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雨濛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广华中学
有幸参加了湖北省2007年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从参阅的作文来看,考生无一例外地谈到了“母语”目前的地位是每况愈下。相信出题人一定是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现状并引起了深深的忧思才出这个题目的。的确,在中学校园,大多数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课的学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除了应试教育导致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外,还与语文课堂本身的缺陷有关。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即便有的考得高分,也往往只能“玩”语言文字,人文精神严重缺失,难以做到和谐发展。
而通观今年的优秀作文乃至满分作文,无一例外都出自那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有心人之手。他们作文中材料丰富而又新鲜,见解独到深刻而又有思辩性。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决不是一时的灵感激发,这需要的是天长日久的积累。
由此我想到了王丽教授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说的一句话:“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的确如此。反思我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做得还不够。不过回想起来有一些尝试可行,收到的效果还不错。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实践证明,只在课内实施的围着字、词、句的语文教学,是封闭的、不完全的,教师应使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最有生命力。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课本无非是个例子。”的确如此,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教师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既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授第二册课本的杂文单元后,我启发学生谈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庄周买水》和《剃光头发微》的事,引导学生要认识生活的主流面,同时还应培养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感,对生活中的阴暗面要感于揭露与斗争,实施舆论监督。学习《道士塔》之后,学生开始关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并对韩国将我国的端午节申报为他国的文化遗产义愤填膺。学习《漫话清高》之后,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应积极投身社会,人尽其才,争取正当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想当富豪本无可厚非,但要以不违背国法和不丧失人格为底线。在教授文言文时,针对当今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及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对中国儒学的高度评价的情况,我还特别重视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语文教师如果注意精心组织开展,就能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可以从近期发生的新闻中选择一条发表评论,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超级女生问题、杨丽娟追星问题、山西黑煤窑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学生自己先交流讨论,我再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还结合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在教授《胡同文化》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分组研究自己家乡的文化。有的学生写出了介绍公安的建筑文化,有的学生写出了介绍潜江过新年的风俗的文化研究,论据充足。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引导,他们是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如在学完《陈奂生上城》后,我布置学生写《我眼中的中国农民》的作文。有不少学生写出中国农民身上具有勤劳、质朴的特点,但也看到他们目光短浅、素质不高等缺陷,对农民生存境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学生想到的可能只有这一些,但文章表现出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难能可贵。
在学完《项链》一文后,我布置男生写“你更喜欢十年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后的玛蒂尔德”的小习作,布置女生写“你觉得丢失项链是成全了玛蒂尔德还是败坏了玛蒂尔德”的小习作。
这样的话题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浓厚,但都很诚恳地写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通过师生的交流讨论,学生在人生观、择偶观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
在学完《我为什么而活着》后,我布置了同题的周记。学生很坦诚地写了自己的理想,有的志向高远,有的则平凡实在,但文章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令人感动。
经过努力,我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要想让自己的语文课受学生欢迎,就应注意“开门教学”,眼光不仅看着书本,而且随时关注社会。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而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我就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有时候都有与时代脱节的恐慌感。但既然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多读书看报了解时事,自己率先垂范做一个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教师。