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姓名论文-王安琪

中文姓名论文-王安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文姓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留学生,姓名文化,中文名字,取名方式

中文姓名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琪[1](2019)在《来华留学生中文姓名调查及取名优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外国人出于不同目的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时,许多留学生会为自己取一个中文名字。一个成功的中文名字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适应在中国的生活以及了解中国文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来华留学生中文姓名在语音、用字、取名喜好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优化取名方法的原则和建议,希望能为取名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叁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当前关于中国姓名文化以及针对外国人的中文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为第二章到第四章共叁章,第二章是中国姓名文化概述,重点介绍了中国姓名的结构、取名原则以及文化内涵。第叁章是来华留学生中文名情况调查分析,收集、分析了210个人名,研究留学生中文名在语音、意义、文化内涵上的特点,分析留学生对中文名的认可度和倾向性选择。第四章是来华留学生取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问题主要有姓名结构不完整、过度依赖音译、名字中重复用字较多等,由此提出几点原则和建议,要重视留学生的取名工作,注重名字”音形义”叁美和谐,选择多样化的取名方式,充分尊重留学生的需求。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所做的研究,并指出不足,希望在今后能进一步学习和完善。(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思宁[2](2018)在《欧洲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们在目的语国家学习语言时,我们常常会给自己取一个目的语姓名,这个姓名有利于我们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中,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时候同样如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有机会来到中国,大部分的学习者会在本国的孔子学院或者汉语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这些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来源复杂、特点突出,研究这些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对了解学习者的文化心理,了解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态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对搜集到的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进行量化统计,归纳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在语音、用字、音义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以差异分析为主,进一步比较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国别的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的异同;第四章对欧洲汉语学习者对中文姓名的态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欧洲汉语学习者对中文姓名的了解程度、需求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第五章则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欧洲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的优化提出一些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发现:1)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在语音上的特点表现为:第一,以“单姓+双音节名”居多;第二,男性姓名结尾多使用开口度较大的韵母,女性多使用开口度较小的韵母。语音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迭音名虽亲切可爱,但要注意学生的性别以及年龄;另外,取名者在给学生取名字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谐音含义不好的名字,不要因为姓名的谐音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2)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在用字上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姓氏用字大多由音译得来;第二,名字用字类型丰富、含义美好;第叁,同音字中,字形较为简单或含义更加美好的汉字使用频率更高。用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非常用字的使用。3)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在音义关系上的特点表现为:中文姓名与母语姓名在发音和意义上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在音译的基础上以两字或者叁字为格式,挑选中国人常见的姓氏以及能够体现个人特色或者有文化内涵的汉字做名字的居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不符合中国人的命名方式以及一些不具有文化内涵的翻译名。(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12-24)

张锦玉[3](2018)在《东南亚华裔青年中文姓名使用状况研究——以新马泰、印尼四国华裔留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调查的方法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四国2257位青年华裔留学生的中文姓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文姓名是华人对其身份和中华文化认同的表现。东南亚青年华裔留学生的中文姓名与同时代中国人的姓名特点同中有异,且四国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语言环境有一定关系;同时,性别因素和国籍因素也是影响东南亚青年华裔留学生中文姓名使用的重要因素。最后,文章还对东南亚青年华裔留学生中文姓名的使用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马依天[4](2018)在《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文化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中文姓名在留学生学习汉语、亲近中国文化、适应留学生活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留学生的中文姓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北大学留学生的中文姓名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65个中文姓名相关数据,研究留学生中文姓名与本名的音义关系、留学生中文姓名的选词用字和文化内涵叁个方面,分析留学生中文姓名的特点,探究留学生对待中文姓名的态度。结果发现:留学生取中文名时多倾向于选择中国化的名字,或与本名音义相近的名字;从留学生的中文姓名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多数留学生经常使用自己的中文姓名并认为中文姓名给自己的留学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最后,本文为留学生取中文姓名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马千[5](2018)在《高校研究生姓名称呼调查——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研究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呼语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次调查从家庭、高校和友谊叁个领域考察高校研究生的姓名称呼方式,发现由于社会距离、地位、正式度和功能四个社会维度及性别因素的不同,不同称呼者会采用不同的称呼方式。社会距离越近且语境越非正式,称呼越短小,这是由简洁性原则、礼貌原则、像似性原理和唯一性表达共同决定的。(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8年01期)

王羽[6](2017)在《最高法院宣判“乔丹”商标案:“飞人”对中文“乔丹”享有姓名权》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与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商标系列纠纷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2月8日,乔丹商标系列案件迎来最终宣判结果,飞人乔丹实现大翻盘:涉及中文"乔丹"商标3件案件,乔丹体育败诉,侵权商标应予撤销;设计拼音及图形等另外7起案件,乔丹的诉请被驳回。根据判决,迈克尔·乔丹对中文"乔丹"享有姓名权。(本文来源于《上海企业》期刊2017年01期)

