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南瓜,白粉病,抗性相关基因,功能研究
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郭言言[1](2018)在《南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栽培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南瓜白粉病作为南瓜的主要真菌病害,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南瓜的主要栽培种大部分不具备白粉病抗性。化学药剂防治,易产生耐药性,造成环境污染。本研究以中国南瓜(C.moschata Duchesn)高抗白粉病自交系“112-2”和高感白粉病自交系“九江轿顶”为研究对象。分析“112-2”接种白粉菌后24h和48h的转录组数据,发现“112-2”接菌处理后5个DEG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差异表达基因)与“九江轿顶”接菌处理表达量明显不同。采用同源克隆法分离抗性候选基因,利用实时定量技术进行不同处理的表达分析;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烟草进行抗病性鉴定,分析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南瓜CmSGT1 ORF为1080 bp,编码360个aa。H_2O_2与SA处理诱导“112-2”中CmSGT1表达,抑制“九江轿顶”CmSGT1表达。烟草中超量表达CmSGT1促进H_2O_2积累,加速细胞坏死;烟草中超量表达CmSGT1诱导PAL和PR1a上调表达,表明CmSGT1可能通过SA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抗白粉病反应。CmSGT1超量表达可降低烟草对青枯病和疮痂病的抗性。(2)南瓜CmPR1 ORF为597 bp,编码198个aa。CmPR1受南瓜白粉菌、Eth、MeJA诱导。CmPR1超量表达促进H_2O_2积累,加速细胞坏死;CmPR1超量表达诱导PAL、NPR1、PR5和PR1a上调表达,PDF1.2下调表达,说明CmPR1可能通过SA和JA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对白粉病的抗性。CmPR1超量表达提高烟草对青枯病和疮痂病的抗性。(3)南瓜CmMYB1 ORF为858 bp,编码285个aa。CmMYB1受南瓜白粉菌处理诱导,MeJA、Eth抑制“112-2”中CmMYB1表达,诱导“九江轿顶”中CmMYB1表达。CmMYB1超量表达促进H_2O_2积累;诱导PR5上调表达,抑制PDF1.2表达,表明CmMYB1可能主要通过SA和JA信号转导途径来参与烟草对白粉病的抗性。(4)南瓜CmERF ORF为681bp,编码226个aa。CmERF受白粉菌诱导,MeJA和Eth诱导“112-2”CmERF表达,抑制“九江轿顶”CmERF表达。CmERF超量表达加速细胞坏死,诱导PAL、NPR1、PR1a上调表达,抑制PDF1.2表达,表明CmERF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参与SA和JA信号转导途径来提高烟草对白粉病的抗性。CmERF超量表达降低了对青枯病和疮痂病的抗性。(5)南瓜CmbHLH87 ORF为1068 bp,编码355个aa。南瓜白粉菌和SA处理抑制“112-2”CmbHLH87表达。CmbHLH87超量表达促进H_2O_2积累,加速细胞死亡;诱导PAL、PR1a和PR5上调表达,抑制PDF1.2的表达,表明CmbHLH87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参与SA和JA信号转导途径来提高烟草对白粉病的抗性。CmbHLH87超量表达提高对烟草青枯病和疮痂病的抗性。(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期刊2018-06-01)
郑昕宇[2](2017)在《巴西橡胶树抗白粉病相关基因HbGNOM和HbFER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白粉病是橡胶树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天然橡胶的产量和质量。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RNA-Seq技术对橡胶树叶片受白粉病菌侵染前后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编号为CL13480和CL406的cDNA序列在白粉病菌侵染前后的橡胶树叶片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分别将其命名为HbGNOM和HbFER。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全长克隆和相关的功能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HbGNOM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为4410bp,编码一个含1470氨基酸的蛋白。生物信息学表明橡胶树HbGNOM基因的编码蛋白含有Sec7保守结构域,与麻风树(Jatrophacurcas)、木薯(Manihot esculenta)、蓖麻(Ricinuscommunis)以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GNOM蛋白高度相似,其相似性分别为97%、96%、95%和84%。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bGNOM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受植物激素乙烯(ET)的诱导,但对水杨(SA)、茉莉酸(J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处理没有明显应答。当橡胶树受到白粉病菌侵染时,HbGNOM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对炭疽病菌的侵染不产生应答。以上结果暗示HbGNOM参与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病反应,可能与乙烯信号传导途径有关。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HbGNOM蛋白定位在细胞膜和内质网上。2.