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电晕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纳米,场强,定子,电导。
耐电晕性论文文献综述
谢东日,闵道敏,黄印,康文斌,任双赞[1](2018)在《纳米复合电介质击穿与耐电晕性的纳米掺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掺杂对聚合物绝缘介质的电气性能影响较大。以杜邦公司的纯聚酰亚胺100HN和纳米型聚酰亚胺100CR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导、表面电位衰减、直流击穿与耐电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100HN,100CR的直流击穿场强下降6.4%,而其耐电晕时间提升400%,表明纳米粒子在两种特性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机制。表面电位衰减特性提取的陷阱参数表明100CR的深陷阱能级和密度均减小;高场电导结果表明100CR的电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均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晕后的试样表面形貌发现100HN的表面形貌为"沟槽型通道",而100CR的表面形貌是"不同侵蚀度的分层环形",且侵蚀面积增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粒子通过改变陷阱特性影响电导特性,最终影响直流击穿的发展过程;对于耐电晕特性,提出了基于表面碰撞散射与电荷消散协同作用的纳米复合电介质的耐电晕模型,解释了分层环形形貌特征与耐电晕性能增加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范勇,谭及兰,谢艳红,李术林[2](2014)在《纳米Zr-Ti-Al复合氧化物杂化PI薄膜的耐电晕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乳化-热液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Zr-Ti改性的纳米氧化铝分散液,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了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研究不同的Zr-Ti比例对杂化薄膜的耐电晕性、电导电流及电老化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性有明显提高,当Zr:Ti=2:3时,耐电晕寿命达到最大;电老化阈值随Ti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Zr:Ti=3:2时,电老化阈值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孔宇楠,殷景华,铁雯鹭,刘晓旭,宋明歆[3](2014)在《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薄膜制备与耐电晕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不同TiO2组分聚酰亚胺(PI)/纳米TiO2复合薄膜,薄膜厚度50μm。测试结果表明,TiO2呈球状颗粒,直径约为100 nm,聚酰亚胺呈片状,尺寸约为2μm×1μm。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增大,击穿场强先增加后降低;在40 kV/mm电场强度下,复合薄膜耐电晕老化寿命增加,纯PI薄膜寿命为3 h,20wt%TiO2含量薄膜寿命达到25 h;TiO2颗粒耐电晕能力强,与聚合物形成界面相,改变材料陷阱能级,有利于空间电荷的扩散和热量的传输,在薄膜表面形成放电阻挡层,降低局部放电对薄膜内部的侵蚀,显着提高薄膜耐电晕老化寿命。(本文来源于《无机材料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范勇,李彦如,陈昊[4](2012)在《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性和击穿场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性能和击穿场强的研究进展,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评论,对进一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戴树德[5](1988)在《D602—1环氧亚胺玻璃粉云母带——一种高耐电晕性主绝缘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中型高压电机的发展方向是减薄绝缘厚度,提高工作场强,我国的中型异步电机新系列规定:6千伏级的定子线圈对地王绝琢早边厚度,要由原来的2。25毫米减少到l。8毫米。并且由B级提高到F级。近年来从国外进日的一些电机,定子线圈绝缘厚度(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通讯》期刊1988年01期)
耐电晕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微乳化-热液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Zr-Ti改性的纳米氧化铝分散液,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了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研究不同的Zr-Ti比例对杂化薄膜的耐电晕性、电导电流及电老化阈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性有明显提高,当Zr:Ti=2:3时,耐电晕寿命达到最大;电老化阈值随Ti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Zr:Ti=3:2时,电老化阈值达到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电晕性论文参考文献
[1].谢东日,闵道敏,黄印,康文斌,任双赞.纳米复合电介质击穿与耐电晕性的纳米掺杂效应[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2].范勇,谭及兰,谢艳红,李术林.纳米Zr-Ti-Al复合氧化物杂化PI薄膜的耐电晕性[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4
[3].孔宇楠,殷景华,铁雯鹭,刘晓旭,宋明歆.聚酰亚胺/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薄膜制备与耐电晕性[J].无机材料学报.2014
[4].范勇,李彦如,陈昊.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性和击穿场强研究进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2
[5].戴树德.D602—1环氧亚胺玻璃粉云母带——一种高耐电晕性主绝缘材料[J].绝缘材料通讯.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