黄翊[7](2016)在《澳门土生葡人中文姓名的文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土生葡人"是个专有名词,指葡萄牙人与中国人通婚诞生的后代。这个族群是典型的葡汉双母语人。澳门回归前,葡萄牙人统治澳门,土生葡人自称葡萄牙人,取名以葡萄牙语为主,也有人在葡语名字之外另有汉语名。随着澳门回归中国,土生葡人逐渐有了汉语名字,甚至按汉语命名规律取姓氏、字号,更有土生葡人家庭按辈分取名。这些现象生动地说明,运用何种语言取名竟与政治变革的关系相牵连。特别新奇的是,土生葡人的汉语姓名牵连到方块汉字的使用上。本文略述澳门土生葡人这个族群的简况,转而研究这个族群汉语姓名及中文用字。土生葡人姓名的中文用字越来越向中华文化传统靠拢:有姓氏,有名字,有辈分的区分,有的还有别号;姓名用字充分发挥汉字的谐音、表意功能。写作此文的动机是想透过土生葡人姓氏的历史与现状,说明中华文化对外来民族的影响和交融。(本文来源于《民俗典籍文字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张锦玉[8](2016)在《基于印尼青年华人中文姓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姓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现象,是社会成员个体和社会身份的象征。印尼华人中文姓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性别差异性,与同时代的中国人相比具有传统和保守的特点。印尼华人的姓氏以"陈、黄、林"最多,反映出与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的密切关系;双字名优势和用字的性别倾向性表明了中国传统宗族和性别观念对印尼华人的影响;姓名高频用字的集中使重名问题较为突出,表现出印尼华人社团和个体价值观的趋同。在性别和时代因素两个参量上,前者对印尼华人中文姓名的影响比后者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八桂侨刊》期刊2016年03期)

曾科[9](2016)在《中文姓名的英译乱象及规范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趋势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与国际社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不断增加。中国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首先在语言方面就应该实现无障碍化。在这一过程中,姓名的翻译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翻译标准的某些局限性,翻译者并不能很好地展现中文姓名英译的规范性,从而导致中文姓名的英译乱象,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6年02期)

王会珍,陈先军[10](2015)在《中文科技期刊中外文参考文献着者姓名着录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中文科技期刊中外文参考文献着者姓名着录问题的调查,从欧美着者和用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中国着者的着录形式入手,进行了5个单项的分析和比较,找到事实上占主流的着录形式,并与GB/T 7714—2005相比较,得出结论:就外文参考文献中着者姓名的着录规范问题,中文科技期刊执行国家标准还是比较好的。对没有较好地执行国家标准的期刊做了原因上的分析,并对国家标准相关条款的修订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编辑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中文姓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我们在目的语国家学习语言时,我们常常会给自己取一个目的语姓名,这个姓名有利于我们很快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中,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时候同样如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有机会来到中国,大部分的学习者会在本国的孔子学院或者汉语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这些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来源复杂、特点突出,研究这些海外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对了解学习者的文化心理,了解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态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对搜集到的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进行量化统计,归纳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在语音、用字、音义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以差异分析为主,进一步比较不同来源以及不同国别的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的异同;第四章对欧洲汉语学习者对中文姓名的态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欧洲汉语学习者对中文姓名的了解程度、需求程度以及满意程度;第五章则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欧洲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的优化提出一些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发现:1)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在语音上的特点表现为:第一,以“单姓+双音节名”居多;第二,男性姓名结尾多使用开口度较大的韵母,女性多使用开口度较小的韵母。语音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迭音名虽亲切可爱,但要注意学生的性别以及年龄;另外,取名者在给学生取名字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谐音含义不好的名字,不要因为姓名的谐音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2)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在用字上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姓氏用字大多由音译得来;第二,名字用字类型丰富、含义美好;第叁,同音字中,字形较为简单或含义更加美好的汉字使用频率更高。用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非常用字的使用。3)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在音义关系上的特点表现为:中文姓名与母语姓名在发音和意义上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在音译的基础上以两字或者叁字为格式,挑选中国人常见的姓氏以及能够体现个人特色或者有文化内涵的汉字做名字的居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欧洲汉语学习者的中文姓名不符合中国人的命名方式以及一些不具有文化内涵的翻译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文姓名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安琪.来华留学生中文姓名调查及取名优化建议[D].西北大学.2019

[2].陈思宁.欧洲汉语学习者中文姓名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3].张锦玉.东南亚华裔青年中文姓名使用状况研究——以新马泰、印尼四国华裔留学生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马依天.留学生中文姓名研究[D].河北大学.2018

[5].马千.高校研究生姓名称呼调查——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研究生为例[J].现代语文.2018

[6].王羽.最高法院宣判“乔丹”商标案:“飞人”对中文“乔丹”享有姓名权[J].上海企业.2017

[7].黄翊.澳门土生葡人中文姓名的文化解读[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6

[8].张锦玉.基于印尼青年华人中文姓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八桂侨刊.2016

[9].曾科.中文姓名的英译乱象及规范化建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10].王会珍,陈先军.中文科技期刊中外文参考文献着者姓名着录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15

标签:;  ;  ;  ;  

中文姓名论文-王安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