在前期研究中,实验室已经克隆了橡胶树HbFER基因的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bFER基因全长2679 bp,编码一个长892个氨基酸的多肽,包含Malectin_like和PTKc两个保守结构域,半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AMPs分子鞭毛蛋白(flg22)和几丁质(Chitin)能够抑制HbFER基因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HbFER基因的表达模式。橡胶树接种白粉病菌能够明显诱导HbFER基因的上调表达,而接种炭疽病菌的橡胶树叶片中HbFER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水杨酸(SA)和赤霉素(GA)处理橡胶树叶片能够诱导HbFER基因的表达,但茉莉酸(JA)、乙烯(ET)、脱落酸(ABA)处理对HbFER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HbFER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以上结果表明,HbFER基因参与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性,与SA和GA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与JA、ET、ABA信号途径关系不大。(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晏青,张小莹,宋珈凝,王跃进,张朝红[3](2016)在《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γVP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抗病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和感病的欧洲葡萄‘佳丽酿’中克隆了液泡加工酶基因(γVPE),分别命名为VpγVPE和VvCγVPE。克隆的2个γVPE基因cDNA长度均为1 624bp,ORF为1 482bp,编码493个氨基酸。氨基酸多序列对比分析发现,‘白河-35-1’、‘佳丽酿’、‘无核白’和‘黑比诺’葡萄中的γVPE基因底物结合口袋域的3个关键氨基酸之一的丝氨酸(Ser395)均变为丙氨酸(Ala),与其他植物的VPE基因底物口袋结合域有所不同。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在白粉菌诱导后的不同时期内,γVPE基因在感病葡萄和抗病葡萄中的表达模式不同,抗病株系中VpγVPE基因的表达量在诱导后的前期(4h和48h)和后期(168h)均有所增加,而感病株系中VvCγVPE基因在诱导后4h表达量最高,随后降低。γVPE基因在白粉菌诱导后不同时期内表达量的变化,表明γVPE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与葡萄的抗性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γVPE基因在抗病过程中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郭庆东[4](2016)在《抗小麦白粉病相关基因TiASP与TaCPS1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小麦高产稳产对国家的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气传性病害。其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小麦病害,发病面积广,减产损失大,严重限制着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的发展。因为小麦白粉病菌的变异频率高,其生理小种在短时间内就能多次完成突变,这使得一些只含有单一抗性基因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相关抗性减弱或丧失,因此发掘新的抗性基因,并利用新基因培育出具有多个抗病基因聚合性质的持久的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以对白粉病菌中的生理小种E09高感的小麦品种烟农15及其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后得到的对E09高抗的小偃麦异附加系SN6306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对E09诱导SN6306后获得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TiASP基因的功能分析本实验确立了以烟农15的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以前期获得的含有TiASP基因的质粒与含有Bar基因的pAHC20质粒为转化载体的基因枪成熟胚共转化体系。根据对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的研究,发现整胚法诱导出愈率高,愈伤组织质量好,能充分利用种子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对比分析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确定了2.0 mg/L 6-BA+1.0mg/L KT的激素组合。本实验利用基因枪转化将TiASP基因转化到高感亲本烟农15基因组中,PCR检测确认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将小麦白粉病菌侵染转基因植株及其对照烟农15叶片,一周后显示,转基因植株叶片孢子堆明显比对照烟农15少。转基因植株抗性增强,说明TiASP可能是抗小麦白粉病相关基因。(2)小麦TaCPS1基因的克隆分析在前期获得的SN6306在白粉菌诱导后上调表达转录组结果中,经过分析发现编号为47969的Unigene受白粉病菌明显诱导。用特异引物TaCPS1F/R扩增目的基因c DNA,得到大小约2500bp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得到长度为2531bp的TaCPS1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TaCPS1基因编码区长度为2394 bp,编码含有797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为90200.4,理论p I:5.88。其所编码蛋白序列无信号肽;该蛋白序列的氨基酸残基主要为亲水性氨基酸,推测该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质中;其具有类异戊二烯合成酶超家族(Isoprenoid-Biosyn-C1 superfamily)的保守结构域。(3)小麦TaCPS1基因功能的初步分析SN6306中的TaCPS1基因在白粉菌诱导处理后,表达量上调了45倍;在茉莉酸甲酯激素诱导下,TaCPS1基因表达量在诱导60h时是0h的15倍;在水杨酸激素诱导下,TaCPS1基因表达量在诱导60h后是0h的2.4倍。推测TaCPS1基因可能位于抗白粉病的下游反应途径,受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激素调控。本实验构建了VIGS系统,将含有TaCPS1的部分片段连接到p Ca-γb LIC载体上,并成功转化到EHA105农杆菌中,为初步分析TaCPS1的功能做好了铺垫。(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6-05-13)
