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培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培,不定根,成活率,石墨,橡胶树,马尾松,根系。
组培苗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红,郑宇,颜彩燕,覃金芳,邹海霞[1](2019)在《锦地罗组培苗移栽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炼苗、基质和育苗容器选择、栽植、饲喂昆虫、开花管理等方面对锦地罗组培苗移栽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锦地罗工厂化育苗及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23期)
闻永慧,李慧敏,黄海泉,汪琼,孟英[2](2019)在《不同光质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组培苗增殖及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组LED红、蓝、绿、白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1组荧光灯作对照,对组培苗增殖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RB(红:蓝=1:1)的白及组培苗增殖率最高,白及二倍体增殖率高于四倍体,分别为247.62%、157.14%。2RB(红:蓝=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率最低,分别为66.67%、42.86%。R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株高最高分别为40.27、44.13 mm;RBW(红:蓝:白=6:1:1)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叶长最长分别为78.27、108.73 mm,叶宽最宽分别为10.50、11.82 mm。RBG(红:蓝:绿=4: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假鳞茎直径最大分别为6.91,8.31 mm,与对照组有极显着差异。因此,1RB(红:蓝=1:1)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效果最佳,红光有利于白及组培苗株高增高,促进白及组培苗的生长;蓝光有利于白及横茎、叶长、叶宽的生长,RBG(红:蓝:绿=4:2:1)的白及假鳞茎增大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2期)
宋倩云,方炎明,周鹏,顾征洋,张敏[3](2019)在《轮生冬青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轮生冬青组培工厂化育苗生根的难题,以轮生冬青组培苗为材料,采用L_9(3~4)正交试验,探究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与处理时间及基质类型对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的影响。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对其生根率、生根数以及根系活力影响最大,基质对最长根长影响最大。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组培苗生根效果各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长调节剂种类、基质类型、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时间和质量浓度。综合来看,轮生冬青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的最理想处理组合是A_2B_1C_3D_1,即选用质量浓度为500 mg·L~(-1)的IBA溶液,30 min浸泡处理,基质选用草炭。(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胤,姚瑞玲[4](2019)在《马尾松组培苗的造林成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同立地条件下,3年生马尾松组培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培苗林分86.0%的林木胸径集中于6~8 cm径级,83.9%的林木树高集中于4~5 m树高级;实生苗林分94.5%的林木胸径集中于4~6 cm径级,87.9%的林木树高集中于2~3 m树高级。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组培苗林分的树高、胸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大幅优于实生苗林分,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不同立地条件下,组培苗林分间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显着(P<0.05),其树高和胸径生长平均值分别超过广西马尾松速生丰产标准I_1类产区39.75%和14.46%。马尾松组培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稳定性,降低造林成本16.3%~19.5%,经济效益明显。(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天霞,姚建忠,薛斌龙,胡晓飞,张占才[5](2019)在《氧化石墨烯对美国红栌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氧化石墨烯(Grapherie oxide,以下简称GO)对植物组培苗根系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GO处理对美国红栌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态、分化以及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GO对美国红栌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电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当浓度的氧化石墨烯能够促进美国红栌组培苗不定根的伸长,但并不能促进其根系根数的增多;各浓度的氧化石墨烯能够促进植株芽的分化,但对植株茎段的伸长没有影响;较高浓度的GO能够使培养基电导率略微下降,GO对生根培养基中有机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具有缓释控释效果,能够在生长的中后期促进植株生长和生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9年06期)
