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包装结构,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围挡、设置在所述围挡底部的下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围挡顶部的上盖;两块侧挡板,两块所述侧挡板相对设置,其与所述围挡的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限位板组,所述限位板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隔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用于与其分别配合以对产品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垂直,最外侧的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围挡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这样能够实现对待运输产品的夹持限位,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摇晃而移位,同时能够避免其碰撞变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围挡、设置在所述围挡底部的下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围挡顶部的上盖;两块侧挡板,两块所述侧挡板相对设置,其与所述围挡的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限位板组,所述限位板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隔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用于与其分别配合以对产品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垂直,最外侧的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围挡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设计方案
1.一种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围挡、设置在所述围挡底部的下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围挡顶部的上盖;
两块侧挡板,两块所述侧挡板相对设置,其与所述围挡的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限位板组,所述限位板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隔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用于与其分别配合以对产品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垂直,最外侧的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围挡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组上的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纵梁板、开设于每块所述纵梁板上的多个拼接槽以及插设于所述拼接槽中且与所述纵梁板相垂直的多块横梁板,所述纵梁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垂直,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与所述围挡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还下延至所述隔板和所述围挡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围挡底部,所述上盖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围挡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相互独立地与所述围挡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折板以及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折板,两块所述第一折板和两块所述第二折板错开设置;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三折板以及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四折板,两块所述第三折板和两块所述第四折板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所述隔板和所述限位板相互独立地为蜂窝纸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包装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纸箱具有应用范围广泛、价格低廉、可循环回收利用、绿色环保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因此现有的包装纸箱大都通过瓦楞纸板加工成型。然而采用现有的包装纸箱运输金属制品(尤其是形状不规则的高精度金属制品)时,容易在摇晃和碰撞中变形,丧失其精度,给物流公司、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造成损失;而且包装纸箱内通常还使用大量的发泡材料作为缓冲材料,难以重复利用而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强度包装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包装结构,它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围挡、设置在所述围挡底部的下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围挡顶部的上盖;
两块侧挡板,两块所述侧挡板相对设置,其与所述围挡的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限位板组,所述限位板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隔板以及设置于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用于与其分别配合以对产品进行限位的限位板,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垂直,最外侧的两块所述隔板与所述围挡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优化地,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位于所述限位板组上的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围挡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纵梁板、开设于每块所述纵梁板上的多个拼接槽以及插设于所述拼接槽中且与所述纵梁板相垂直的多块横梁板,所述纵梁板与所述侧挡板相垂直,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与所述围挡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
进一步地,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还下延至所述隔板和所述围挡侧壁之间。
优化地,所述下盖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围挡底部,所述上盖可拆卸地罩设在所述围挡顶部。
优化地,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相互独立地与所述围挡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折板以及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折板,两块所述第一折板和两块所述第二折板错开设置;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三折板以及与所述围挡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四折板,两块所述第三折板和两块所述第四折板错开设置。