李响[5](2016)在《橡胶树抗白粉病相关防卫基因的克隆及转hpa1_(Xoo)基因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liensis)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橡胶树的种植和生产常受白粉病的严重威胁,白粉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橡胶树的叁大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导致新梢枯死、胶乳减产,种子失收。选育橡胶树抗病品种对我国植胶业的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关于橡胶树应对白粉菌的防卫机理和相关抗病基因的表达调控还知之甚少。不断挖掘优良的橡胶树抗白粉菌基因,是阐明橡胶树与白粉菌互作的分子机理,高效利用遗传育种手段对橡胶树进行抗病育种优化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构建白粉菌侵染不同时间段橡胶树抗病品系RRIC52基因差异表达的EST文库,利用qRT-PCR分析DDRT-PCR获得的EST在橡胶树不同抗感病品系的差异表达,结合已公布的橡胶树基因组信息,克隆获得防卫相关抗性基因,利用烟草转基因技术对差显获得的抗性基因HbFer进行功能分析和验证,同时探索以hpa1Xoo为目标基因,初步建立了橡胶树抗病转基因体系,为差异显示筛选得到的抗性基因顺利转入橡胶树提供技术保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橡胶树受白粉菌侵染不同时间段诱导表达基因的EST文库(GenbankNo.LIBEST-028598),共获得差异条带300余条。通过二次PCR、反向Northern、测序分析等方法共筛选获得差异表达的ESTs序列78条。利用NCBI中Blastx同源检索进行比对分析,该78条ESTs涉及7个功能分类,分别为细胞壁与细胞膜途径、转录因子和调节蛋白、转运、信号转导、植物抗毒素的生物合成、其他代谢机制和功能未知等。其中7条ESTs序列与转录因子和调节蛋白相关,10条ESTs序列参与运输活性,16条ESTs序列参与信号传导,11个ESTs参与植物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这些功能途径在橡胶树抵御白粉菌侵染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2.用qRT-PCR技术进一步验证了在橡胶树抗病品系RRIC52和中感品系热研7-33-97中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8条ESTs序列。通过BLAST比对,从巴西橡胶树基因组克隆得到四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四个基因分别为铁蛋白基因、几丁质酶基因、WRKY转录因子、Cupin1基因的同源基因。推测这些基因在橡胶树中可能参与了植物防卫机制的调控。3.从橡胶树RRIC52品系中克隆得到HBOH4全长cDNA序列(GenBank No.JZ822680),鉴定为橡胶树铁蛋白基因,命名为HbFer。该基因全长1027bp,开放阅读框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为验证该基因功能,构建植物表达载体EHA105::pCAMBIA1304-HbFer,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片,经过PCR、RT-PCR、基因组Southern及经报告基因GUS组织化学染色等,确定该基因插入了烟草染色体基因组中并得到正确表达。接种棉花炭疽菌(Glomerellagossypii)进行抗性检测,转基因烟草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性,说明HbFer基因可能在橡胶树抗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为探索橡胶树抗病遗传转化体系,以pCAMBIA2301为植物表达载体,hpa1Xoo基因为目的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橡胶树热研7-33-97花药愈伤组织,经过PCR、报告基因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Southern验证,确定获得阳性植株。该体系的建立为mRNA差异显示筛选获得的抗性基因的顺利转化橡胶树,以及抗病遗传转化改良橡胶树提供了技术保障,进一步为深入研究橡胶树对白粉菌的防卫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6-05-01)
王晏青[6](2016)在《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Mlo的克隆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葡萄在生产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葡萄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主要栽培种欧洲葡萄,其果实品质优良,但抗病性较差。多年研究表明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itis pseudoreticulata accession.Baihe-35-1)对葡萄白粉菌(Erysiphe necator Schw.[syn.Uncinula necator(Schw.)Burr.])呈高抗性。因此,进一步研究并分离葡萄抗白粉病基因对研究葡萄抗病机理和利用抗病基因改良欧洲葡萄栽培种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课题组已经克隆了抗病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 VpMlo3、VpMlo6、VpMlo7、VpMlo8、VpMlo11和VpMlo13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克隆了感病的欧洲葡萄佳利酿VvCMlo3、VvCMlo6、VvCMlo7、VvCMlo11、VvCMlo13基因,研究了感抗葡萄中Mlo基因对病原菌的响应模式;分析了5个VpMlo基因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验证了VpMlo蛋白与CaM蛋白是否互作;鉴定了转VpMlo13基因拟南芥植株对白粉菌的抗性。