龙敏,刘芳,李媚,沈遐,覃丽群[6](2019)在《不同栽培措施对花叶良姜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高成活率及较高生长质量的花叶良姜组培苗育苗方法。[方法]研究基质、水肥、温度等育苗条件对花叶良姜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移栽基质对花叶良姜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的影响不一致,成活率高低排序为轻基质>红壤>细河沙,其中轻基质移栽成活率为100%;不同间隔时间施肥对苗木叶片、苗高、分蘖数的影响差异显着;以每隔7 d喷施0.1%丰叶宝+0.1%KH_2PO_4效果最好;复合肥和叶面肥不同处理中,YF_2(仅施用复合肥水肥)效果好于YF_1(叶面肥与复合肥水肥交替使用),高生长均匀、苗壮、根系发达;在11—12月移栽,移栽成活率较好,可达95%;施水量10 mL/株时移栽成活率最高达100%。[结论]最佳的移栽基质为轻基质(按体积比例为椰糠50%+泥炭土25%+碳化谷壳25%);7 d/次喷施0.1%丰叶宝+0.1%KH_2PO_4混合叶面肥可以较好促进幼苗生长;单独淋施0.1%复合肥15 d/次可较好地促进苗木生长;较适宜的移栽月份为11—12月;较适宜的施水量为10 mL/株。(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王玲仙,陈越,付坚,钟巧芳,陈玲[7](2019)在《药用野生稻组培苗的培养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野生稻资源是现代水稻育种中新基因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非AA染色体组野生稻这一次级基因库中有利基因的利用前景更为诱人,野生稻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各种病虫害和不利环境的自然选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天然的基因库。在目前还不能大规模人工创造新基因的条件下,天然的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特别是抗病虫、抗逆性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这些优良特性已被广泛用于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药用野生稻种子硬,落粒性强,种子繁殖萌发率低。用茎干扦插和分根移栽,成活率低、时间长。本研究采用药用野生稻茎秆作外植体,多种植物激素组合搭配使用进行愈伤诱导培养和分化培养,成功地诱导出了药用野生稻茎秆的愈伤组织,并得到分化生根苗。为今后野生稻的资源保存、利用和杂交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充分保障。【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药用野生稻材料采集于云南省耿马县。方法:采集的茎秆75%酒精30s和0.1%氯化汞灭菌8 min,清洗,切成0.5cm接入浓度为2,4-D 1.0-10 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35d成颗粒,增殖后,接入浓度为6-BA 0.3~8.0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分化成小苗,125d完成分化、增殖、继代和壮苗培养。壮苗接入1/2N6浓度为NAA0.1~4.0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20d。洗掉根部凝胶,进行苗锻炼和温室培养35d后,移栽至田间管理。愈伤诱导增殖和分化、增殖、继代、壮苗、生根培养基为:N6;添加培养材料为:植物凝胶2.8g/L、蔗糖30g/L,pH值5.8;分化、增殖、继代、壮苗培养添加激素均为:6-BA、NAA 0.5mg/L、ZT2 mg/L、KT3 mg/L;壮苗培养添加TDZ 3.0 mg/L;培养条件为:温度28℃,光照强度3000 lx,光照时间12 h/d。愈伤诱导增殖培养条件为:28℃暗培养。【结果与分析】将0.5cm茎秆接入设置的10组2,4-D愈伤诱导培养基上进行35d培养筛选,结果表明:茎秆在2,4-D浓度为3 mg/L诱导培养基上愈伤出愈率最高,达到45%,愈伤紧实、成颗粒状;当2,4-D浓度为5 mg/L时,愈伤出愈率次之,愈伤增殖速度加快;当2,4-D浓度为10 mg/L时,愈伤出愈率最低,愈伤膨松,褐化严重。从设置的10组2,4-D诱导培养基来看,都可以诱导出愈伤,当2,4-D浓度为1-5 mg/L时,愈伤出愈率随着浓度增高而增高,当2,4-D浓度为6-10mg/L时,愈伤出愈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将增殖愈伤接入6-BA浓度为0.3~8.0 mg/L分化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当6-BA浓度为5mg/L时,分化率最好,达到12%,小苗油绿,有丛芽;当6-BA浓度为4mg/L时,用于分化增殖、继代、壮苗最好,小苗增殖速度加快、苗健壮;当6-BA浓度为8mg/L时,分化率最差;在完成分化、增殖、继代、壮苗四个培养过程中,必须与NAA 0.5mg/L、ZT2 mg/L、KT3mg/L;壮苗培养再添加TDZ 3.0 mg/L联合搭配使用,才可能达到较好的分化培养效果;将壮苗接入1/2N6浓度为NAA 0.1~4.0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结果表明:当NAA浓度为0.5mg/L时,生根率最高达到98%,主根粗,须根发达;当NAA浓度为0.4mg/L时,生根率次之,达到90%;当NAA浓度为4mg/L时,生根率最差,主根、须根曲卷,有大量绒须根;苗锻炼、温室培养,注意控温控水,移栽田间管理,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结论】本实验通过对药用野生稻茎秆培养,筛选出最适宜的激素配比和培养基配方,成功地建立起一套高效高质量的药用野生稻茎秆愈伤诱导、分化、生根培养基的再生体系。突破了野生稻离体保存的关键技术,为野生稻的培育奠定了扎实基础。(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8](2019)在《生根剂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热研7-33-97’橡胶树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生根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方式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光生根剂比生根壮苗提苗灵的效果好。