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相催化加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相,催化剂,液相,硝基苯,甲醚,乙酸,二氯苯。
液相催化加氢论文文献综述
周鑫,罗豪鹏,王唯,陈泉源,周娟[1](2019)在《Pd基双金属催化剂对2,4-D的液相催化加氢脱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e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合成了负载型Pd基催化剂(Pd/CeO_2,Pd-Fe/CeO_2,Pd-Co/CeO_2和Pd-Cu/CeO_2),并用于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催化加氢脱氯.使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CO化学吸附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O_2作为载体可有效分散金属颗粒,双金属间的协同作用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其中Pd-Fe双金属催化剂具有相对优异的催化效果,随着Fe负载量的增加,Pd-Fe/CeO_2的催化活性先升后降.2,4-二氯苯氧乙酸的催化脱氯以同步脱氯和逐步脱氯2种方式同时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魏中哲,邵方君,王建国[2](2019)在《氮杂环化合物的多相催化加氢反应及其可逆脱氢反应的最新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化1, 2, 3, 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在医药、生物碱、农药和许多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作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构筑单元和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喹啉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得到py-THQs具有高的原子效率,是一种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喹啉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常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喹啉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使得反应需要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2)加氢反应过程通常涉及多个中间体,可能会产生副产物;(3)取代喹啉类化合物如乙烯基、酮基、腈基、醛基、氨基、卤素等易还原取代基也可能发生氢化反应,导致选择性下降;(4)由于N-杂环中金属与N原子的强配位效应,催化活性位点易中毒,导致催化剂的可重用性较差.新型、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得到了不断关注,近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氮杂环化合物的催化脱氢也是有机合成的关键步骤,所得到的不饱和氮杂环化合物是各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同时,从氢气存储的角度出发,有机分子的可逆加氢/脱氢被认为是液体有机储氢系统中一个很有前途的策略.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释放氢气)和加氢(储存氢气)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液态有机氢存储体系.研制一种能够实现氮杂环化合物可逆脱氢/加氢的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十年来,功能化喹啉化合物选择性加氢高效多相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人们能够从整体上关联结构-性能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在催化剂合成策略、微观结构和化学特性、催化性能评价及其内在关系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单贵金属催化剂(Pd, Pt, Ru, Rh, Ir, Au)和双/多金属催化剂(RuCu, AuPd, PdNi)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储量丰富的廉价金属催化剂(Co, Fe, Ni, Cu)进行了综述.综合文献结论,反应介质、载体的性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双金属或多金属协同效应、微观结构(核壳、包覆、蛋黄结构)以及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对催化剂的最终催化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最后,引入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反应,形成一个可逆的加氢/脱氢体系用于液相有机氢储存系统,并对其反应机理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综述将加深我们对氮杂环化合物催化转化的认识,为研究人员合理设计催化剂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刘玉枫,孟庆方,徐国想[3](2019)在《无溶剂液相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甲醚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硝基苯甲醚为原料,Pd/C作催化剂,研究了无溶剂液相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甲醚的工艺.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氢压0.8MPa,反应温度80℃,搅拌转速800r/min,钯(干基)质量分数为5%的Pd/C催化剂用量为质量分数0.5%.在该条件下,产品收率≥94.50%(以邻硝基苯甲醚为计算基准),邻氨基苯甲醚产品质量分数≥99.70%,且催化剂可重复套用10次.(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刘浩[4](2018)在《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技术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目前研究的硝基苯新型催化剂、活性构件、水溶胶、缩合液合成苯胺的工艺进行了概述,说明我国应继续研究和推广催化加氢制取苯胺清洁生产工艺,重点开发高效、廉价、环保的催化剂体系以满足苯胺工业发展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8年10期)
