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纳米晶合金论文_Muneer,BAIG,Hany,R.AMMAR,Asiful,H.SEIKH,Jabair,A.MOHAMMED,Fahad,AL-MUFADI

导读:本文包含了块体纳米晶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合金,纳米,块体,电化学,压痕,永磁,晶形。

块体纳米晶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Muneer,BAIG,Hany,R.AMMAR,Asiful,H.SEIKH,Jabair,A.MOHAMMED,Fahad,AL-MUFADI[1](2019)在《纳米晶Al-10Fe-5Cr块体合金的热稳定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具有纳米晶的Al~(-1)0wt.%Fe-5wt.%Cr块体合金的热稳定性。采用机械合金化(MA)方法对初始微晶粒混合粉末进行100 h的球磨,得到纳米晶粒合金粉末,然后用高频感应加热烧结法(HFIHS)烧结成块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镜(EF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合金粉末样品和块体样品的显微结构进行表征。对块体样品进行显微硬度和压缩试验,以评价其力学性能。为评价块体试样的热稳定性,分别在573、623、673和723 K下进行压缩试验,应变速率为1×10~(-1)和1×10~(-2) s~(-1)。与烧结态合金相比,退火后的试样其显微硬度值显着提高,在723 K退火后显微硬度值为2.65 GPa,而烧结态的为2.25 GPa。当应变速率为1×10~(-1)s~(-1)时,块体合金在300和723 K下的抗压强度分别为520和450 MPa。块体合金的显微结构稳定性归因于与铝形成的如Al_6Fe、Al_(13)Fe_4和Al_(13)Cr_2等含Fe和Cr相以及铝基体中含Cr和Fe的过饱和固溶体。(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02期)

