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前端的棘轮装置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直流无刷电机和减速传动装置,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还包括连接在壳体的前端与棘轮装置之间的套筒支架,套筒支架的一端伸入壳体内并具有用于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的外部的套筒接头,另一端具有用于装配所述棘轮装置的安装槽;减速传动装置包括其端部伸出所述壳体的前端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套筒接头伸入安装槽中并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该套筒支架通过套筒接头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的外部,这样就有效地增加了套筒支架与减速传动装置的装配深度,进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手动扳动待旋紧件。
主设计要求
1.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壳体(10)、设于所述壳体(10)的前端的棘轮装置(20)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直流无刷电机(30)和减速传动装置,所述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通过所述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10)的前端与所述棘轮装置(20)之间的套筒支架(40),所述套筒支架(40)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0)内并具有用于套设连接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套筒接头(41),另一端具有用于装配所述棘轮装置(20)的安装槽(42);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其端部伸出所述壳体(10)的前端的传动轴(51),所述传动轴(51)穿过所述套筒接头(41)伸入所述安装槽(42)中并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20)。
设计方案
1.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壳体(10)、设于所述壳体(10)的前端的棘轮装置(20)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直流无刷电机(30)和减速传动装置,所述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通过所述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10)的前端与所述棘轮装置(20)之间的套筒支架(40),所述套筒支架(40)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0)内并具有用于套设连接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套筒接头(41),另一端具有用于装配所述棘轮装置(20)的安装槽(42);
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其端部伸出所述壳体(10)的前端的传动轴(51),所述传动轴(51)穿过所述套筒接头(41)伸入所述安装槽(42)中并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接头(41)的外壁的横截面呈非圆形,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套筒接头(41)的外壁面相适配且用于限定所述套筒支架(40)绕所述传动轴(51)转动的卡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前端具有径向收缩的卡口(12),所述套筒支架(40)的外壁上具有与所述卡口(12)相配合的环形卡槽(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由两个半壳扣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1)与所述套筒支架(40)之间设有转动轴承(6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传动装置除传动轴(51)外还包括主动齿轮(52)、行星齿轮(53)、齿轮盘(54)、内齿圈(55)和固定座(56),所述主动齿轮(52)由所述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驱动,所述行星齿轮(53)安装在齿轮盘(54)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53)同时与主动齿轮(52)及内齿圈(55)啮合,所述齿轮盘(54)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轴(51);
所述固定座(56)连接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所述内齿圈(55)装配在所述固定座(56)上,所述套筒支架(40)的套筒接头(41)套设连接所述内齿圈(55)。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上还设有随该输出轴(31)转动的散热风扇(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在与所述散热风扇(61)对应的区域开设有出风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前端还设有照明灯(70),所述照明灯(70)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棘轮装置(20)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锂电池包(8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一种单向旋转的拆装工具,主要用于螺丝的松紧操作,其应用较为普遍,被大众所熟知和常见。棘轮扳手一般有手动、电动、气动等多种形式。