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及土壤有机碳分布研究 ——以川东港至梁垛河口为例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及土壤有机碳分布研究 ——以川东港至梁垛河口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1992—2016年4个时相的遥感数据,对盐城滨海川东港至梁垛河口岸段进行景观分类,分析湿地植被类型及分布,借助转移矩阵法探究滨海湿地植被的时空演变。同时,对不同湿地植被下土壤在0-40cm深度进行实地分层采样,测定土壤粒径、有机碳含量等参数,探究滨海湿地植被及其演替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茅草、芦苇、碱蓬、互花米草为川东港至梁垛河口段主要湿地植被类型。1992—2016年,植被总面积减少了 70%,缩减面积为6197.85ha。其中,茅草群落绝大部分消失,现存多小面积零散分布;芦苇群落、碱蓬群落面积持续缩减;互花米草面积大幅增长,增长面积有1846.3ha。2)1992—2000年,大面积的茅草碱蓬地被开发为耕地,植被面积整体快速缩减,而同期的互花米草群落迅速扩张。2000—2009年,养殖塘侵占湿地植被,米草规模剧增。2009—2016年,米草在向海方向扩张的同时在靠陆侧部分土地被侵占转变为养殖塘。3)由于植被类型、分布特点、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滨海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差异。总体上有机碳含量是米草群落>碱蓬群落>茅草群落>芦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互花米草、碱蓬、芦苇群落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且随着深度增加而递减;茅草群落反之。此外,植被群落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粒径呈一定相关性,土壤平均粒径Φ值越大,土壤颗粒越细,有机碳含量越高。4)川东港至梁垛河口近几十年的植被演变是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受淤积型海岸影响,另一方面受政策引导下的各类滩涂开发活动,及互花米草的引种所带来的快速扩散的影响。与此对应,研究区海岸带蓝碳一方面因大规模围垦,随着植被缩减而消失,一方面又因人为活动的输入和湿地植被向海扩张而得到补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湿地植被演变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碳研究进展
  •     1.2.3 湿地土壤有机碳与植物群落关系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盐城滨海湿地
  •   2.2 研究区的选择
  •   2.3 自然环境特征
  •   2.4 社会经济特征
  • 第3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1.1 遥感数据来源
  •     3.1.2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
  •     3.1.3 其他数据
  •   3.2 植被信息提取
  •     3.2.1 植被类型划分及解译标志
  •     3.2.2 分类精度验证
  •     3.2.3 计算方法
  •   3.3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     3.3.1 采样方法
  •     3.3.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     3.3.3 计算方法
  • 第4章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演变特征
  •   4.1 湿地植被的面积演变
  •   4.2 湿地植被的空间演变
  •   4.3 湿地植被的转移演变
  • 第5章 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1 各类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   5.2 不同植被群落间的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差异
  •   5.3 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粒径变化
  •   5.4 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佳佳

    导师: 沈永明

    关键词: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土壤有机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 S153.6;Q94

    DOI: 10.27245/d.cnki.gnjsu.2019.000170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4856K

    下载量: 114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期生态学研究为滨海湿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2)
    • [2].盐城滨海湿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的区域差异[J].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3)
    • [3].华南西部滨海湿地调查及主要成果[J]. 中国地质调查 2018(06)
    • [4].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1)
    • [5].福建省滨海湿地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时空分异及经济驱动机制[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9(03)
    • [6].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5)
    • [7].让我们重新认识湿地——中国首个滨海湿地世界遗产诞生[J]. 生命世界 2019(11)
    • [8].中国滨海湿地遥感研究进展[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06)
    • [9].国家重要滨海湿地选划方法初步研究——以盘锦滨海湿地为例[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1)
    • [10].正在消失的滨海湿地[J]. 生态经济 2018(03)
    • [11].山东省滨海湿地法律保护对策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12].广东省海岛(岛礁)滨海湿地现状与保护[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8(03)
    • [13].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J]. 浙江林业 2017(02)
    • [14].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生态科学 2017(04)
    • [15].“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成果发布[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5(04)
    • [16].滨海湿地公园旅游差异化设计[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02)
    • [17].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J]. 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09)
    • [18].滨海湿地 连接海陆的生态屏障[J]. 中国周刊 2018(01)
    • [19].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J]. 国家海洋局公报 2017(01)
    • [20].聚焦“中国最后的滨海湿地”[J]. 地球 2018(02)
    • [21].滨海湿地锐减的两大“主犯”[J]. 地球 2018(06)
    • [22].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连云港市滨海湿地保护委员会及滨海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的通知[J].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15)
    • [23].滨海湿地现“稀客”[J]. 浙江画报 2017(02)
    • [24].消失的滨海湿地[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43)
    • [25].滨海湿地 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J]. 人与生物圈 2011(01)
    • [26].滨海湿地是国家的战略资源[J]. 人与生物圈 2011(01)
    • [27].江苏盐城滨海湿地的退化现状、成因与生态恢复对策[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8].北戴河退化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 2019(02)
    • [29].盐城滨海湿地及水鸟栖息地保护[J]. 环境生态学 2019(01)
    • [30].河北滦南南堡滨海湿地保护管理建议[J]. 河北林业科技 2019(02)

    标签:;  ;  ;  ;  

    盐城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及土壤有机碳分布研究 ——以川东港至梁垛河口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