崔田路[2](2018)在《纳米晶Fe-50Cu块体合金腐蚀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腐蚀作为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材料性能优良的重要指标。有关纳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针对纳米材料腐蚀性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国内外研究多数以纳米涂层和薄膜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块体纳米晶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却尤为少见。本文使用叁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粉末冶金法(PM)、机械合金化法(MA)和液相还原法(LPR),制备了粗晶和纳米晶Fe-50Cu合金粉末。经测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的合金粉末晶粒尺寸为9.4 nm,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的合金粉末的晶粒尺寸为14.6 nm。通过真空热压的方法得到块体粗晶和纳米晶Fe-50Cu合金。热压后再次测量发现晶粒尺寸有所增长但仍处于纳米级。将叁种制备方法制备的Fe-50Cu合金在NaCl、H_2SO_4和酸性NaCl溶液中进行腐蚀,通过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参数,辅以软件进行计算,研究叁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合金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采用XRD、SEM等测量合金的显微组织,探究晶粒细化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H_2SO_4溶液中,叁种制备工艺得到的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均随着NaCl和H_2SO_4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交流阻抗谱均呈单容抗弧,叁种合金的传递电阻随NaCl和H_2SO_4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传递电阻的变化趋势和腐蚀电流密度相反。在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MA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电荷传递电阻最小,腐蚀速率最快。PM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传递电阻最大,腐蚀速度最慢。在H_2SO_4溶液中,LPR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腐蚀速率最快,PM Fe-50Cu合金的传递电阻最大,耐蚀性最好。采用Arrhenius计算活化能时发现,在NaCl溶液中MA Fe-50Cu合金的活化能最低,在H_2SO_4溶液中LPR Fe-50Cu合金的活化能最低,符合极化曲线的结论。在不同pH值的NaCl溶液中,叁种合金的腐蚀电流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交流阻抗谱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MA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PM Fe-50Cu合金的传递电阻最大。经过Arrhenius公式的计算,MA Fe-50Cu合金的活化能最小。(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皮锦红,王章忠,贺显聪,白允强[3](2018)在《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硬度及弹性模量纳米压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加载速率控制、载荷控制和循环加载3种不同的纳米压痕模式研究了2种铜基大块金属玻璃Cu__(59)Zr_(36)Ti_5和Cu_(61)Zr_(34)Ti_5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当加载速率不超过5 mN/s时,试样的杨氏模量随加载速率而变化。Cu__(59)Zr_(36)Ti_5和Cu_(61)Zr_(34)Ti_5的弹性模量均随峰值载荷和加载速率的增加而降低。但峰值载荷和加载速率对硬度影响不大。循环加载使Cu__(59)Zr_(36)Ti_5产生轻微加工硬化,而Cu_(61)Zr_(34)Ti_5则不显示这样的结果。而且,Cu_(61)Zr_(34)Ti_5的硬度和模量都明显高于Cu__(59)Zr_(36)Ti_5。(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贾中秋[4](2017)在《二元双相块体纳米晶Ag-25Ni合金腐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关纳米材料在各种溶液中稳定性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表面纳米化、纳米薄膜及纳米涂层上,而对块体尤其是块体纳米晶二元双相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和液相还原法(LPR)通过优化合成参数制备纳米晶Ag-25Ni合金粉末,利用真空热压技术通过优化热压参数制备了块体纳米晶Ag-25Ni合金,并与粉末冶金法(PM)制备的块体常规尺寸Ag-25Ni合金对比,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平均活化能以及Mott-Schottky曲线等测试,研究了它们在中性NaCl、H_2SO_4和酸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细化对其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叁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如晶粒尺寸、相的结构与分布存在差异。粉末冶金法制备块体常规尺寸合金显微组织极不均匀,组元间固溶度很低;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显微组织比较均匀,组元间有一定固溶度,而液相还原法制备块体纳米晶合金显微组织均匀,组元间固溶度较低;(2)向中性Na_2SO_4溶液中加入NaCl、H_2SO_4和酸性Na Cl溶液后,不同方法制备的叁种PM Ag-25Ni、LPR Ag-25Ni和MAAg-25Ni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叁种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增大。晶粒细化后,纳米晶MAAg-25Ni合金的腐蚀速度降低,而纳米晶LPRAg-25Ni合金腐蚀速度则加快;(3)在中性NaCl溶液中,不同方法制备的叁种Ag-25Ni合金的交流阻抗谱均由单容抗弧组成,腐蚀过程受电化学反应控制。在H_2SO_4溶液中,MAAg-25Ni和PMAg-25Ni合金的交流阻抗谱为单容抗弧,而LPRAg-25Ni合金则出现扩散尾,腐蚀过程受扩散控制。在酸性NaCl溶液中,PMAg-25Ni合金的交流阻抗由单容抗弧组成,而LPRAg-25Ni和MA Ag-25Ni合金出现扩散尾。叁种合金的电荷传递电阻变化趋势与腐蚀电流密度相反;(4)在中性NaCl、H_2SO_4和酸性NaCl溶液中,不同方法制备的叁种Ag-25Ni合金均出现钝化现象,晶粒细化并没有改变钝化膜半导体的类型,均为n型半导体。在中性NaCl和酸性NaCl溶液中,叁种合金表面形成的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大小按LPRAg-25Ni<PM Ag-25Ni<MA Ag-25Ni合金的顺序降低。在H_2SO_4溶液中,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大小按LPRAg-25Ni<MAAg-25Ni<PMAg-25Ni合金的顺序降低,与叁种合金的维钝电流大小规律相符。(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0)

许超群[5](2017)在《块体Ti-Al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SPS制备技术及其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块体Ti-Al基非晶合金具有强度高、质量轻、优异的耐蚀性和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器件及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传统技术制备的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较低,室温塑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因此,如何制备性能优异的大块Ti-Al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将机械合金化(MA)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相结合,研究制备新型的大块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首先,以Ti_(50)Al_(45)B_5为研究对象,制备Ti-Al基叁元非晶合金,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Ti-Al基非晶粉末,研究球磨工艺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AX能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技术,分析球磨粉末的相组成、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等。将球磨后的非晶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块体尺寸为Φ20×5mm的圆柱形试样。随后测试烧结块体的力学性能,根据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块体密度,并计算致密度。测试块体的维氏硬度、压缩强度、叁点弯曲强度等,并采用XRD、SEM和TEM测试技术研究块体的物相结构、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等,给出制备叁元非晶/纳米晶合金的最佳工艺规律。然后,采用元素替代法在叁元非晶合金基础上添加W、Si、V元素制备四元非晶合金,研究不同元素对非晶粉末热稳定性及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分析合金元素对烧结块体强度、硬度及致密度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设计成分。将性能最优异的合金成分进行退火处理,消除烧结块体的残余应力,提高纳米相含量,改善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磨时长为45h,转速为350r/min时非晶粉末效果最理想,在等离子烧结时,烧结温度在玻璃转变点以上10K,保温5min,非晶块体力学性能最好。W、Si、V元素的添加均能提高粉末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增大过冷液相区,改善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Si元素的添加更有利于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Ti_(50)Al_(45)B_4Si合金粉末在SPS烧结后能够得到非晶/纳米晶的复合材料,由于纳米晶相的存在,对合金产生强化作用并阻碍变形时剪切带的扩展,从而使其强度、硬度得到显着提高。实验测得的Ti_(50)Al_(45)B_4Si最大维氏硬度和断裂强度分别为1175和1347MPa。在500K退火后的Ti_(50)Al_(45)B_4Si非晶合金,室温强度、硬度和塑性较退火前有明显改善,但失效方式仍然是脆性断裂。(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杨菁,吕小翠,赵燕喜,黄涛[6](2016)在《Pt-Cu合金凹八面体纳米晶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双金属合金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备受关注。通常,双金属合金纳米颗粒的形成是由于电置换反应~([1])、Kirkendall效应~([2])或共还原~([3,4])的结果。本文采用微波法,以Pt(IV)和Cu(II)盐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叁缩四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微波辐照120s成功得到凹八面体Pt-Cu合金纳米晶,形貌单一,大小均匀。HAADF-STEM及XRD表征证实了Pt-Cu合金结构。EDX元素分析显示该合金纳米结构由59%Pt和41%Cu组成。所制备的凹八面体Pt-Cu合金纳米晶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约为商业铂黑的2.4倍。(本文来源于《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6-09-23)

