度的增大,体系中的I-3增多,I-3与CS形成的(CS-I3)n缔合微粒越多,470nm处的RRS强度I增强,O3浓度与其增强值ΔI成线性关系,各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50,50~100,5~25,1~50μmol·L-1,回归方程分别为ΔI=8.81c-4.01,ΔI=5.44c-3.11,ΔI=15.39c-1.55,ΔI=16.88c+0.51,检出限分别为4.9,12,2.85,0.56μmol·L-1 O3。实验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当O3浓度为2.5×10-6 mol·L-1,相对误差在±10%内时,4.0×10-5 mol·L-1 Hg2+,8.7×10-5 mol·L-1 Fe3+,5.0×10-5 mol·L-1 Ca2+,2.5×10-5mol·L-1 Zn2+和Cu2+,2.8×10-6 mol·L-1 Pb2+和Cr3+,4.2×10-5 mol·L-1 Mg2+,Mn2+和Ba2+对体系的测定无干扰。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选用TDMAC体系检测空气中的O3,结果令人满意。采用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TDMAC-I3)n缔合微粒体系的粒径分布。当通入O3后,过量KI与O3反应形成I-3,I-3与TDMAC反应生成(TDMAC-I3)n缔合微粒,其粒径集中分布在1 106~3 091nm之间。(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4年03期)
杨清玲,刘健,陈刚才,傅生会,王剑[3](2013)在《Ag~+-Cl~--荧光素体系的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 3.5~4.4的醋酸盐缓冲溶液中,Ag+与Cl-离子反应形成AgCl。当Ag+离子适当过量时,AgCl能与Ag+结合形成[AgCl·Ag]+阳离子,它能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荧光素一价阴离子(HL-)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AgCl·Ag)HL],该疏水性的离子缔合物能在水相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彼此靠近而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纳米微粒[(AgCl·Ag)HL]n。此时仅能引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微小变化,但能导致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着增强,其最大FDS和SOS波长分别位于350和560 nm处。两种散射增强(ΔIFDS和ΔISO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氯离子的测定。其中以FDS最灵敏,对于氯离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是0.04~1.22μg/mL,检出限为10.9 ng/mL;在环境空气或无组织排放废气HCl的检测中,当采气体积为60L时,其线性范围是0.007~0.21 mg/m3,检出限为1.9×10-3mg/m3;在有组织排放废气样品中,当采气体积为10 L时,其线性范围是0.04~1.25 mg/m3,检出限为1.1×10-2mg/m3。该文研究了纳米微粒对吸收、RNLS光谱的影响、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利用上述反应发展了一种用SOS和FDS技术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简便、快速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HCl及环境水样中氯化物的新方法。文中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期刊2013年06期)
杨铎,温桂清,刘庆业,梁爱惠,蒋治良[4](2013)在《罗丹明6G缔合微粒荧光光谱法测定O_3》一文中研究指出臭氧(O3)与KI-硼酸吸收液反应生成碘(I2),当I-过量时同I2生成I3-。在pH4.0HAC-NaAC缓冲液中,吸收液中的I3-与Rh6G形成Rh6G-I3离子缔合物微粒,使得Rh6G在556nm处产生荧光峰的强度减少,其强度的减少值ΔF556nm与O3浓度在0.97~15.4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ΔF556nm=274.94C+52.0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8,检出限为6.74×10-7mol/L。该方法用于测定空气样中臭氧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0-20)
凌绍明,赵金和,谢宇奇[5](2012)在《叁聚氰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物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叁聚氰胺(MA)分别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基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形成SDS-MA,SDBS-MA和SLS-MA缔合物微粒,该缔合物微粒均在472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叁聚氰胺质量浓度在0.33~23.3,1.0~23.3和1.1~23.3mg/L范围内分别与各体系在472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10,32和33μg/L MA。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用于合成废水测定,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2年08期)
