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鹧鸪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鹧鸪菜,孢子,海藻,固氮菌,蛔虫病,季节,营养元素。
鹧鸪菜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滨,陈加雄,林传旭[1](2015)在《鹧鸪菜人工再生苗繁育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鹧鸪菜人工育苗方法,为工业化生产鹧鸪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采用鹧鸪菜体细胞培育出再生苗种。结果在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为27~36μmol/(m2·s),光照周期为12 h∶12 h的条件下,20 d左右可培育出种苗。种苗在潮间带放养即可发育成完整藻体。(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5年01期)
陈加雄,李伟滨,林传旭,马庆涛,陈楷亮[2](2014)在《温度和光照胁迫下鹧鸪菜的繁殖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潮间带红藻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Montagne)J.Agardh]在温度和光照胁迫下的繁殖策略,在实验室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培养鹧鸪菜,对其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发生、放散及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低光照有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放散和萌发,低温和强光不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放散和萌发;20℃和25℃时产生的四分孢子囊最多,15℃次之,而10℃则不产生。在36μmol m–2s–1光照下四分孢子的放散数量最多。温度对于果孢子的放散和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低光照有利于果孢子的放散和萌发。高温及强光对鹧鸪菜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已经萌发的幼苗存活时间较短。因此,鹧鸪菜为应对高温和强光胁迫,通过产生大量的四分孢子和果孢子以选择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机。(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邢湘臣[3](2008)在《被遗忘的“蛔虫药”——鹧鸪菜》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方药膳》2005年12月曾刊出"食物应用驱肠虫药"一文,举了四种西药。其实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驱肠虫药则为海洋的鹧鸪菜。(本文来源于《东方药膳》期刊2008年06期)
张瑜斌,林鹏,邓爱英,庄铁诚[4](2007)在《九龙江口红树林鹧鸪菜藻体自生固氮细菌》一文中研究指出初步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树林红藻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藻体异养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季节变化和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鹧鸪菜上异养自生固氮细菌数量以春季最多(1.033×104cfu.g-1),冬季最少(0.567×104cfu.g-1),固氮菌的季节变化模式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鹧鸪菜藻体氮含量也以春季最高(22.08g.kg-1),冬季最低(16.63g.kg-1),二者差异显着(P<0.05),且藻体含氮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与固氮细菌数量一致;这与鹧鸪菜的生长和物质积累密切相关,鹧鸪菜与其藻体上的自生固氮菌可能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也受到环境温度和水分等因子的综合影响;对9株固氮菌的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分属于固氮菌属(Azotobacter)与拜叶林克氏菌属(Beijerinckia)。(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07年09期)
赖怀恩,翁清辉,刘英敏[5](2007)在《卡氏滴定液测定复方鹧鸪菜散中的水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供一种中药新的水分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卡氏(Karl Fischer)滴定法并与烘干法作比较。结果卡氏滴定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4%,两种方法测定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卡氏滴定法测定复方鹧鸪菜散中的水分更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鹧鸪菜散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07年03期)
张瑜斌,林鹏,邓爱英,庄铁诚[6](2003)在《福建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鹧鸪菜几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秋茄 (Kandeliacandel)红树林潮间带的红藻鹧鸪菜 (Caloglossaleprieurii)的氮、磷、钾、钠、钙与镁6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氮、磷、钾与钠均以春季含量最高 ;钙与镁分别以秋季和冬季最高。氮与磷含量冬季最低 ,钾含量秋季最低 ;钠、钙、镁均以夏季含量最低 ,6种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模式不一致。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表明鹧鸪菜春季富集的营养物质较多 ,与春季有较高的生物量一致。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反映了鹧鸪菜的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季节变化。鹧鸪菜的氮、磷含量高于土壤含量 ,并明显高于水体氮、磷含量 ,说明鹧鸪菜能强烈富集环境中的氮、磷 ,因此鹧鸪菜类的大型藻类的存在可能是红树林区赤潮极少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03年10期)
