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军黄克勤(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部损伤一科河南洛阳471002)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6-0136-01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模造
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作者对以黄氏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案为指导进行以关节模造为主,同时进行中药内服、导入、熏蒸,配合按摩、针灸等综合措施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5例、52髋患者,经最少10个月随访观察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到股骨头外形在病变基础上修复良好,并且头、臼关系得以明显改善,体现了模造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5人,52髋,单髋38人,双髋7人,男性32人,25例单髋,7例双髋均为男性,女性13人均为单髋,年龄16岁~52岁,平均34.55岁,病史20天~3年,平均140天,酒精源性18人,其中双髋6例,激素源性14人,其中双髋1例,创伤源性7人,不明原因者6人。术前评估,本组病人按ARCO分期均为II期,百分评分50~66分,平均57.33分。
2治疗方法
2.1中药辨证施治治法:补气、补血、补肝肾、化瘀、化痰;应用承载丸等系列黄氏股骨头坏死各期辨证内服。
2.2主被动功能锻炼进行关节模造鼓励静态下肢肌肉功能锻炼配合黄氏功能配方进行器械辅助训练,保持肌肉正常的容积和收缩力,防止废用性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2.3按摩、针灸、熏蒸、中药离子导入系列理疗方法综合处理促进局部坏死骨质吸收及新生骨的增生,促进局部粘连强直的软组织松解,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2.4扶拐可调式腋下支撑双拐,架于腋窝,高度合适,确保患髋从完全不负重2年以上经复查根据骨质修复状况进行部分负重乃至正常负重,恢复正常生活。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按照骨坏死评价百分法,在进行坚持2年的黄氏骨坏死综合疗法后进行评价打分。
3.2疗效评定结果上述45人52髋,全部得到最少10个月的随访,配合良好,疗效优32例,良10例,可1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6%。
4讨论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该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进而引起骨细胞变性,造成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合作是中医骨伤科四大基本原则,我们受此启发,结合股骨头坏死病的特点,制定中药内服,关节模造,按摩,扶拐四种措施,用于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结果表明,疗效很好。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是单纯的骨骼疾病,关节置换可暂时解决骨骼支架的问题,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按摩及熏蒸、中药导入技术从筋的角度出发,松解筋肉,通利关节,排除痰湿,活血通脉,和关节模造一起作用,这正是筋骨并重精神的体现。
模造,顾名思义,是依靠一定的模型进行塑造。模造的模是模型和标准的意思,这样就出现了髋臼和股骨头孰主孰次的问题,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疾病在股骨头,随着股骨头坏死的进展,骨细胞的坏死、骨组织的破坏和吸收、囊性改变出现,加之不可避免的肌肉保护性痉挛、行走带来的压力,股骨头关节面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形变甚至塌陷,因此在模造中要以髋臼为模进行主要的模造工作,力促股骨头适应髋臼的外型进行自我改造、塑型。当然髋臼的外形是球型,我们也没可能以髋臼为型把形变了的股骨头完完全全模造为几何学上的球形,所以在模造训练中也同时进行了以股骨头为模的次要模造工作,使髋臼进行必要的塑形来适应股骨头外形的改变,这样在有了主次分明的相互适应性的科学的模造训练后,出现了另外一种区别于正常生理、解剖状态下的髋关节形态,这种状态下的股骨头和髋臼经过了模造塑形、股骨头的修复后相互适应、包容,行使正常的屈曲、旋转和收展功能,这样就达到了我们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我们的目的不是治出一个正常生理、解剖状态的股骨头,那样也是不现实、非科学的,应该辨证地对待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我们的目的是恢复一个非疼痛的能够行使功能的髋关节,这是现实的,同时也是经过数千例的患者证实所能够达到的疗效。就像我们避免不了地震,也不能使汶川恢复到从前或者把它剔除到我们的生活之外,但是我们能够把我们的新汶川建设得更科学、更结实。
扶拐的主体是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来实施,这是最简单、最经济但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措施。然而扶拐在预防塌陷方面的作用非其他措施可以替代,其疗效确切,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高度重视,强调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意义,然后告知患者其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在时间方面,一般是越早越好,疗程却不是越长越好,一般要求24个月等分三阶段,由完全不负重经部分负重,到负全重。这是因为坏死修复是动态过程,先期需要静,以利于死骨吸收,新生血管爬行替代,植骨融合,而后期需要动,给局部以应力刺激,促进骨小梁增生强化,同时低承重或者不负重状态下的髋关节各向活动能够动中制痛,这是动静结合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姜文学.2004年股骨头坏死专题研讨会纪要.实用骨科杂志[J].2005,11(4):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