陈佩丽,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6](2011)在《钯(Ⅱ)与法莫替丁和卤代荧光素染料叁元离子缔合物纳米微粒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3.5~4.7NaAc-HAc的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Pd(Ⅱ)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Pd(FMTD)]2+),再与二氯荧光素(DCF)、二溴荧光素(DBF)、二碘荧光素(DIF)、赤鲜红(ER)、曙红Y(EY)、乙基曙红(EE)等卤代荧光素(HF)反应形成1:1:2的叁元离子缔合物([Pd(FMTD)]·(HF)2).[Pd(FMTD)]·(HF)2在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为9nm左右的纳米微粒,此时将引起体系吸收光谱变化、荧光猝灭和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Pd(FMTD)]·(HF)2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76nm(DCF体系)、540nm(DBF体系)、553nm(DIF体系)、560nm(ER体系)、547nm(EY体系)和549nm(EE体系),最大RRS散射波长位于302~361nm,散射增强程度(ΔI)在一定的范围内与FMTD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2.6ng/mL.据此提出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分子光谱新方法.适用于片剂、胶囊和注射液等药物制剂的测定.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影响因素和分析化学特性,并结合吸收、荧光光谱的变化和纳米微粒的形成,讨论了反应机理和散射增强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1年06期)
蒋治良,马纪,梁爱惠,李纪顺[7](2008)在《痕量H_2O_2的酶催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物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TDMAC)、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十八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ODAC)、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氯代十二烷基吡啶(DPC)和四丁基碘化铵(TBAI)形成TDMAC-I3,DDAC-I3,CTAB-I3,ODAC-I3,CPC-I3,DPC-I3和TBAI-I3缔合物微粒.该缔合物微粒均在46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H2O2浓度在0.17×10-7~173×10-7,0.43×10-7~173×10-7,1.73×10-7~259×10-7,1.73×10-7~86.4×10-7,1.73×10-7~216×10-7,0.86×10-7~259×10-7和0.86×10-7~86.4×10-7mol·L-1范围内分别与各体系在468nm处的共振光谱强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0.86×10-8,2.2×10-8,8.6×10-8,4.6×10-8,3.6×10-8,4.3×10-8和4.4×10-8mol·L-1.本文将TDMAC体系用于过氧化氢测定,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08年17期)
王春民,李纪顺,黄春玉,赵长凤,蒋治良[8](2007)在《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缔合微粒光度法测定二氧化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H3.49的NaAC-HCl介质中,ClO2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I3-,I3-在350nm处有一吸收峰;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M)等存在时,形成淡黄色的较稳定的缔合微粒(CPCM-I3)n,在354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在470nm和520nm处产生2个共振散射峰。ClO2浓度C在0.0149~1.524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A=0.1136C+0.0001,相关系数R为0.9988,检测限为0.007mg/L。据此,建立了一种痕量ClO2光度分析新方法,用于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07年03期)
梁爱惠,蒋治良,周苏梅,周玉婵,梁月园[9](2006)在《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光度法检测羟自由基及其在离体筛选抗氧化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HCl-NaAc缓冲溶液中,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被过量的KI捕获;生成的I-3分别与罗丹明B(λmax=554 nm)、罗丹明6G(λmax=526 nm)、罗丹明S(λmax=526 nm)和丁基罗丹明B(λmax=556 nm)形成缔合微粒,导致其吸收峰降低。羟自由基浓度(以H2O2浓度计)分别在0.136~0.68μg.mL-1,0.064~0.680μg.mL-1,0.064~0.680μg.mL-1和0.064~0.680μg.mL-1范围内与罗丹明B、罗丹明6G、罗丹明S和丁基罗丹明B体系的吸光度降低值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抗氧化剂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新方法。测试了抗坏血酸等4种抗氧化剂以及6种茶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所得到的结果较为满意。(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6年11期)
