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邹德荣,刘慧慧,刘绪望,鄢柳柳

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邹德荣,刘慧慧,刘绪望,鄢柳柳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化反应动力学,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十二烷基苯磺酸,差示扫描量热法

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邹德荣,刘慧慧,刘绪望,鄢柳柳[1](2019)在《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固化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的粘结体系流变特征及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PEAR)/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体系在浇注PBX炸药中的应用以及获得该体系在工程应用中的工艺温度参数,采用粘度实验研究了体系的粘度特性,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通过模拟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Kissinger微分法、Ozawa积分法以及Crane方程研究了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50℃以上PEAR粘度几乎不受转速影响,PEAR与DBSA质量比大于25∶1,可保证浇注过程的顺利进行。PEAR/DBSA体系的凝胶化温度为345.92 K,固化温度为383.83 K,后处理温度为411.46 K。PEAR/DBSA体系固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4.84 kJ/mol,指前因子为2.54×109min~(-1),反应级数为1.02,反应热为190.66 J/g。(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宁,何继亮,储正振,陈诚,肖升高[2](2019)在《DSC测定覆铜板用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DSC测定不同热固性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确定了各树脂的特征固化温度,分别对各树脂DSC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对应固化体系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对各树脂的加工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印制电路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刘钟铃,袁悦,张莉,何鹏[3](2019)在《HP-RTM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及流变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P-RTM (高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是近些年针对汽车行业兴起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快速成型工艺,较传统的成型工艺在保证制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其复合材料部件生产周期可缩短至10 min以内,大幅缩短了复合材料部件制造周期,成为汽车领域复合材料成型的首选工艺之一。针对HP-RTM工艺用快速固化环氧树脂体系(RX-1),采用DSC (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流变仪研究了其固化反应热行为和流变行为,并根据经典动力学模型Kissinger法研究RX-1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计算了反应活化能Ea。研究结果表明:RX-1树脂体系在120℃、60 s内其黏度已突增到1. 76×106Pa·s,完全实现凝胶化,该体系在一定的工艺温度下能实现在2 min内完成固化,利用Kissinger法求得RX-1树脂固化过程表观活化能Ea为54. 88 kJ/mol。研究成果为HP-RTM成型工艺参数设定与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周帅,程超,孙泽玉,张辉,余木火[4](2019)在《酚酞基聚芳醚酮/环氧树脂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固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酚酞基聚芳醚酮(PEK-C)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增韧改性,系统研究了不同PEK-C含量的PEK-C/E51/E100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采用DSC分析了在不同升温速率下不同PEK-C含量对共混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并详细计算了各共混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固化反应级数。结果表明,PEK-C的引入缩短了共混体系的凝胶时间,这可能与PEK-C中的羟基对环氧树脂的固化具有促进作用有关;同时,PEK-C的加入并不影响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崔向红,刘晓东,苏桂明,李天智,宋美慧[5](2019)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体系非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二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PU)预聚体,通过共混法制备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51)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通过非等温DSC法研究了PU/E51与MOCA固化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采用Vyazovkin非线性等转化率方法(NLV)求得活化能Ea,平均值为65.58 kJ/mol;通过Malek法进行模型拟合动力学分析,并求得了m、n、A值,得到动力学方程,同时进行了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验证,拟合结果较好,符合?estak-Berggren(SB)模型。(本文来源于《现代涂料与涂装》期刊2019年05期)

刘方方,叶梦醒,刘欣伟,王姗[6](2019)在《新型聚脲潜伏性固化剂的表观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制潜伏性固化剂2-异丙基-3-苯基-1,3-恶唑烷(OX)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叁聚体按照异氰酸酯指数为1.05混合固化,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Kissnger方程计算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95.763×10~3 J/mol,结合Crane经验方程计算的反应级数为1.08,以此推断反应的固化机理。其中,OX水解反应为控制步骤,且水解反应速率主要与OX浓度和温度相关。由特征温度与升温速率关系曲线的外推结果可知,该聚脲体系的固化温度应控制在84.9~157.4℃,最佳固化温度为136.8℃。(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9年01期)

文友谊,李博,何屹,邹尧,徐伟伟[7](2018)在《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QY9611是一种新型的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目前,针对QY9611的固化反应尚无系统的研究。以DSC动态升温法为基础,采用半经验的唯象模型对QY9611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拟合,建立了相应的唯象动力学模型。利用Di-Benedetto方程研究了QY9611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固化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凝胶盘法测定了QY9611树脂的凝胶化时间,并建立了树脂的凝胶时间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绘制了QY9611树脂的时温转变图(TTT图),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固化反应工艺条件优化和未来的仿真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8年12期)

王勇,陈仕清,邓腊云,范友华[8](2018)在《无醛型大豆蛋白基胶粘剂固化过程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非等温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对改性大豆蛋白基胶粘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利用Kissinger方程及Crane方程对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大豆蛋白基胶粘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0. 926 kJ/mol,反应级数为0. 756,最佳固化温度为133℃。(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孟琳,杨超越,高翼强[9](2018)在《非等温DSC法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饱和聚酯树脂196#和过氧化甲乙酮为原料,制备了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通过Kissinger方程、Ozawa方程、Crane方程、恒温动力学方程和T-β外推法得到了该体系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固化温度:表观活化能71.91 k J/mol,反应级数0.950 6,一级反应,理论凝胶温度68℃,固化温度107℃,后处理温度155℃,这些数据对不饱和聚酯树脂196~#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8年05期)

王薪,申迎华,姚维尚,庞维强,樊学忠[10](2018)在《新型迭氮共聚醚黏合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BAMO-THF-GA(3,3-双迭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迭氮缩水甘油醚)与TDI(甲苯二异氰酸酯)粘接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通过非等温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热分析研究,借助n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Kissinger微分法、Flynn-Wall-Ozawa积分法及Crane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处理,为该类固体推进剂的研制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BAMO-THF-GA/TDI粘接体系的固化表观活化能Ea的平均值为91.18 k J/mol,指前因子A为5.82×1012min-1,反应级数n为0.94,最佳固化温度为82.51℃。(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8年09期)

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利用DSC测定不同热固性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确定了各树脂的特征固化温度,分别对各树脂DSC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对应固化体系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结论对各树脂的加工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邹德荣,刘慧慧,刘绪望,鄢柳柳.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固化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的粘结体系流变特征及反应动力学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9

[2].王宁,何继亮,储正振,陈诚,肖升高.DSC测定覆铜板用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9

[3].刘钟铃,袁悦,张莉,何鹏.HP-RTM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及流变行为研究[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9

[4].周帅,程超,孙泽玉,张辉,余木火.酚酞基聚芳醚酮/环氧树脂共混体系流变性能及固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5].崔向红,刘晓东,苏桂明,李天智,宋美慧.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体系非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9

[6].刘方方,叶梦醒,刘欣伟,王姗.新型聚脲潜伏性固化剂的表观反应动力学[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9

[7].文友谊,李博,何屹,邹尧,徐伟伟.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塑料工业.2018

[8].王勇,陈仕清,邓腊云,范友华.无醛型大豆蛋白基胶粘剂固化过程反应动力学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18

[9].孟琳,杨超越,高翼强.非等温DSC法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热固性树脂.2018

[10].王薪,申迎华,姚维尚,庞维强,樊学忠.新型迭氮共聚醚黏合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8

标签:;  ;  ;  ;  

固化反应动力学论文-邹德荣,刘慧慧,刘绪望,鄢柳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