杜雪林[7](2016)在《块体非晶合金纳米压痕行为及其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合金优越的物理性能如超高强度、大的弹性限度和高的硬度已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非晶合金的独特性能来源于其特有的原子结构,如结构像液态般长程无序。时至今日此种独特的结构仍未被人们清楚认识。探究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力学行为的关联,是目前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叁部分:(1)Pd基块体非晶合金在纳米压入过程中的间歇性塑性流动;(2)非晶合金在纳米压痕蠕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3)块体非晶合金纳米压痕行为及其有限元模拟。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果:1.利用消除干扰法,将锯齿流变的速度信号从加载阶段的位移速度信号中分离出来,基于分离信号对Pd_(40)Cu_(30)Ni_(10)P_(20)非晶合金在不同加载速率下的锯齿流变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纳米压入过程中发生锯齿流变的次数n、总的锯齿流位移长度hser以及平均持续时间(35)t都呈减小趋势,而锯齿流变的平均速度(?)则增大。2.基于协同剪切模型,计算了Pd_(40)Cu_(30)Ni_(10)P_(20)非晶合金的STZ体积,分析了STZ同加载速率和载荷之间的关系。对照实验曲线的锯齿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3.以分数阶微分理论为基础,结合非晶合金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化,建立了以分数阶微分表示的非晶合金压痕蠕变位移-时间关系式。基于推导的解析式,对钯基块体非晶合金(Pd_(40)Cu_(30)Ni_(10)P_(20))在不同加载速率和不同最大载荷下的纳米压痕蠕变位移-时间曲线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分析。发现非晶合金的蠕变行为存在着显着的加载条件敏感性。4.根据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微观流变单元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比较了叁种具有不同塑性变形能力的非晶合金的流变单元演化规律,发现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与其内部的黏弹性流变单元存在着密切相关性。5.将Zr_(48)Cu_(32)Ni_4Al_8Ag_8非晶态合金纳米压痕实验所得数据与有限元的分析结论进行比对,得知Drucke-Prager(D-P)准则能更准确的表述本文非晶合金的塑性行为。应用Abaqus软件仿真分析尖压头的实验过程,得到尖端压头附近区域的等效应力,应变及堆起分布。(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6-01)