蒋治良,黄国霞[10](2006)在《酪蛋白缔合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在木瓜和菠萝蛋白酶活力测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木瓜蛋白酶(Papain E.C.3.4.22.2)是从未成熟的番木瓜中提取的巯基类蛋白水解酶,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在医药及医疗、食品工业、纺织和皮革业、饲料、日用化妆品工业、生化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目前,木瓜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福林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茚叁酮显色法等。菠萝蛋白酶(bromelain E.C.3.4.22.4)存在于菠萝植株中,亦是一种巯基类蛋白水解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消炎,抗肿瘤,调节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细菌毒素分泌,增进药物吸收等作用。与抗生素合用可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在畜牧业中,菠萝蛋白酶在防治仔猪腹泻方面有明显的作用。在工业上可作为天然胶乳的生物凝固剂。目前,菠萝蛋白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主要有福林法,紫外分光光度法,BAEE法等。上述几种方法都是通过测定产物 (酪氨酸)生成量来测定酶活力的。未见有依据底物剩余量来测定蛋白水解酶酶活力的报道。近来我们研究发现,酪蛋白与叁氯乙酸相互作用形成的缔合微粒在470 nm处产生很强的共振散射峰,但尚未见用共振散射法测定木瓜蛋白酶及菠萝蛋白酶酶活力的报道。(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期刊2006-11-01)
缔合微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pH 4.0HAC-NaAC缓冲溶液为介质,用硼酸碘化钾溶液(BKI)作为O3吸收剂。O3将I-氧化生成为I2,溶液中过量的I-与I2又可形成I-3,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l),溴代十四烷基吡啶(TPB),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MAB),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TDMAC)存在时,CS与I-3形成稳定的(CS-I3)n缔合微粒,在470nm处有一个较强的共振瑞利散射峰(RRS),随着O3浓度的增大,体系中的I-3增多,I-3与CS形成的(CS-I3)n缔合微粒越多,470nm处的RRS强度I增强,O3浓度与其增强值ΔI成线性关系,各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50,50~100,5~25,1~50μmol·L-1,回归方程分别为ΔI=8.81c-4.01,ΔI=5.44c-3.11,ΔI=15.39c-1.55,ΔI=16.88c+0.51,检出限分别为4.9,12,2.85,0.56μmol·L-1 O3。实验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当O3浓度为2.5×10-6 mol·L-1,相对误差在±10%内时,4.0×10-5 mol·L-1 Hg2+,8.7×10-5 mol·L-1 Fe3+,5.0×10-5 mol·L-1 Ca2+,2.5×10-5mol·L-1 Zn2+和Cu2+,2.8×10-6 mol·L-1 Pb2+和Cr3+,4.2×10-5 mol·L-1 Mg2+,Mn2+和Ba2+对体系的测定无干扰。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选用TDMAC体系检测空气中的O3,结果令人满意。采用激光散射技术研究了(TDMAC-I3)n缔合微粒体系的粒径分布。当通入O3后,过量KI与O3反应形成I-3,I-3与TDMAC反应生成(TDMAC-I3)n缔合微粒,其粒径集中分布在1 106~3 091nm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缔合微粒论文参考文献
[1].刘高伞,梁爱惠,温桂清,蒋治良.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O_3[J].日用化学工业.2014
[2].刘高伞,梁爱惠,温桂清,蒋治良.基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O_3[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
[3].杨清玲,刘健,陈刚才,傅生会,王剑.Ag~+-Cl~--荧光素体系的离子缔合纳米微粒的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13
[4].杨铎,温桂清,刘庆业,梁爱惠,蒋治良.罗丹明6G缔合微粒荧光光谱法测定O_3[C].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5].凌绍明,赵金和,谢宇奇.叁聚氰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物微粒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J].化学世界.2012
[6].陈佩丽,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钯(Ⅱ)与法莫替丁和卤代荧光素染料叁元离子缔合物纳米微粒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1
[7].蒋治良,马纪,梁爱惠,李纪顺.痕量H_2O_2的酶催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物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测定[J].化学学报.2008
[8].王春民,李纪顺,黄春玉,赵长凤,蒋治良.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缔合微粒光度法测定二氧化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
[9].梁爱惠,蒋治良,周苏梅,周玉婵,梁月园.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光度法检测羟自由基及其在离体筛选抗氧化剂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
[10].蒋治良,黄国霞.酪蛋白缔合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在木瓜和菠萝蛋白酶活力测定中的应用[C].第叁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