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从感病的欧洲葡萄佳利酿中克隆了VvCMlo3、VvCMlo6、VvCMlo7、VvCMlo11、VvCMlo13基因,获得的cDNA长度分别为1600bp、1701bp、1690bp、1823bp、1841bp,ORF分别为1329bp、1638bp、1620bp、1752bp、1764bp,分别编码了442、545、539、583、587个氨基酸。2、通过SMART软件分析Mlo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发现VvCMlo3、VvCMlo6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分别比华东葡萄VpMLO3、VpMLO6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少一个;华东葡萄VpMlo8基因内部提前出现终止子,仅保留了2个跨膜结构域,其余3个Mlo蛋白均由7个跨膜结构域、1个CaMBD结构域和2个保守结构域构成,并且保守性较强。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感抗葡萄中6个Mlo基因在白粉菌诱导后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变化,发现在感抗葡萄中Mlo6、Mlo7基因的表达模式相似,均在8h响应剧烈,并且处理组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组基因表达量的10倍以上;Mlo11基因在佳利酿葡萄中于8h、72h出现响应,在白河-35-1葡萄中响应不明显;Mlo13基因在白河-35-1葡萄中于8h、7d出现响应,在佳利酿葡萄中响应不明显。总体来说Mlo11、Mlo13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Mlo6、Mlo7基因的表达水平。4、分别构建5个VpMlo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载体,通过PEG方法将pBI221-GFP/VpMlo质粒转化到拟南芥原生质体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发现5个VpMlo基因均定位于细胞膜上。5、从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中克隆了CaM基因,ORF全长为450bp,编码149个氨基酸。分别构建5个VpMlo基因的BD诱饵载体和CaM基因的AD载体,并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验证了VpMlo蛋白与CaM蛋白是否互作,结果表明VpMlo7蛋白与CaM蛋白互作。6、转VpMlo13基因的叁突拟南芥植株经白粉菌处理后,通过台盼蓝染色显微镜观察孢子萌发及菌丝的生长情况,发现转VpMlo13基因的叁突拟南芥植株恢复了对白粉菌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刘君,蒋鲁亚,刘晓颖,王振英[7](2015)在《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aCOI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研究小麦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筛选出新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小麦白粉病的预防与治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本实验室之前在一对抗感病材料NILs和J411中筛选所得的表达差异基因片段Fragment-24(F24)为基础,克隆获得一个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序列共1779bp,编码593个氨基酸。经Blastn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普通小麦中COI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5%,与二穗短柄草预测蛋白COI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3%。Blastx和Blastp结果显示,该基因预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普通小麦、二穗短柄草、小米、玉米、水稻中的COI1蛋白同源性较高,达80%以上,并且具有典型的COI1蛋白结构域:F-box和16个亮氨酸富集区,故将该基因命名为TaCOI1。接下来,我们分析了感染白粉菌后TaCOI1基因在感病小麦J411、抗病小麦NILs、免疫小麦Brock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TaCOI1基因在J411中本底表达较低,12-48h后有所上调;在NILs中,表达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各时间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而在Brock中应答最迅速,随着染菌时间的推移,表达量呈现先上调后下调再回调的趋势。因此,我们推测TaCOI1基因作为茉莉酸信号途径的重要基因,在小麦与白粉菌互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结果暗示TaCOI1可能参与抗病相关过程,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8)