优化地,所述侧挡板、所述隔板和所述限位板相互独立地为蜂窝纸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包装结构,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两块侧挡板并配合特定结构的限位板组,这样能够实现对待运输产品的夹持限位,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摇晃而移位,同时能够避免其碰撞变形;自身结构稳定而不容易损坏、解体,材料全部为纸质,可以回收而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高强度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高强度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高强度包装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高强度包装结构(亦可成为高强度包装纸箱),主要包括箱体1、侧挡板2和限位板组4等;它们通常是硬质材质。
其中,箱体1包括围挡11(围挡11通常为规则的方形结构)、设置在围挡11底部的下盖12以及设置在围挡11顶部的上盖13;在本实施例中,下盖12可拆卸地罩设在围挡11底部,而上盖13可拆卸地罩设在围挡11顶部,在使用时,将围挡11放入下盖12,待产品装好后,在围挡11上盖上上盖13即可。侧挡板2有两块,它们相对设置并与围挡11的两个内表面(即围挡11中相对设置的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即两块侧挡板2分别贴住围挡11的两个内表面。限位板组4位于箱体1内,其底部通常支撑在下盖12上;它包括设置在围挡11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隔板41(隔板41与侧挡板2相垂直)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隔板41之间的限位板42,这样限位板42可以与两块隔板41相配合,从而将产品5限位在限位板42和隔板41之间,从而实现对两个产品5的夹持、限位;最外侧的两块隔板41与围挡11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即最外侧的两块隔板41、两块侧挡板2分别与围挡11的四个内表面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高强度包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围挡11内且位于限位板组4上的支撑板组3,可以用于加强箱体1的支撑强度;具体的,支撑板组3包括设置在围挡11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纵梁板31(纵梁板31与侧挡板2相垂直)、开设在每块纵梁板31上的多个拼接槽32(多个纵梁板31上对应的拼接槽32排列成整齐的拼接槽列)以及插设在拼接槽32中且与纵梁板31相垂直的多块横梁板33(每块横梁板33卡在前述的拼接槽列中),而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31与围挡11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通常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31还下延至隔板41和围挡11侧壁之间(可以是直至下盖12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侧挡板2、隔板41和限位板42相互独立地为蜂窝纸板。这样结构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可以由下向上依次堆叠而形成多层也不会被压坏,可以将这些高强度包装结构(亦即高强度包装纸箱)的底部放置托盘6,以便于高强度包装结构的搬运、装车等。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同样主要包括箱体1’、侧挡板2’和限位板组4’等。
其中,箱体1’包括围挡11’(围挡11’通常为规则的方形结构)、设置在围挡11’底部的下盖12’以及设置在围挡11顶部的上盖13’。侧挡板2’有两块,它们相对设置并与围挡11’的两个内表面(即围挡11’中相对设置的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即两块侧挡板2’分别贴住围挡11’的两个内表面。限位板组4’位于箱体1’内,其底部通常支撑在下盖12’上;它包括设置在围挡11’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隔板41’(隔板41’与侧挡板2’相垂直)以及设置在相邻两块隔板41’之间的限位板42’,这样限位板42’可以与两块隔板41’相配合,从而将产品5’限位在限位板42’和隔板41’之间,从而实现对两个产品5’的夹持、限位;最外侧的两块隔板41’与围挡11’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即最外侧的两块隔板41’、两块侧挡板2’分别与围挡11’的四个内表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高强度包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围挡11’内且位于限位板组4’上的支撑板组3’,可以用于加强箱体1’的支撑强度;具体的,支撑板组3’包括设置在围挡11’内且间隔设置的多块纵梁板31’(纵梁板31’与侧挡板2’相垂直)、开设在每块纵梁板31’上的多个拼接槽32’(多个纵梁板31’上对应的拼接槽32’排列成整齐的拼接槽列)以及插设在拼接槽32’中且与纵梁板31’相垂直的多块横梁板33’(每块横梁板33’卡在前述的拼接槽列中),而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31’与围挡11’的另两个内表面分别接触;通常最外侧的两块纵梁板31’还下延至隔板41’和围挡11’侧壁之间(可以是直至下盖12’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侧挡板2’、隔板41’和限位板42’相互独立地为蜂窝纸板。这样结构的高强度包装结构可以由下向上依次堆叠而形成多层也不会被压坏。
不同的是,下盖12’和上盖13’相互独立地与围挡11’一体连接(即下盖12’和上盖13’分别与围挡11’的底边、顶边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下盖12’包括与围挡11’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折板121’以及与围挡11’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折板122’,使得两块第一折板121’和两块第二折板122’错开设置(即两块第一折板121’和两块第二折板122’交替与围挡11’的底边相连)。同样的,上盖13’包括与围挡11’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三折板131’以及与围挡11’相连接且相对设置的两块第四折板132’,两块第三折板131’和两块第四折板132’错开设置(即两块第三折板131’和两块第四折板132’交替与围挡11’的顶边相连)。在使用时,将下盖12’和上盖13’折叠成图2所示的结构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9889.6
申请日:2019-03-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82285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D 25/10
专利分类号:B65D25/10;B65D25/24;B65D25/00;B65D43/02;B65D25/04;B65D21/032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昆山市健侑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市健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2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张浦镇七桥村商泱路西侧
发明人:王小卫
第一发明人:王小卫
当前权利人:昆山市健侑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