杨妙[8](2016)在《基于纳米压痕实验的Fe基、Pd基和Zr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微观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块体非晶合金由于其独特的内部微观结构,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在机械、电子、国防和航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随着块体非晶合金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人们已经成功开发出多种块体非晶合金系,有的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大部分块体非晶合金在室温条件下表现出较低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这一瓶颈问题严重影响了块体非晶合金的大规模工程应用,如何改善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成为了领域内近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Pd_(40Cu_(30)Ni_(10)P_(20)、Zr_(48)Cu_(32)Ni_4Al__8Ag_8、Zr_(48)Cu_(34)Pd_2Al_8Ag_8和[(Fe_(0.6)Co_(0.4))_(0.75)B_(0.2)Si_(0.05)]_(96)Nb_4四种块体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利用纳米压入法对以上四种块体非晶合金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硬度、约化模量以及纳米压痕下的锯齿流变行为、蠕变、蠕变柔量、延迟谱等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以期得到一些对改善块体非晶合金力学性能有益的结论。全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随着荷载的增大,四种块体非晶合金的压头深度增加硬度和约化模量减小,其中[(Fe_(0.6)Co_(0.4))_(0.75)B_(0.2)Si_(0.05)]_(96)Nb_4块体非晶合金的硬度和约化模量减小最明显;在0.2至10 mNs~(-1)整个范围内,四者的硬度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当加载速率小于1 mNs~(-1)时,硬度有一点减小,大于等于1 mNs~(-1)时几乎没有变化。2.随着压痕试验加载速率的增加,四种块体非晶合金的约化模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当加载速率较小时(小于1 mNs~(-1))约化模量锐减,而当加载速率继续增大,它的约化模量几乎无变化。[(Fe_(0.6)Co_(0.4))_(0.75)B_(0.2)Si_(0.05)]_(96)Nb_4块体非晶合金、Pd_(40)Cu_(30)Ni_(10)P_(20)块体非晶合金和Zr_(48)Cu_(34)Pd_2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约化模量呈现出明显的速率相关性。有趣的是[(Fe_(0.6)Co_(0.4))_(0.75)B_(0.2)Si_(0.05)]_(96)Nb_4块体非晶合金在加载速率为10 mNs~(-1)时,约化模量有一点点增大。3.讨论了加载速率和化学成分组成对块体非晶合金锯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加载速率下四种块体非晶合金的锯齿塑性流动是不同的;Pd_(40)Cu_(30)Ni_(10P_(20)块体非晶合金的塑性流动比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更为明显,而Zr_(48)Cu_(34)Pd_2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和[(Fe_(0.6)Co_(0.4))_(0.75)B_(0.2)Si_(0.05)]_(96)Nb_4块体非晶合金几乎不具有锯齿塑性流动;Pd_(40)Cu_(30)Ni_(10)P_(20)块体非晶合金的锯齿流动在较低的加载速率下较明显,且pop-in的平台随着加载速率的减小而逐渐增大,随着压痕深度的增加,Pd_(40)Cu_(30)Ni_(10)P_(20)块体非晶合金的pop-in尺寸也增加;相同的压痕应变速率时,Pd_(40)Cu_(30)Ni_(10)P_(20)块体非晶合金的应变速率峰值比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更为显着,并且它们的量级受到压痕应变率的影响。4.细致分析了最大荷载和加载速率对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和Zr_(48)Cu_(34)Pd_2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室温纳米压痕蠕变行为的影响。5.利用经验公式和广义Kelvin模型拟合了两种Zr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蠕变位移实验数据;基于经验公式拟合曲线计算了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和Zr_(48)Cu_(34)Pd_2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应力指数;基于广义Kelvin模型拟合曲线计算了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和Zr_(48)Cu_(34)Pd_2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蠕变柔量和延迟谱;讨论了Zr_(48)Cu_(32)Ni_4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和Zr_(48)Cu_(34)Pd_2Al_8Ag_8块体非晶合金的应力指数、蠕变柔量和延迟谱随加载速率和最大载荷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并利用自由体积理论对这些变化规律给予了解释。(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6-01)

曹中秋,孙玥,贾中秋[9](2015)在《纳米晶块体Fe-60Ni-15Cr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热压采用机械合金化(MA)法合成的合金粉末制备纳米晶块体Fe-60Ni-15Cr(MA)合金,并与粉末冶金(PM)法制备的常规尺寸Fe-60Ni-15Cr(PM)合金对比,研究两种合金在700~900℃、0.1 MPa纯氧中的氧化行为以及晶粒细化对其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e-60Ni-15Cr(PM)和Fe-60Ni-15Cr(MA)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偏离抛物线规律。在相同温度下,纳米尺寸Fe-60Ni-15Cr(MA)合金的氧化速率明显低于常规尺寸Fe-60Ni-15Cr(PM)合金的。Fe-60Ni-15Cr(PM)合金表面没有形成保护性的Cr2O3膜,而是形成了由Fe的氧化物组成的外氧化膜和由Fe、Ni和Cr氧化物组成的内层,并有合金和氧化物相组成的混合内氧化形成。相反Fe-60Ni-15Cr(MA)合金表面则只形成了保护性的Cr2O3外氧化物膜。因此,晶粒细化有利于降低合金表面形成连续Cr2O3外氧化膜所需Cr的临界含量,促使合金能在较低的Cr含量下形成连续有保护性的Cr2O3外氧化膜。(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杨洋,胡金辉,王凌峰,吴琼,张朋越[10](2015)在《由块体非晶合金制备Nd-Fe-B基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发展了一种利用块体非晶合金直接晶化制备Nd-Fe-B基纳米复合永磁体的新方法。介绍了该方法自成为研究热点以来,各个研究小组在Nd-Fe-B基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提高和晶化后硬磁性能研究两个方面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分析总结了影响Nd-Fe-B基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磁性能的因素,指出控制磁体的微结构包括软硬磁相的组成和分布将是该方法获得性能优异的大块纳米复合永磁体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5年05期)