浸根条件下,国光生根剂稀释倍数为14 000倍时,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2.2%,比清水浸根处理高14.4%。移栽后25 d,组培苗的抽芽率可以达到72.2%,比清水浸根和清水淋根处理分别高7.8%和3.3%,缩短了育苗时间7 d左右。浸根条件下,国光生根剂稀释倍数为14 000倍时,根系生长指标均优于生根壮苗提苗灵。(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胡晓飞,赵建国,高利岩,王海雁,邢宝岩[9](2019)在《石墨烯对树莓组培苗生长发育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树莓继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石墨烯对树莓组培苗的长势及其不定根发育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拉曼光谱仪对石墨烯进行表征。利用LA-S根系分析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培苗的苗高、根长、根比表面积、分叉数、根尖数及根部微观形态进行系统表征,并确定树莓组培苗生长的最适石墨烯浓度。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树莓的苗高、根长、根尖数、根的比表面积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石墨烯最佳浓度为2 mg·L~(-1),组培苗的苗高是对照组的1.46倍,其根长、比表面积、根尖数及分叉数约为对照组的2倍。(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韦如萍,胡德活,晏姝,郑会全,王润辉[10](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种类对杉木无性系瓶外生根组培苗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杉木无性系组培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种类及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杉木无性系组培继代芽苗瓶外生根率和根数量的影响较大,以100 mg/L IBA溶液浸泡芽苗1 h的组合方式生根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89.56%。基质种类和配比方式对继代芽苗瓶外生根率和苗木生长均有较大影响,移栽基质的成分应以泥炭土和蛭石为主,珍珠岩和红心土可不加或少量添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直径等根系形态参数是评价杉木无性系瓶外生根组培苗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基质配方的苗木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兼顾生根率指标,筛选出7号配方为较适宜的移栽基质,该配方由泥炭土和蛭石按照体积比0.6∶0.4混合而成,移栽2个月后苗木生根率为79.91%,移栽12个月后平均苗高为23.80 cm,平均地径为4.09 mm,而且根系发达,苗木综合质量明显优于红心土中的对照苗木。(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组培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为试材,采用7组LED红、蓝、绿、白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1组荧光灯作对照,对组培苗增殖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RB(红:蓝=1:1)的白及组培苗增殖率最高,白及二倍体增殖率高于四倍体,分别为247.62%、157.14%。2RB(红:蓝=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率最低,分别为66.67%、42.86%。R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组培苗株高最高分别为40.27、44.13 mm;RBW(红:蓝:白=6:1:1)的白及二倍体及四倍体叶长最长分别为78.27、108.73 mm,叶宽最宽分别为10.50、11.82 mm。RBG(红:蓝:绿=4:2:1)的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假鳞茎直径最大分别为6.91,8.31 mm,与对照组有极显着差异。因此,1RB(红:蓝=1:1)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增殖效果最佳,红光有利于白及组培苗株高增高,促进白及组培苗的生长;蓝光有利于白及横茎、叶长、叶宽的生长,RBG(红:蓝:绿=4:2:1)的白及假鳞茎增大效果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培苗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红,郑宇,颜彩燕,覃金芳,邹海霞.锦地罗组培苗移栽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
[2].闻永慧,李慧敏,黄海泉,汪琼,孟英.不同光质对白及二倍体和四倍体组培苗增殖及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3].宋倩云,方炎明,周鹏,顾征洋,张敏.轮生冬青组培苗微枝试管外生根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4].王胤,姚瑞玲.马尾松组培苗的造林成效[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5].陈天霞,姚建忠,薛斌龙,胡晓飞,张占才.氧化石墨烯对美国红栌组培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
[6].龙敏,刘芳,李媚,沈遐,覃丽群.不同栽培措施对花叶良姜组培苗移栽成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
[7].王玲仙,陈越,付坚,钟巧芳,陈玲.药用野生稻组培苗的培养方法研究[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8].成镜,顾晓川,徐正伟,华玉伟.生根剂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9
[9].胡晓飞,赵建国,高利岩,王海雁,邢宝岩.石墨烯对树莓组培苗生长发育影响[J].新型炭材料.2019
[10].韦如萍,胡德活,晏姝,郑会全,王润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种类对杉木无性系瓶外生根组培苗质量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