徐效华,苏镜娱,曾陇梅,王明焱[7](1998)在《海藻鹧鸪菜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藻鹧鸪菜(CaloglosaLeprieuri,J.Agrardh)种属于红藻松节科,民间广泛用作驱虫药物.有关鹧鸪菜的化学成分报道很少[1,2],已知有甾醇、甘露醇.为了进一步寻找其生理活性物质,我们对采自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8](1995)在《药用海藻──鹧鸪菜》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用海藻──鹧鸪菜鹧鸪菜又名美舌藻,其形状象狐狸的尾巴,生着无数纤细短小的小枝,细长坚韧,全体成紫黑色,通常喜欢生长在温暖的河口附近的海水中、高潮岩石上,一般成熟于春夏之间,是一种海产药用藻类。鹧鸪菜的药用价值较高,它不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治疗小孩消...(本文来源于《凿岩机械气动工具》期刊1995年02期)
陆超华[9](1994)在《药用海藻——鹧鸪菜和海人草》一文中研究指出鹧鸪菜和海人草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用以驱除蛔虫的药用海藻,早在1530年出版的福建《漳浦县志》上就记载有:"鹧鸪菜生海石中,散碎,色微黑,小儿食之能下腹中虫"。清代赵学敏编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鹧鸪菜可疗小儿腹中虫积,食之即下"。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居民在春夏盛产季节常在海边采集鹧鸪菜,加工晒干后储存起来,作为驱蛔虫的主要中草药使用。近因驱蛔新药如山道年(Santoninum)和噻嘧(本文来源于《水产科技》期刊1994年04期)
王志勇[10](1991)在《鹧鸪菜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Ⅳ.藻体任意碎片的培养与损伤藻体再生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把鹧鸪菜藻体切成大小不同的切段、以及任意切碎,培养于添加氮、磷素的消毒海水中,后者分10℃、15℃、20℃、25℃四种不同温度条件培养,结果全部切段、切碎片都很快再生出假根附着于基质,并再生出一至多个叶状体;叶状体长大后从基部长出新的假根成为完整的幼苗(再生苗)。试验表明,大的切段其再生苗生长快、长度大,但出苗率(一定长度的藻体长出再生苗数量)低。培养温度较高时(20—25℃),藻体任意切碎片再生速度快、附着速度快、数量多且较牢固。利用藻体切碎片来培养鹧鸪菜幼苗是可行的;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0℃以上、海水比重为1.010左右。本文还对鹧鸪菜损伤藻体再生的情况(繁殖生殖学)进行一些观察和描述。(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1991年01期)
鹧鸪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潮间带红藻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Montagne)J.Agardh]在温度和光照胁迫下的繁殖策略,在实验室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培养鹧鸪菜,对其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发生、放散及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低光照有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放散和萌发,低温和强光不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放散和萌发;20℃和25℃时产生的四分孢子囊最多,15℃次之,而10℃则不产生。在36μmol m–2s–1光照下四分孢子的放散数量最多。温度对于果孢子的放散和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低光照有利于果孢子的放散和萌发。高温及强光对鹧鸪菜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已经萌发的幼苗存活时间较短。因此,鹧鸪菜为应对高温和强光胁迫,通过产生大量的四分孢子和果孢子以选择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鹧鸪菜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滨,陈加雄,林传旭.鹧鸪菜人工再生苗繁育试验初报[J].南方农业.2015
[2].陈加雄,李伟滨,林传旭,马庆涛,陈楷亮.温度和光照胁迫下鹧鸪菜的繁殖策略[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4
[3].邢湘臣.被遗忘的“蛔虫药”——鹧鸪菜[J].东方药膳.2008
[4].张瑜斌,林鹏,邓爱英,庄铁诚.九龙江口红树林鹧鸪菜藻体自生固氮细菌[J].生态学杂志.2007
[5].赖怀恩,翁清辉,刘英敏.卡氏滴定液测定复方鹧鸪菜散中的水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
[6].张瑜斌,林鹏,邓爱英,庄铁诚.福建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鹧鸪菜几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2003
[7].徐效华,苏镜娱,曾陇梅,王明焱.海藻鹧鸪菜化学成分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
[8]..药用海藻──鹧鸪菜[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95
[9].陆超华.药用海藻——鹧鸪菜和海人草[J].水产科技.1994
[10].王志勇.鹧鸪菜组织和细胞培养的研究Ⅳ.藻体任意碎片的培养与损伤藻体再生的观察[J].海洋湖沼通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