高云楠,刘世桢,赵振清,陶亨聪,孙振宇[5](2018)在《二氧化碳多相催化加氢制C_2及以上烃类和醇的研究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可再生能源得到的氢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对于缓解全球变暖、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氢反应合成碳氢化合物,尤其是C_(2+)烃类和含氧化合物愈来愈引起大家的研究兴趣。设计制备兼具二氧化碳活化和碳-碳键耦合的多功能催化剂仍然是一较大的挑战。本文总结了二氧化碳加氢合成长链烷烃、低碳烯烃、高级醇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二氧化碳加氢所涉及的相关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并对现阶段报道的多相催化剂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指出未来在二氧化碳加氢的多相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袁佩,陈建,潘登,鲍晓军[6](2016)在《聚苯乙烯非均相催化加氢吸附动力学及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SHMs),对聚苯乙烯(PS)在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加氢反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吸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部分加氢产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S吸附量逐渐增加,且达到饱和吸附时间也随之增长,确定了PS非均相加氢为1级反应,活化能为58.3 k J·mol-1.将不同加氢度的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分析,结果显示PS的部分加氢产物都是由较高加氢转化率(85%左右)和较低加氢转化率(25%左右)的PS组成,证明PS非均相加氢存在二次吸附和竞争吸附加氢的现象,即服从"Blocky"机理.此工作为PS催化加氢吸附及反应过程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理解其他聚合物在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李国丽[7](2016)在《顺酐液相催化加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加氢制备丁二酸酐、Y-丁内酯以及1,4-丁二醇等一系列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中,丁二酸酐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故而可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具体来说,丁二酸酐由两个酰基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酰基的吸电子效应和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增强酰基中碳原子的正电性,进而易于发生水解、醇解、氨解和酯化反应等,因此丁二酸酐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丁二酸酐的主要制备方法有顺酐加氢法、生物发酵法以及电化学还原法,其中顺酐加氢法具有产品纯度高、易于生产规模化等竞争优势,而目前对于顺酐加氢的研究,多以γ-丁内酯以及1,4-丁二醇等为主要产物,因此对顺酐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特别是相关催化剂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了在顺酐加氢反应中,Pd催化剂对产物丁二酸酐收率的影响。结合XRD、TEM、XPS、TG-DTA等一系列表征方法,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顺酐转化率以及丁二酸酐选择性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以TiO2、 Al2O3、SiO2为载体时,尽管Al203和SiO2的比表面积比较大,但由于活性组分Pd在Ti02表面的分散性最好、颗粒粒径最小,相对活性位较多,因此Pd/TiO2催化剂的顺酐加氢活性最高,为53.9%;2.前驱体为Pd(NO3)2时,经过煅烧步骤处理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Pd颗粒明显大,使得催化剂加氢活性较差,顺酐转化率降低10%左右;催化剂还原温度从150℃升至450℃时,活性组分Pd与Ti02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显着降低,还原温度为150℃时,顺酐转化率为87.9%,而还原温度为450℃时,顺酐转化率仅为38.9%;载体经浸渍干燥后于150℃直接还原制得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高,为87.9%;3.随着反应温度从100℃升至200℃,顺酐转化率从59.4%提高到100%,温度升至250℃时,顺酐转化率维持100%,但丁二酸酐选择性降低,有副产物γ-丁内酯生成;H2分压和反应时间对顺酐转化率的影响较小;最佳反应条件为150℃-2 MPa H2-1h;另外,发现在溶剂中水的存在会抑制顺酐加氢反应。(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吴可[8](2016)在《钯基催化剂对新型有机卤代污染物双氯芬酸钠及四溴双酚A的液相催化加氢脱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卤代有机物作为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它们对水生生态系统甚至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近年,有几类新型有机卤代污染物包括药物活性组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全氟有机化合物和溴代阻燃剂,随着它们在环境中浓度的逐年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是非常必要的。液相催化加氢法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能耗低的水处理技术在去除卤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液相催化加氢法可以将卤代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产物。