蒋鲁亚,刘君,刘晓颖,王振英[8](2015)在《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aRPM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发掘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已成为小麦育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已获得抗病基因片段F22,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引物,利用RACE技术进一步从抗病小麦Brock中克隆到一个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经Blast比对发现其分别与RPM1基因高度同源,故定名为TaRPM1。该基因全长2934bp,共编码977个氨基酸,预计分子量114.6kDa,等电点6.20。经Blast比对,发现与二穗短柄草RPM1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且具有同样的结构。利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对TaRPM1基因在不同品种小麦及小麦接种白粉菌不同的时间段之后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TaRPM1基因在抗病小麦Brock、NILS中表达水平较高,尤其是Brock中,除染菌后4hr,其余时间一直维持很高水平的表达。相反,在感病小麦京411中,TaRPM1基因的表达水平很低。随后使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对抗病小麦Brock中的TaRPM1基因进行沉默实验,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沉默TaRPM1基因后,抗病小麦Brock上的白粉菌孢子的成功侵染比例明显增高,白粉菌附着胞畸形率显着下降,甚至在接种7d后,可用肉眼观察到叶片上存在大量乳白色菌斑。这说明了在抗病小麦Brock中沉默TaRPM1基因可以显着降低植株对白粉菌的抗病水平,故推测,TaRPM1基因很可能参与小麦对白粉菌的抗性反应进程,进一步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8)
程鸿,孔维萍[9](2015)在《白粉病相关基因MLO在瓜菜类白粉病广谱抗性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MLO(mildew resistance locus O)被认为是研究植物广谱抗性的模式基因,它编码一种7TM跨膜蛋白,对白粉病菌具有负调控作用。野生或者人工突变获得的mlo基因,对白粉病具有广谱抗性,表明MLO在植物白粉病育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就MLO的发现、结构定位、细胞学证据、突变抗病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在瓜菜类作物广谱抗性材料创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5年04期)
宋静[10](2015)在《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iAsp的克隆与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小麦高产对国家农业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而白粉病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小麦病害,限制着我国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的发展。由于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多并且其变异的速度较快,从而导致广泛种植的含有单一抗白粉病性基因的小麦品种的抗性发生变异,因此挖掘并利用新的抗病基因、培育出含有多个抗病基因聚合的抗病小麦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前期研究中,我们获得了高抗白粉病的小偃麦异附加系SN6306,它是用高感白粉的小麦品种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产生的后代。本研究以SN6306种质为研究材料,对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诱导的SN6306抗白粉病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分析,对于TiAsp基因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TiAs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分析利用RNA-seq技术对小麦白粉病菌E09诱导后的SN6306中的表达上调差异基因TiAs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利用在线基因序列分析软件分析表明,TiAsp基因的开放阅读编码框为1272bp,共编码423个氨基酸。TiAsp基因内部含有信号肽,信号肽的切割位点为第16和17个氨基酸之间,可能是一种分泌蛋白。ASP蛋白进行了进化树分析,发现TiAsp编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与乌拉尔图小麦以及粗山羊草中的ASPs相似,进化上表现出同源。大麦花叶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BSMV-VIGS)结果分析表明,TiAsp基因的短暂沉默,使原本高抗白粉病种质SN6306,受到E09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侵染,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病菌孢子粉,说明TiAsp基因在响应白粉病菌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SA(水杨酸)和MeJA(茉莉酸甲酯)激素诱导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A、MeJA两种激素均能调节TiAsp基因的表达,与0h相比,TiAsp基因均呈现出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茉莉酸甲酯诱导下,TiAsp基因在60h表达达到最高峰,是0h的将近30倍。水杨酸激素诱导下,TiAsp基因在24h表达达到最高峰,是0h的将近4倍。这表明了TiAsp基因可能参与了水杨酸和茉莉酸激素调节途径。(2)TiAsp基因枪转化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苗的获得在实验室现有的Ubi启动子和pMBX17-YUC10基因枪表达载体基础上进行构建了TiAsp基因枪转化载体pMUbi-TiAsp,并进行基因枪转化,获得了转TiAsp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同时构建了用于小麦幼穗转化的TiAsp基因过表达载体pUbi-TiAsp,用于大田中进行小麦转化。(3)TiAsp基因的蛋白表达本研究构建了酵母表达用载体pPIC9K-TiAsp,拟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对TiAsp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甲醇诱导表达,诱导出的蛋白将分泌到诱导培养基上清液,可通过进一步浓缩纯化获得ASP蛋白。(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5-05-10)