电动扳手及气动扳手在工业上应用较为广泛,如申请号为CN200720047038.X(授权公告号为CN20109202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棘轮扳手》,它包括壳体、电机、棘轮架和棘轮装置,电机设置在壳体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传动连接棘轮装置,棘轮装置支撑在棘轮架上,减速机构包括主动齿轮、行星齿轮、齿轮盘、内齿圈和传动轴,行星齿轮安装在齿轮盘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及内齿圈啮合,齿轮盘传动连接传动轴,棘轮装置包括棘轮圈、带输出头的转动体、棘齿爪和正反转向钮,棘齿爪与转动体铰接且与棘轮圈的内齿啮合,传动轴前端的偏心轴通过驱动套与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开口孔装连;或者棘轮装置的棘轮圈的摆轴通过驱动套与传动轴前端的偏心孔装连。这种电动棘轮扳手,扭矩较大,可用手动加力操作,不需要连接空气管路,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电动棘轮扳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实际使用时,用户通过该棘轮扳手将待旋紧件电动旋紧后总习惯性地再手动扳动一次,而这种棘轮扳手的棘轮架是通过连接螺母与减速机构的内齿圈进行连接的,这种配合方式使得棘轮架与内齿轮的装配深度较浅,不方便用户进行施力,尤其是当用户用力过大时容易造成棘轮架与内齿圈连接处变形损坏,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减低,增加了维修成本;其次,这种电动棘轮扳手的棘轮架通过连接螺母与减速机构的内齿圈配合的方式,需要在减速机构的内齿圈的外壁上以及棘轮架的外壁上加工成型外螺纹,并且在装配时需要将内齿圈的部分区域外露于壳体的端口以方便通过连接螺母与棘轮架连接,这增加了电动棘轮扳手加工成本,且不方便装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用户手动施力、使用寿命长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的前端的棘轮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直流无刷电机和减速传动装置,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与所述棘轮装置之间的套筒支架,所述套筒支架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并具有用于套设连接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套筒接头,另一端具有用于装配所述棘轮装置的安装槽;所述减速传动装置包括其端部伸出所述壳体的前端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套筒接头伸入所述安装槽中并驱动连接所述棘轮装置。
为了避免套设在所述减速传动装置上的套筒支架发生转动,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套筒接头的外壁的横截面呈非圆形,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套筒接头的外壁面相适配且用于限定所述套筒支架绕所述传动轴转动的卡部。
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套筒支架向外滑脱,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径向收缩的卡口,所述套筒支架的外壁上具有与所述卡口相配合的环形卡槽。
为了方便装配,所述壳体由两个半壳扣接而成。
为了使传动轴在所述套筒支架中的转动更加平稳,避免发生振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套筒支架之间设有转动轴承。
作为改进,所述减速传动装置除传动轴外还包括主动齿轮、行星齿轮、齿轮盘、内齿圈和固定座,所述主动齿轮由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安装在齿轮盘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及内齿圈啮合,所述齿轮盘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内齿圈装配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套筒支架的套筒接头套设连接所述内齿圈。
为了对电机进行有效散热,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轴上还设有随该输出轴转动的散热风扇。
为了进一步加强散热,所述壳体在与所述散热风扇对应的区域开设有出风孔。
为了使用户在光线暗的环境中也能方便地对待操作工件进行旋紧或退出,所述壳体的前端还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出光口朝向所述棘轮装置的下方。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锂电池包。通过可拆卸的锂电池包对棘轮扳手进行供电,使得该棘轮扳手的应用场所更加广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施例中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与所述棘轮装置之间的套筒支架,该套筒支架通过套筒接头套设在所述减速传动装置的外部,这样就有效地增加了套筒支架与减速传动装置的装配深度,进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手动扳动待旋紧件,而不会造成套筒支架与减速传动装置的连接处变形损坏,延长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在进行装配时,用户可直接将套筒支架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上,然后扣紧壳体即可完成装配,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减速机构的内齿圈的外壁上以及棘轮架的外壁上加工成型外螺纹并通过连接螺母进行连接,其有效减低了棘轮扳手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套筒支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分解图,其中未示出壳体的一个半壳;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套筒支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的套筒支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8,一种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壳体10、电机、减速传动装置、棘轮装置20以及套筒支架40,其中,电机及减速传动装置设于壳体10内,棘轮装置20设于壳体10的前端,为了方便装配,壳体10由两个半壳扣接而成,具体地,为保证棘轮扳手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的电机采用直流无刷电机30,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