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腐败滋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腐败,清廉,腐败现象,政治,文化,养殖业,相关性。
腐败滋长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丽楠[1](2017)在《曹妃甸:不给“微腐败”滋长空间》一文中研究指出“柳赞镇大庄河村党支部书记赵兴绢无偿使用村集体土地经营育苗室多年,其违规违纪行为直接损害了本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这是日前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查处的一起“微腐败”典型案例。赵兴绢在村内长期从事海水养殖业,1994年开始任村党支部(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7-07-16)
赵付科[2](2011)在《腐败的滋长蔓延与当代中国政权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有滋长蔓延之势。腐败就像一颗巨大的毒瘤严重威胁着政权的稳定。维护政权稳定,必须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为此,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构建廉政文化,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1年01期)
刘少兵[3](2007)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遏制腐败思潮滋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消极文化因素是腐败蔓延的助推器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发展的。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科技、教(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论坛》期刊2007年S2期)
黄海燕[4](2006)在《腐败现象滋长的原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现象滋长不断的状况及其危害,从表现形式看多样化,从表现特点看集团化、高层次。立足思想和实际探讨腐败现象的滋长不断的原因“,两手抓”松软无力,局部利益突显,个人利益膨胀,监督机制滞后,执法执纪随意。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其蔓延滋长,不断加强教育,筑牢防线;健全制度,实现法制化;铲除供其生长的土壤。(本文来源于《大庆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06期)
孙成钢,鲁良[5](2006)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遏制腐败思潮滋长》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当前社会中仍有流传的腐败文化对于腐败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必须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清廉文化来清除腐败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法治文化中的精华,形成清廉文化体系,并下大力气予以宣传落实。(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学刊》期刊2006年11期)
童大焕[6](2006)在《拒绝“腐败因子”在心中滋长》一文中研究指出那边厢,全球着名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11月6日发布了2006年度全球163个国家的清廉指数报告。中国大陆从去年排名第78跃至第70名。这边厢,很多国人感到意外,因为调查结果似乎与其切身感受不符(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06-11-11)
孙载夫[7](2005)在《维护党的形象 预防腐败滋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尤其是作为今年一党名中领央导干颁布部《,建肩立负健着全党教和育人、民制的度重、托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后,领导干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恪尽职守,做好表率,切实肩负起反腐倡廉的责任。一、必须正确认识权力。所谓权力(本文来源于《今日中国论坛》期刊2005年11期)
吴灿新[8](2005)在《当代中国政治腐败滋长的政治道德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有其复杂的政治道德根源,其一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信念的现实转变;其二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心理的部分扭曲;其叁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机制存在着缺陷;其四是当代中国旧政治道德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些政治道德根源,有其特有的“远度”、“深度”和“广度”。从而也就决定了,要克制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不仅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而是一项巨大、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05年04期)
王霞[9](2003)在《再论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识现阶段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根源 ,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前提。本文从分析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 双重转换、干部任用和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以及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不到位是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的基本成因入手 ,进一步对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与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及体制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应探讨。(本文来源于《攀登》期刊2003年04期)
喻振晖[10](2002)在《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体制转型和腐败滋长这两个单独的政治现象,国内外学者已经做出了许多的论述;但关于这二者的相关性分析,还并没有很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研究和比较置身于体制转型条件下腐败滋长的新类型和新特点,通过对中国、韩国和俄罗斯在体制转型时期腐败现象的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从理论层面上揭示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之间的相关性,并以这种相关性为基础,提出对处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廉政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正文共分叁个部分: 一、“腐败”与“体制转型”的概念。通过综合评析国内外学者关于腐败概念与体制转型概念的论述,提出本文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为本文的论证提供理论基础。 二、中国、韩国、俄罗斯体制转型时期腐败现象的实证分析。在这一部分,选择中国、韩国、俄罗斯叁个国家在体制转型时期腐败的滋长现象作为案例,具体分析这叁个国家的腐败现象及其程度在体制转型背景下的特点和演变趋势,并解释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叁、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相关性的理论分析。通过对中、韩、俄叁国在体制转型时期腐败程度的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从理论层面上抽象出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之间相关性的一般结论。 结束语。从本文上述的分析进一步引申出对当前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廉政建设的启示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2-05-01)
腐败滋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有滋长蔓延之势。腐败就像一颗巨大的毒瘤严重威胁着政权的稳定。维护政权稳定,必须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为此,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构建廉政文化,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腐败滋长论文参考文献
[1].丽楠.曹妃甸:不给“微腐败”滋长空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
[2].赵付科.腐败的滋长蔓延与当代中国政权稳定[J].理论探讨.2011
[3].刘少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思潮滋长[J].党政干部论坛.2007
[4].黄海燕.腐败现象滋长的原因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学.2006
[5].孙成钢,鲁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思潮滋长[J].党政干部学刊.2006
[6].童大焕.拒绝“腐败因子”在心中滋长[N].证券时报.2006
[7].孙载夫.维护党的形象预防腐败滋长[J].今日中国论坛.2005
[8].吴灿新.当代中国政治腐败滋长的政治道德根源[J].伦理学研究.2005
[9].王霞.再论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根源[J].攀登.2003
[10].喻振晖.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