在实现卤代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同时,合成结构可调控的高效催化剂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选择双氯芬酸钠和四溴双酚A分别作为脱氯和脱溴体系的目标污染物,通过合成不同Pd负载型催化剂对它们的液相催化加氢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双氯芬酸钠的催化加氢研究中,分别以氧化铝,活性炭,氧化硅和氧化铈为载体通过沉淀沉积法和浸渍法合成不同的Pd负载型催化剂。表征结果显示以氧化铈为载体的催化剂的Pd分散性高于其他载体催化剂。相同负载量的Pd/CeO2比Pd/Al2O3具有更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沉淀沉积法合成的催化剂dp-Pd/CeO2中,随着Pd负载量的升高,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缓慢减弱。催化剂不同的结构性质也导致了催化活性的差异。Pd/SiO2催化剂几乎对双氯芬酸钠无催化活性,而Pd/CeO2可以在50分钟内实现双氯芬酸钠的完全脱氯,相同反应时间内Pd/Al2O3,Pd/AC的催化还原效率分别为86%,29%. Pd/CeO2催化还原双氯芬酸钠的过程符合 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是吸附控制过程。整个脱氯反应同时存在一步脱氯和分步脱氯过程,Pd负载量增加促进一步脱氯过程的发生。催化还原反应后体系对大型蚤的生物毒性显着降低。在四溴双酚A的催化加氢研究中,采用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铝和氧化硅为载体,以沉淀沉积法,浸渍法,光沉积法合成了不同Pd负载型催化剂,并对合成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包括N2吸附-脱附等温线,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CO化学吸附和电子能谱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d负载量相近时,沉淀沉积法合成的催化剂dp-Pd/TiO2的Pd颗粒粒径明显小于浸渍法及光沉积法合成得到的催化剂。随着Pd负载量的增加,dp-pd/TiO2催化剂表面的Pd颗粒粒径也随之增大。但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随负载量的增加反而减弱。TBBPA的催化还原脱溴反应中,伴随着中间产物叁溴、二溴、一溴取代物,最终完全脱溴生成双酚A及另一种进一步加氢产物。催化反应同样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是吸附控制过程。以Ti02为载体通过沉淀沉积法合成的催化剂dp-Pd/TiO2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活性,以共浸渍法合成了不同的双金属催化剂进行比较。相比于单金属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通过引入第二金属从电子效应和结构效应两个方面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催化活性。通过合成不同掺杂比例的Pd-Au/Al2O3催化剂,将电子效应与结构效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进行区分。通过表征可知Pd/Au掺杂比例>40的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结构与单金属催化剂类似,Pd/Au掺杂比例<20的催化剂表面出现了Pd-Au合金结构。掺杂比例不同的双金属催化剂还原双氯芬酸钠和2,4-二氯苯酚的反应活性变化规律不同。低掺杂的Pd-Au/Al2O3,催化脱氯活性随Au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高掺杂的Pd-Au/Al2O3,催化脱氯活性随Au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25)
王炉钢,汤利亚,赵建明[9](2015)在《液相催化加氢釜搅拌改造设计的CFD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液相催化加氢过程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研究了DT 601叶轮在不同搅拌转速下的吸气速率和搅拌功耗。结果表明DT 601叶轮的吸气能力随搅拌转速的提高而增强,还存在一个最小转速,低于此转速则失去吸气能力;搅拌功耗随搅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研究的转速范围内,近似成线性关系。结合改造前的搅拌配置,确定了改造后的电机功率和搅拌转速。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各项技术指标均有改善,改造获得了成功。(本文来源于《化工与医药工程》期刊2015年03期)
谭文慧[10](2015)在《载钯石墨相氮化碳液相催化加氢脱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促进了农业的大规模发展,而农药在农业中的使用必不可少。2,4-二氯苯氧乙酸(2,4-D)作为一种除草剂,可除去多种杂草以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其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除草剂之一,然而由此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2,4-二氯苯酚(2,4-DCP)是2,4-D的合成中间体,是一种难生物降解的氯代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大、且具有致癌性,在化工生产中的大量使用同样导致严重的污染,是美国环保署(USEPA)公布的优先控制环境污染物之一。因此,如何实现其高效去除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液相催化加氢脱氯技术具有反应速率快、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水处理中显示了一定的应用潜力。本论文选取石墨相氮化碳为载体,以不同方法制备了新型载钯石墨相氮化碳催化剂,对所得材料进行了XRD、TEM、Zeta 电位、 XPS、N2吸附-脱附、ICP、CO吸附、元素分析等表征,同时研究了其对2,4-DCP和2,4-D的脱氯效果,探讨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加氢脱氯效率的影响。论文主要结论如下: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Pd/g-C3N4催化剂用于2,4-DCP的液相加氢脱氯反应。光沉积法制得的催化剂比浸渍法制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主要是由于光沉积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Pd粒子大小和分散更加均匀,而浸渍法负载的Pd发生了明显的团聚现象,从而导致了催化活性的差异。