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论文和设计-陆旻瑶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所述岸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所述第一护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所述第一护坡的内壁与防护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基座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侧面与防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与分级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坡体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的表面固定连接。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设置坡体、第一护坡、防护网、加强杆、第一泄洪管、第一导流管、第二护坡、第二泄洪管和第二导流管,达到了在洪涝时及时分流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2),所述岸体(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3),所述第一护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4),所述第一护坡(3)的内壁与防护基座(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基座(5)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6)的侧面与防护网(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6)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8)的底端与分级平台(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坡体(1)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泄洪管(9)的表面与第一导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平台(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护坡(12),所述第二护坡(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种植框(13),所述坡体(1)的内壁与第二泄洪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泄洪管(14)的表面与第二导流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坡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16)。

设计方案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2),所述岸体(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3),所述第一护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4),所述第一护坡(3)的内壁与防护基座(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基座(5)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6)的侧面与防护网(7)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6)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8)的底端与分级平台(1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坡体(1)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泄洪管(9)的表面与第一导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平台(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护坡(12),所述第二护坡(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种植框(13),所述坡体(1)的内壁与第二泄洪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泄洪管(14)的表面与第二导流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坡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10)的一端贯穿第一泄洪管(9),并延伸至第一泄洪管(9)的内部,且第一导流管(10)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护坡(3)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3)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15)的一端贯穿第二泄洪管(14),并延伸至第二泄洪管(14)的内部,且第二导流管(15)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护坡(12)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护坡(12)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基座(5)贯穿第一护坡(3)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框(4)的面积小于第二种植框(13)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7)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导流管(10)贯穿第一护坡(3)后的出口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洪管(9)和第二泄洪管(14)内部均设置有水力发电机(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护岸的形式有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而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现有大多数生态护坡仅仅是通过混凝土修筑后种植一定的植被或铺设一定的草皮从而达到了防护的作用,但是普通的生态护坡完全不具备防涝的效果,面对洪涝时还得通过人工手段泄洪,且泄洪效果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所述岸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所述第一护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所述第一护坡的内壁与防护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基座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侧面与防护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底端与分级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坡体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泄洪管的表面与第一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分级平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护坡,所述第二护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种植框,所述坡体的内壁与第二泄洪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泄洪管的表面与第二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坡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一端贯穿第一泄洪管,并延伸至第一泄洪管的内部,且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护坡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一端贯穿第二泄洪管,并延伸至第二泄洪管的内部,且第二导流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护坡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护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基座贯穿第一护坡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种植框的面积小于第二种植框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导流管贯穿第一护坡后的出口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泄洪管和第二泄洪管内部均设置有水力发电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设置坡体、第一护坡、第一种植框、防护网、加强杆、第一泄洪管、第一导流管、第二护坡、第二泄洪管和第二导流管,当水位处于第一导流管管口之下时,水位处于安全状态正常排放,当水位到达第一导流管管口和第二导流管管口之间时,处于隐患水位,此时第一导流管和第一泄洪管开始分流,当水位到达第二导流管管口之上时,处于危险水位,第二导流管和第二泄洪管也参与分流使水位不会超出顶部平台,达到了在洪涝时及时分流的效果。

2.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设置防护基座、防护网、加强杆和防护支撑柱,当水位超过第一导流管管口需要第一泄洪管分流时,防护网能将河流中的大块固定垃圾或树叶阻挡,防止垃圾或树叶进入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达到了防止第一泄洪管和第二泄洪管堵塞的效果。

3.该水利工程生态护坡,通过设置第一护坡、第一导流管、第一泄洪管、第二护坡、第二导流管、第二泄洪管和水力发电机,当水位过高时,河水的势能也较大,当河水通过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后进入第一泄洪管和第二泄洪管将势能通过水力发电机转换为电能,为其他泄洪手段提供能源,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网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体、2岸体、3第一护坡、4第一种植框、5防护基座、6防护支撑柱、7防护网、8加强杆、9第一泄洪管、10第一导流管、11分级平台、12第二护坡、13第二种植框、14第二泄洪管、15第二导流管、16顶部平台、17水力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岸体2,岸体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护坡3,第一护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种植框4,第一护坡3的内壁与防护基座5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护基座5贯穿第一护坡3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3的外部,防护基座5的顶端与防护支撑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防护支撑柱6的侧面与防护网7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护支撑柱6的顶端通过轴承与加强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加强杆8的底端与分级平台11的顶面固定连接,坡体1的内壁与第一泄洪管9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泄洪管9的表面与第一导流管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导流管10的一端贯穿第一泄洪管9,并延伸至第一泄洪管9的内部,且第一导流管10的另一端贯穿第一护坡3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一护坡3的外部,防护网7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导流管10贯穿第一护坡3后的出口高度,分级平台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护坡12,第二护坡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种植框13,第一种植框4的面积小于第二种植框13的面积,坡体1的内壁与第二泄洪管14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泄洪管9和第二泄洪管14内部均设置有水力发电机17,第二泄洪管14的表面与第二导流管1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流管15的一端贯穿第二泄洪管14,并延伸至第二泄洪管14的内部,且第二导流管15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护坡12的内壁,并延伸至第二护坡12的外部,坡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部平台16,通过设置坡体1、第一护坡3、第一种植框4、防护网7、加强杆8、第一泄洪管9、第一导流管10、第二护坡12、第二泄洪管14和第二导流管15,当水位处于第一导流管10管口之下时,水位处于安全状态正常排放,当水位到达第一导流管10管口和第二导流管15管口之间时,处于隐患水位,此时第一导流管10和第一泄洪管9开始分流,当水位到达第二导流管15管口之上时,处于危险水位,第二导流管15和第二泄洪管14也参与分流使水位不会超出顶部平台16,达到了在洪涝时及时分流的效果,通过设置防护基座5、防护网7、加强杆8和防护支撑柱6,当水位超过第一导流管10管口需要第一泄洪管9分流时,防护网7能将河流中的大块固定垃圾或树叶阻挡,防止垃圾或树叶进入第一导流管10和第二导流管15,达到了防止第一泄洪管9和第二泄洪管14堵塞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护坡3、第一导流管10、第一泄洪管9、第二护坡12、第二导流管15、第二泄洪管14和水力发电机17,当水位过高时,河水的势能也较大,当河水通过第一导流管10和第二导流管15后进入第一泄洪管9和第二泄洪管14将势能通过水力发电机17转换为电能,为其他泄洪手段提供能源,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工作原理:当水位处于第一导流管10管口之下时,水位处于安全状态正常排放,当水位到达第一导流管10管口和第二导流管15管口之间时,处于隐患水位,此时第一导流管10和第一泄洪管9开始分流,河水通过第一导流管10进入第一泄洪管9将势能通过水力发电机17转换为电能,防护网7能将河流中的大块固定垃圾或树叶阻挡,防止垃圾或树叶进入第一导流管10,当水位到达第二导流管15管口之上时,处于危险水位,第二导流管15和第二泄洪管14也参与分流使水位不会超出顶部平台16,河水通过第二导流管15进入第二泄洪管14将势能通过水力发电机17转换为电能,为其他泄洪手段提供能源,达到了在洪涝时及时分流且能节能减排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47148.6

申请日:2019-01-2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69806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E02B 3/12

专利分类号:E02B3/12;A01G9/02

范畴分类:36B;36E;

申请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14206 江苏省宜兴荆邑南路99号

发明人:陆旻瑶

第一发明人:陆旻瑶

当前权利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论文和设计-陆旻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