通过减速传动装置驱动连接棘轮装置20,套筒支架40连接在壳体10的前端与棘轮装置20之间,其中,套筒支架40的一端伸入壳体10内并具有用于套设连接减速传动装置的套筒接头41,另一端具有用于装配棘轮装置20的安装槽42,再具体地,详参见图4,减速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51、主动齿轮52、行星齿轮53、齿轮盘54、内齿圈55和固定座56,主动齿轮52由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驱动,行星齿轮53安装在齿轮盘54的行星轴上,行星齿轮53同时与主动齿轮52及内齿圈55啮合,齿轮盘54驱动连接传动轴51,固定座56连接在壳体10的内壁上,内齿圈55装配在固定座56上,套筒支架40的套筒接头41套设连接内齿圈55,传动轴51的另一端部伸出壳体10的前端,具体地,传动轴51穿过套筒接头41伸入安装槽42中并驱动连接棘轮装置20;另一方面,棘轮装置20包括棘轮圈21、具有扳手头的转动体22、棘齿爪23和正反转向钮24,棘齿爪23与转动体22铰接且与棘轮圈21的内齿啮合,传动轴51的前端具有偏心轴511通过驱动套57与棘轮装置20的棘轮圈21的开口孔211装连,详见图4;这种减速传动装置及棘轮装置20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均为公知常识,具体可参见申请号为CN200720047038.X(授权公告号为CN20109202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棘轮扳手》。
本实施例中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包括连接在壳体10的前端与棘轮装置20之间的套筒支架40,该套筒支架40通过套筒接头41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的外部,这有效地增加了套筒支架40与减速传动装置的装配深度,进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手动扳动待旋紧件,而不会造成套筒支架40与减速传动装置的连接处变形损坏,延长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在进行装配时,用户可直接将套筒支架40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上,然后扣紧壳体10即可完成装配,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减速机构的内齿圈55的外壁上以及棘轮架的外壁上加工成型外螺纹并通过连接螺母进行连接,其有效减低了棘轮扳手的加工成本。
参见图6及图7,为了避免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上的套筒支架40发生转动,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套筒接头41的外壁的横截面呈非圆形,壳体10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与套筒接头41的外壁面相适配且用于限定套筒支架40绕传动轴51转动的卡部1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套筒接头41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配合既可以是采用在周向上能够相互限位的筋槽配合结构,也可以是套筒接头41采用其外壁面为多边形的卡头结构,壳体10的内壁上对应形成卡孔结构,其中,只要两者之间的配合能够防止套筒支架40发生转动即可。进一步地,参见图3-图5,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套筒支架40向外滑脱,壳体10的前端具有径向收缩的卡口12,套筒支架40的外壁上具有与卡口12相配合的环形卡槽43;壳体10的收缩卡口12与套筒支架40上的环形卡槽43的配合能够对套筒支架40在轴向上形成限位,进而使得内齿圈55、套筒接头41以及壳体10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凑,避免出现松动。此外,传动轴51与套筒支架40之间还设有转动轴承60,该转动轴承60的设置使得传动轴51在套筒支架40中的转动更加平稳,避免发生振动,详见图4及图5。
参见图1及图4,为了对电机进行有效散热,直流无刷电机30的输出轴31上还设有随该输出轴31转动的散热风扇61,进一步地,壳体10在与散热风扇61对应的区域开设有出风孔13,具体地,壳体10的两个半壳上均开设有出风孔13。为了使用户在光线暗的环境中也能方便地对待操作工件进行旋紧或退出,壳体10的前端还设有照明灯70,照明灯70的出光口朝向棘轮装置20的下方,即照明灯70的出光口朝向棘轮装置20的扳手头的工作位置,详见图5。壳体1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有锂电池包80,通过可拆卸的锂电池包80对棘轮扳手进行供电,使得该棘轮扳手的应用场所更加广泛,详见图3及图5。
本实施例中的直流无刷锂电棘轮扳手具有多个优点,首先,本实施例中的套筒支架40通过套筒接头41套设在减速传动装置的内齿圈55的外部,这样就有效地增加了套筒支架40与内齿圈55的装配深度,进而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手动扳动待旋紧件,而不会造成套筒支架40与内齿圈55的连接处变形损坏,延长了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另一方面,在进行装配时,用户可直接将套筒支架40套设在内齿圈55上,然后扣紧壳体10即可完成装配,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减速机构的内齿圈55的外壁上以及棘轮架的外壁上加工成型外螺纹并通过连接螺母进行连接,其有效减低了棘轮扳手的加工成本。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9575.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682063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25B21/00
专利分类号:B25B21/00;B25B23/0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浙江良业工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良业工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137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前后陈村
发明人:王亮;郑华平
第一发明人:王亮
当前权利人:浙江良业工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方闻俊
代理机构:33102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