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中国西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其中陆地国土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公里,处于世界第三位。由于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人口密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种类多、频率高且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事件的强度和趋势逐渐上升,对人类的影响也愈发严重,而其中又以干旱和极端高温事件对人们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通过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干旱影响因子及前兆信号;基于SPEI指数研究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四类不同类型干旱发生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利用百分位阈值法确定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阈值,进而分析了中亚地区近70年来极端高温事件强度、频次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的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各类型干旱趋势增加,近年来重旱、特旱增多;西南地区干旱大致呈现三个模态:全区一致干旱型、东西反向分布型、南北反向分布型,其中,西南地区全区干旱分布型呈现增加的趋势,西南地区东西反相分布干旱型西南西部干旱趋势增加,东部干旱趋势减缓;西南地区南北反相分布干旱型西南北部干旱趋势增加,南部干旱趋势减缓;通过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可知,西南地区干旱三模态的时间系数与西藏高原、NIN03.4、印度洋海温及AO指数的变化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海温等外强迫因子及中高纬环流因子能够为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旱预测提供依据,能够作为其前兆信号;通过研究西南地区各个站点SPI干旱指数发现,西南地区SPI干旱指数于1963、2009年左右存在一次较明显的转折,AO及西藏高原指数较太平洋海温、印度洋海温指数信号强、信号提前时间较短。(2)通过统计分析干旱的发生频次,开展对轻旱、中旱、重旱以及特旱的四类不同类型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干旱在1980前后发生显著的年代际转折,干旱发生频次降低,空间分布也由西北西部转移至西北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平均SPEI指数呈现显著正趋势,且在1980年代由负转正;四类干旱均存在显著的负趋势,其中,轻旱和中旱发生频次要显著高于重旱和特旱的情况,并且不同强度的干旱在1980年代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折,转折之后的干旱发生频次锐减;轻旱和中旱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尤其是1980年代以后;轻旱和中旱在新疆东部、青海南部以及内蒙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互补性,且两类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西部,重旱发生频次的分布也主要在西北西部地区,而特旱则主要发生在西北东部地区:干早的空间分布存在年代际转折,转折之前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西部地区、转折之后则主要发生在西北东部地区。因此,西北地区不同强度的干旱在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折情况。(3)中亚地区暖季平均温度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且温度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极端高温事件的强度和频次在1967年前后发生年代际转折,其中转折后的强度要显著高于转折前,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在转折前呈现负趋势,转折后转变为正趋势;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区域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的特征;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的强度和频次的趋势分布均存在“东南负、西北正”的分布结构,其中强度的趋势正中心出现在乌兹别克斯坦西部、负中心出现在中国南疆地区;频次的趋势正中心出现在哈萨克斯坦以西地区、负中心出现在帕米尔高原地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研究进展
  •     1.2.2 极端高温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SPEI计算
  •     2.2.2 相关系数及滞后相关系数
  •     2.2.3 小波分析
  •     2.2.4 区域平均计算方法
  •     2.2.5 反距离权重插值
  •     2.2.6 百分位阈值法
  • 第三章 中国西南地区干旱影响因子及前兆信号
  •   3.1 引言
  •   3.2 西南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     3.2.1 西南地区干旱强度特征
  •     3.2.2 西南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3.2.3 西南地区干旱突变检测分析
  •     3.2.4 西南地区干旱相关分析
  •   3.3 西南干旱的前兆信号
  •     3.3.1 不同尺度同期相关分析
  •     3.3.2 不同尺度滞后相关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强度干旱的年代际特征
  •   4.1 引言
  •   4.2 不同强度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
  •   4.3 不同强度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亚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中亚地区近70年来平均气温的分布及统计特征
  •     5.2.2 阈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中亚极端高温事件强度、频次的年代际特征
  •   5.4 中亚极端高温事件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
  •   5.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柏庆顺

    导师: 封国林,侯威

    关键词: 气象干旱,极端高温,前兆信号,气候变化

    来源: 扬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扬州大学

    分类号: P426.616

    DOI: 10.27441/d.cnki.gyzdu.2019.001565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5866K

    下载量: 87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书架[J]. 气象 2019(12)
    • [2].一月数说[J]. 中国防汛抗旱 2019(12)
    • [3].《气象干旱年鉴(2014)》[J]. 气象 2019(02)
    • [4].2017年辽宁省春夏季精细化气象干旱监测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9(03)
    • [5].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保山市的适用性分析[J]. 贵州气象 2017(06)
    • [6].四川春玉米气象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7].云南极端气象干旱指标的研究[J]. 高原气象 2017(04)
    • [8].陕西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及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16(02)
    • [9].湖南气象干旱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13(06)
    • [10].白洋淀流域径流过程对极端气象干旱的响应分析[J]. 环境工程 2020(10)
    • [11].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改进及其适用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6)
    • [12].威海市气象干旱对风疹发病影响的研究——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9(05)
    • [13].福建气象干旱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技术[J]. 灾害学 2019(03)
    • [14].忻州地区气象干旱与农业旱灾风险的评估研究[J]. 热带农业工程 2019(03)
    • [15].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长江上游气象干旱评价[J].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9)
    • [16].贵阳市近57年气象干旱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 吉林农业 2018(23)
    • [17].2017年呼伦贝尔市气象干旱过程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18(05)
    • [18].迁西县板栗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设计[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2)
    • [19].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海河流域干旱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6(02)
    • [20].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适用性分析——以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为例[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6)
    • [21].基于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陕西苹果主产区气象干旱分析[J]. 气象 2013(12)
    • [22].1970年代以来云南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分析[J]. 贵州气象 2014(02)
    • [23].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区域性气象干旱事件的特征分析[J]. 气象学报 2014(02)
    • [24].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2009~2010年西南干旱的应用[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2(03)
    • [25].区域动态气象干旱强度指数及其应用[J]. 气象科技 2012(04)
    • [26].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在福建省的适用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04)
    • [27].2019年11—12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J]. 广东气象 2020(01)
    • [28].宜宾市气象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7)
    • [29].基于可变模糊理论的气象干旱风险评价模型[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01)
    • [30].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在安徽省的适用性分析[J]. 气象科技 2018(05)

    标签:;  ;  ;  ;  

    中国西部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