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白粉病是橡胶树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天然橡胶的产量和质量。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RNA-Seq技术对橡胶树叶片受白粉病菌侵染前后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编号为CL13480和CL406的cDNA序列在白粉病菌侵染前后的橡胶树叶片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分别将其命名为HbGNOM和HbFER。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全长克隆和相关的功能分析,具体结果如下:1.HbGNOM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为4410bp,编码一个含1470氨基酸的蛋白。生物信息学表明橡胶树HbGNOM基因的编码蛋白含有Sec7保守结构域,与麻风树(Jatrophacurcas)、木薯(Manihot esculenta)、蓖麻(Ricinuscommunis)以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GNOM蛋白高度相似,其相似性分别为97%、96%、95%和84%。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bGNOM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受植物激素乙烯(ET)的诱导,但对水杨(SA)、茉莉酸(J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处理没有明显应答。当橡胶树受到白粉病菌侵染时,HbGNOM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对炭疽病菌的侵染不产生应答。以上结果暗示HbGNOM参与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病反应,可能与乙烯信号传导途径有关。亚细胞定位的结果表明,HbGNOM蛋白定位在细胞膜和内质网上。2.在前期研究中,实验室已经克隆了橡胶树HbFER基因的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bFER基因全长2679 bp,编码一个长892个氨基酸的多肽,包含Malectin_like和PTKc两个保守结构域,半定量表达分析结果表明PAMPs分子鞭毛蛋白(flg22)和几丁质(Chitin)能够抑制HbFER基因的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HbFER基因的表达模式。橡胶树接种白粉病菌能够明显诱导HbFER基因的上调表达,而接种炭疽病菌的橡胶树叶片中HbFER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水杨酸(SA)和赤霉素(GA)处理橡胶树叶片能够诱导HbFER基因的表达,但茉莉酸(JA)、乙烯(ET)、脱落酸(ABA)处理对HbFER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HbFER蛋白定位在细胞膜上。以上结果表明,HbFER基因参与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性,与SA和GA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关,与JA、ET、ABA信号途径关系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郭言言.南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及功能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8
[2].郑昕宇.巴西橡胶树抗白粉病相关基因HbGNOM和HbFER的克隆及初步功能分析[D].海南大学.2017
[3].王晏青,张小莹,宋珈凝,王跃进,张朝红.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γVP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6
[4].郭庆东.抗小麦白粉病相关基因TiASP与TaCPS1的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6
[5].李响.橡胶树抗白粉病相关防卫基因的克隆及转hpa1_(Xoo)基因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D].海南大学.2016
[6].王晏青.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Mlo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7].刘君,蒋鲁亚,刘晓颖,王振英.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aCOI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C].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2015
[8].蒋鲁亚,刘君,刘晓颖,王振英.小麦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aRPM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C].第六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论文集.2015
[9].程鸿,孔维萍.白粉病相关基因MLO在瓜菜类白粉病广谱抗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瓜菜.2015
[10].宋静.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相关基因TiAsp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