块体纳米晶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腐蚀作为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材料性能优良的重要指标。有关纳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针对纳米材料腐蚀性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国内外研究多数以纳米涂层和薄膜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块体纳米晶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却尤为少见。本文使用叁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粉末冶金法(PM)、机械合金化法(MA)和液相还原法(LPR),制备了粗晶和纳米晶Fe-50Cu合金粉末。经测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出的合金粉末晶粒尺寸为9.4 nm,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的合金粉末的晶粒尺寸为14.6 nm。通过真空热压的方法得到块体粗晶和纳米晶Fe-50Cu合金。热压后再次测量发现晶粒尺寸有所增长但仍处于纳米级。将叁种制备方法制备的Fe-50Cu合金在NaCl、H_2SO_4和酸性NaCl溶液中进行腐蚀,通过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参数,辅以软件进行计算,研究叁种制备方法制得的合金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采用XRD、SEM等测量合金的显微组织,探究晶粒细化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H_2SO_4溶液中,叁种制备工艺得到的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均随着NaCl和H_2SO_4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交流阻抗谱均呈单容抗弧,叁种合金的传递电阻随NaCl和H_2SO_4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传递电阻的变化趋势和腐蚀电流密度相反。在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MA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电荷传递电阻最小,腐蚀速率最快。PM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传递电阻最大,腐蚀速度最慢。在H_2SO_4溶液中,LPR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腐蚀速率最快,PM Fe-50Cu合金的传递电阻最大,耐蚀性最好。采用Arrhenius计算活化能时发现,在NaCl溶液中MA Fe-50Cu合金的活化能最低,在H_2SO_4溶液中LPR Fe-50Cu合金的活化能最低,符合极化曲线的结论。在不同pH值的NaCl溶液中,叁种合金的腐蚀电流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交流阻抗谱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MA Fe-50Cu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大,PM Fe-50Cu合金的传递电阻最大。经过Arrhenius公式的计算,MA Fe-50Cu合金的活化能最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块体纳米晶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Muneer,BAIG,Hany,R.AMMAR,Asiful,H.SEIKH,Jabair,A.MOHAMMED,Fahad,AL-MUFADI.纳米晶Al-10Fe-5Cr块体合金的热稳定性(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2].崔田路.纳米晶Fe-50Cu块体合金腐蚀电化学性能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3].皮锦红,王章忠,贺显聪,白允强.铜基块体非晶合金硬度及弹性模量纳米压痕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4].贾中秋.二元双相块体纳米晶Ag-25Ni合金腐蚀性能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5].许超群.块体Ti-Al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的SPS制备技术及其性能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7

[6].杨菁,吕小翠,赵燕喜,黄涛.Pt-Cu合金凹八面体纳米晶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C].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

[7].杜雪林.块体非晶合金纳米压痕行为及其数值模拟[D].湘潭大学.2016

[8].杨妙.基于纳米压痕实验的Fe基、Pd基和ZrCu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微观力学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6

[9].曹中秋,孙玥,贾中秋.纳米晶块体Fe-60Ni-15Cr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

[10].杨洋,胡金辉,王凌峰,吴琼,张朋越.由块体非晶合金制备Nd-Fe-B基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研究进展[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5

论文知识图

等温处理后不同Cr含量的Fe3Al基块大尺寸块体纳米晶合金不同Cr含量的Fe3Al基块体纳米晶合%Cr块体纳米晶合金高度...大尺寸Fe3Al-10%Cr块体纳米晶合金块体纳米晶合金中心(距熔体中...

标签:;  ;  ;  ;  ;  ;  ;  

块体纳米晶合金论文_Muneer,BAIG,Hany,R.AMMAR,Asiful,H.SEIKH,Jabair,A.MOHAMMED,Fahad,AL-MUFADI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