增加Pd负载量会使得单位质量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脱氯效率有所提高,但单位质量Pd的利用率则大幅下降,这也与Pd在载体表面的分布及团聚现象有关。此外,酸性条件有利于催化加氢反应的进行,但回用效果却不及碱性条件下回收的催化剂,这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HCl对活性中心的不良影响有关,碱性条件可迅速中和材料表面聚集的HCl,有利于保障催化剂的稳定性。利用沉积沉淀法制备得到Pd/g-C3N4催化剂,变化NaBH4加入比例,改变催化剂中Pd2+/(Pd2++Pd0)的比例,研究Pd2+与Pd0在催化加氢脱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d/g-C3N4催化剂中的Pd0可将氢气转化成具有强还原性的活性氢,而Pd2+的存在有利于C-C1键的断裂。同时,提高负载量,可改变催化剂表面Pd粒子的大小。大颗粒的Pd粒子利于形成P-PdH,从而提高催化加氢脱氯的效率。此外,对比不同反应底物(一氯苯氧乙酸,二氯苯氧乙酸和叁氯苯氧乙酸)时,发现氯原子增多不利于脱氯的进行,且难易程度与苯环的取代位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液相催化加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能化1, 2, 3, 4-四氢喹啉类化合物在医药、生物碱、农药和许多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中作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构筑单元和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喹啉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得到py-THQs具有高的原子效率,是一种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喹啉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常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1)喹啉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能垒,使得反应需要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2)加氢反应过程通常涉及多个中间体,可能会产生副产物;(3)取代喹啉类化合物如乙烯基、酮基、腈基、醛基、氨基、卤素等易还原取代基也可能发生氢化反应,导致选择性下降;(4)由于N-杂环中金属与N原子的强配位效应,催化活性位点易中毒,导致催化剂的可重用性较差.新型、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得到了不断关注,近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氮杂环化合物的催化脱氢也是有机合成的关键步骤,所得到的不饱和氮杂环化合物是各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和药物的重要合成中间体.同时,从氢气存储的角度出发,有机分子的可逆加氢/脱氢被认为是液体有机储氢系统中一个很有前途的策略.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释放氢气)和加氢(储存氢气)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液态有机氢存储体系.研制一种能够实现氮杂环化合物可逆脱氢/加氢的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十年来,功能化喹啉化合物选择性加氢高效多相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人们能够从整体上关联结构-性能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在催化剂合成策略、微观结构和化学特性、催化性能评价及其内在关系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单贵金属催化剂(Pd, Pt, Ru, Rh, Ir, Au)和双/多金属催化剂(RuCu, AuPd, PdNi)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储量丰富的廉价金属催化剂(Co, Fe, Ni, Cu)进行了综述.综合文献结论,反应介质、载体的性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活性金属的电子结构、双金属或多金属协同效应、微观结构(核壳、包覆、蛋黄结构)以及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对催化剂的最终催化行为起着重要作用.最后,引入氮杂环化合物的脱氢反应,形成一个可逆的加氢/脱氢体系用于液相有机氢储存系统,并对其反应机理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综述将加深我们对氮杂环化合物催化转化的认识,为研究人员合理设计催化剂提供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相催化加氢论文参考文献
[1].周鑫,罗豪鹏,王唯,陈泉源,周娟.Pd基双金属催化剂对2,4-D的液相催化加氢脱氯[J].中国环境科学.2019
[2].魏中哲,邵方君,王建国.氮杂环化合物的多相催化加氢反应及其可逆脱氢反应的最新进展(英文)[J].催化学报.2019
[3].刘玉枫,孟庆方,徐国想.无溶剂液相催化加氢合成邻氨基苯甲醚的工艺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刘浩.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制苯胺技术研究新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8
[5].高云楠,刘世桢,赵振清,陶亨聪,孙振宇.二氧化碳多相催化加氢制C_2及以上烃类和醇的研究进展(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8
[6].袁佩,陈建,潘登,鲍晓军.聚苯乙烯非均相催化加氢吸附动力学及反应动力学研究[J].化学学报.2016
[7].李国丽.顺酐液相催化加氢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8].吴可.钯基催化剂对新型有机卤代污染物双氯芬酸钠及四溴双酚A的液相催化加氢脱卤研究[D].南京大学.2016
[9].王炉钢,汤利亚,赵建明.液相催化加氢釜搅拌改造设计的CFD研究[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5
[10].谭文慧.载钯石墨相氮化碳液相催化加氢脱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